第192章:是我写的(1/1)
就在黄雄邦刚刚做好了准备工作的同时,又有人迫不及待的询问徐景明:“这到底是谁写的?”
徐景明还是老神在在的喝着茶:“先看完再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唐宁写的这份文章,追问徐景明的人也开始越来越多。
到最后反而是徐景明先被人团团围住,招架不得。
徐行只好先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转头去救自家老爷子。
想着反正这份文章是老爷子带来的,自己总有机会看的。
徐景明又望了一眼唐宁,见后者微微点头,表示已经准备好了,而黄雄邦也微微侧身,把唐宁护在了身后。
刚来到身边的徐行也被徐景明推到了唐宁那边,他才抬手示意大家先安静。
然后只见徐景明缓缓开口说道:“各位,是我徒弟阿宁写的。”
“徒弟?”
“阿宁是谁?”
众人这才纷纷反应过来,徐景明是收了个徒弟,今天还带了过来。
一时之间不少人纷纷回头看向唐宁,投来审视的目光,分明是不相信。
有些心直口快的直接就喊了出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徐老您别开玩笑了,说是徐行写的我还能相信一些。”
已经站在了唐宁身边的徐行连连摆手加摇头,“不是我,我没写,别乱说!”
就连季教授都抬起头打量完唐宁后,转头和徐景明严肃的说:“老徐,这个时候就别开玩笑了!”
徐景明无奈的摊开手,“我说的是真的。”然后望向唐宁。
“就是我徒弟唐宁写的,这也是我带她来的原因之一。”
唐宁此刻才终于找到机会开口,眉目坚定:“确实是我写的。”
字字铿锵有力,一锤定音。
聚在一起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然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相信。
倒不是怀疑徐景明和唐宁此刻坚定的回答,而是不敢相信唐宁只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
一片沉默中,还是季教授率先打破了沉默,“那请你回答一下今天上午,你问我的问题,两个!”
唐宁早有准备,只是又稍稍措辞了一下,便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回答。
“我问季教授您的第一个问题,是您觉得我们华国在本世纪的前五十年之内,会成为世界上的另一个强国吗?”
“我的回答,是!”
如此坚定且不容置疑的回答,让不少人都有一瞬间的失神。
为何他们这群理应是最了解华国当下状况的这群人,却不能有这样的自信,坚定的说:“是!”
唐宁继续说着:“首先,我们有一个和平稳定和团结的国内环境,这是最基础的,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其次,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能够集中全国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这一点是唐宁在重生之前,感受的最深的一点。
因为重生之前有那么一段特殊的时期,让唐宁明白了有一个强大高效率的国家机器,能够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是多么重要。
徐行见唐宁有些微微愣神,暗自戳了戳她,唐宁才猛的回神。
“第三点,我们的方向完全正确,这是基于体制优势的道路自信!”
“所以我才可以非常肯定的回答,是!”
道路自信!
唐宁的这些观点是没有写在稿子里的,所以徐景明也是第一次听到。
这又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或许唐宁和他们这群人最大的差别,就是源自于对国家未来所走道路的信心。
而这种自信并不是在制定完未来道路之后立刻就能产生的。
是需要经过时间的验证,不断修正与补充,才会慢慢变得自信起来。
而唐宁恰好比这些人多出来的,就是这段时间。
徐景明在嘴里把这四个字反复念叨了几遍之后,才率先发问:“仅凭这三点,就可以了吗?”
“是的,仅凭这三点。”
唐宁又继续补充道:“我还是个学生,就拿我身边的同学举个例子好了。”
“班里有个数一数二的学霸,但是因为贪玩和一些情况,导致学习情况一落千丈,被别的同学运用新的学习方法赶超了,甚至吊打。”
“然后这个学霸知耻而后勇,花大量时间总结新方法的学习经验,在按照他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步一步往上追,最后又回到了第一梯队,这是必然。”
“金鲤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我们前期铺垫了这么多,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到来,一飞冲天,很奇怪吗?”
唐宁略显幼稚的话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果真如季教授所说,真的是零分的政治思维,但听着却又真的是这么回事。
有人问唐宁:“那什么是合适的机会。”
唐宁嘴角上扬,但却开口说:“我也不知道,毕竟我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不过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像季教授说的,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终会碰到。”
季教授有些不好意思,今天上午一开始还真没好好回答唐宁。
但他仍然继续问道:“那你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又是什么情况。”
唐宁略微皱眉,这还真不好说,因为她重生前触及到的各种资料,都无法给第四次工业革命下个定性。
有人说已经开始了,但也有人说还不算是真生的开始。
不过无论哪种判断,都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会发生在智能及能源领域。
唐宁思索了一番,只能捡着能说的先说了。
比如新型能源,刚好和唐宁重生前就读的相关专业有些关联,说的会比较仔细。
而关于AI和人工智能,唐宁倒是体验过一些产品,但不完善,她也只能挑挑拣拣说个大概。
不过仅仅只是这些,在唐宁一番井井有条的梳理下,倒显得很是合情合理。
虽然又多少带这些科幻的感觉。
但也许,这就是未来吧。
不少人已经动起了笔,比起刚刚唐宁论述的那三条观点,显然现在所说的更加实际一些,至少是未来能看得到摸得着的。
良久之后,直到唐宁说的有些口干舌燥。
但众人被唐宁所描述的,对于未来仿佛是亲身经历般的预想所打动,久久没有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