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宁王求圈养(1/1)
可以派几个高级官员和皇亲去告诫他,并且夺去他的护卫。
告诉他朱成豪你别出幺蛾子了,你手里没有兵,啥事也干不成。
知道你有不二之心,但看在都姓朱,相同一个老祖宗的份上,饶你一命。
当时朱厚照还没有穿越过来,要是过来了,非的第一时间把杨延和划为乱党,给打入大牢,好好的反省反省!
没有及时的阻止,险些酿成大错。
后来得到账簿,宁王给杨延和是送了重礼的。
朱厚照把这个单子让张永给了他,可这老头不按常理出牌,没有上奏请辞啥的,只是把收的东西原封不动的退了回来。
可能在他们这些人的眼里,你送了,我没有动,我的节气就是高尚的。
不过杨延和这个人还是值得称赞的,处理朝政大事得心应手,朱厚照还实在不想让他退休。
要不然哪里会容忍到这个时间,对于他来说,只要这个人对自己有用,没有什么坏处,就先用着。
这朝堂这么多人,这么多官职,他哪里有时间来弄清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只要不造反就行!
朱厚照哈哈大笑起来:“还做着当宁王的美梦呢!还给朕提祖训。”
朱成豪倒也光棍,这一路囚车过来,什么也看开了,也想开了。
荣华富贵也好,粗茶淡饭也罢,你总的先有命才能说其他。
“但求陛下看在太祖份上,给我们父子等人在凤阳一间房,几亩地,度了这余生,已经不再做其他妄想。”
朱厚照没有一口拒绝,泰然自若淡淡说道:“这事朕是会考虑考虑的。”
你还想和建文皇帝的儿子朱文圭一样,2岁关起关了整整57年才放出来,连个猪是什么生物都不认识。
“多谢陛下开恩。”
朱成豪拉着自己的大儿子跪在地上谢恩,铁链铁料触碰到一起,发出叮叮叮的清脆响声。
“你们父子就先在锦衣卫的诏狱住着吧,朕让他们给你收拾几间干净的屋子出来。"
“如果有什么想对朕说的,也可以写出来,江彬是朕信任的人!”
朱厚照说完挥手让人带走他们父子下去了。
对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清楚,就敢扯旗出来造个反。
人啊得有自知之明!
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这些谋士,从犯就不能轻易放过他们,得交由3司会审一下。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就是大明的3司。
刑部就是搞审判,看你判多少年,定罪的一个部门,相当于现在的法院。
大理寺主要是查案,也能审判,主要是管监狱的,
都察院就是监督官员的一个纪律监察部门。
本来这3个部门各管各一摊子事情,各不相干,只有出现超级重大事情才会三司会审。
宁王朱宸豪这一次叛乱,是起了刀兵,打了城池的,铁证如山的造反。
按朱厚照的想法就是直接拉到菜市口一个个的砍了脑袋,这多直接爽快?
可大臣们非要脱裤子放屁的来这么一下,说是治大国如烹小鲜,什么事情都要名正言顺。
说的也有道理,也就由着他们吧,要不闲着没事情做。
展现一下官威也是可以的,无非就是让这些人多活几天。
来了皇宫,那就今天不回去了,晚上不是有3个地方睡觉?
抬腿就在后宫里到处闲逛。
昨天,今天都是鹅毛大雪。如此的雪景,可以随意的在紫禁城里行走。
可惜不能拍照发朋友圈,这绝对的装逼打脸屌炸天!
朱厚照转过一个长廊,传来一阵子嘤嘤的哭声,这里有好几个宫女抱在一起小声的啜泣。
看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过来,所有人一下就止住了哭声,连忙退到一边施礼。
平常皇帝出行都是有计划的路线的,提前有太监探路,驱散聚集在路线之上的人,避免出现意外。
朱厚照今天是临时起意,随便在后宫溜达。
张永是宫里老人,对这样的情况见怪不怪,
“万岁爷,这应该是后宫的某个老宫女的大限到了。这些哭泣的都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情同母女,所以如此。”
张永小声的解释起来。
“宫女都是老死宫中?”朱厚照大吃一惊。
“万岁爷,是的!近年来就宣德年间就释放过一次出宫。”
张永小心翼翼的回答,本能的觉得这位万岁爷可能要在后宫弄一些花样了。
朱厚照皱着眉头站立原地,哭泣的宫女们吓的瑟瑟发抖,以为自己的哭声惊扰到了皇帝陛下。
看着这几个宫女,年纪有大的估摸40岁左右,小的10几岁的模样。一指其中年纪最大的那个:“你哪年进宫的?多少年了。”
年纪大的宫女回了一个礼:“回万岁爷,奴婢是弘治十二年进宫的。整整20年了,是尚宫局的司薄。”
“这是怎么回事?”
“是她们几个的教习昨日走了,今天在这里来问她们一些话,做个登记。”
朱厚照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心里暗暗叹息,古代女人的这个命还真的苦。
抬脚就走,走出两步:“都散了吧,你跟过来!”
张永手轻轻一摆,几个哭泣的宫女对着朱厚照行礼之后,脚步轻盈的就消失在白色的雪景当中,显得训练有素。
朱厚照一边走,一边问道:“宫中有多少都人(宫女)?”
“万岁爷,现在登记造册的有接近7千之数。”
这位司簿忐忑不安,还是快速的回答皇帝的问题,不知道这位爷怎么对这后宫的这些事情来了兴趣。
这些一向都是皇后娘娘掌管的。
“这么多人?太监有多少?你可知道?”
朱厚照一直以为后宫佳丽3千是一句戏言,夸大皇帝的女人多,或者说的贬低皇帝,说他荒淫无道杜撰出来的。
后宫就皇帝一个真正的男人,说佳丽3千还真是实事求是。
除了年老和年幼的,花季年龄的最少有上千人。
这些可怜人一辈子不能回到家乡,嫁人生子,默默无闻的在这紫禁城里奉献一生。
和平年代还真是惨无人道。如果是饥荒,战乱年代,这后宫还是能有她们一席容身之地的,起码有饭吃,有衣穿。
果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2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