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耘田南坑塘(1/1)
那一年,生产队除了种杂交水稻,还种了一些糯稻和粳稻,这两种水稻是单季稻,只种在地势较高、阳光不那么充足的南坑塘。
南坑塘是地名,在木樨村北面的山垅里,木樨村去前洋村的山路得从那里经过。我很怀疑“南坑塘”这个名称是前洋人取的,对于前洋村来说,南坑塘可不就在它的南面嘛,并且地势比前洋村低,说它像坑像塘都对。经过南坑塘的山路,一边是田垅,另一边是山,山边有好几座坟墓。父亲喜欢去南坑塘耘田,因为糯稻和粳稻的禾间距宽,耘田时可以用耘田耙。
我初次参加双抢表现良好,到了耘田的时候,父亲每次出工就都要把我带上。南坑塘距离村子比较远,大约有六、七里地吧,去那里干活是要带午饭的。
到了南坑塘,我才发现,水田里的稻苗已经很高了,并且开始拔节孕穗,弯腰用双手耘田,禾叶直戳人脸,难怪父亲要扛着耘田耙来呢。父亲站在水田里,双手握着耘田耙的耙柄,将耙头伸入禾苗间,快速除草,双臂伸缩自如。我却不行,可能是个子还不够高吧,力气也不够大,也可能是我还不习惯用耘田耙。耘了一上午,我才耘了半担秧,在夹山下,我一上午是可以耘一担半秧的。
到了中午,父亲提着竹饭筒,带我去不远处的山亭子里吃午饭。山亭是供劳作者和过路人休息避雨之所,里面靠墙架着两块长木板,很光滑。山亭盖在路中间,小路从亭子里通过。父亲告诉我,这座山亭是前洋人建造的,有些年头了,亭梁上写着修建者的姓名,我曾祖父的名字也在上面。我捧着竹饭筒,边吃午饭边抬头寻找,还真的找到了“羽敬清”三个字,字是用毛笔写的,墨色有些淡了,但字迹清晰可辨。
前洋村是个山寨,是我的祖先漫长迁徙史中的一个落脚点,我的祖先从明朝开始在那里栖息繁衍,到了我祖父才移居木樨村,那时我父亲已经六岁,父亲也是在前洋村出生的。父亲三岁那年,我的祖母去世了,她的坟墓就在南坑塘附近的山上。从木樨村到前洋村有十五里,沿山垅走山路大约要两个小时。山垅里的水田,一丘比一丘高,成梯田状从南坑塘一直通到前洋村。我问父亲:
“这里的水田,以前是前洋村的吗?”
“以这山亭为界,山亭向上的田地是前洋人的,向下部分属于木樨村。”
听父亲讲古,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悠悠思古之情。我的曾祖父,是这座古山亭的建造者之一,他活着的时候,一定也曾像我今天一样,在南坑塘耘过田,在这山亭里休息过,我的祖父应该也一样。我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辞世,我的祖先,我不知道他们的模样,但我的身上流着他们的血……这个中午,我觉得自己离祖先们特别近,也许我和父亲在山垅里耘田的时候,他们就在不远处看着呢。
吃过午饭,父亲说田垅的禾苗太高,我耘不了,让我先回去。13岁【见注释】的我胆子还比较小,想起山路边那一座座坟墓,心里着实有点发毛。但我习惯于听从父亲,尽管害怕,也还是踏上了归途。
我肩上荷着耘田耙,手里提着竹饭筒,独自一人走在山路上。正午的山路很阴凉,也很安静。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在地上投下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光斑,山鸟不知躲在哪里啼叫:“咕咕!咕咕!”鸟叫声更增添了山谷的寂静。路边的一座座坟墓,阴森森地立着,好像专门等在那里吓唬我似的,我走几步遇到一座,走几步又遇到一座。处于极度恐慌中的我,一路上快速走着,不敢跑,也不敢大声呼吸。不知走了多久,直到转过一个弯,来到视野开阔处,见到远处的村庄了,我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时,我双腿发软,忍不住在地上坐了下来。坐下后我才发现,山路边长了好多地茄子,那些贴地而生的地茄子,椭圆形的绿叶上,开着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很漂亮。地茄子黑紫的果实也成熟了,但我不敢摘,农历七月半快到了,我怕附近的鬼魂在上面撒过尿。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闽北乡间有祭祖的习俗。到了七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设香案摆供品,请祖先们回家过年。中元节前后半个月,做父母的都不许自家的孩子晚上出去,也不许孩子们白天上山。他们说,鬼魂过年很高兴,会到处游荡。他们还说,鬼魂也是很淘气的,会在地茄子上面撒尿。其实做父母的对自己说的这些话也是将信将疑,因为谁也没有见过鬼魂。但他们的父母在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是这样吓唬他们的,于是,他们便也用这些话来吓唬自己的孩子。一代吓一代,吓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这传言是真的还是假的了。
但那一次我是被吓到了。那天回家后,我就病倒了。我脸色苍白,身上发冷,睡梦中净说胡话,母亲说我一定是在野地里遇到了莫生干的东西。“莫生干”是闽北方言,“不干净、晦气”的意思。母亲埋怨父亲:
“七月半暝【见注释②】,不应该带阿囡仔【见注释③】去南坑塘。”
其实那天早上得知父亲要去南坑塘耘田,母亲是不同意他带我去的,但父亲的决定母亲一般反对不了。母亲平时常说我父亲对女儿抓得太紧,总是要女儿去干这干那的,一群女儿,没有留下一个帮她做家务活。但母亲说母亲的,父亲可不管,依然把我们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这次被母亲责怪,父亲的脸上难得地有了一丝悔意。
母亲请了几个老太太为我收了惊,过两天我又活蹦乱跳了。从那以后,父亲到南坑塘干活,不再带我去。
注13岁:虚岁,我所有文章中的岁数都指虚岁。
注②七月半暝:七月半期间。
注③阿囡仔: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