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葬礼后特殊的改变(1/1)
浩瀚苍茫的招魂在一众老兵口中吟唱,言语中许多词汇大多不懂。
不过那一声声真切互换的魂归来兮,总是不能骗人的。
所以,在这一声声的吟唱之中,一众新兵虽然听不太懂,但是心中却懵懵懂懂。
他们好似多少有些明白,原来,死亡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死了也就死了,或许家人还记得。
又有可能一个大善人,又或者一名官老爷死了,修建了浩大的陵寝,用所谓的好风水庇护家族子弟。
可是,像是许许多多的人,死了就是死了,没有人去纪念他们,留给他们的也只是让自己的尸体去填饱野狼恶狗的肚子,了不起了有一个无名的坟茔。
特别是新兵中许许多多的人都是从奴隶,难民中选拔而出的,对于死亡有着属于自己的看法。
他们的意识中,生命是轻如鸿毛,远远没有一斤粮食来得值钱。
可是,今天似乎变了。
或者说,死亡,在汉军中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苍茫的招魂曲似哭似泣,悲伤苍凉的情绪逐渐笼罩了这片天地。
一众新兵心中杂念早已散去,虽然他们不懂这招魂曲,但是也在低声吟唱魂归来兮。
随着招魂结束,封土彻底掩埋棺椁,一声命令突然响起。
“全体都有!”
这声口令,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又或者是难民百姓,心中那股低迷的气息在这一声令下逐渐散去。
“立正.......”
随着口令,众人齐齐立正,一股气势酝酿在身体之中。
“向牺牲的老兵同道,敬礼!”
“轰!”
在口令下,每一个人都将拳头放在胸口,这是制定的军礼,意味着心中赤诚之意。
也就在这刹那间,一股特殊的气势直冲天际。
似乎,所有人都不一样了。
.......................
自从葬礼结束以后,无论是刘武还是诸多学子,又或者是诸多教官,此时都感觉无论是老兵、又或者是新兵、再或者是难民营,此时都大不一样。
因为刘武和诸多学子发现,此时的老兵们,从原来的不爱学习,每天应付学习变成了现在主动找教员们学习读书写字。
于是,一众学子是又兴奋又苦恼。
兴奋的是这些老兵们知道主动学习,努力学习。苦恼的是这群老兵们毕竟年龄有些大了,学习速度看似很快,但忘记的也快。
不过,这是一个好现象,刘武和绕夫子他们是大力支持的。
而一众新兵教官此时也是颇为苦恼。
因为他们发现,参加过葬礼以后,新兵们原来那一股一戳一蹦跶的状态消失了,反而是转变成自己每天不用命令都会辛苦训练。
不仅如此,每天这些新兵还缠着他们这些教官讲一讲他们战斗的事迹。
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感想没有?能不能教教他们该怎么打仗?
更甚至是有人还要问一些晦气的话,要是自己死了,能不能葬在那个陵园之中。
而对于这些,教官们总是要好好的批评一众新兵。
虽然他们也想死后葬在那个陵园之中,但是则不符合教员们的精神。
因为教员们明确的指示,生命是很重要的,不能随意剥夺与放弃、更不能随意的去践踏。
特别是像他们这些要被培养起来的,他们身上肩负着的是一粒粒火种,是要将生命用在该用的地方上。
故而,一众教官每一次被新兵这样问,都好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新兵。
因为他们轻贱了自己的生命,也轻贱了那些躺在陵园之中战友的生命。
为此,教员们走入了新兵营,给他们谈论思想,教导他们读书写字,告诉他们这些葬在陵园的人是因为什么而死的,也告诉他们汉军所存在的意义。
同样,在难民营中,许许多多参加过葬礼的难民,他们主动放下了大人的矜持,在休息之余,转身向孩子们请教知识。
同时,他们也很清楚,那些葬在陵园之中的都是他们的恩人,所以反过来教育诸多孩子。
一时间,思想在大肆传播,少年华夏的文章传遍了新兵营、难民营,就算是解救营也有不少的传播度。
特别是一众孩子,他们的变化更大。
虽然没有参加过葬礼,但是从学习到家庭,每一个人都在对他们言传身教。
所以,他们的变化是最大的,也是备受刘武他们所关注的。
甚至,新兵中属于十二个村子的,更是选择将村里孩子接了过来,让教员们教导孩子们的学习。
一时间,驻地学堂在不断的扩大,每天都是朗朗的读书声。
同时,诸多孩子还会在教员们的安排下,跟随教员们深入诸多营地实习、管理。
可以说,每天饶夫子都是乐的合不拢嘴。
“玄羽啊,孔夫子的有教无类,我觉的我们正是在践行孔夫子的圣愿。”
刘武也笑了笑,道:“夫子,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孩子们,全都是我少年华夏的苗子。”
“看着他们,我想我们顺利的发展下去,少年华夏终有一天会被我们实现。”
饶夫子闻言也是开怀大笑,“哈哈哈哈,确实如此,玄羽这走一步看百步的眼光,还真是长远且有效啊!”
刘武摇头苦笑一声,“哪里那里,夫子谬赞了,我这只是站在了巨人先贤的肩膀上而已。”
饶夫子一愣,随即连连笑道:
“有意思,有意思,这岂不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于饶夫子的夸奖,刘武摇头笑了笑,然后问道吕束:
“丰韦,同各家沟通,安排战死牺牲者家属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