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找先生(1/1)
林陌抬眼对上王秀才含笑的眉眼,看不出他眼底酝酿的真假,也分辨不出这话语中带了几分实诚。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林陌扯出一抹笑意,笑道:“王秀才客气了,不过是运气好,侥幸跟着东家攒了点钱,这才准备做些小营生。”
村长看到王秀才比看到林陌还要激动,兴奋的招呼着几人进屋落座。
语气称赞:“三郎,这王秀才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读书多,见识远,你们要多接触接触,你这做生意了,不说考功名,但识字还是要的,不然写契约总不能次次都找到里正那里去。”
村长这话没有其他歧义,只是单纯的为林陌着想,虽然说商排在最末。
最上不得台面,但营生做的大的商户,几乎都是识字的,不然人家也不会把营生做的那么大。
苏云秋瞥了一眼安安静静坐在林陌身侧的苏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她扬起头颅,故意对上苏沐的目光,睨了他一眼。
一副为林陌着想的姿态说道:“阿陌……林陌如今的条件就是娶一个秀才家的闺女都娶得,那才是大家闺秀,端庄秀丽,识文断字,也能帮上林陌,听说隔壁村的老秀才就有个未出阁的闺女。”
对上王老二的神色,苏云秋立马改了对林陌的称呼,她见不得苏沐好,既然他得不到林陌,就更不想苏沐得了这个好。
苏沐下意识的抬头去看林陌的神情,他倒是见过隔壁村老秀才的闺女。
确实生的俏丽,白白嫩嫩的,和镇上大户家的小姐差不多,而且举手投足间,还多了几分儒雅的书卷子。
再看看他,晒的黝黑,生的貌丑,还是个不能生育的哥儿,想到这些,苏沐心里的自卑几乎溢出实质。
他前些日子就是听闻有媒人打算把那秀才家的闺女说给林陌做正妻。
如今再想到这个人,还是忍不住窘迫,对比那样优秀美丽的女子,他实在是难堪至极。
林陌扫过苏沐攥紧的双拳,眸光微敛,冰冷的目光看向苏云秋:“好笑!你之前嫌弃我退了我们的婚约,如今要给我相看个会识字的姑娘,我倒是不知道,你不愿意嫁给我,竟然是因为想给我说媒。”
林陌的嗤笑拖着尾音,惹的苏云秋气急败坏,梗着脖子,差点没破口大骂。
“林陌,你别不知好歹!我可都是为你好,你和沐哥儿相交不深,不知道他的为人,以后你会后悔的!”
苏云秋忿忿的说着,似乎苏沐是个多么罪大恶极的人。
林陌直接无视他,对着看戏看的正津津有味的王秀才说道:“听说王秀才除了在读书,每天还去教书?”
“对,家中父母辛劳,我读书又花费银子,便在镇上找了个私塾教书。“
村长忍不住点点头,崇佩道:“这秀才郎就是不一样,在镇上找个活计比咱们这些泥腿子能耐多了,当夫子也好,做账房先生也罢,总归是我们这些白丁望尘不及的。”
林陌没跟着阿谀奉承,而是思考私塾的事情,镇上的书院不多。
但书院一般都是童生秀才才能进去的,书院的夫子要么是秀才前三甲,要么是尾巴尖尖的老举人。
而私塾大多都是给孩童启蒙的,一般的秀才和童生都能坐堂。
他看了一眼一身翩翩的王秀才,又想到林武他们。
还是打算尽早请个先生回来教大家读书识字,读书不一定要考功名,但能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王秀才,不知道私塾的束脩要多少?又或者请一个童生有什么讲究?我之前只是莽夫一个,如今既然做起了营生,便想请个夫子教授我们几兄弟识字,省得以后铺子亏钱了也不知。”
王秀才上下打量了一下林陌,从他第一眼看到林陌开始,就觉得这人和村里的男人们格格不入。
不管是神情姿态,举手投足,林陌都不像一个农家人,若不是知道他的底细。
他甚至会怀疑,林陌是那个大户家的公子,可他清楚知道,林陌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白目,因此对林陌装腔作势学大户公子的模样嗤之以鼻。
读书岂是人人能读的,果然是个农家子,不知道天高地厚。
他面上笑道:“林兄若是请人启蒙倒是容易,但若是想考功名,实在不易,满堂学子,年年增数,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好成绩,能考中童生就十分艰难,考中秀才更是不易,几十人里难出一人,我也是寒窗十几载,才侥幸上榜。”
林陌听出了王秀才的轻视和敲打,见他面上笑的依旧温和,心底不禁冷笑,看来这王秀才也不是个心思简单的,书读的多了,在这个世界确实了不起。
毕竟走到那身边都围着一堆人,就好像明星见粉丝一样,林陌能感觉到。
王秀才心比天高,姿态端的是我自成一流,和这些追捧在他周围的村民俨然不是一个层级的人了。
但不管读书也好,还是做什么事也好,人一旦忘记了初衷,迷失了本心,就再难有寸进。
王秀才这些年在众人的众星捧月和阿谀奉承中,已经分了心,偏了道,林陌甚至预感,这王秀才怕是举人无望喽。
“如果不去私塾,自请夫子上门,童生束脩每月不低于一两,若是秀才,每月不低于二两,笔墨纸砚还得另外自备若是去私塾,每个月只需五百钱,笔墨纸砚同样自备。”
众人听到纷纷倒抽一口凉气,尤其是村长刘大,惊的嘴巴大张,这几日跟着王秀才,他还起了送家里孩子去私塾的想法,如今一听,心底那点想法是彻底断了。
“太贵了,都知道这笔墨纸砚不便宜,没想到束脩也不低,有这钱,换成粮食,冬天还能吃饱点。”
村长忍不住感叹摇头,他还是跟着里正多学几个字,不花钱,还能教给自家孩子。
苏沐也悄悄在心里惊呼,他眼睛瞪的圆圆的,怪不得大家都说家有读书郎,年年嘴上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