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招工(1/1)
林云溪浅笑道:“是真的,这只是前期,后面我们还能提供更多的岗位。”
“而且这一百五十位退伍军人的名额,可以由部队进行分配。”
毕竟退伍军人分布在全国各地,让他们全部过来参加选拔,不现实。
她相信部队肯定会把这150个名额利用好,选的肯定都是能吃苦耐劳的。
周国安笑得合不拢嘴,迫不及待地问道。
“非常好,那什么时候可以联系他们过来。”
林云溪想了一下说道:“上面批准的资金这两天到账了一部分,今明两天就可以通知他们过来。”
预计第一批退伍军人能在一周内到齐,这段时间可以提前准备前期的工作。
“行。”
“还有一件事情,那十个军嫂名额可不可以留一些给到家属院里的困难户。”
周国安不好意思地问道。
毕竟他手里已经有了这么多的名额,再插手军嫂的人选,实在是有些得寸进尺。
林云溪倒是没想这么多,关于军区家属院里面的特贫户,她事先已经考虑过了。
“我会留出两个岗位给家里困难的军嫂,再多就不行了,不然对其他军嫂也不公平。”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周国安笑呵呵道。
两人就招人一事讨论了半个小时,林云溪提出了告别。
从军区出来后,她径直来到了家属院里的一间平房内,这是军区特意批给她们的临时办公区域。
“惠惠,可以张贴招人启事了。”林云溪朝着正在奋笔疾书的周惠惠说道。
“好的,厂长。”
自从知道制药厂前期要从家属院招八个人,家属院的军嫂们时刻都在关注着一切动态。
见到制药厂临时办公室的墙外贴上了招工启事,一时间所有人都放下手里在干的活计。
呼朋唤友,纷纷涌向了办公室,都想要一个名额。
这次优先招的是食堂工作人员,厨师五名,洗菜工三名,招工范围是家属院里的所有军嫂。
不出十分钟,乌泱泱的人群就将临时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
“惠丫头,这上面写的什么啊,你给我们念一念。”张红梅被挤在最后面,她有些着急地喊道。
这里面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只看得懂招工启事四个大字。
这段时间,周惠惠跟在林云溪身后,去跟市里的水泥厂、砖厂、机械厂等各种大厂进行谈判和采购。
她学到了不少,胆子也跟着练出来了,哪怕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周惠惠一点儿也不胆怯。
她耐心地回道:“没问题,婶子。这上面写的是制药厂暂时在家属院里招八名食堂工作人员。”
“五名厨师,三名洗菜工,后天下午一点半进行现场考核,考核结束后,会根据各位的表现现场打分,前八名当场录用。”
可是,很快就有人发现其中的不对劲儿。
“之前不是说招十个人吗,现在名额怎么只剩八个了。”
多一个名额就会多一个机会,说不准那个幸运儿就是她们其中的一个。
这件事情周惠惠也不是很清楚。
这时,林云溪走了出来,像众人解释道。
“刘家嫂子,咱们这次确实是要招十个人,但是经过部队和厂里的讨论。
“决定将另外的两个名额分配给院里生活比较困难的两户人家,赵晓娟和钱招娣。”
待林云溪名字念出来时,一个面容沧桑、微微驼背的妇女先是满脸惊喜,而后竟放声哭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围观的一众军嫂们也有些于心不忍,心肠软的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赵晓娟捂着脸,泣不成声道:“谢谢各位领导,谢谢林厂长。”
她确实很需要这个工作机会。
对于赵晓娟家里的情况,林云溪在确定名单的时候也做过一些调查。
她家里有一对双胞胎,但孩子生下来便天生不足,进医院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几年前,婆婆又生了来一场大病,至今还卧病在床。
除了夫妻俩,一家子都是药罐子,日子过的非常拮据。
对于将其中一个名额分给赵晓娟,大家都没有意见,但是另一个给钱招娣。
有人愤愤不平道:“钱招娣家的穷纯粹是懒出来的,要是这样,我们大家都好吃懒做,是不是就能直接得一个名额。”
这个名额是部队分配的,林云溪确实不太了解,但她的厂子不养闲人。
“当然了,她们后天也要进行考核,符合标准厂里才会录用。”
听到解释,众人这才平复了心情,急急忙忙登记自己的名字。
赵晓娟步伐轻快地回到家里,直奔简陋寒酸的厨房,开始搜集食材,为后天的考核做准备。
晚上,等到周虎带着老母亲和两个孩子从医院回来。
一进门,便瞧见桌子上摆放着的“丰盛”晚饭。
赵晓娟陪着丈夫一起将婆婆扶了进去,这才高兴地宣布道。
“我有工作了,就在制药厂,还是林厂长特批的。”
“今晚我多做了两个菜,你们给指导指导,后天的考核不能让厂长失望。”
“没问题。”周虎和周婆子笑道,就连两个孩子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赵晓娟的厨艺还是挺不错的,虽然家里常年吃土豆白菜,但她总能边着花样地做。
对于后天的考核,一家人都很放心。
周婆子从内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块五,递给给媳妇儿。
“娟子,我这儿还有一块五,你拿去给林厂长买点东西送过去,谢谢她的帮忙。”
这钱是婆婆平日里一分两分好不容易攒起来的,赵晓娟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娘,林厂长不会收的,往后我会努力干活,绝对不会辜负厂长的期许。”
“娟子说得没错,嫂子是最公私分明、深明大义的人,往后我在营长手下,娟子在嫂子手下,我们都好好干。”
周虎是顾峥的手下,对林云溪有一定的了解。
儿子儿媳都这么说了,周婆子这才重新将钱收好。
除了赵晓娟家里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喜悦的气氛也同样通过电话传到了那一百五十位退伍军人的村庄里。
大河村。
“柱子,今个儿怎么这么高兴?”坐在村口唠嗑的大娘们问道。
名叫柱子的男人咧着一口大白牙,边走边兴奋道。
“也没什么,俺部队那边给俺打电话说,让俺回去当工人。”
“嚯,真是件好事。”
待当事人走后,大娘们唰地一声讨论起来。
“柱子真是出息了,瞧着吧,刘慧茹铁定后悔的。”
“谁说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