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覃七爷归来(1/1)
叶夏至从县城回来之后,就将重心放在做腐乳豆豉上面。
由于价格和用途方面的原因,豆豉没有腐乳跟酱油受欢迎,不过买它的人依然络绎不绝,上次做的快要卖完了,她赶紧又做一批。
还趁太阳不大的时候,将地里的南瓜都收回来。
还放了十几个到图书馆里面。
虽说她准备将南瓜都给官府,心里还是不能完全相信官府,自己留点以防万一。
“四姐,县太爷来我们村了。”叶秋分匆忙地从外面跑进来,满头大汗。
叶夏至闻言,放下手中的活站起来,问道:“如今他们在哪里?”
叶秋分擦擦头上的汗珠,“先去了林村长家,现在正往我们这边来。”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阵马蹄和车轮声。
叶夏至便走出院子。
只见林村长领着一辆马车往这边来,驾马车之人穿着衙役的服饰。
后面还远远跟着一群看热闹的村民,面的神情好奇又敬畏。
马车停下来之后,唐县令从车上下来。
叶夏至行了个礼:“民女见过大人。”
唐县令今日的态度十分和蔼,脸上带着笑,“不必多礼,我们进屋说吧。”
叶夏至见他这样,想必是那人的蛊病已经治疗,要来跟她谈南瓜的事,便赶紧将他迎了进去。
听到动静从房间出来出来的叶谷雨等人,见她带个身穿官服的男子进来,她们面面相觑,眼里也尽是担忧。
叶夏至给了她们一个安抚的眼神,叫叶白露帮倒碗水进来,就带着唐县令进入堂屋。
“村长,县太爷来找夏至丫头做甚的?”
门外没散去的村民都上前来跟林村长打听。
林村长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其实他大概猜也到是为了南瓜之事,只是这事不好通过他的口说出来,便假装一问三不知。
屋内,唐县令喝过水之后,便道:“那身患蛊病之人已经差不多痊愈了,你带去的南瓜子可真神奇。”
这是意料之内的事,叶夏至并不怎么惊讶,只是淡笑着道:“如此一来,大人可是相信我们说的话了?”
唐县令:“自是相信,此番前来,就是为了你的南瓜而来,不知你家里还有多少南瓜,可否带我去看上一看?”
叶夏至莞尔:“自然,南瓜我已尽数摘回家中,还请跟我来。”
南瓜放在后面的一个空房间里,一打开门,就看见垒在墙角的南瓜,目测有上百个。
叶夏至:“我已经数过了,一个南瓜有十斤左右,这里有一百三十一个,先前还吃了一些。”
唐县令点点头,走到南瓜墙前面,满意地端详着这些金黄色的瓜,随后问道:“这是多少地种出来的?”
叶夏至:“半亩。”
唐县令:“半亩?那这瓜的亩产应该有三千斤,确实很不错,不知道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南瓜?”
叶夏至上前一步,福了福身,道:“我希望通过官府出面,推广南瓜的种植,让大齐尤其是江南道岭南道的百姓都吃上南瓜子,使得他们免于蛊病的折磨。”
“哈哈哈,好,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般胸怀。”唐县令看向叶夏至的眼神都充满了赞赏,又道:
“这样吧,也不让你白辛苦,我花一百两买下这些南瓜,到时候在奏折上再为你表上一功,还有之前与你一起到县衙的那个钟大夫,我也不会落下他。”
叶夏至原本就没想过将这些南瓜交出去之后还会有回报,既然唐县令如此说,那她便领着,道:“多谢大人。”
两人又谈了一下南瓜的种植细节,叶夏至才去村民家向商贩们借来几辆板推车装南瓜。
看着县令大人带着几车南瓜扬长而去,村民们还是懵的,赶紧将叶夏至围起来。
“夏至,你家的南瓜怎么都被县太爷带走了呢?”
“是花钱买下了,还是强行带走的?”
“上次你给我家送了半边南瓜,味道确实很不错,县太爷也喜欢吃?”
“……”
叶夏至被他们问得一个头两个大,只捡重点的回答:“他花钱买的,没有强行带走我的南瓜,至于为什么要带走,县太爷让我不能说出去。”
刚才唐县令就说,现在还不是公布南瓜子能治疗蛊病这件事的时机,等上奏朝廷,大面积种植之后,再说出来最优,不然到时候定会生起很多波折。
村民们听闻是唐县令让她不能说的,便也没再问,她耳根才清净下来。
忙碌的时候,时间稍纵即逝,转眼就过了最热的时候。
叶夏至雇了几个村民,把地翻一下,都种上了花生。
养猪多的好处,不仅有肉吃,还有大量的尿粪用来沤肥,看着她家的地颜色比别人家要深一点,村民们也都羡慕。
而且眼看她家跟韦石头家的猪劁过之后,猪仔就跟吹了气一样,猛涨肉,才七八个月,就长得跟养了快一年似的。
顿时也起了养猪的心,纷纷打听哪里有小猪仔卖。
柴头村也起了一阵养猪热,而她劁猪娘子的名号,又开始在村里流传开,外地的商贩听到,免不了要打听一番,得知来龙去脉的商贩们,再见到她时,总感觉哪里不得劲。
叶夏至也很烦恼,她做得事明明很多,为啥就这个诨名能传开。
这日几个正在吃豆花的商贩还小声议论这个诨号,被路过的她听到了,顿时气的不行,暗搓搓地将他们这几个人的出货日子往后推了两天,先给别人出。
覃七爷就是在这时候来到柴头村的,他看着叶夏至家外边像个小型集市一般,有些怀疑自己走错了。
再三确认,自己没走错,才上前去找人。
关内道跟河东道一带世家多富人多,生活奢靡。
他二月份带着数千斤红糖北上,五十文一斤的红糖,到那边涨到了五百文,不消一个月,竟尽数卖完。
后来他又从北方带了一些南方不常见的物什回岭南售卖,又赚了一笔。
尝到了北上的甜头,便想再卖点什么货到北方。
这时,他知道了豆腐酱油和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