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鸡蛋味的(1/1)
从早上的鸡蛋羹煮鸡蛋,到中午的肉末鸡蛋,煎鸡蛋,还有晚上的炒鸡蛋....
王家上下,现在不管是打嗝还是放屁,都是鸡蛋味道的。
王珊儿筷子都掰断了,“好一个卢柳枝,你们怎么连个料包也买不回来?!”
王家厨房的采购畏畏缩缩,不敢抬头。
“小姐,她早上卖的太早了, 我们实在是没有想到啊.....
而且听说那料包里面都是粉,根本看不出俩里面是什么....”
王德发看着鸡蛋就想吐,吃一口比要了他的命还狠。
“女儿啊,要不咱们先别吃鸡蛋了。
再吃下去,女婿那边儿可就瞒不住了。”
王珊儿是瞒着罗弘文办这事儿的。
毕竟在罗弘文面前,她一直装的很是大家闺秀,当家主母的样子。
温柔贤淑,大方可人。
这两天,王家上下,也就罗弘文没吃上鸡蛋。
可在这么下去,所有人的鸡蛋味总会让罗弘文察觉到异样。
王珊儿郁闷至极,厨房那边儿的管事儿却来问话。
“小姐,请问您晚上的夜宵,要吃鸡蛋面吗?”
王珊儿再也忍不住,掀了桌子。
“吃个屁!不吃鸡蛋了!把鸡蛋都做成咸鸡蛋!
再有剩的,半价卖给铺子!”
第二天一早,李如意的大脑准时开机。
睡的真香。
“大伯母,咱们吃了早饭再走吧,路上饿肚子会难受的。”
赵芳芳本来也是这个打算,众人下楼,刚好看到过来赶车的刘大爷。
“一起吃点儿吧,路上一直赶车,怕是没有时间吃东西。”
刘大爷其实简单对付了两口,但是赵芳芳太热情,推脱不过就坐下了。
客栈的早饭很简单,就鸡蛋,面条,咸菜浓粥等。
斐然斐章俩人一人吃了一碗面,李星柏还给安排了两个煎蛋。
李如意吃的是包子浓粥,吃了两口就饱了。
吃过早饭,大家开始往马车里搬东西。
马车很大,里面还有隔间儿。
后面放行李,前面装人。
当时李如意一眼就相中了这个车架。
别的马车如果放行李,大的箱子都只能用绳子栓在后面,一点都不保险。
别人要是把绳子解开,行李就会散落一地,捡都来不及。
这个是直接把后面放行李的地方,做成了类似后备箱的样子。
关门上锁,就算是下雨也不怕行李浸湿。
这次进城,满载而归,买的东西都快塞不下了。
李星柏有点担心,“刘大爷,这么多东西,还有我们好几个人,红枣能拉得动吗?”
红枣是昨天买的马的名字,颜色棕红,立马就想到了红枣。
刘大爷小心的驾驶着马车走出客栈,外面有人,不能太快。
“红枣只是拉车,不是驮着。
别说这些,再往上堆好几个大麻袋,红枣也能轻松拉走。”
李星柏仔细观察红枣的神态,果然没看出什么吃力。
“红枣真棒。”
刘大爷这趟不光是帮着赶车,也是要教李星柏赶车技巧的。
“公子,你看红枣的腿,比一般的粗很多。
腿上有力气的马,运送东西有耐力。
等你们回去把红枣养养膘,跑起来绝对又快又稳当。”
稳当这点儿李如意在马车里面已经感受到了,没什么晃动和颠簸。
亏她还准备了超厚坐垫,就为了拯救自己的屁股。
几人十分顺利的出了城,一出来,李如意就从马车里递出了两把刀。
“二哥,背着。”
李星柏跟背书包一样把刀具背在背上,这可是他们昨天在街上买的。
毕竟外面灾民多,万一遇上不长眼的,背着刀也能吓唬吓唬他们。
不过李星柏要学着赶马车,所以故意买的这种,可以背在身上的刀鞘,不占用双手。
马车里里面还有好几把大刀,只是这几把没有刀鞘,带回去给村里用。
村里的武器都是农具,没啥震慑力。
赵芳芳透过车窗的小缝往外看,灾民比他们来的时候多了很多。
好在官府有设了岗哨,专人巡逻,路上也算平安。
李如意靠在赵芳芳身上,拿出炭笔和纸张,打算先画出工坊的草图。
其实工坊没有必要现在就建,家里后面的那个棚子很大,前期足够用的。
可李如意身为医生,信仰便是治病救人,最是看不得人间疾苦。
所以她才把建造工坊的事情提前,给那些没饭吃的灾民一个工作机会。
李如意写写画画的没人打扰,她自己一个姿势累了,换了一边儿继续靠着。
路上不平,有小石子儿,颠簸了一下。
直接就把李如意刚画好的草图给划了一道。
哎,要是有平稳的火车就好了。
对了,火车!
以后可以造火车运货啊,多方便!
结果她刚想查查百科全书,头就一阵剧痛。
“嘶!”
李如意瞬间脸色都白了。
脑海中也随即传出一道信息,
“警告,禁止查询超越时代发展的信息。”
赵芳芳第一时间察觉到李如意的异样,赶紧把人扶正,
“咋了?磕着了?”
李如意急忙找了个借口,“大伯母,我没事儿,抽筋儿了一下而已。
喝口水缓缓就行了,别担心。”
斐然和斐章突然靠前,异口同声:
“主人,我们可以帮你捶腿揉肩。”
这俩孩子从昨晚上就一直喊自己“主人”,死活不改口。
强行改口,俩孩子就委屈巴巴。
也不知道他们之前的家人是咋教孩子的,不知道变通。
可李如意听到“主人”二字就发愁,感觉跟封建主义毒瘤的大地主一样。
她缓了一会儿,感觉头不那么难受之后,
“斐然,斐章,以后叫我姐姐,不能叫我主人。”
在双胞胎委屈之前,李如意先发制人。
“这是主人的命令!”
斐章看了看斐然,斐然又看了看斐章,
“好的,姐姐。”
虽然态度仍然恭敬地要命,但是称呼好歹改过来了。
李如意随手从旁边拿出两本书给他们,
“你们应该认字儿,我们要坐大半天的马车,看看书打发打发时间吧。”
赵芳芳看了一眼那书的封皮,《道德经》,另一本是《中庸》。
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给小孩子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