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被嫌弃的朱元璋(1/1)
“你想想啊,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官员都吃不饱呢。”
“而你却要求他们先不顾自己的安危,给灾民吃饱饭,这根本就不符合人性。”
秦昊摇了摇头,对着朱元璋发问:
“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官员要怎么办吗?”
朱元璋一时之间有些哑口无言,随后又瞪起双眼。
“官员乃是百姓的父母官,他们理所应当为百姓考虑。”
秦昊嗤笑了一声。
“你老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去想问题,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官员也是大明的子民?”
这句话就仿佛给了朱元璋当头一棒,他顿时就愣在了原地。
看着朱元璋那傻愣的模样,秦昊知道自己这是震碎了朱元璋的三观。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陛下,如果这些事儿你不能想明白,那就让太子殿下来跟我说吧!”
朱元璋听见这句话,就更加的懵逼了。
秦先生这意思……
是对咱下了逐客令?
看着秦昊那一脸嫌弃的眼神。
朱元璋最后可以断定。
秦昊这次真的在嫌弃自己!
大号练废了,准备练小号?
朱元璋有些哭笑不得。
然而,秦昊却是认真的,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治国之策、用人之度,这老朱说了都不听。
这皇帝是没救了,只能带带太子朱标了。
被人嫌弃的朱元璋也仅仅只是有些无奈。
罢了罢了,也许标儿真的比咱更加聪明。
“既然如此,那咱去把老大叫来?”
“这就要劳烦先生了。”
副皇帝朱标名不虚传。
秦昊摆明了要教朱标皇帝之道。
朱元璋也就大大咧咧的让秦昊去教他。
这换做任何一个皇帝都做不到。
然而,在此时此刻却显得那样的无伤大雅。
秦昊轻轻的点了点头。
“快走快走。”
“早知道早就该如此跟你说了!”
“以后就别来气我了吧!”
秦昊的嫌弃,如此的直白。
朱元璋紧紧的皱着眉头,感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委屈。
他不断的在心里给自己做建设。
罢了罢了,自己不过是个笨脑袋,在这里只会碍了先生的眼。
如果是教导标儿的话,那么标儿还能举一反三。
实在不行……
咱还可以偷听呢!
“先生,莫要着急。”
“咱这就去叫标儿过来。”
朱元璋说完了之后,大步离开膳厅。
随后,他就吩咐小太监赶紧去把朱标给叫过来。
……
此时,正在东宫吃饭的朱标一脸懵逼。
不过。
刚从太监的口中知道是秦先生亲自要叫自己过去听课。
朱标懵逼的神情立马就化作了惊喜。
秦昊的性子究竟有多么的懒惰,这老朱家上下无人不知。
没想到今天就是转了性子了,居然要主动讲课给自己听。
那么必然是一件不得了的政策。
朱标的脚步加快。
很快来到了皇宫膳厅。
太子东宫就在皇宫的旁边。
这样的陈设格局,就能看出朱元璋对朱标的疼爱可见一斑。
朱元璋生怕朱标受累,就连让朱标走几步都会觉得心疼。
毕竟,在历朝历代。
太子和皇帝其实是一个比较微妙的关系。
太子是未来江山的继承人,但问题是皇帝还没有死。
所以皇帝就需要防备太子,这个跟自己有同样竞争力的人。
然而,在大明朝,就极少有这样的防备。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朱标和朱元璋以及朱厚照和朱祐樘。
进入到餐厅之后,朱标首先看见的就是站在一旁憨笑的朱元璋。
“标儿,快过来。”
朱元璋赶忙拉着朱标的手,然后在秦昊的身边坐下。
“先生,咱愚钝,就不留在这里让你生气了!”
说完了之后,朱元璋生怕还会看见秦昊无语的表情,于是脚底抹油,赶忙离开了膳厅。
朱标迟疑的看着朱元璋的背影。
然而。
自家的老爹比谁都还跑得快。
朱标有些无奈,秦昊面无表情的说道:
“陛下他有些听不懂话,日后的课还是由太子殿下您来上。”
朱标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乖乖的点了点头。
“之前我和陛下说过,管理官员必须要从人性的角度上去出发。”
“万事万物就必须遵循规律。”
“其实从这里就可见一斑了。”
朱标轻轻的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前因后果。
作为儿子的他。
自然是非常了解朱元璋的性格。
虽然朱元璋提拔人才,但是他从骨子里面就看不起官吏,甚至可以说是痛恨。
“官员为朝廷办事,一方面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人家也是要养家糊口的。”
“官员难道就不是大明的子民了吗?”
“所以呀,要想官员对百姓好,那你当皇帝的是不是应该先对官员好呢?”
“官员的待遇好了,百姓才愿意好好读书来朝廷做官啊。”
这些浅显的道理,其实之前秦昊早就已经讲过,所以此时的朱标也是了然的点了点头。
“先生,这些道理,孤铭记于心。”
秦昊满意的感叹:
“嗯,还是你听得进去人话。”
朱标:……
在假山石外偷听的朱元璋:……
顿了顿之后,秦昊开口问道:
“现在,东林党起,你对朋党,是如何见解?”
朱标皱起了眉头。
“朋党结党营私,是朝廷的蛀虫。”
“若有朋党,应该立马除掉。”
“因为他们会让朝廷局面动荡,而且会鱼肉百姓、压榨百姓。”
假山后。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真不愧是咱的儿子,这想法和见解跟咱别无二般。”
然而,朱标的回答却是,让秦昊轻笑了一声。
“亏我还以为你是一个带脑子的,没想到你的思想还是受到了陛下的影响了。”
秦昊如此直白的话语,再次让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默。
朱元璋攥紧了拳头。
先生的话,未免也太不给他面子了,难道他这个皇帝当的真的很差劲吗?
“有时候朋党之争,不是官员故意引起的,而是因为两方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官员自然要拉帮结派。”
“比如说对于朝政,我与别人就有不同的见解。”
“如果不是因为你们信任我的话,如果我想要施展抱负,是否也要拉拢一些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