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国王董和太空易(1/1)
“抱歉,两个都不是,我是华夏人。”孙喆不卑不亢,神色平静地笑了笑,解释道。
听到孙喆说自己来自华夏,的士大叔先是一怔,旋即便恢复正常,表示抱歉。
曼彻斯特同样拥有华人街,这里的华夏人并不在少数,所以当孙喆说出自己是华夏人的时候,的士大叔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
“华夏人我知道,你们国家现在发展的很好,我听新闻说,你们再过十多年的发展都要超过US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了不起的成绩啊。”大叔旋即又想起来什么,笑嘻嘻地说道,“对了,我想起来了,十多年前,你们有个华夏人好像是叫‘董’的年轻人来过老特拉福德。我记得当时弗格森对他寄予厚望啊,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后面就没见过他在英超赛场征战的身影,倒是挺可惜的。”
闻言,孙喆反倒有些吃惊,他没有想到董方卓当年在曼联竟然这么火,一个开的士的司机,在十多年后的2018年竟然还记得董方卓,甚至还能叫出他的名字。
由此可见,当年董方卓在曼联还是颇有人气的啊。
孙喆不由地有些感慨起来,董方卓在当时那一批华夏球员中,真是起点高潜力大的代表,也是最有希望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巨星的华夏球员。
只可惜,后面的结果很让人遗憾,董方卓并没有兑现他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最后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宣布退役,彻底挂靴远离职业足球,这让他的成就甚至还不如郜林,杨旭等国内糙哥前锋。
在当时或者说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还有很多无良媒体在大肆宣传,污蔑董方卓。
有人说董方卓去曼联时候态度懒散被弗格森怒骂“董是我见过的最懒的球员”,有人说董刚到曼联就买豪车奥迪R8,C罗却花钱请私人教练,还有人说董跟队友不和跟队友打架的等等,越传越有鼻子有眼。
总之就是把董方卓描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懒惰自私,狂妄自大,情商等于零的二五仔。
再对比一下董方卓前后形象的巨大反差,球迷越发对这些谣言深信不疑。
但实际上,董方卓人品不仅不狂妄,还很低调,不仅不懒散,反而很勤奋。
董方卓一到曼联就花钱给自己请了私人教练进行加练,他也根本没有花钱买豪车,当时的队友C罗鲁尼开的车远远好于子虚乌有的奥迪R8。
而作为足球铁粉的孙喆,也从各个渠道获得过确切的消息。
董方卓的陨落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伤病;二是性格。
先说伤病,在2006年赛季比乙联赛赛季结束后,董方卓返回了曼联。而当时曼联队内的锋线人才济济:鲁尼、C罗、特维斯、萨哈、罗西……就连英格兰国脚阿兰·史密斯,因为锋线拥挤,按照弗格森的要求,也要被一步步改造成后腰去竞争出场时间。
为了在曼联一线队证明自己,董方卓表现过于急功近利,把自己给弄伤了。
2008年1月末,在与布莱克本的预备队比赛中,董方卓代表曼联出战,重伤离场。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确认:左膝半月板受损和后交叉+字韧带撕裂,必须立即手术。
可为了奥运会,董方卓选择了保守治疗,带着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深蹲的膝盖走上了奥运会的赛场,并在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中打入了国字号球队在国际大赛上的唯一入球。
那个被外界吹嘘的具有里程碑式的进球对国奥,对华夏足球,对董方卓本人都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国奥一平两负小组垫底惨淡出局,没有完成进8强的任务,董方卓伤情加重,无法在欧洲立足,职业生涯彻底沦为伤仲永式的笑话。
再者,董方卓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历了丧父的痛苦,从小都是母亲一把屎一把尿的艰难拉扯长大。
但是在单亲家庭长大对董方卓性格的塑造也是显而易见的。日后媒体有关他的报道中,诸如“自闭敏感”,“性格孤僻”,“心里脆弱”等词汇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
这样说,或许大家还并不能够有更深的理解。
举个相似的例子。
07年以首轮第六顺位被密尔沃基雄鹿队选中的华夏男篮巨星易建联。
说到易建联的潜力和技术优势,恐怕就不需要多加赘述,在加盟雄鹿队的新秀赛季就在对阵夏洛特山猫队的比赛中,得到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29分和10个篮板。
这是完全不弱于董方卓在比乙安特卫普的成绩。
但为什么易建联仅仅只在NBA征战了4个赛季,更换了4个东家,黯然离开了NBA。
并不是因为易建联的实力不够,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易建联不能像姚明那样和周围的球员打成一片,也就是不能够融入整个球队,再加上他不怎么会发挥自身优势,难以拿到球权,最后和NBA格格不入黯然回国。
虽然扯得有些远了,但孙喆多少还有为董方卓没有能够在红魔曼联立足下来感到有些遗憾和惋惜。
效力曼联期间,曾有德甲球队向董方卓抛来橄榄枝,曼联老队长基恩也曾想将他带到保级球队桑德兰,董方卓自己也非常想被曼联租借出去寻求出场机会,但在这些邀约面前,合同的条款约束让他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孙喆坐在车上,他甚至有些幻想起来,倘若董方卓是存在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球员,他无论如何也会帮助他,以萨尔茨堡红牛或者其他孙喆将要执教的球队为跳板,帮助他一步步地走向世界足球的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王董”。
“嘿,小兄弟,看你的相貌年龄恐怕和我家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一样大,看你如此钟爱曼联,我就感到难过。”
忽然,正在前方开车的的士司机开口抱怨起来,似乎对自己的儿子并不太满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