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你们东方免死金牌这么多讲究?(1/1)
萧白拿着一袋沉甸甸的破旧青铜片,直接回了趟海港区鉴定中心。
海港区鉴定中心会长,还对着龙涎香的新闻出神,半晌都缓不过神来。
门口助理喊道。
“会长!萧先生来找您了。”
鉴定会长一愣。
“萧先生?哪个萧先生?”
“哎呀还有哪个萧先生?当然是上回送来龙涎香的东方萧先生了。”
鉴定会长猛地一拍大腿,倏地站起来就往外大步走。
他脑中嗡嗡地震,满眼不可思议。
萧白又捡到漏了?
这才分别多久?一天都不到,居然他又有收获了?
萧白和陈华裔一起进门,掏出一包破旧青铜片。
鉴定会长微微眯起眼,盯着一枚枚青铜片狐疑地看了看,然后仔细刮开。
铜绿很旧,看起来只是普通青铜片,但是,当鉴定会长将铜绿仔仔细细全部刮开后,露出铁黑色的底。
十几名鉴定师好奇地凑上脑袋,震惊瞪大眼。
“铜绿是染上去的?”
鉴定中心当值下午,很安静也没什么客人,几十名鉴定师纷纷凑过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不妙的念头。
铁黑色的底?
涂上去的铜绿?
说明什么?
说明铜绿是后加,后来染的。
一般能让铁黑色金属染上铜绿的原因,也不过是同一种:做旧,造假。
年轻鉴定师看向萧白的眼神,都有点可怜。
“赝品吧。”
“做旧染的铜绿,工厂货。”
“批量做旧的?一般青铜片也不大值钱,批量做旧,成本还不低啊。”
他们明里暗里都在暗示萧白:这青铜片,是假的。
但是萧白眼神很坚定,还对鉴定会长道。
“刮吧,铜绿都刮开我不介意。”
年轻鉴定师们看向萧白的眼神更同情了。
啧啧,这就是收藏家的自信啊。
一般收藏家都有个通病,花高价买来的藏品,别人说破嘴皮子就算把测年结果放在面前,他也不相信是赝品。
还以为是测年仪器坏了。
就是这么倔强的自信。
鉴定中心会长仔细地将铜绿慢慢刮开。
随着铜绿渐渐消失,露出铁黑色底。
铜绿继续消失,铁黑色底上露出一根根填充的金线。
金光闪闪的金线,灿若星河,哪怕隔了悠久的历史长河,仍然令人怦然心动。
所有鉴定师惊得瞪大眼,心跳好像漏了一拍。
他们本来觉得这是染铜绿做旧的赝品。
但赝品有必要在金属铁板上,用金线填充?
唯一的可能,让每个人心跳咚咚加快,神秘的答案就在嘴边,即将脱口而出。
“这是!”
“这个是!”
“我的天!难道是……”
东方独有的破旧青铜片,不属于欧美任何一个国度的文物,是东方历史独有的文物。
萧白抬起眉眼。
他少年感的眉眼,满是坚定和从容。
“不错,正是东方独有的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的名号一出,全网深吸一口气。
嘶!!!
还有懵逼的网友左右到处问:什么是金书铁券?
萧白叹了口气,道。
“金书铁券如果你们不太熟,有一个名字你们肯定听过。”
“免死金牌。”
电视剧里常见的免死金牌。
是帝王特赦的免死令,起源汉高祖刘邦,是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铁制凭证。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可以传到世世代代。
全网眼前一亮。
“卧槽!免死金牌?”
“我可牛皮大了!居然刷手机看直播,看到电视剧里演的免死金牌?还是真的?”
“我去!老有排面了。”
“回去和人吹牛,都能有的吹哈哈哈!”
“咱也是见过免死令的人,四舍五入是不是代表着我也能被帝王免死?”
直播间谈笑风生,还有人说起明代洪武三年,朱元璋赏赐给封功大臣徐达免死金牌的历史事迹。
这一历史直接让收藏爱好者,和历史爱好者哄堂大笑。
就连萧白也绷不住。
“徐达也收到过帝王的免死金牌?”
有些好笑,又有些可怜。
明明得到朱元璋帝王免死令的功臣徐达,却被朱元璋赐食蒸鹅害死。
凡是被朱元璋诛杀的功臣,大多都是举家受到牵连,即便没有被族灭,也难逃夺爵流放,而徐达的子女却并未受到牵连。历史上将徐达最后的结局,定为在南京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但各种侧面历史记录,却明里暗里告诉世人,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
鉴定中心会长也叹了口气。
“你们东方人常说,伴君如伴虎。”
“皇帝高兴,就算是过期的铁牌牌也能免死,若是皇帝不高兴,就算是有他亲自颁发的免死金牌,那你也要洗干净脖子,等着上路。”
十几名鉴定师听得大呼过瘾。
他们对文物古董的了解很专业,但没想到,萧白带来的古董过于稀有小众,超过他们的知识范围。
但萧白居然能和他们崇拜的会长前辈谈笑风生,说明萧白的眼力毒辣,知识面之广博远远在他们之上!甚至,能和鉴定会长相提并论。
每个鉴定师看萧白的目光都带着赞赏,和敬佩。
鉴定会长开始写鉴定证书。
但是有一行他犯了难。
这确实是一块金书铁券。
但是,是属于谁的?
鉴定证书有一行:拥有人。
别小看拥有人,谁拥有的物品,能对古董价值产生天差地别的影响。如果是一个民间小人物手里的文物,价值会高,但不会很高。可如果是历史著名又极其特别的名人,比如俄国叶卡捷琳娜女帝用过的御用品,价值一定比民间小人物的古董翻百倍千倍。
萧白笑道。
“会长,这金书铁券,是谁的?”
鉴定中心会长额头沁出细密冷汗,他本就为难。
结果他被萧白这么一问,更是汗流浃背。
谁的?
特娘的,一个金书铁券,一个铁板子,又没署名,怎么看出来是谁的?
这时候,年轻的鉴定师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这金书铁券,只有一半?”
“另外一半呢?坏掉碎了吗?”
铁牌不会碎。
只有一种可能,制作的时候,故意分成两半。
萧白解释道。
“金书铁券在汉高祖刚出现的时期,还不叫金书铁券,叫丹书铁券。”
“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给了功臣们不少封赏,还有将他们的功劳以及皇帝对他通通的都用丹砂记录在一块铁片上,也就成了最早的丹书铁券。”
“但后来,为了防止有人造假,一般都是将铁券一分为二,朝廷和大臣各拿一半,需要用到的时候,两片放在一起,能对上验证就算通过了。”
但当时的这个丹书铁券只能作为一种加官进爵的凭证,根本就没有免死的。
随着金书铁券的历史,慢慢抽丝剥茧往下捋。
萧白给出的细节越多,鉴定中心的鉴定师越是瞪大眼,内心震撼。
你们东方的免死金牌。
还有这么多讲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