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医院里的探望(1/1)
秦峰看向不远处的战列舰,目光复杂,叹了一口气道,
“在那个大炮巨舰时代,我们国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而现在,这种武器又出现在了眼前,心里怎么能不多想!”
闻言,顾俊明一愣,心中感叹,确实如此,龙国在那个时代遭受了太多的痛苦,作为历史学者的秦峰肯定比一般人更深有体会,那么对方刚才的状态就很能让人理解。
于是,他出言安慰道:“秦教授,这是我们的船,在第二世界,只有我们欺负别人的份,有了第二世界的资源支撑,本土世界肯定能有更好的发展,以后无论在哪里,我们都能横着走!”
“是的,只有我们强大了,别人才不敢欺负我们!”
秦峰深以为然,认真的点点头。
不远处站在甲板上,同样观察战列舰的吴襄,似乎听到了这边的谈话,心中无比好奇。
这帮龙国人舰船实力那么强,怎么还会有人能欺负得了他们。
这一艘艘的巨舰,不说上面的火力,但就其体型就能碾压一切。
就拿他现在所乘坐的补给船,一艘通体钢铁打造的大船比一个村子都要大,这得多少铁料才能打成,大明十年的钢铁产量恐怕都不够。
这样的船放在海上,他们大明集齐所有战船,用火炮轰击三天三夜恐怕也不能打沉对方,而对方只需要一个冲撞,己方的小船就会四分五裂。
拥有如此实力的龙国人,居然也会有被人欺负得时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他哪知道那都是以前的历史,现在的龙国在国际社会上,那是有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任何武器在龙国的手中,都会被魔改出惊人的威力。
现在龙国人要开着这些钢铁巨舰前往大明,吴襄用脚指头思考,就已经知道了大明的结局。
而袁国公,这位大明最具有威望的将领,由于身体原因又被滞留在了对方地盘上,只剩自己返回大明,面对北方的后金人,辽东军又该何去何从。
好在对方自称是大明四百年后的人,他们对于大明王朝这个朝代还是十分认可的。
虽比不上汉唐两代,但还是认为此朝代在龙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龙国古代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东西不是吴襄自己查到的,而是一个自称秦教授的历史学者来医院探望袁国公时,交谈后得知的。
在医院期间,吴襄一直守在袁崇焕左右,寸步不离,生怕有人刺杀对方,所以没有时间去外面探查这个世界。
而那个秦教授,自称是大学教授,相当于大明国子监的太学博士,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历史文化资料,希望在历史的研究中找到相关资料,以此来警示世人,勿忘历史,慎终思远。
在与袁国公交谈时,对方也显的十分激动,说话经常语无伦次。
经过很长时间的调整,秦峰才缓过来,表达此次来意,一方面是看看历史名人,满足一下他这个历史研究者对于历史名人的狂热。
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能够与历史名人面对面交谈,那得是一个多么魔幻的场景,他秦峰也可以被载入史册了。
另一方面,秦峰也转达了委员会的意见,希望袁崇焕能够在现代多停留一段时间,多走走,多看看。
听到对方的来意,袁崇焕十分诧异。
龙国人既然救了自己,为什么不拿自己的身份做些文章,从大明得到一些好处。
秦教授却微笑摇头,表示他们想要的东西,可以自己去争取,不需要对方的帮助。
说这话时,秦教授脸上的自信是瞒不住病房里的两人,那是一种怎样的自信,来自大明的两人无法理解。
但想想对方那神奇的大船,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秦教授还认真的补充道:“袁国公,我们想让你在这里,多走走多看看,不是想让你为我们做什么,而是为大明百姓做些什么!”
闻言,袁崇焕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直到对方即将离开病房时,才开口道:“秦教授,我的结局是怎样的?”
开口问这话前,袁崇焕的眼神复杂,目光中充满纠结,他似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但还是想从对方口中得出答案。
只见秦教授目光同样复杂,摇摇头道:“不怎么好.......就在今年九月份......己巳之变后,哦,就是上一年,后金绕道蒙元突袭大明,一直打到京城脚下,你就被中了离间计的崇祯帝处死了!”
想想去年那一场蓟州大战,鞑子只打到了蓟州就打道回府,连顺义通州都没有波及,与对方口中的打到京城脚下,形成的鲜明对比,知道这肯定是对方出手的结果。
要不然死在大安口的几万鞑子是怎么回事。
如果大安口的这几万鞑子再攻入大明,其结局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
再听到自己的结局,袁崇焕对于这个结果似乎早有预料,神色平静,只是脸上露出苦笑,长长叹了一口气,告谢道:“多谢告知!”
随后,他便躺在床上,陷入了深深沉思。
在吴襄还在医院陪护期间,还有不少人前来探望袁崇焕,都只是表达对于袁崇焕身体上的关心,从不谈大明的事。
袁国公对于对方的行为十分感激,不拿大明的事来刺激他。
但也仅仅是感激,探望期间,他很少说话,直到探望结束后,会让吴襄客气的把对方送出门,然后拿起枕边的历史资料细细研读起来。
这些资料是他要求秦教授给他整理的,虽然不知道里面掺杂了多少水分,但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
直到委员会假期结束,需要返回第二世界,袁崇焕便要求吴襄返回大明,坐镇辽东,防止后金的偷袭。
而他自己则推脱由于身体原因,需要留在龙国养伤。
这个理由只是他对吴襄的说辞,其实他心里知道,现在大明有龙国人坐镇,后金是不可能偷袭大明的。
大安口的那几万具鞑子尸体,不就在那明晃晃的摆着呐,这还是对方远在渤海时,稍微用力那么几分,那么多人就灰飞烟灭,真正意义上的灰飞烟灭。
对于袁崇焕的命令,吴襄刚开始时是不愿意接受的,说他要保护国公的安危。
直到委员会拿出了大杀器,两部手机,他这才不情愿的接受了国公爷的命令,返回大明。
一来是国公爷由于他的抗命已经十分生气,甚至不愿让他进入病房,那他在外面的保护还有什么意义。
二来手机这个东西确实十分神奇,不仅能远距离通话,还能清楚的看到对方的画面,自己在返回大明后,还能看到国公这边的情况,心里也有个底。
就这样,吴襄踏上了返回大明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