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人间炼狱,天劫之威(1/1)
曹操挥了挥手,示意将士将这些坐地投降的西凉俘虏绑了,随后跟徐晃等人径直向后面不远处的战场走去。
随着脚步逐渐靠近战场,曹操的眉头也慢慢紧蹙起来。
这血腥味和火药味实在是太浓了。
火药味自己已经理解,毕竟曾经刘信在宴席上火炮立威时,自己即便隔得很远也闻到过。
在炸毁弘农东城门前,曹操为了了解燕国火器的威力,也在拿下弘农其余各县时,刻意利用火器攻破过其中一个城池,不仅了解了火器之威,从而对接下来的战事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也近距离品味了这浓厚的火药味。
此次伏击董旻逃军,着重使用了火器,这里刚刚经历过战争,弥漫着浓厚的硝烟味,曹操很能理解。
但是这血腥味...自己也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战役,歼敌无数,战场过后的血腥味自己也已习以为常。
但今日这血腥味异常刺鼻,仿佛进入了一片鲜血湖泊,令人频频作呕。
曹操等人靠近战场,看到此处修罗般的地狱,瞬间有不少人再也忍受不住,胃中翻江倒海,哇的一声呕吐了出来。
就连见过了大风大浪的曹操、徐晃等人,也是硬生生把力量集中在喉头,强忍着腹中之物破关而出。
太惨烈了!
残肢断臂遍布,鲜血脑浆黄液满地,伴着地上奄奄一息的残疾西凉将士的哀嚎哭喊声,人间炼狱不过如此。
难怪!难怪殿下三令五申,在中原战场上除了炸毁城门,尽量少用火器。
徐晃不禁想到刘信一再给他们这些将帅强调,火器之怖,有伤天和,若使用,务必慎之又慎!
若不是这些西凉将士跟随董卓多年,恶事做尽,不可饶恕,殿下也不可能允许自己肆无忌惮的使用这些火器。
体内血液本就集聚在胃部,脸色呈现煞白的曹操,看着这惨绝人寰的战场,联想到若是当初执意跟刘信敌对下去,也是这般结局时,脸色更加惨白无比。
众人抚胸顺气平静了良久,曹操才深叹一气,安排道:“妙才,收拢俘虏,检查战场,找找董旻,看他还活着吗。”
“诺。”夏侯渊领命而去。
刚才在曹操跟李傕对话之时,夏侯渊就已经派人四处围剿逃窜的西凉将士,得到曹操的命令后,夏侯渊率将士强忍着胸中的不适,进入了战场。
无论是在地上哀嚎的残疾将士,还是躺在地上不动昏迷的或者已经死亡的西凉将士,皆被挨个补刀,送上了天。
徐晃等燕军老资历,原本都是根据燕军军规理应对俘虏优待的,现在也是沉默不语,对夏侯渊的行为表示了默认。
不多久,几人扛着一人来到曹操面前,不知是死是活。
虽然这人少了一腿,面部布满灰土,模糊不清,但曹操一眼便认出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董旻。
“死了吗?”曹操问向夏侯渊。
“还有气息,微弱至极。”夏侯渊回道。
曹操点点头,“让军医来看看,能救就救,不能救就送他上路吧。”
随后转向徐晃说道:“徐帅,派人押送这些俘虏返回弘农,我们带着李傕少许俘虏前往潼关。”
徐晃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借用李傕投降之事,迫降潼关守军。
但就这么走了,可不是燕军的风格。
于是,徐晃回道:“魏公,我们还需留些人马,埋藏这些尸体,顺便把这里清扫一番,以免滋生瘟疫。”
曹操毕竟刚投降燕国,还没有经过燕国军事思想的洗礼。
虽然也知道燕军在战争后,会处理尸体,也听闻过他们如此做,为的是避免滋生瘟疫。
但曹操作为古人,听过归听过,对这些事还是不以为然,并没太当回事。
不过,曹操的觉悟还是很高的,既然投降了刘信,自然也要按照刘信的规矩办事,没必要在这点小事上斤斤计较,颔首道:“善,此事交给徐帅了。”
徐晃安排一万人押送俘虏返回弘农,又留下五千兵马清理战场,随后跟曹操马不停蹄赶往潼关。
潼关守将见李傕已然投降,背面还有牛辅、杨彪大军虎视眈眈,无心再守,便根据李傕的命令,开关投降。
潼关轻而易举拿下,弘农收复。
......
曹操询问了一番投降的潼关守军后,心中大喜。
没想到杨彪竟然说动了徐荣,成为长安乱战的其中一方势力。
更没想到牛辅和杨彪竟然已经结盟,刚刚攻打完潼关,这才刚刚退兵。
“太好了,魏公,我们可以秘密联络杨君侯,如此拿下三辅便可再进一程。”曹纯兴奋的说道。
曹纯说的杨君侯便是杨彪,在座众人都知道董卓在死前便任命杨彪为太尉,但地位再高,他们也不会承认董卓册封的官职。
而杨彪是临晋侯杨赐的嫡长子,在杨赐死后,顺理成章继承爵位。
因此,无论杨彪现在是何官职,叫一声杨君侯,也是对杨彪及弘农杨氏的尊重。
曹操锁眉不展,低头不语,默默思索着什么。
白虎军团战虎骑主将童飞身负镇守并州之责,并没随军出征,而此次率领战虎骑的正是副将魏延,听到曹纯的话,当即提出不同的看法,“魏公、子和将军,杨君侯已与牛辅结盟,不知是委曲求全,还是另有目的,我们还需派人前往打探一番,再做决断。”
曹操抬头看了一眼魏延,眼中略有赞同之意。
随后看向曹纯,“子和,文长所言有理,三辅杂乱,还需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多疑,即便也觉得出身四世三公的杨彪,不可能跟西凉叛贼同流合污,但毕竟杨彪被董卓掳到长安数年,董卓对不服他的官员不知道清洗了多少遍了,既然杨彪至今还活着,董卓也对他委以了重任,那人心难测,谁知杨彪现在心存何等心思。
现在潼关易主,曹操并没有更换原本插在潼关上的旗帜,为的就是不打草惊蛇,之后给三辅的各个势力来一个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