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明水师(1/1)
就在辽东建奴为剿灭东江镇明军庆祝之时,从京师出发传旨的锦衣卫日夜兼程,马不停蹄。
皮岛,大战过后,登莱水师并未离去,而是协助东江镇重整旗鼓。
十几名锦衣卫从登莱乘船出发前往东江镇。
天使降临,甘宁与宋江一干人等不敢马虎,此番前来定是为了东江战事而来,福祸难料。
“圣旨到!!”
“陛下有旨,责令东江镇、登莱、浙江、泉州四地水师倾力北上,彻底击溃建奴水师,将贼首耿仲明的项上人头带到东江镇祭奠阵亡的将士!”传旨太监一口气将内容念完。
圣旨内容简单干练,没有繁杂的官话,也未问责甘宁、宋江作战不力之事。
“末将谨遵圣谕,万死不辞!”甘宁心中感激不已,圣上不但没有问责,反而立刻调动大军反攻,可见对东江镇战事的重视。
“诸位将军快请起吧,皇上得知两位张将军阵亡时很是悲伤,咱家可是第一次见圣上如此。”
“圣上已经下旨户部、兵部合议将士抚恤之事,张顺、张横两位将军也被皇上亲口下旨追封伯爵,更是因为此事在京师建立一座忠武祠,皇恩浩荡!”传旨的太监笑呵呵的说道。
“请公公回禀,东江镇、登莱水师将士定不辱使命!!”甘宁听闻之后心中更是气血翻滚,得此明主,战死沙场也无憾事。
锦衣卫抵达南京之后,北镇抚使高文采兵分两路,自己亲自前往福建泉州传旨。
浙江水师营寨,
天使抵达,圣旨传下。骆养性不敢马虎,当即按照旨意让浙江水师副提督郑森整顿大军北上。
“镇抚使大人已经亲自前往泉州传旨,待泉州水师北上会合之后一同出发。”锦衣卫百户说道。
“微臣领旨!”骆养性带着郑森叩头领旨。
骆养性也看了出来,皇帝让郑森来浙江水师就是为了后面接替自己。没有办法,好歹现在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错,大小事物郑森全都处理了,骆养性每日遛鸟喝茶倒也自在。
而高文采亲自率领大队锦衣卫直奔泉州,陛下已经下旨,抗旨不遵者抄家灭族,虽然不能真的拿郑芝龙怎么样。
不过该有态度还是要展现出来,高文采从南京、福建两地调动了两个锦衣卫千户卫所。
加上缇骑共计两千三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毫不掩饰的前往泉州。
锦衣卫如此大的动作,福建巡抚阎应元、总兵卫青率先知晓,心中一惊。
以为是陛下要对郑家出手,为了预防万一卫青立刻调动福建大军整装待发,以应对突发之事。
而高文采一踏进泉州地界,消息就传到了郑家。
“大哥,我就说朝廷之前只是安抚我们,现在来了这么多锦衣卫,总不是来吃饭喝茶的吧!”郑芝豹怒道。
“着什么急!”郑芝龙听闻此话立刻呵斥。
“大哥,锦衣卫来势汹汹不可不防啊。”郑芝虎也表示担忧。
“怕什么,区区两千锦衣卫,在这泉州他不好使!”郑芝豹霸气的说道。
“五弟,休要胡言乱语!你也知道这些锦衣卫并不能拿我郑家怎么样,朝廷难道不知道吗。”郑鸿逵立刻反驳道。
“大哥,我看锦衣卫虽然来势汹汹,不过定然不是为了将我郑家怎么样。恐怕朝廷是有什么旨意传达,怕我等不尊号令。”郑鸿逵一语中的。
“先看看再说,能不与朝廷翻脸还是不翻脸的好。”郑芝龙眉头紧皱。
随着高文采抵达泉州城,郑芝龙也率几位弟弟前往城门迎接。
“高镇抚使,本总兵有失远迎还望见谅!”郑芝龙将姿态摆低。
“郑总兵客气了,本使未曾通禀赶来,实在是有旨传达。”高文采勒住马绳,一跃而下。
随后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郑芝龙。
“郑总兵,接旨吧....”高文采紧紧盯着面前的郑芝龙说道,若是郑芝龙敢抗旨,那么锦衣卫即使身处龙潭虎穴也绝不退缩。
郑芝龙听到皇帝让自己派遣水师北上剿灭建奴,心中那是一万个不愿意,可看眼前的架势,自己要是说一个不字,眼前的高文采恐怕会立刻动手。
郑芝龙余光已经看到高文采身后的锦衣卫手已经搭在刀柄之上。
“该死,早知道就不来这城门迎接高文采了。”郑芝龙也没想到锦衣卫如此大胆。
“郑总兵,泉州水师一并交给郑森副提督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高文采也不想将事情闹得太僵,随即开口说道。
哪知郑芝龙听到此话,心中更是暗叹,交给儿子郑森还不如自己派人呢。郑森什么秉性,这些日子郑芝龙也看了出来,完全是一个忠君爱国,报效朝廷的热血青年。
自己的好儿子,绝不会将郑家的利益放在前面,万事以朝廷为先,以皇帝的命令为主。
“末将领旨....。”最后万般无奈之下郑芝龙还是答应了此事,派郑鸿逵领大小战船八十余艘,水师官兵两万名北上浙江,再一同前往东江镇。
“哈哈哈,郑总兵果然忠于朝廷,那些言官就能捕风捉影。”高文采朗声说道,心中也长舒一口气,真动起手来自己这点锦衣卫定然不是对手。
听到此话的郑芝龙心中凛然,朝堂中那些该死的言官还真是可恶。
崇祯十六年七月,
泉州、浙江两地水师一同北上,大小战船一百五十余艘,水师官兵三万。
数日之后于东江镇会师,此时这片海域之上已经集结了大明所有的水上力量。
登莱、浙江、泉州、东江镇四地水师,共计大小战船三百余艘,以甘宁、梁山好汉、福建郑家为首,战将百员,八万水师官兵在东江镇上誓师,浩浩荡荡的杀向金州。
海域之上,战船连绵十几里,旌旗蔽天,所有战船之上一共搭载了上千门佛朗机炮。
金州,建奴水师营寨。
从盛京返回的耿仲明,经过近一个月的修养,内心的忐忑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清第一个汉人伯爵怀顺伯无尽的荣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