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只愿平凡—母子回京(1/1)
转眼间就到了宋威读高二这一年,虽然他在向阳县里读了许多年,但都是借读,如今马上要高考了,他们一家打算回到京都陪着宋威备战高考。
宋威已经是大孩子,也算是家里的小顶梁柱,对父亲的怨恨早就在这么多年的陪伴中消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更知道了爸爸的不易,所以如今剩下的只有钦佩和骄傲。
三口人在家中商量着去京都的事情。
周冷怕宋军杨去京都又要触景生瘾,可是把他一个人留在县里也觉得不放心。
宋军杨率先开口说:
“火锅超市那里也离不开人,这种收钱的事情也不能雇人,我想着要不就你们娘俩去京都待一年吧,等孩子高考完了你们再回来。”
母子对视一眼,他们都有些担心对方一个人在家,宋草虽然还住在这,可是她也不能时刻都和自己二叔待在一块,何况她现在还谈恋爱了。
周冷皱眉想了一会说:
“老宋,你不回京都我能理解,再说你在向阳县待的这几年状态也好了许多,我想着等我和儿子去京都之前,我去老屯把爸妈接来住上一年,正好你心里觉得愧对父母,我看就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弥补弥补。”
宋军杨倒是同意媳妇说的话,但是他也拿不准主意,毕竟之前爸爸说习惯在老屯待着了,他不确定的询问:“爸妈能来咱这住吗?”
周冷回话:“你说让他们来享福他们肯定不会来啊,这样宋威先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我和孩子走前两天,我开车回去接人,保证把爸妈接来。”
宋军杨笑着打趣道:“你呀,自从你学会了开车,拿了车票,你还上瘾了?”
周冷心想我会开车已经百八十年了,才没有什么瘾呢,她只是不想让宋军杨回去面对大嫂那副嘴脸,毕竟小叔子可不能总和大嫂吵架吧。
***
周冷提前打了电话告诉宋建国自己要回去接他们到县里住几天,所以老两口都收拾好了东西。
宋家在老屯里也算是条件好的,三间瓦房,整洁的院子。
周冷停好了车,葛英已经等在院门口,她见儿媳妇一个人开车回来还有些惊讶的问:“小琴,你学会开车了?”
“啊,军杨非让我学,我就学了,妈,咱们进屋,我正好和你们商量点事。大哥大嫂没在家啊?”
葛英心想老大媳妇那是扒眼看不上吕小琴,听说她要来,两口子带着孩子回娘家了,现在这家里只有自己这两口人,事情是这样但是话可不能这样说。
葛英面带笑容的回答:“你大嫂娘家有事,他们三口人去了,快进来吧。”
就在这时候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从土路不远处走来,人还没走到身前,对方已经张嘴喊道:
“哎呦,这就是二嫂吧,真年轻啊,这么多年可不常见二嫂到村里来。”
葛英见来人面色变了变,这人正是当初她要给宋军杨再娶的万家女。
周冷不认识对方,只是客气的笑了笑。
葛英介绍道:“这是前院老王家的儿媳妇万梦玉。”
周冷点头说:“梦玉,你好。”
万梦玉走到跟前打量了周冷几眼,当初她是知道老宋家的意思,听说他们家二儿子是个警察,虽然比自己大还结过婚,但是能去县里住也是好的,只是后来就没有消息了,她们家差点和万家断了来往。
万梦玉的婆家就在宋家前院,远远的瞧见了有车停下,她就想来给对方找不自在,所以才过来说话。她说:
“二嫂,还是你们城里养人啊,你看看你现在都快五十了吧,看着也就三十多岁。当初啊我还差点取代了你的位置呢,谁知道还是姐姐命好啊。”
周冷把对方的话在自己心里过了过,差不多的前因后果她猜个八九不离十,她脸上还是笑着说:
“梦玉呀,其实你说错了,我今年才十八,长的确实有点显老了,今天我们娘俩还有点事,就不请你进去喝茶了。”
葛英忍住笑意说:“老万家的,我和儿媳妇先进院了啊。”
娘俩挽着手进院关门后,葛英才反应过来,她有点尴尬。
周冷挽着婆婆的手问道:“妈,爸在屋里吧,咱们进屋说话,正好我有事和你们商量。”
葛英以为儿媳妇要说刚才的事情,她紧忙解释道:“你可别听她瞎说啊,你一直是妈妈的好儿媳妇。”
周冷回话:“妈,不是这事,咱们进屋说。”
三口人坐在炕上。
周冷才说:“爸,妈,我这次来接你们是想让你们去我们那住一年。”
老两口都皱了皱眉。
周冷解释道:
“您二位听我说完,宋威马上就要读高三了,我打算带着孩子回京都去高考,把军杨一个人留在县里我不放心,想让您二老帮我去看着他,这么多年隔几个月我就要把军杨绑在屋里几天,他到现在还有毒瘾在,我怕这一年军杨控制不住,这才想让二老去县里住。”
宋建国皱着眉头询问:“这么多年军杨没再碰那东西吧。”
周冷回话:“他没碰过,我听军杨说爸你是见过老一辈人抽大烟的,你应该知道要克制这个多难,军杨能坚持到现在真的不容易,所以我才想着来麻烦你们老两口。”
葛英心里难过,她心疼自己的儿子,大家伙都说二儿子在京都过好日子,谁知道他受了多少罪啊,嘴上赶快应付道:
“今天就去,我们再收拾点东西,小琴和孩子回京都,这是为了宋威着想,咱们去了县里能给军杨做做饭,还能陪着他聊聊天,要不儿子一个人那可不就容易犯错吗。”
宋建国想着去县里一年那就不能帮着老大家干地里的活了,不过这事情有轻有重,相比之下还是去县里盯着宋军杨更重要,所以他也点头附和。
三人收拾了老两口的东西上车,门上锁后就离开了。
晚上宋军志一家三口回来了,他们以为老两口到县里待几天就回来了,所以也没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