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那里是什么(1/1)
两人边聊边朝前面走去。
忽然,顾蕴仪停住脚步,伸手指向远处。
“那里是什么?”
顺着她所指方向,石磊抬眼望去,脸色顿时大变。
“小心!”
他惊呼一声,地上一条青色的蛇从地底钻出。
顾蕴仪闻言也反应过来,连忙后退几步。而此时,刚才那条青色的毒蛇已经冲到她近前,张开血盆大口对准她扑来。
“小姐小心!”
旁边的侍卫见状立即将匕首掏出来,直接砍向那条青蛇。
青色的蛇被刀光吓得猛地缩回地里,但它似乎还是不甘心,再次从地底冒了出来。
与此同时,周围突然传来悉悉率率的响动,数条青蛇从四面八方朝两人扑来。
“找死!”
顾蕴仪冷喝一声,右手飞速的挥舞起来,只见一抹银白如闪电般从顾蕴仪的袖子中射出,眨眼间就消失在众多青蛇群中。
等那些蛇反应过来想逃的时候已经迟了。
一瞬间,整个空气都散发着腥臭味。
那些毒蛇的七寸全部被刺穿,倒在地上抽搐挣扎了几下便不动弹了。
顾蕴仪擦擦手。
“还好我带了些银针出来。”
为首的侍卫跪倒在地:“姑娘,都是我们的不是。若是王爷知道指不定要责怪我们呢。”
他们都知道王爷看中这位姑娘,这事若让王爷知道,他们绝对会吃不了兜着走。
听完侍卫的话,顾蕴仪神情复杂地摇摇头:“罢了,不关你们的事。是我自己大意了。”
说完,顾蕴仪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对了,石磊,去看看前面的田地吧,这里好端端的怎么有蛇呢??”
石磊十分惶恐:“林姑娘。我们这里虽然偏僻,但很少能碰到蛇的。”
“哦?”顾蕴仪皱眉,显然是不太相信。“既然这样,你陪我去看看。”
今年多雨。
田地都十分湿润。
走了许久,顾蕴仪和石磊终于来到地里,果然在这片土地上看到许多密密麻麻的青色小点。那些小点像极了萤火虫。
顾蕴仪蹲下身子,伸手捡了一个放在眼前仔细观察了半天:“奇怪了,真是怪事,这些东西是什么??”
说完,顾蕴仪转头问石磊:“你可认识这种东西?”
石磊盯着看了一会儿,最后摇摇头:“没有见过。林姑娘,您要是不嫌弃,我帮你把它收集起来。”
顾蕴仪犹豫了会儿。最后点点头答应了。
“好。”
夜晚,华灯初上。
楚钧坐在轮椅上听着下面的初一报给他顾蕴仪的事情。
眉目带着一丝丝笑意:“她倒是个有本事的。”
初一垂眸站在旁边恭敬的说道:“姑娘已经把农部处理的井井有条了,可那皇家庄子,属下打听过了,后头是陈贵妃的家人,把着种子采买。如何肯去种顾姑娘的那红薯,有不少人都给姑娘脸子瞧呢。”
听完,楚钧沉吟了一会儿。
“去帮一帮她,咱们在京中也有些人,总不好让她一个人孤军奋战,万一她受欺负了呢。”
“是,属下明白。”
顾蕴仪这一觉睡得格外安稳。
醒来的时候,已经日暮时分了。她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翻身下床。
“姑娘,您醒了啊。”
小莲推门走了进来,手里端着洗漱用具。
顾蕴仪拿毛巾胡乱擦拭了下头发,然后问道:“小莲,现在什么时辰了?”
“酉时二刻。”
酉时二刻,那不就是六点半左右。
“怎么不早些叫我起来,今天不是还要去看田地吗,耽误了可就不好了。”
小莲笑着说道:“奴婢以为姑娘累了,就没敢吵醒姑娘。”
顾蕴仪闻言嗔瞪了她一眼:“这哪里是累了的样子。”
“姑娘饿坏了吧,厨房备好了饭菜,奴婢服侍姑娘先吃一些。”
顾蕴仪闻言点头。
等她吃过饭,换上一袭轻便的装束。
便坐着小轿去了外头田地。
此刻淅淅沥沥的下着雨,田地里水洼遍布,田埂泥泞不堪,甚至还能看到一些鱼在游动。
见顾蕴仪来了,那些农民纷纷行礼:“参见林姑娘。”
顾蕴仪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
“今日劳烦诸位兄弟辛苦了。”
“这都是我们该做的。”农民们齐齐说道。
这时,顾蕴仪注意到其中一名农民手臂上包裹着白色纱布。
“你受伤了?”顾蕴仪关切地问。
那名农民连忙摇头解释:“不碍事不碍事,不是伤了胳膊,只是不小心弄破了皮,没有大碍的。”
“我瞧瞧,我倒是会一些岐黄之术呢。”说着,顾蕴仪挽起衣袖走了过去。
那农民拗不过她,只得任由她查看。
结果一摸,顾蕴仪皱了皱眉头。“这都骨裂了啊?”
农民笑呵呵地解释:“姑娘莫担心,这伤不算严重。养一阵就好了。”
听到这话,顾蕴仪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这哪里是不严重了,简直是太严重了。”
农民尴尬地笑着:“林姑娘,真没事,就是蹭破了一层油皮。”
“不管了,小莲,去把我的医药箱子拿过来,我替这位大哥看看。”
“姑娘……”小莲为难地看向农民,农民则笑着摇摇头:“不碍事,林姑娘愿意为我治疗,那是我的福气呢。”
见状,顾蕴仪不再坚持,让小莲取来医药箱子。
顾蕴仪先检查他伤势。确实没有大碍,只是因为撞击导致肌肉拉扯,骨骼松动,这才导致筋脉损伤,必须得好生静养调息,否则容易造成病根。
顾蕴仪叮嘱他按照她的吩咐每隔三日过来换药。
农民高兴地连连称谢。
顾蕴仪送走农户后,便站在田埂上。
小莲站在后面为她撑着伞。
那些农民都是愿意换成红薯种的。
不过大部分人对着从没见过的作物还是有些心中没底。
毕竟没有谁亲自试验过。
他们心中自然忐忑。
顾蕴仪知道,这件事急不来。
不过,这些农户愿意配合,她倒是挺乐意的。
“大家莫要担心,我打包票,这作物种植出来绝对比别家好,保证大家丰收。”
农民听了,互相望望彼此,最后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