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残次布(1/1)
由于这两天孩子们经常会叫爸爸,而且叫的越来越顺溜了,王满银上班下班都是喜笑开颜的。
弄得村里的人都很诧异,心想王满银这又遇到什么好事了,就向王满银或者是其他人打听,结果还是桂花嫂子的大嘴巴给宣传出来了,村里人这才弄明白,原来是孩子会叫人了,弄得村里人还以为又与导师们大好事了。
这天下午,王满银正在观看杜家强和秦大爷两人厮杀象棋,就听见外边有人叫他,于是王满银就走出屋,看到高跃进扶着自行车在大门口,走到高跃进跟前,就笑着问道:“跃进,这个点怎么来了?”说完后,王满银掏出烟递给了高跃进一根烟,自己也点上了一根。
高跃进接过烟,用火柴的余火点上后就笑着说道:“满银哥,来找你有好事。”
王满银问道:“跃进,有什么好事啊?”
高跃进笑着说道:“满银哥,事这样的,张兰昨晚给我说,供销社来了一批瑕疵布,她让我过来问问满银哥你要不要,要多少?”
王满银听到后,就高兴的对着高跃进说道:“要啊!瑕疵布可是好东西啊!能买多少就卖多少,这种东西可是多多益善。”
高跃进听到后也笑了,于是就笑着说道:“满银哥,那你明天多装备点钱,明天下午下班咱就去县上找张兰,让她给你买。”
“行,跃进你先替我谢谢张兰,有这么好的事还想着我。”王满银说道。
高跃进说道:“知道了,满银哥。”
两人又聊会别的,高跃进就巡逻去了。
等高跃进走后,王满银也没心思去看屋里俩人下象棋了,好不容易考到下班的时间,王满银就和秦大爷打了个招呼,就登上自行车急忙往家赶。
到家后,王满银洗完手,喝了口凉白开,就走到孩子们跟前,挨个又亲又抱,然后就说道:“孩子们叫爸爸。”
两声口齿不清的声音从孩子们嘴里传出:“爸爸、叭叭”
逗了会孩子,王满银对着做饭的兰花说道:“兰花,下午高跃进来找我说,供销社来了批残次布,明天你给多拿点钱我多买点回来。”
兰花听到后很高兴,毕竟往常像这种残次布,都会内部处理,一般人也买不到,没想到她也能买到瑕疵布的一天,于是就笑着说道:“行啊!满银给你拿三十块钱行不行?”
王满银想了会,然后就说道:“行,差不多了,要是不够我在像高跃进借点,到时候改天再还他。”
“嗯。吃饭吧满银。”说完,兰花就把盛好的饭菜端到桌子上了。
......
第二天一早,王满银吃完饭,装好兰花给的30块钱,就说道:“兰花我下午下班就去买布,你做好饭就先吃,不用等我了。”说完就走出了屋。
兰花站在屋门口说道:“知道了,满银。”
王满银骑着自行车,骑到村口,就看到孙少平已经站在村口等着了,于是就喊道:“少平,上车。”
“知道了,姐夫。”说完,就小跑跟上自行车,扶着后座,一下就跳到后座上坐好。
在去上班路上的时候,王满银对着在后座的孙少平说道:“少平,等下午下班后,你就先自己回去!我到黄原县有点事。”
孙少平听到后就说道:“知道了,姐夫。”
没一会就把孙少平送到供电所,王满银就调转车头朝回收站驶去。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下午下班后,王满银先是去派出所等着高跃进下班。
高跃进下班后,王满银就和高跃进一路说说笑笑的,骑着自行车朝黄原县赶去。
大约40分钟左右,就到了黄原县的供销社,高跃进一个人进去找了张兰,没一会两人就走出来了,王满银连忙说道:“谢谢弟妹了,有这种好事还想着我。”
张兰笑着说道:“不用谢,满银哥咱去仓库吧!”说完就朝后面走。
“行。”王满银应了一声,就和高跃进跟着张兰走。
进了仓库,张兰就指着地上的一堆布说道:“满银哥,就这些,你看看要多少。”
王满银顺着张兰的手看去,发现地上有好几卷脏兮兮的布匹,都是黑色和灰色的,王满银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些布不是脏,是染色上出了问题,黑一块,灰一块的,看上去就和脏的一样。
王满银看到很满意,这种布布拿到村里也是很受欢迎的,于是就笑着问道:“小兰,这布多少钱一尺啊?”
张兰笑着说道:“满银哥,这些布是不要票的,属于残次品,四毛一尺。”(作者也不知道多少钱一尺,都是瞎编的。)
王满银听到后,心里心思着能买多少,布四毛一尺,带了30多块钱,十尺的话就是四块,能买80多尺,100尺的话还差点钱,一会找高跃进借点,想明白后王满银就说道:“小兰,我能买一百尺吗?”
张兰笑着说道:“行啊!满意哥。”说着就去裁布。
王满银看着张兰没注意这边,就把高跃进拉到一边,说道:“跃进,我身上的钱没带够,借我10块钱,等明天我在还给你。”
高跃进听到后,就点头答应了:“行.”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大黑十给了王满银。
王满银接过钱放好后,就说了声:“谢了。”
没一会王满银就看见张兰就把100尺的残次布给裁剪好了,正想往怀里抱,王满银立马就走过去,抱到怀里,嘴里还说着:“小兰,这个我来抱就行,别在弄脏你的衣服。”
张兰看着王满银都把残次布抱起来了,就笑了笑,然后说道:“满银哥,咱去前面供销社把钱交了吧!”
王满银笑着就应了一声:“行。”
三人关上了仓库门,就朝供销社走去,进了供销社张兰对着一个妇女说道:“张姐,一共是40块钱。”
王满银听到后,连忙把准备好的40块钱递给了那个叫张姐的妇女:“同志,这是钱。”
“钱正好。”说完,就把钱放到抽屉里,顺便做好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