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疯狂山脉-----V几何遗迹(1/1)
当我们终于消除眼前的障碍,看清山隘后面的景象时,我们几乎是同时发出了充满惊恐和畏惧的尖叫,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当然,在那刹那间,我们肯定试图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解释所见,寻找一些更加合理的理论。也许,我们认为眼前的景象有点像科罗拉多州的神秘花园,那些由风化形成的怪异红岩;或者像亚利桑那州沙漠中那些风雕刻出的奇特对称的巨石。甚至在那一刻,我们或许还暗自认为眼前的一切只是又一次蜃景,就像我们刚刚飞抵这片疯狂山脉时所看到的一样。为了保护自己的心智,我们努力将眼前的景象归于一些正常的、自然的解释。
然而,事实迫使我们必须面对——当我们的目光在风暴刻划出的无边高原上穿行,发现了那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时——我们的退缩只是为了掩盖我们的恐惧。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是一片由巨大、规整且极度契合几何对称原则的巨石构成的迷宫,没有尽头。这个迷宫在冰雪覆盖的地表呈现出坑坑洼洼、支离破碎的轮廓,一些巨石高耸于冰盖之上,而更多的则被冰川所掩埋——冰层在最厚的地方可能达到四十甚至五十英尺,在其他地方明显较薄。
我难以用言语来描述这令人恐惧的景象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它彻底地摧毁了我们所熟悉的自然规律。这片高原海拔高达两万英尺,有着悠久的可怖历史。在过去的五十万年中,这里的气候一直不适合生物生存。然而,这块土地上竖立着无数整齐的巨石结构,构成广阔的迷宫,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面对这样的景象,唯有绝望的心灵才会试图否认这一切不是某种有意识的力量所塑造。以往我们严肃地探讨山上那些规则立方体和壁垒的形成原因时,总是认为它们是自然力量的产物,排除了任何非自然的解释。但现在,这个理论似乎动摇了,因为这些巨石构筑的迷宫展现出方形、弧形和角形的特征,断绝了我们安抚自己的途径。
毫无疑问,之前在幻境中出现的亵渎之城有一个客观存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令人憎恶的预兆最终有了一个实际的源头。当初看到山脉时,高层大气中肯定漂浮着横向冰晶云。而这些可怖的巨石遗迹通过反射定律将自身的形象投射到山脉另一侧,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冰晶云扭曲并夸大了整个景象,混入了真实元素之外的东西。但当我们看到真正的源头时,我们会觉得它甚至比那遥远的幻境更加恶劣、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这些巨大的石塔和壁垒异常雄伟,与人类的作品截然不同。只有这种雄伟才能保护这些可怖的构造,让它们在荒凉高原上的风暴中屹立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年,不被完全湮没。当我们凝视着眼前的这一壮丽奇景,各种不同的词汇自然流露而出。我再次想起了那些怪异可怖的原始神话。自从我初次目睹这南极的死寂世界,那些神话就在我脑海中徘徊,从未散去。它们讲述了可怕的寒冷荒原,邪恶的米戈——那些在喜马拉雅山脉出没、令人厌恶的雪人,《纳克特抄本》中关于人类出现前景的隐晦,克苏鲁教团,那本《死灵之书》,还有终北之地传说中的撒托古亚,以及与这位神祇一同现身的比无形的群星之卵更为多变的存在。
这座城市在各个方向无限延伸,几乎看不到稀疏的迹象。特别是当我们的视线沿着城市与山脉的边界移动,从一个尽头到另一个尽头时,建筑的密度没有丝毫减少。然而,只有一个地方例外,在我们飞越的山隘的左侧,杂乱的建筑之间有一个宽阔的空地。这意味着我们所见仅仅是某种巨大且难以想象的事物的有限部分。山坡上也分布着石头建筑,但密度要稀疏得多。不过,这些分散的建筑将这座可怖的城市与山脉另一侧的立方体和壁垒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得山坡上的规则构造成为这座城市的前哨与边界。这一侧山坡上同样分布着规则的建筑和奇特的洞穴,数量与分布范围与山脉另一侧并不相上下。
城市中高大的墙壁构成了这座难以名状的石头迷宫的绝大部分。这些墙壁在冰盖以上部分的高度在十到一百五十英尺之间,厚度约为五到十英尺。大多数墙壁都是由极大的石块建造而成,包括暗色的原始板岩、花岗岩和砂岩,石块的尺寸多在四乘六乘八英尺左右。然而,一些建筑似乎是由整块不规则的坚实前寒武纪板岩直接雕刻而成。城市中的建筑大小各异,有无数体积巨大、如蜂巢般复杂的结构,也有分散独立的较小建筑。这些建筑的轮廓倾向于圆锥形、金字塔形或层叠的梯田结构。此外,还有一些建筑呈现出规则的圆柱、完美的立方体、紧密排列的立方体以及其他长方体形状。城市中还有一类带有棱角的建筑,呈现出五角星形的平面结构,略带现代碉堡或要塞的感觉。城市的建筑师善于使用拱形结构,可能在城市的鼎盛时期,穹顶会更加常见。
这座杂乱的城市遭受了严重的风蚀。冰盖上的尖塔散落着从高处垮塌下来的巨石和极古老的岩屑。透过较为透明的冰层,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巨大建筑的底部。在那里,我们注意到许多冰封的石桥,横跨在不同高度,将高塔相互连接起来。而露出冰盖的墙壁上也存在着许多洞穴,过去那里可能也曾有类似的石桥。我们飞得更近后,发现无数巨大的窗户。有些窗户紧闭,上面的木板已完全石化,但大多数窗户都空洞地张开,散发出不祥和恶兆。许多废墟的屋顶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高墙,高低不平但边缘被风蚀磨圆。其他建筑物——高塔的尖锥形或角锥形楼层,或者被更高建筑保护的矮房——虽然坑洼和裂缝遍布,但仍保留着完整的轮廓。通过望远镜,我们勉强可以看到一些横向的宽板上似乎雕刻有装饰,其中一些装饰中有一组组奇怪的圆点。这意味着之前在古老滑石上看到的圆点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在许多地方,建筑已经完全崩塌成废墟,冰架也因多种地质作用而产生深深的裂缝。另一些地方,建筑物露出冰盖的部分已被彻底磨损,只剩下与冰盖表面齐平的残余部分。之前提到的那条空地延伸到高原的内部,一头连接着山坡的裂缝,一头连接着山隘的左侧,两者之间的距离大约一英里。那条空地上没有建筑物,我们猜测它可能是古代大河的河床。或许在数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这条大河曾经穿越这座城市,流向位于那座巍峨山脉下的巨大地底深渊。无疑,那是一个充满了洞穴、深渊和地下奥秘的国度,一个无法由人类所探知的世界。
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回想起我们注视着那些我们认定是人类出现之前遗留下来的古老遗迹时所感受到的晕眩,我不禁怀疑当时我们是如何保持镇定的。当然,我们明白某些东西——年代的混乱、科学理论的扭曲,甚至是我们自己感官的变异——都在发生着可怕的改变。然而,我们仍能保持冷静,继续驾驶着飞机,用细致入微的眼光观察一切,并小心翼翼地拍摄下一系列照片,这不仅对我们自己,也对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对我而言,扎实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尽管感到困惑和恐惧,但内心深处燃烧着强烈的好奇心,推动着我深入挖掘这些古老的奥秘。我渴望了解,那些曾在这座宏伟城市建造和生活的生物长得如何。我想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城市与整个世界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在其他生物能够如此密集共存的时代,它是如何存在的。
毫无疑问,这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它肯定在地球历史的某个极其遥远的章节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然而,这个章节早在任何已知的人类群体分离出自类人猿家族之前,就在地球表面灾变引发的混乱中消失了,只有最扭曲、最神秘的神话模糊地记住了它的存在。这座延绵高原的城市可以追溯到第三纪时期,与这个时代相比,亚特兰蒂斯、利莫里亚、康莫尼亚,甚至洛玛大陆上的奥兰欧等神话中的遗迹都显得近在眼前。这座壮丽的都市可以与那些据说早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存在的亵神之城相媲美,就如同伐鲁希亚、拉莱耶、伊伯以及阿拉伯半岛上那无名之城一样。在飞越这些荒凉的高塔时,我的想象力不时超越常规,漫游在离奇的幻想中——甚至将我内心中关于莱克营地的疯狂和恐怖的最深想象与这个失落的世界联系在一起。
为了减轻飞机的重量,我们并没有将油箱完全装满。因此,在勘探过程中,我们必须极其谨慎。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驾驶着飞机,俯冲到风势几乎可以忽略的高度,然后飞越了这片广袤的地区,或者更确切地说,天空。无尽连绵的山脉似乎没有尽头,而与山麓交错的城市似乎也没有终点。我们沿着山脉的两个方向各飞行了五十英里,却没有发现这座由巨石和建筑构成的迷宫发生明显的变化,就像是一具躺在永恒冰盖下的尸体。然而,我们仍然观察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特征,比如河谷岩壁上的雕刻。在很久以前,一条宽阔的大河曾在岩壁之间流淌,穿过山麓,涌入巍峨山脉下方的巨大洞穴;而现在,只有这些雕刻还留存着。在河水涌入深渊的入口处,陆岬被精心雕刻成壮观的门柱,然而门柱的桶形轮廓带有脊线,让丹弗斯和我感到隐约的熟悉,这种感觉既令人困惑,又充满厌恶。
我们还注意到一些星形的开阔空地,显然是广场。此外,地势的变化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城市内耸立的陡峭山丘大多被挖空,变成了一些杂乱的巨型建筑物;但至少有两座小山丘保持原状。其中一座山丘已经受到了严重的风化,难以确定其与众不同之处;而另一座山丘上则矗立着一座奇特的圆锥形纪念碑——这个纪念碑是直接由坚硬的岩石雕刻而成,有些类似于佩特拉古城中著名的蛇柱。
离开山脉,朝着高原的内陆飞行,我们发现这座城市的宽度并不像其长度那样无限延伸。在飞行了大约三十英里之后,怪异的巨石建筑逐渐变得稀疏。再向内陆飞行十英里,我们便看到了一片连绵不断的贫瘠荒原,上面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城市的边缘外,一条宽阔的、凹陷的沟壑标志着古老河道的路径。荒原的地势似乎比城市更加崎岖,微微地向上倾斜,最终消失在西边的薄雾之中。
尽管我们之前并未降落,但如果在离开高原之前不进入这些巨大建筑物一探究竟,那将是难以想象的遗憾。因此,我们决定在山麓附近的航道上找到一块平坦的区域着陆,为随后的徒步探险做好准备。虽然那些逐渐升起的山坡上分布着废墟,但我们低空飞行时仍然找到了许多适合降落的地点。由于需要再次飞越巍峨的山脉返回营地,我们选择了离山隘最近的平地,于下午12:30左右成功降落在坚实的雪地上。这片区域没有障碍物,非常适合进行迅速顺利的起飞。
考虑到徒步探险的时间不会太长,而且山麓上没有强风,因此没有必要用积雪建造防风墙来保护飞机。我们只是将着陆滑橇固定好,同时对重要的机械部件进行防寒保护。为了进行徒步旅行,我们脱掉了最厚重的航空外套,携带了简单的装备,包括便携式指南针、手持相机、少量食物补给、大型笔记本和纸张、地质锤和凿子、采样袋、攀爬绳索以及强光手电筒和额外的电池。这些物品原本就带在飞机上,以备降落时使用。我们还幸运地准备了额外的纸张,可以撕碎并放入备用采样袋中,同时在深入迷宫的过程中用类似于猎狗追踪兔子的方式标记我们的路径。只要洞穴系统内的气流足够平稳,这种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就能取代在岩石上凿记号的传统方法。
我们沿着冻结的积雪前行,面对乳白色的薄雾中那隐约可见的巨大石头迷宫,小心翼翼地走向山下。与四个小时前刚到达那幽深山隘时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充满了奇迹即将降临的激动与渴望。尽管之前的空中巡航使我们熟悉了这座隐藏在山脉背后、充满难以置信之秘密的城市,但这些古老的石墙是数百万年前由某些有思维和意识的生物所建,当这些建筑兴建之时,人类还未出现。因此,当我们真正走进这些高墙,亲眼见到那景象时,以及那景象所带来的无比强烈的陌生感,仍然让我们感到畏惧,甚至可能还有些恐惧。由于海拔极高,空气稀薄,活动变得更加艰难,然而无论是我还是丹弗斯,都觉得自己能够很好地适应,能够胜任任何可能的任务。我们很快遇到了一片被风蚀至与积雪齐平的废墟,而在五十至七十码远的地方,一座失去屋顶的巨大城墙也显露出来。这座城墙保留着完整的五角星形状,但墙体已经不整齐,大约有十到十一英尺的高度。我们朝着那座城墙走去;当我们最终触摸到那些早已风化的壮丽石块时,我们感受到了与这些早已被遗忘,通常不会展示给人类的永恒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联系,甚至有些亵渎神灵的感觉。
这座城墙呈五角星形,从一角到另一角约有三百英尺长,由大小不一的侏罗纪砂岩建造而成,石块平均尺寸约为六乘八英尺左右。五个凸角和五个凹角上对称地分布着一组大约四英尺宽、五英尺高的拱形窗口或孔洞。窗户的底部距离冻结的地面约有四英尺高。透过孔洞,我们看到这座石头建筑的墙体厚度约有五英尺,建筑内部没有明显的隔间,但在内壁上还残留着一些痕迹,表明曾有带状分布的浅浮雕或雕刻——实际上,在之前飞越这座建筑和类似建筑时,我们就做出了这种猜测。虽然这座建筑的下方肯定还有更多的结构,但此刻,深厚的冰层和积雪已经将它们完全掩盖。
我们越过一个窗户,试图勾勒出那些几乎被完全风化的壁画雕刻,但未能成功。不过,我们并未尝试打开被冰封的地板。根据我们之前的巡航,我们知道城市中仍有许多被冰封程度不严重的建筑,甚至我们可能会在那些保留屋顶的建筑内找到完全没有冰覆盖的内部空间,并且一直延伸至地面。在离开城墙前,我们小心翼翼地拍摄了照片,并试图理解那种无需灰浆粘合的石工技术,但我们无法完全理解。我们很希望帕波第在这里,因为他的工程学知识或许能够帮助我们猜测在这座城市以及其边缘建筑建造并居住的远古存在面前,是如何处理这些巨大石块的。
想要达到城市的真正边缘,我们需要再往山下走半英里。这半英里的路程,以及背景中高空气流在那耸入云霄的尖峰中所发出的无助且野蛮的嚎叫声,都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中,哪怕最微小的细节都不会遗漏。除了我和丹弗斯之外,任何人都只能在奇异的梦境中想象出这种视觉景象。那座由暗色石塔构成的宏伟迷宫平躺在我们与西方翻滚而来的白雾之间,它的轮廓如此怪异,如此难以置信,每当我们变换视角时,都会为所见景象而倾倒。它仿佛是由坚硬岩石构建的幻象
。如果没有照片为证,我可能会怀疑这一切是否真实存在。大多数建筑的状态类似于我们检查过的那座石墙;然而,这些城市内的建筑所呈现的夸张形态却无法用言语形容。
它们多种多样,异常厚重,带有彻底陌生的异域风格。尽管照片只能展示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但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已足以令人咋舌。有些建筑的几何形状甚至在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中都无法找到相应的名称——各种各样不规则的截面圆锥;各种阶梯结构,不规则而又不舒适;奇怪的球体长杆;破碎柱子的一组组;以及一些疯狂而奇异的五角星或五边形结构。靠近时,我们还透过冰层中的透明部分看到冰下的景象,在那里,许多管状的石桥以不同的高度连接了那些杂乱无章的建筑物。城市内似乎没有明确的街道规划,唯一的开放空地位于左侧一英里之外——显然,这是古老的河流径流穿越城市,流向山脉。
透过望远镜,我们还看到许多外部附着的横向宽板,这些宽板上残留着几乎完全磨损的雕刻和一些组合的圆点。尽管大多数屋顶和尖塔未能幸免于毁灭,我们依然勉强可以想象出这座城市过去的面貌。总的来说,它曾是一个由扭曲的小巷和街道构成的复杂结构。所有的街道仿佛位于深峡底部,仅仅是在顶部没有像隧道那样完全封闭,而是通过大量建筑和拱形石桥悬挂在上方。此刻,它展现在我们的脚下,与西边滚来的迷雾交相辉映,若隐若现,宛如梦中幻境。南极的太阳低垂在北方,透过迷雾奋力发出一丝光芒;偶尔,更浓密的云层也会阻挡阳光,将整个场景投入暂时的阴影之中。这种景象以一种难以形容的方式为一切增添了几分威胁的氛围。甚至我们无法感知的狂风,在身后的深峡中发出呼啸和低吟,仿佛带着更加疯狂甚至是不祥的含义。前方进入城市的最后一段路显得特别陡峭,一块巨石从山脚突出形成下坡通道,坡度的变化使我们怀疑这里曾经有一段人工修建的台阶。尽管地面覆盖着冰雪,但我们相信,冰层下肯定还有阶梯或其他类似的结构。
最终,我们进入了城市,攀上了倒塌的石建筑。满布坑洞的石墙随处可见,近得让人窒息,而使人感到无比渺小的高度更是令人不安。这种感觉如此之强烈,令我惊讶地感叹剩下的理智。丹弗斯明显变得神经质,开始胡乱猜测发生在莱克营地的恐怖事件——这让我愈发恼火,因为他激发了我不愿去考虑的一些结论,而这些病态遗迹所展现的特征,进一步强化了这些结论。此外,这些猜测还引发了丹弗斯丰富的想象力;在某些地方——一条突然大幅转弯的狭窄小巷的岔口,他坚称在地面上看到了令他不安的痕迹;在其他地方,他会停下来聆听一些想象中的声音——他说那些无法确定来源的声音像音乐一样,透过阻碍传来,就像风穿越山洞时发出的声响,但带着一些令人不安的差异。周围的建筑和墙上的蔓藤花纹装饰充满了五角星的形状,这些无尽的五角星蕴含着一种隐晦的邪恶暗示,让我们在内心深处逐渐确信,它与那些曾在这座不洁之城中建造并居住的古老存在有关。
然而,科学与冒险的精神依然在燃烧。我们机械地执行着原定的
计划——从城墙上突出的各种不同种类的岩石上采集合适的样本。我们希望拥有一个完整的设备,以更准确地确定这个地方的年代。在城墙上,我们没有找到比侏罗纪或白垩纪科曼齐系更早的岩石样本,也没有看到比上新世更晚的石块。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漫步于一个被死亡所主宰的城市——这种统治已经持续了至少五十万年,甚至可能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