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还能飞升!(1/1)
即使是亲眼见过易水寒徒手画符的平清璇心里有准备此时也吃了一惊。
那日在任南坊市赌斗之时,易水寒凝聚灵气这步,可没今天这么快。
开始不相信易水寒所说的颜思纪,此时也眉头暗皱,一心一意地关心着事态的发展。
易水寒全心全意制作着符篆,对外界发生的事情充耳不闻。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空中,随即,一道道符纹在他的手指间浮现出来。
灵气仿佛被他的意念所驱使,顺应着他的指引。
之后他心念一动,黄表纸就浮在眼前。他蘸着灵墨,就开始制作符篆来。
易水寒的手指不停地舞动,符纹在空中不断变幻,落在黄表纸上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图案。
最后易水寒猛地将无根水吐在黄表纸上,顿时整张符篆就变得流光溢彩。
符成!
整个流程大巧如工,举重若轻,就是筑基期窦思飚,自问也没有如此功夫。
易水寒拿着制成的寒冰符,双手递给颜思纪,似是让其检验这符篆的成色。
颜思纪虽然是金丹期,可也没有那些食古不化的臭脾气,见易水寒果然制成,当即表情之中就带了赞许的神色。
她取过寒冰符,猛地向其中输入灵力,然后向江面掷去。
寒冰符一落到江面上,以其落水点为中心,方圆十丈骤然就被冻上了一层厚冰。水流湍急,不一会儿这层浮冰就顺着下游飘了下去。
这果然是一个十成十威能的寒冰符,颜思纪对易水寒的制符水平有了清晰的认知,不禁对其刮目相看。
颜思纪也不正面回答易水寒的问题,只是在一旁引导道:
“易师弟,这每本符篆的典籍中,几乎都有什么摆香案啊,请灵神之类的典仪。”
“你刚才也并未按照此步骤操作,却同样能制作出威力并不低的寒冰符,你可曾想过为什么?”
易水寒见颜思纪掀过刚才一页不提,心下也是如明镜一般。毕竟自己不是那种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之人。
自己刚刚白得了个下品宝器,不可能因为人家说了自己一句不爱听的话就喋喋不休。
而且人家本就是金丹期高人,看自己挑选了不合灵根属性的宝器,还提出补偿,让自己提问修行问题,在修仙界当中,已经算是厚道之人。
于是易水寒也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思考着颜思纪提出的问题。
要说这问题,易水寒以前还真没想过,仿佛就犯懒,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不摆香案,并没有仔细想过,
于是易水寒就双手合十做孺子状道:“还请师姐解惑!”
颜思纪见状,也不卖关子,直抒胸臆道:“你要是再过一段时日,也会发现,其实不用无根水,那符篆的威力也并不会减少多少。”
颜思纪说完,就向三人望去,发现他们一个个俱是眉头紧皱,看来他们以往并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于是颜思纪就解惑道:“这和‘受箓’有关!”
窦思飚毕竟比二人先进入修仙界,颜思纪解释了一个开头,便自行恍然大悟说道:“哦,竟是原来如此!”
见窦思飚一点就透,颜思纪也是微微颔首。当即就羡慕起窦思飚的师父——明汉真人来。
要是自己晋级了元婴期后,能收到这么个一点就透的好徒弟就行了,不知道要省去自己多少烦恼。
易水寒和平清璇本就一头雾水,见窦思飚突然明悟当就向其请教,窦思飚却好像是有什么顾虑,一直不肯开口。
等两人语带焦急,这才将目光看着颜思纪,询问似的望向她。
颜思纪还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微微颔首示意窦思飚但说无妨。
窦思飚心领神会,向易水寒二人说道:“我刚才迟迟不肯告诉你们,是怕你们在炼气期就知道了太多今后更高境界的修炼经验,不能让你们心无旁骛地冲击筑基期。”
“说白了,就是怕你们胡思乱想。既然师姐首肯,我就向你们解释一番。”
“这还要和咱们刚才探讨的天雷一事谈起,开始说到天雷,我并没有展开复述。”
“特别是正道修士探索多做善事之后,天雷就相应减少,之后的事情我刻意隐去不说,现在就趁这个机会告诉大家。”
“那些勇于探索的修仙界前辈们,发现若是多做善事之后,不但晋级的天雷会相应减弱,连飞升之时的仙雷都会减少。”
“飞升!”易水寒和平清璇同时惊呼道。
易水寒心中有些失望,按照他上辈子那些修仙的经验,看来此处大陆应该并不是什么灵界或者仙界之类的。
只是附属的一个子大陆,而飞升之事多半凶险非常,自己转生在这子大陆,看来要是自己求证仙果,将来合该也要受此一劫。
窦思飚继续说道:“经历了不知多少代修士的试验,人们又发现其实并不是天雷或者仙雷减弱。”
“而是多做善事,行侠仗义的修士在经历天雷洗礼时,周身会形成一种黄气,这层黄气保护着修士,以减弱天雷的攻击力。”
“一旦修士行侠仗义,保护其的黄气就会变多。而修士到了元婴期后,参加了受箓法事之后,就会清晰地感受到周围黄气的出现。”
“而那些不受箓的修士,其实也就是一些散修居多,他们飞升之时因无法知道自己黄气的数量,因此在对抗仙雷的时候,就先天不足,往往无法成功。”
“于是,后来修士们又发明了一道令牌,各地叫法不同。具体作用就是在修士受箓之后,量化地显现出自己身边的黄气的多少。”
“本门将此令牌叫做‘赏善罚恶令’,来引导修士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最后就又说回了这制符一道,炼制符篆的科道典仪其实也和受箓有关。”
“要是在受箓之后,按照此典仪来制作符篆,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节省灵力。因此各大正道的符篆典籍,都要求从小规范典仪,以免形成习惯,以后再改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