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南涝北旱,全国抗灾(1/1)
大殿之中,百官面面相觑集体沉默。
良久,阎象看如此沉默下去不是办法,随着时间的流逝,受灾只会越来越严重,必须做些什么来挽回或者减少损失,出列说道:“陛下,目前京师毫无停雨的迹象,不知其余地区是否也出现暴雨情况,还需派人前往打探。”
“照如此下去,别说房屋、庄稼被冲毁,人不被冲走就是好事,现在已是七月,即将进入秋季,届时流行病爆发,极有可能引发瘟疫。”
“嘶!”阎象所言引得众人一阵惊悚。
冲毁房屋庄稼,这都不是大问题,大仲国库余钱存粮不少,赈济百姓不是问题。
最可怕的就是瘟疫,一旦瘟疫爆发,百姓那是成片的倒下。
最重要的是很有可能波及到在场的文武百官,这如何不让众人心忧。
阎象继续说道:“北方遭遇数年不遇的大旱,刘信动员全民救灾,不管结果如何,北汉都在为百姓做着事情,一旦路上出现成群结队的运水大队,朝廷世家百姓定会万众一心,精诚团结,或许结果尚未可知,将来做了无用功会引起百姓的不满。”
“但......人不怕穷就怕比,我豫州现在也出现了灾情,天下百姓定会相互对比,北汉救灾力度空前大,若我朝毫无作为,即便北汉做了无用功,百姓也会因为我们的无作为,而对北汉的作为表示满意,灾后大仲百姓还不得争前恐后涌往北汉。”
“嘶!”众人又吸一口凉气。
是啊,就怕做对比!
就像你考试考了59分,不及格,回到家,一顿混合双打是避免不了了。
但其他同学连50分都不到,你这个59分竟然是全班第一时,你看看家长对你的态度,他会看你是否及格了吗。
“所以,我们必须救灾,全力救灾,事关民心我大仲决不能被北汉比下去。”
小成就靠朋友,大成就靠敌人。
有刘信这个强敌在侧,就算想偷懒,也得视情而定啊。
这可是关乎到国运,重要的是这是在跟刘信比较!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比下去!
关键的时候必须瞪起眼来,袁术终于非常郑重的说道:“灾必须救,不但要救,还要全力以赴,决不能像以前那样免个赋税、开仓放粮,敷衍了事,诸位爱卿谁有好的救灾方案,不妨说来听听。”
大司农袁涣之前一直哭穷,那是因为他懂得察言观色,知道袁术不想支援吴国,现在袁术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救灾,而且这还是大仲国内的事情,必须认真。
他作为大司农,不仅是管理着国库,更是劝课农桑的官员之首,自然对民生更加了解,出列说道:“陛下,现在进入雨季,雨下到什么时候谁都不敢保证,皇宫都已浸水,想必百姓的房屋和庄稼也不会幸免,想保全房屋和庄稼就先别考虑了,最重要的还是救人。”
“臣建议此次救灾以救人为主,派出军队将受灾百姓全部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统一提供粮食,尽力熬过这个雨季。”
“另外,淋雨时间久了容易生病,尤其是老弱,生病的人多了极大可能演变成瘟疫,为了预防瘟疫的发生,臣建议将所有医师集中起来统一调配,赈灾期间医药费用由国库承担。”
“暴雨过后,军队配合朝廷帮百姓重新建设家园,这次建设必须结合抗涝,务必牢不可破,一劳永逸,以防灾情重演。”
文武集体沉默。
天文数字!天文数字啊!
就连袁术都感到深深的肉疼,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搞不好这一次就要搬空。
按理来说,袁涣作为大司农,应该懂得开源节流,能省就省,就像之前对吴国的事一直哭穷一样,这才是个称职的大司农。
但是国库不动,袁涣怎么能上下其手,狠捞一笔。
之前吴国的事袁术很明显不愿意,就算愿意也不会拿出多少来支援吴国。
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去得罪袁术,袁涣可没这么傻。
这次可就不一样了,是袁术亲口提出来的,还是赈济豫州,正是个好机会。
太常杨弘看出了袁涣的心思,当即反驳道:“陛下,袁司农,此法虽好,可代价也太大了吧,真若如此,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钱粮物资,我大仲国库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说不好一次就要挥霍干净啊。”
这说的有点夸张了,豫州富庶,在袁术接任豫州牧时,府库钱粮就无数。
这几年袁术也多次出兵,但每年的赋税足以支撑,甚至还有余富,可想而知大仲国库富裕的很啊!
不过按照袁涣所说的方法,的确要耗费甚巨,说是从大仲王朝身上割一块肉去一点都不夸张,但也不至于挥霍干净。
“账不是这么算的。”司徒陈纪跟袁涣是一个系统,国库钱粮过袁涣之手留下的油也会沾到陈纪手上,现在自然要为袁涣站台。
“朝廷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钱粮不是土地,而是民心,百姓力量渺小,没有朝廷的帮助,百姓靠自己难以对抗天灾,抗不过去只有死路一条,我豫州人口比不了北汉,更不能因为灾情造成人口的损失。”
“天下纷乱多年,局势已然明朗,有资格与我大仲争夺天下者唯有刘信,北汉的疆域远比我们广大,刘信的家底也比我们厚实,现在民心这一方面我们说什么也不能放弃,想要赢得民心,我们在救灾方面必须比北汉做的更好,哪怕砸锅卖铁、倾家荡产。”
说到这里,太尉张勋站出来接道:“臣支持陈司徒和袁司农,必须竭尽全力,至于杨太常担心的消耗,臣以为完全不用担心,又不是整个豫州受灾,未受灾的地区可以先收一波税吗,就算整个豫州都受灾了,吴国那边遭受飓风帮不上忙,不是还有楚国嘛,楚国这些年一直风平浪静,并无战事,国库充盈,完全可以向楚国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