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山阳公李倧(1/1)
崇祯与张骞二人就这么从晌午一直交谈到傍晚都没有停歇的意思。
“好,爱卿倭国一行甚合朕意!!”崇祯夸赞的说道。
身居龙潭虎穴,张骞浑然不惧,可以说将自身的生死抛在脑后,所行之事全是为了让大明挺直脊梁。
“陛下,倭国的正保王已经当着德川家光和近百位藩主,大臣的面自降爵位为王。”张骞恭敬的说道。
“不错,区区弹丸之地胆敢自称天皇,这倭国忤逆之心绝对不是从现在才有的,至于倭寇一事,德川家光也不过是随口一说,他不会让手下的浪人们真的撤回倭国。”
“不过无妨,朕已经下旨,备倭军苏定方、浙江总兵黄得功、浙江水师郑森通力合作剿灭沿海倭寇,使之再也不敢踏入大明的土地。”崇祯淡淡的说道。
同时厂卫向着沿海几省深入调查,将那些胆敢与倭寇合作的士绅豪强,贪官污吏挖出来一并查办。
“陛下圣明!”张骞恭维道,同时又指出德川家光想要崇祯下旨敕封倭国改名日本一事。
听到此话,崇祯眉头一皱,对于此事自己并未想好,其实对于倭国是否改名为日本一事,崇祯的旨意并无多少用处。
在丰臣秀吉政权和德川幕府的政权运作下,倭国的百姓已经很自然的接受日本这一称呼了。
“罢了,待过些时日朕便下这么一道旨意,等朝鲜事情结束之后发往倭国。”崇祯淡淡的说道。
随后张骞又将隐匿于使团数十名的“绣衣使者”顺利潜入倭国一事汇报。
“皇爷,该用膳了。”傍晚时分王承恩在一旁低声提醒道。崇祯这才发现时辰已经不早了。
而张骞也连忙告退,崇祯见他风尘仆仆一脸沧桑的样子也不忍心再继续挽留,便让张骞离开。
“大伴,你去吩咐膳食监给张爱卿赐膳。”崇祯开口说道,虽然这内宫之中无法留张骞用膳,不过自己可以赏赐。
“是,皇爷!”王承恩听到之后不敢怠慢,要知道这可是皇爷除了新年之外为数不多的赐膳外臣。
通过张骞的介绍,崇祯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袁天罡的“不良”,张骞的“绣衣”渗透大明东南的国家还可以。
若是北边的沙俄还有欧洲的强国,那便会出现一个问题,他们都是白种人,肤色不一样,行事便会很困难。
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收买当地人,这将会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看来后面要想办法增加内帑的收入了。”崇祯喃喃自语道。
“.............”
平襄城内,李时白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返回了国内。回想起出发那日还是大雪纷飞之际,如今回来已经是夏日炎炎。
“臣参见大王!!”宫城之内,李时白恭敬的说道。
“爱卿,快快请起!本王朝思暮想可算把你盼回来了。”朝鲜国王李倧连忙上前将李时白扶起来说道。
“爱卿,如何?”李倧满眼期盼的问道。
“陛下....臣无能!请陛下治臣死罪!!”刚刚站起来的李时白扑通一下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
“完了,完了,朝鲜完了啊!”而李倧看着李时白的样子脸色瞬间苍白,不断后退着。
李倧以为定是大明皇帝对于他出兵相助建奴一事震怒,要发天兵征讨朝鲜。
“爱卿,大明皇帝要如何?”李倧凄惨的问道,心中已经不抱希望。
“额.....陛下莫要如此。”李时白看到李倧得反应便知道他这是误会了,于是连忙解释。
“陛下,此番出使大明,臣滞留京师两个月不曾被召见,无奈之下臣只好散尽家财向大明的王公大臣请求,这才被大明皇帝召见。”
“皇帝陛下有旨,贬斥大王为山阳公,让世子殿下继位。”李时白先是将自己的功绩吹嘘了一番后才说道。
“什么,要贬斥本王!!本王何错之有,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李倧得知崇祯不是要灭亡朝鲜之后,听到这个消息的他声音立时拔高三尺。
李时白则心中腹议,若是当时建奴打过来时,你不是望风而降,而是正经的抵抗,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现在倒好,十几万大军折戟沉沙,大明皇帝依然还要问罪朝鲜。
“大王,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臣返回来的途中经过辽东,得知明将孙应元已经率领大军进抵我国边境了。”李时白说道,提醒李倧认清现实。
果然听到大军压境的李倧瞬间变慌了神。
“山阳公便山阳公吧,总比掉脑袋要好,本王同意了。”李倧垂头丧气的说道。他没有勇气对抗大明的王师。
而李时白并未对李倧讲述大明要在朝鲜驻军一事,在他看来李倧往后不过是山阳公而已,要说也是跟新王说。
他相信新王也断然不敢拒绝大明驻军一事,毕竟新王的王位还是大明皇帝陛下赐封的,要不然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继位。
而历史上也是,李倧现在的儿子昭显世子最后并未继位而是身死。朝鲜的新王由他的另一个儿子继承。
李时白与李倧商谈期间,满朝文武支支吾吾不敢言语,即使有几位大臣认为大明皇帝太过分了,也不敢说出来,毕竟那可是真的会死人的。
就这样昭显世子无比期盼大明的天使降临,而李倧也成天苦瓜着脸唉声叹气。
不过在这期间李倧做了一件令崇祯哭笑不得的事情,那就是趁他还在位之时,下令将公爵的吃穿用度、俸禄等提升至仅次于王爵。这也是为他自己以后当山阳公做准备。
对于这件事大臣们都无法反对,而昭显世子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好歹是自己的父亲,即使被贬,用度奢侈一点也很正常,只要李倧以后别心生不该有的的想法,那么让他安稳富贵的度过余生是没有问题的。
而大明前往朝鲜的使团,在张骞回京之后也从京师出发。相对于张骞出使倭国,此次大明的使团更加浩大,由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为主使,前往朝鲜敕封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