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出嫁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夜?(1/1)
易海杰的歪门邪理王玉娇是没办法反驳的,打了他一下后,哭笑不得。
盼盼始终在一旁乖乖的坐着,时而看看妈妈,时而看看外公外婆,或者舅舅,很安静的坐在那里。
易海杰注意到盼盼,抱起她,逗她玩了,而王玉娇则进厨房,说要做午饭了。
果果则跟了过去,帮着妈妈一起做饭。
王玉娇在厨房里,苦口婆心教导果果,果果耐着性子,谨记着亲妈说过的话,多点耐心,不要跟他们吵架,多哄着他们。
他们也都是一片好心,反正听不听是她自己的事,人家好心教导,也不是外人,是自己的养父母,就哄着嘛。
果然,想到这一点后,在厨房很快就和妈妈聊到了一起,果果在家里还没有做过饭呢,这次算是第一次下厨,王玉娇不要她做,果果非要显摆自己的厨艺,做了两个菜,王玉娇看了看,发现有模有样的,味道也不错,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
“看来你真的学会了不少东西,以前你都不会做饭的,我也没喊你做过饭,现在,你也会做饭了,以后你嫁到别人家里,我也放心了。”
“我在刘强家里的时候,大着肚子也要做饭呢,他们都在田里没回来,我做好了他们回来吃。
月子里的时候,都是自己做着吃的,也没什么吃的,反正做饭很简单,就这样就学会了。
后来去了我英子妈妈店里,跟着她和我妹,厨艺就更好了,她们两个做的东西才好吃呢,手艺非常好,我都是跟她们学的。”
王玉娇不禁夸赞道:“你妹妹又能干又聪明,看她那事事都能干得不得了的模样,一看就是命好的人,人也机灵,头脑好。”
果果点头,“是的,她可聪明了,又能干。”
“所以你刚才说什么贤夫良父,她那样的人,就能找到疼她的老公,那么能干的人,你妹一看就很厉害。
因为呢,她有脾气,又有能力,一般的人,她也看不上,眼光很高的,自己又聪明,这样的人就命好。”
果果不得不承认,她玉娇妈妈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可能她的话不是那么中听,但是确实是这样。
“你就不行了,你太笨了,你别不承认,你就是,心也软,太善良了,性子软,容易被人欺负,所以你只能找那种,老实人,为人忠厚的。
但凡是一个有点厉害的人,你都搞不定,你会被欺负,你是我看着大的,我还不知道吗?
比如说你哥那样的人,你就不适合,他那样的人,不好管,心野,贪玩,又好吃懒作,他只能找个厉害的老婆回来管着他,要是找个老实的,就只有被欺负的份了。
像你弟弟,就是疼老婆的人,他不像你哥那样油嘴滑舌,也不好吃懒做,他有担当,也顾家,你弟就是像你爸,你哥的性子不知道向谁,模样倒是像我。”
果果听妈妈说自己哥哥和弟弟,觉得还挺有意思的,确实,她哥易海杰那样的人,就是一个浪子,她可不喜欢,一点安全感都没有。
但是易海峰,妈妈居然说他会疼老婆,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让她记忆太深刻,她怎么都没办法把易海峰和疼老婆这三个字联合在一起。
但是仔细想想,易海峰确实是在初中后,就性情大变,变得特别的内向,话少了,别的不知道,顾家应该是真的。
果果和妈妈在厨房,一边聊天,一边做饭,一个做饭的时候,另一个就烧火,妈妈切菜的时候,还没有生火,她就在一旁和妈妈聊天,果果感觉自己活了十几二十年,好像还是第一次,和妈妈这么亲近,一顿饭的功夫,就亲近了很多。
长大后,真的没有这样心平气和的和妈妈一起聊家常,做家务了。
说着说着又说回顾晚瑜,果果有一直记着玉娇妈妈对顾晚瑜的评价,总觉得妈妈说的不太对,她忍不住说道:“你别看我妹妹那么厉害的模样,她也很善良的,她人很好。
你老是说我不应该带孩子回来,不应该自己带在身边,但是如果是我妹妹顾晚瑜,她肯定也不会丢弃自己的孩子不管的,她也会是个好妈妈。”
王玉娇白眼一翻,“人家可不会未婚先孕,更不会傻傻的家里人都没见过,被别人搞大了肚子稀里糊涂的跟老男人回他家去了!我们当父母的,连你生了孩子都不知道!更别说来家里求娶了,屁都没有!”
“这要是她,在一开始就会踹开那个不负责任不重视女方的男的,怎么可能还傻傻的给人家生孩子!”
这倒也是,果果没想到这一点,她忍不住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这天中午果果和妈妈做了几个好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好多年没有一家人这么齐的坐在一起吃饭了,果果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果果就打算回家了,最后被易海杰和易海峰留到吃完晚饭,易海峰骑自行车送她和盼盼回家的。
果果给爸妈包了红包,易海杰和易海峰也给盼盼包了红包,傍晚五点多的时候,易海峰骑自行车载盼盼,让果果自己骑一辆自行车,他一直送果果两母女到进了家门,才离开。
果果回来,还带了不少菜回来,都是自家地里种的,王玉娇给她装的。
本来易海峰让果果就在家里睡,王玉娇和易文东说出嫁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夜,要过夜也别正月的时候来这里过夜,果果二话不说就走了。
不过她们都喊果果正月继续来,然后跟家里人去走亲戚,反正顾晚瑜她们都不在家,就果果和盼盼两个人在家,也没事干,回家走亲戚去。
而顾晚瑜她们一行人,在中午三点左右到达了柳城,期间她们在车上吃了午饭,还几次下来解决三急。
到达柳城后,太阳非常好,天晴朗,顾晚瑜问妈妈,“妈妈,现在你知道怎么走了吗?”
李英子左看右看,她是知道的,不过这会有点没弄清楚方向。
宋洋笑了笑,问道:“什么镇?我去问一下就知道怎么走了,到了镇上你肯定就知道家在哪里了。”
“那我肯定知道,我们就在镇上的,平桥镇,你去平桥镇,到了平桥镇我就知道了。”
平桥镇不远,所有人上车,宋洋问到了平桥镇怎么走后,又开了二十多分钟,然后说平桥镇到了,找了个地方停车,大家都下来了。
近乡情怯,李英子站在平桥镇,感觉脚下踩着的土地,都变得不真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