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鹬蚌相争渔翁退(1/1)
摘星台山巅所在,烈云真人化出一尊烈火熊熊的法相,火焰缭绕周身,形成冠冕、道袍、束带、浮尘、步履。
他本人表现得无悲无喜,端坐于法相眉心。
阎四夕的存在,让烈云真人如鲠在喉。
他慢悠悠攀登白玉阶梯,始终落在众人后方,导致烈云真人先前的许诺形同虚设。
自始至终,各大天骄争锋相对,没有任何一人选择自降身份,为了至高武法、地等道术回头针对阎四夕。
何为天骄?天之骄子也!
自出世以来难逢敌手,自有普天之下我无敌的少年心气。
但凡天骄者,皆是着眼于天下,不会因为区区的武法、道术而折腰,否则落得道心不稳的下场,反而是得不偿失。
烈云真人看着阎四夕的名字,在崖壁上变动缓慢,许久才攀登上一级阶梯,似乎在登天之阶中举步维艰。
他不由得笑了起来,“如此天赋,也敢与众天骄同台竞技,是老夫高看此人了。”
他的眼神中充满蔑视,名师未必出高徒,纵使是名满天下的武魁首,也无法逃脱此定律。
周遭真人的金身法相默然无语,武魁首、不见君二人的实力天下共知。
他们之间无仇无怨,就算阎四夕当真资质寻常,也轮不到他们出声置喙。
更何况……这两人十年前名满天下时,都是踏着老一辈真人的尸骨而闻名。
天下皆知武魁首武道称雄,不见君剑道难逢敌手。
即便是九难境的真人,又有谁不忌惮三分?
崖壁上的文字一阵闪动,魁首之位明灭不定,时而是仁昊当仁不让,时而是赵胤后来居上。
二人你追我赶,跨越第九百六十道白玉阶梯后,两雄争锋的强度已然达到巅峰。
赵胤全身八万四千孔齐齐渗出鲜血,身上流转着唯我独尊功独有的血色篆文,将一袭衮龙袍浸染成血色。
虽说外表凄惨,但他的目光坚定而清明,还透着丝丝缕缕的不屑。
帝王武影气势暴涨,透过冥冥中的感应,与仁昊的元始天尊图气势交锋,厮杀正酣。
“仁昊此人,听说其玉清神体是后天催生而来,并非天生天养的三千神体。”赵胤身为赵国皇子,对玉清道心怀忌惮,早就探查过仁昊的底细。
“无论传言是否属实,此人空有神体,却无与实力相匹配的心境,恐怕月魄境、日魂境都是以外力达成。”
武徒有体意炁势心的说法,其中心所指的就是向武之心,炼气士也有相对应的道心说法。
空有力量,却无匹配的心境,犹如黄口小儿戏耍大刀。
真碰上了实打实修炼而来的天骄,即便不是以卵击石,亦是散兵游勇,战则一溃千里。
赵胤的力量都是自身苦修而来,仁昊却无法完美掌控。
二者以篆图、星图对拼,时间一长,元始天尊图逐渐落入下风。
仁昊神色变幻不定,时而露出两败俱伤的狠辣决绝,时而又露出畏怯懦弱的忌惮恐慌。
“你败了!”赵胤放声大笑,内炁猛地一震。
唯我独尊图袍袖一挥,散发出天之一怒伏尸百万的威势,朝着迷雾中奋力一击。
“该死,武徒全都是不要命的疯子!”白雾中传来阵阵暴动,仁昊顿时神色大变。
赵胤这一击集合体意炁势心,将精气神凝聚一体,摆明了拼着两败俱伤,与他既分高下,亦决生死。
双方实力虽有差距,但若是真以篆图、星图全力对拼,赵胤即便能获胜,也要落得篆图崩解的下场。
事关日后道途根基,生死危关之际,仁昊的本能战胜了他的理智,脚下微微一顿。
登天之阶一步一景,唯我独尊图与元始天尊图交错而过,赵胤先一步踏上了九百六十三阶。
仁昊面色阴沉,在意气之争与道途根基面前,他本能地选择了退避。
这本是明智之举,但他心中忐忑,不知摘星台上那位玉清道真人如何看待自己。
还不等他心中生出懊悔,身后又是一道霸绝天地的气息扑杀而来。
太昊殉身处迷雾之中,已是气喘吁吁,不比仁昊二人好上多少,但仍是昂首挺胸地前进。
感应到前方仁昊主动退避的行为,太昊殉不屑地吐了一口唾沫。
“废物,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无有争雄之心,难怪至尊称雄者少有道家炼气士。”
龙子嘲风图感应着主人心念,发出一声惊天兽吼,嘲风身上的凌厉金气,化作刀枪剑雨、强弓劲弩,朝着迷雾之中攒射而去。
仁昊还沉浸在败给赵胤的颓丧中,面对迷雾中攒射而来的攻击,下意识操控元始天尊图侧身让开。
元始天尊图还未完全避开,仁昊心中又生犹豫。
“若是一败再败,道心生出魔障,日后难免心魔丛生。可太昊殉摆明了以道途与我拼杀,就算胜了也得不偿失。”
犹豫之心一生,元始天尊图的气势便弱上三分。
仁昊在片刻之间权衡再三,懦弱的本性再次占据上风,彻底让开了前进的道路。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赵国积压已久,太昊皇朝更是横扫六合,两强对垒,正是我螳螂捕蝉的大好机会。”仁昊目光闪烁,在心中安慰着自己。
孰不知,眼看着三大天骄争锋的真人们,望向山崖上仁昊名字时,流露出丝丝缕缕的不屑与同情。
那尊元始天尊法相,更是法相之光明灭不定,显然这位玉清道真人气得不轻。
下一刻,震天动地的兽吼声消失,太昊殉似乎对仁昊退避三舍早有预料,大踏步上前与赵胤并肩而立。
二人都是修成千生万死的武徒,一个是赵国的皇子,一个是太昊皇朝的皇子。
不仅身份不相上下,在武道五字真言上的造诣,更是不分伯仲。
感受到对方的磅礴威势,迷雾中的二人竟同时露出笑容,唯我独尊图、龙子嘲风图,并没有发生仁昊想象中的碰撞。
帝王之威与霸道兽吼一触即收,先前面对仁昊那股同归于尽的气势,竟在转瞬间消失不见。
帝辛嗤笑一声,众位真人面色古怪,只是碍于玉清道真人的脸面,这才没有出言嘲讽。
第一名,赵胤、太昊殉,九百六十三阶。
第二名,仁昊,九百六十二阶。
众真人虽然看不到登天之阶发生的具体情况,但三人倾力为之,篆图、星图的气势冲霄而起,都在真人感应之中。
仁昊面对两名武徒的搏命之举,道心有损的劣势凸显得淋漓尽致,竟是一退再退。
赵胤、太昊殉二人显然是看出他道心有缺,故意摆出搏命姿态,实则根本没有两败俱伤的意思。
若是仁昊能下定决心搏上一搏,赵胤二人绝不会逼他生死决战,但他的懦弱心性却被人彻底看穿。
这个弱点若不弥补,日后道途顺遂也就罢了,一旦陷入逆境之中,道心一破,身死道消就在眼前。
“呵呵,玉清道的牛鼻子,难怪当初在万族战场畏而不战,活该被阎罗军斩首示众。”别人忌惮玉清道,帝辛孤家寡人,却是毫无忌讳,当即出言嘲讽。
此前以大商皇朝亡国之事,故意出言讥讽帝辛之人,正是这名玉清道真人。
而帝辛口中所言,玉清道被阎罗军斩首示众,乃是二十一年前的一桩旧事。
九域人族集结万族战场,建立了一座座抗击万族的雄关,每一座城池都有诸国诸圣地的天骄镇守。
道历玖肆贰壹年三月十八,玉清道天骄奉命为主将,领兵镇守玉清关,却是畏而不战导致城破。
此后三日内,魔族势如破竹,一路杀过人族边界,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若不是阎罗军日夜兼程,行军万里前来支援,恐怕魔族会长驱直入,将苍天域的结界都给打破。
彼时阎罗军主帅阎中兴,在得知前因后果后,携太昊皇朝与苍天域诸国之威,领兵杀上玉清道圣地。
逼迫玉清道真君交出畏战之人后,并没有给他一个体面的死法,而是擒回玉清关后施以凌迟之刑,最后再斩首示众并公告天下。
玉清道真人闻言大怒,但碍于众真人在场,努力平复下心中怒气,神色淡淡道:“往事已矣,我玉清道弟子已然捐躯赎罪,此事早已一笔勾销。”
是不是真的一笔勾销,众人心中早有定数,玉清关早已易主,说这些漂亮话又有何用?
登天之阶上,仁昊双拳紧握,牙关紧咬,强烈的屈辱感涌上心头,勃然大怒道:“安敢欺我至此!”
白玉阶梯传来的威压,都无法阻止元始天尊图的爆发。
仁昊在愤怒的驱使下,连续攀登数级阶梯,眼看就要与赵胤二人并驾齐驱。
“哼,玉清道的废物!”赵胤、太昊殉二人虽面色苍白,却不约而同冷笑出声,驱使篆图朝下方悍然一击。
二人仿佛是手足同胞,对彼此的心思心知肚明,在没有任何交流的情况下,联手针对仁昊发动攻势。
与此同时,针锋相对的凌云、周止二人,正一路势如破竹拾阶而上,登天之阶的威压似乎对他们没有太大影响。
龙虎与参天巨木不断攻伐,二人不仅没有放慢脚步,反而逆着重压快步而上。
不知不觉间,二人杀到了仁昊身后,双方仅有一步之遥。
“滚开!”周止豁然抬头,朝着前方迷雾怒吼,内炁凝成的龙虎随之咆哮。
“挡我者,皆死!”面具下凌云露出的双眼通红,透着一股狂暴嗜杀之意。
参天巨木的无穷生机,感应到主人的杀机,化作毁天灭地的死气。
仁昊竟倒霉至此,同时面对四位极境天骄的攻伐。
他一个人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稍有不慎,怕是连命都保不住。
仁昊生出了一股错觉,似乎身后两位鱼龙境实力更强,自己反而是势弱的一方。
元始天尊图虽是世间一等一的星图,但唯我独尊图、龙子嘲风图亦不差分毫,更别说周止、凌云二人在后虎视眈眈。
前狼后虎,进无生机,退则必死,此局何解?
仁昊神色剧变,毫不犹豫散去元始天尊图,体内的法力尽数退回须弥宫。
炼气士不比武徒,在登天之阶的重压下,随时可能肉身崩解。
白玉阶梯散发出一股柔和力量,将仁昊团团包裹,也隔绝了前后四道危及性命的气息。
仁昊只觉一阵天旋地转,神智清明时,已然瘫坐在摘星台下。
周遭众人投以古怪的目光,仁昊低头一看,他身上的黑白大氅变得破破烂烂,里衣也被撕裂开来,先前的君子形象顿时一落千丈。
“看什么看?”仁昊朝着四周怒吼,恼羞成怒之下,仿佛一头凶残的猛兽。
他的目光暴戾而狠辣,环视着扫过人群,大多数的天骄都避开他的目光,收敛了脸上的古怪神色。
玉清道毕竟是道家三圣地之一,而这些天骄大都出自于小国小门,不愿意开罪于他。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忌惮玉清道,太昊尚转头瞥了他一眼,忽地嗤笑道:“也不知你宗门长辈如何管教的,堂堂玉清神体,心境怕是连我们这些灵体都不如。”
阎罗军与玉清道的恩怨由来已久,不只是二十一年前那场玉清关之变,更有万族战场上的诸多隐情。
太昊尚是阎四夕的表弟,自然对玉清道看不过眼,出言嘲讽都还是轻的。
仁昊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怒笑道:“太昊尚,你不过是宫女诞下的下贱胚子,真当自己是太昊皇朝的皇子……”
“住口!给本真人好好冷静下!”玉清道真人声如雷鸣,化作实质音波,将仁昊团团束缚,制止他口出狂言。
元始天尊法相转过身来,对着杀机凛然的真龙金身微微一礼。
“贫道管教不严,令竖子口出狂言,还望龙灭真人莫要见怪。”
顺着元始天尊法相的目光看去,一条通体漆黑的真龙正盘旋身子卧在云中,缓缓探出一颗硕大龙头,淡淡道:“道兄言重了。”
虚空中的沛然杀机不减反增,显然龙灭真人嘴上说得客气,但并未真的散去怒火。
太昊尚的娘亲封号桃妃,她的出身并不光彩,被阎王认作义妹也是在册封贵妃之后,为的是匹配太昊一族的皇室身份。
这件事算是太昊皇朝的隐秘,随着桃妃的死去,渐渐被人遗忘。
仁昊口不择言事小,揭穿了太昊皇朝的遮羞布事大,也难怪龙灭真人杀机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