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电视剧问题讨论(1/1)
“我国每年制作超过四百部电视剧,但只有不到四成能够上星播出。由于广告商主要根据收视率来决定在电视台投放广告,因此收视率也成了电视台获取广告收入的主要依据。”
“为了确保最高的收视率以维护电视台的利润,收视率造假几乎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一种潜规则。”
很显然,
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早已经了解了一些这些问题,但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听完陈少杰的解释后,会议室里的人纷纷开始讨论。
“这意味着索福瑞公司存在问题。”
有人说道。
“是的,显然这个问题涉及腐败。”
还有人点头表示同意。
“我记得,索福瑞公司好像是帝国电视台的子公司,对吧?”
有人突然回忆起一件事,轻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沈辞开始慢慢陈述:“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华艺兄弟一家,如今的娱乐圈和电视剧产业中,都严重受到了收视率造假的困扰。”
他接着深思熟虑地说:“当前的情况是,影视产业已经成为明星的天下。没有明星,如何吸引观众眼球,进而吸引广告商?”
“在有限的投资下,甚至我自己都无法维持,更不用说整个利益链了。”
“如果收视率不能达到要求,购片负责人可能会下台,制片方无法获得利润,对于低成本制作而言,从哪里来的数百万元用于购买收视率呢?”
“由于市场的变化,广告收入也在下滑,电视台只愿意购买高成本头部剧集,而地面频道,除了影视频道外,几乎不再购买新剧,只是不断重播卫视已经播出的作品。”
他感慨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的小屏幕可能真的会充斥着那些毫无质量的偶像剧。”
听到沈辞的发言,整个会议室陷入了寂静。
特别是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的领导们,突然明白沈辞或许并不是在危言耸听。
实际上,沈辞所说的并不夸张。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如今华国的电视剧制作存在着严重问题。
在早些年,京圈的制片人虽然掌握了娱乐圈的资源,但他们的才华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制作了一系列经典之作,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燕京人在纽约》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电视剧纷纷涌现。
然后,观众们渐渐发现,高质量的电视剧越来越少。他们只能看到伦理剧和抗日神剧,或者那些千篇一律、演员长相无法辨认的偶像剧。
一年中,能够看到一部精品电视剧的机会几乎变得罕见。
这就是如今的现实。
所以,当沈辞说出这番话时,整个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的人都感到尴尬。毕竟,他们是主管部门,却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失职了。
然而,他们也无法轻易解决问题。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只能审查各地电视台的节目和剧种,而对于帝国电视台这样的大台,他们无法干预。
帝国电视台享有自审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哪些节目可以播出。文化管理局无权干预这一决定。
帝国电视台实际上受到更高层领导的直接管辖。
总之,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只能在行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而帝国电视台的节目和宣传则由文宣部负责。
实际上,文化管理局对帝国电视台的监管体现在四个方面。
财务管理方面,文化管理局会审查帝国电视台的账目,通常进行一些财务统计,还会监督帝国电视台的基础建设项目,包括一些非盈利项目。
技术管理方面,帝国电视台必须确保各类技术设备和技术指标符合总局的规定。
人事管理方面,总局会进行人员调配,包括总局、帝国电视台以及其他广播台之间的人员调动。
此外,这些管理措施除了人事管理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形式性的。例如技术指标的制定,帝国电视台技术部门通常会参与其中。
再举个例子,就像沈辞所提到的收视率问题。帝国电视台自己成立的索福瑞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掌握着收视率的监测,这本身就不太寻常。
“咳咳,关于收视率造假问题,我建议大家回去调查了解一下。”
周生传思考片刻后说:“关于索福瑞公司的相关资料,各部门也应该进行调查,然后我们再集中讨论。”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不便直接否定沈辞的意见,只好采取拖延的策略。
会议散后,周生传将沈辞叫到一边。
“沈组长,你给我提出了个大难题!”
周生传笑着看着沈辞:“你知道吗,帝国电视台并不在我们文化管理局的管辖范围内。”
沈辞微微一笑:“是的,虽然文化管理局无法直接管理帝国电视台,但是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规范督导小组有权力进行调查和督导。”
???
???
听到沈辞的话,周生传顿时眼前一亮。
在他这个位置上,有些事情无需明说,双方心知肚明即可。
正如沈辞所言,文化管理局或许无法干涉帝国电视台,但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规范督导小组有权力调查此类问题。
“周局,我认为我们可以从索福瑞公司入手。”
沈辞淡然地说:“由于收视率造假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常态,索福瑞公司作为负责统计收视率的机构,肯定存在严重问题。作为督导小组的负责人,我建议您带领广播电视文化管理局的工作组,对索福瑞公司进行调查。”
言之凿凿,沈辞毫不客气。
无论如何,他坚信文化管理局迄今对帝国电视台的管理一直较为松散。
说到底,权力是容易腐化人心的东西。
明明是自己的下属部门,却不听从自己的管理,这样下去,谁会感到愉快呢?
“这件事情,我会考虑的。”
周生听了,深深地瞥了沈辞一眼,然后说:“小沈啊,年轻人朝气蓬勃不是坏事,但你的决心似乎太过坚决了。”
这是他内心的感受。
周生第一次碰到像沈辞这样的年轻人。
明明还不到三十岁,但他身上的决心却如此坚定,甚至要挑战帝国电视台,这未免太过激进了吧?
然而,沈辞当然没有疯狂。
他只是非常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才能在这个官场立足。
虽然官场上通常以顺应潮流为主,但是如果他一直按部就班,是否会得到上面的重视呢?
沈辞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