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章 家宴(1/1)
月桃适时的放下筷子。
眨眨眼。
“小丫头,我已经吃完喽。”
身后采红递过来帕子给月桃擦嘴。
小姑娘大眼睛里积满了眼泪。
都是对月桃的控诉。
扁着小嘴巴。
“姑姑怎么不再吃一会儿?”
很是可爱。
月桃笑了。
起身过去,摸摸小姑娘的头。
“那等改日,我送你一样你从来没见过的蛋糕吃可好?”
小姑娘憋回了眼泪,“蛋糕是什么?”
月桃笑弯了眉眼。
“我呢准备开个甜品铺子,再等几日你就会吃到啦。”
买铺子的事儿是瞒不了多久的,更何况她现在还在府里住着。
经常的出入,其他人想不知道都难。
她还等着借了秦府的名号,让甜品堂的名声一炮作响呢。
另外几位听明白的小姐脸上更是震惊。
她们娘早就说过,大庭广众不能谈论赚钱铺子之事。
那会让别人说她们市侩,爱钱的。
有损姑娘家的清誉。
果然乡下来的丫头不懂规矩。
可别连累了她们的名声才好。
宴席结束。
月桃一家回了院子。
甄氏怀着身孕,进了院子,倚春就扶着去了小榻上休息。
倚春几人昨日又被秦三爷招去好好的敲打了下。
对甄氏更是不错眼的盯着。
丝毫不准碰危险的事儿。
拗不过几个丫鬟的坚持。
甄氏只能听从。
倚冬还端了几盏解腻的酸梅汤过来。
“少夫人,您先喝上一些,免得等下午睡食物克化不了。”
甄氏听从月桃的建议,这两日终于不再抢着做事了。
喝了几口。
倚春知道月桃不喜欢他们一家人说话室内留着丫鬟。
知趣的带着几个空的杯盏出去了。
人一走。
甄氏才放松了些,直起身子,脸上都是无奈,“这些个丫头了看的太紧了些。”
“娘啊第一次觉得肚子里怀的不是孩子,而是金疙瘩。”
一家人哈哈笑。
秦三爷对子嗣是格外的看重了些。
昨日下午就请了郎中进府给甄氏诊脉了。
郎中左右手都搭了脉。
满脸笑容的告诉秦三爷,甄氏的脉象强劲,是个男孩无疑了。
喜的秦三爷给了十两的赏银。
还去了秦五爷府,让秦五夫人帮忙找产婆和奶妈。
一下子就多了三个孙子。
秦三爷总觉得他人生圆满了。
这几日秦三爷收到的宴请的帖子都有一摞子了。
名义上都是恭贺他的子嗣归家。
秦三爷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那些人当然不是冲着他来的。
而是他背后的秦家大爷。
布政司。
他只挑了原来有过交情的答应赴宴。
甄氏还不太习惯被这么众星捧月的。
月桃还是赞同让甄氏在府城生产的。
生子可是鬼门关。
府城总比乡下的郎中靠谱有保障。
不过,月桃还是格外的吩咐了甄氏院子里的丫鬟婆子。
格外大补的东西不能给甄氏吃。
乡下人身子强健。
经常做活生产并不是难事。
可在秦府。
丫鬟婆子恨不得甄氏路都不要多走一步。
后期的胎儿营养过剩。
可就好心办坏事了。
倚春等人机灵着呢,早就发现月桃才是孟家的决策人。
月桃的话还是听的。
和甄氏闲话了一会儿。
月桃还是要去铺子看看。
她今日一早就已经让王大去了铺子给吴婆婆撑腰。
和葛管家说了一声,马车准备好了。
月桃和孟景安出门时采青守在门口。
自荐道,“小姐,翠兰姐姐服侍您孤单了些,不如我跟着您去吧?”
月桃摆摆手,“翠兰做惯了粗活,你还是留在府里吧。”
提了提到了脚面的裙摆。
月桃头也不回的出门了。
后面的采碧阴沉着脸,等月桃走了。
才沉着声音,“采青,你若是有了好去处就早早和小姐说。可别拖累咱们姐妹。”
只两天,采碧就稍微摸透了月桃的性格。
这位月桃小姐虽然是乡下来的,不但不傻,恐怕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儿。
这脾气不见得比府里的小姐好。
采青脸青一阵红一阵,咬着嘴唇不吭气。
心底暗自下决心。
等她跟杜妈妈去京城的时候,肯定让她们刮目相看。
月桃到铺子时,里面的确是热闹着呢。
三奎不知舍了什么好处从吴家找了六七个的长辈来。
有男有女,看面相明显是和吴婆婆同辈之人。
还有几个年轻一辈,满满一铺子的人。
吴老头也被抬到前面来了。
病恹恹的,面色不太好看。
王大站在吴婆婆的旁边。
里面激烈的争吵着,三奎不相信的再次询问道,“叔,你真的和婶子把铺子卖了?”
吴老头重重的点头。
吴家的跟来的那几个岁数大的老汉面色难看。
吴老头排行第四。
其中一个比吴老头年龄还大的老汉开口责备道。
“四弟,你这次确实做的不对了。”
“你和弟妹好不容易攒下这么个铺子。”
“你若是想卖,也别便宜了外人啊。”
“三奎是你的亲侄子,还会坑你不成,以后还得给你们养老送终呢。”
“你啊把铺子收回来,让三奎凑钱给了你。”
月桃观察着吴老头应该是脑袋的疾病,口齿不清。
这时候急的话更说不出来了。
“不卖!”
三奎脸上都是愤恨。
“叔,你是一点也不顾念亲情了啊。”
说着凑近的走了一步。
王大只拿眼睛盯着他。
三奎停下了脚步。
吴婆婆脸上一丝笑意也无。
“铺子已经过户完了。”
“我和老头子不过就是在这里借住几日而已。”
三奎媳妇脑袋灵光。
扯了当家的一把。
“这铺子是婶子的,怎么处置我们小辈的确不该置喙。”
“不过,婶子,既然您把铺子都卖了,也无处可去了。”
“叔还病的这么的严重,没人照顾怎么成呢?”
“家里屋子好几间空着的呢,不如你和叔叔搬回去住,让我和三奎也能表一表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