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隐然奢华:萧长懋(1/1)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数得上的一个动荡时代,在不到170年的时间里,四姓皇帝轮番登场,各领风骚,但都是国祚短促,没有一家政权的存在超过60年,萧齐更是迅如流星,从兴起到覆灭,只有23年,是四个政权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之所以成为南朝延续时间最短的王朝,是因为一个人在英年时期便死亡。如果这个人不是过早去世,他将会继位为帝。根据他生前不俗的表现来看,假如这个人成为皇帝,萧齐至少会在正常的轨道上向前推进20年。
这个人不是萧道成,也不是萧赜。他们俩去世时一个55岁,一个53岁,这样的寿命在中古时代算是偏高的了,谈不上英年早逝。那个英年早逝的人,是萧道成的孙子,萧赜的儿子——萧长懋。
萧长懋是萧赜的长子,他出生那年,萧道成才32岁,刚过而立之年。32岁的男人在现今社会,很多人还是单身,而萧道成都当上爷爷了。
萧长懋的出生让爷爷萧道成很开心,他特别疼爱这个孙子。爷爷疼长孙,爸爸爱幺儿,似乎是中国式的一种类型化的传统。大孙子、小儿子在中国都是很讨喜的。虽然爷爷还有许多其他的孙子,爸爸还有许多其他的儿子,但最先出生的孙子和最后出生的儿子,通常总是会得到爷爷和爸爸更多的宠爱。
这“一大一小”现象,甚至多次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其中仅爷孙“隔代亲”现象就在明朝多次出现。开国皇帝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给了长孙朱允炆,引得儿子朱棣妒火中烧,并最终抢走了他老爸视为心肝宝贝的孙子的皇位。其后的明成祖朱棣也重复了如此这般的爱孙套路,在太子仍健在的情况下,就将大孙子朱瞻基立为皇太孙。
喜欢小儿子的当权老爸就更多了,汉武帝刘彻六十多岁才生出的小儿子刘弗陵后来居上成为了大汉天子。称雄荆襄的汉末军阀刘表因偏爱幼子刘琮,逼得长子刘琦远出避祸。
比起上文中那些怜爱大孙子的皇帝,萧道成没有什么分别。唯一不同的是,大孙子萧长懋出生时,作为爷爷的萧道成还没有发达。那一年是刘宋孝武帝在位时期,萧道成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建康令。
在萧长懋20岁那年,萧道成打败最大的劲敌——荆州刺史沈攸之之后,才完全控制住朝政,成为了事实上的皇帝。在击败沈攸之的关键一战中,萧长懋也立下了不少功。他跟随父亲一起,抢先占据盆口城,成功阻遏住了荆州大军顺流东进的兵锋,逼迫沈攸之不得不改变进军路线,终致一败涂地。
消灭沈攸之以后,萧道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处理朝廷内部事务上,千头万绪,忙得团团转。正在这个时候,萧长懋受父亲指派回到建康。看到大孙子回来了,萧道成高兴得合不拢嘴:“汝还,吾事办矣。”萧道成觉得,大孙子回来帮衬他,接下来他的一切事情就都妥妥的了。能被萧道成如此首肯,足见萧长懋在爷爷眼中是个能力不错的好青年。
萧道成将萧长懋安排在自己身边,协助自己处理政务,接待宾客。他对这个大孙子寄予了无限信任。信任到什么程度呢?萧道成曾这样嘱咐自己极为宠信的荀伯玉说:“我出行日,城中军悉受长懋节度。我虽不行,内外直防及诸门甲兵,悉令长懋时时履行。”这句话相当于授权萧长懋当自己的亲卫队长。在我出城巡视的时候,城内的军队都由萧长懋指挥调度。即使我在城内不出行时,城内外的警卫部队和各城门武装,也都交给他指挥。
萧道成当时还没有当皇帝,之前对这类重要的军事力量指挥权,他都是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防止军权旁落不利于自己。但萧长懋来到他身边后,他没有丝毫迟疑就把军事大权交给对方,这既是信任,更是喜爱。
当时的萧道成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称帝,刘家皇帝如玩物一样在他手心里,他想哪天当皇帝就能哪天当皇帝。只是在夺取皇位之前,必须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一些重要城镇需要牢牢守住,确保不动、不叛、不乱。位于建康正西方,控遏汉江的襄阳城自汉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个地方占尽地利,向南是荆州的门户,向北可以辐射关中,向西则可以遏制无数蛰伏在四川大山深处,时常躁动的蛮夷部族,而如果大军从汉江顺流直下,就可以抵达长江,东进建康。后来的萧衍就是在襄阳起兵抢走了齐国天下的。
这么重要的咽喉之地,派谁去守卫呢?要是派去的那个人凭借有利地形,自己搞独立当老大怎么办?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本着“以襄阳兵马重镇,不欲处他族”的战略思想,萧道成把任务交给了自家人萧长懋,派他去镇守襄阳。
萧道成在军事上是一个大明白人,能放心地把这个战略要地交给才二十岁的毛头小伙,说明他从内心是非常认可萧长懋的能力的。通过这件事情的安排,可以肯定萧长懋不是那种志大才疏、纸上谈兵的纨绔公子哥,而是一个具备很高素质的皇三代。
从史料上看,萧长懋的确算得上文武双全,武能带兵打仗,文能讲授经史。《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详细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其中他跟当时大儒王俭关于《孝经》和《易经》的深度对话,显示出他的学识非同一般。
有这样一个充满才情的能干孙子,萧道成自然是很喜欢的,在他称帝改元几个月后,就将萧长懋封为南郡王。当皇帝的爷爷,给孙子封个王爵,很多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古代皇帝封王是有一定规矩的,一般情况下,只有皇帝的儿子或者弟兄才有封王的资格,孙子辈的不封王,因为王爵尊贵,轮不到小辈孙子。
历史上第一个给亲属封王的皇帝刘邦,给儿子侄子、哥哥弟弟批发般地封了许多王,但却没有给任何一个孙子封王。在东晋至萧齐两百余年的统治中,每一个皇帝都会给自己的亲属封王,但没有一位皇帝给自己的孙子封王,所以《南齐书》才会有这样感叹似的记载:“江左未有嫡皇孙封王,始自此也。”因为给孙子封王,萧道成也弄了个“史上第一”。自他打头炮之后,以后历代给孙子送王冠的皇帝就多了起来。
萧长懋的人生顺风顺水,爷爷当皇帝的第一年就封他为王,爸爸当皇帝的第一年就将他立为太子,美好绚烂的人生画卷在他的面前早早地铺展开来。作为画卷中的主角,这位太子爷闷声不响地埋头享受,生活幸福得跟花儿一样,芬芳四溢,直至颓败。
萧长懋在生活方面跟他那个具有节俭意识的老爸恰恰相反,他过的是那种讲究品质,不差钱的公子哥生活。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是最高档的皇家定制。史书对他这方面的评价是“性颇奢丽”,就是极致奢靡,挥金如土,追求外在美丽和享受的意思。
有一次他向老爸请求,想在近郊盖几间清雅安静的小房子,平时工作累了就去小房子里歇息歇息,放松放松。萧赜一口答应,这个可以有,休息好才能工作好,盖吧盖吧!得到老爸的首肯后,萧长懋偷偷调动太子宫的守卫部队大兴土木,不但建了许多房子,还在房子旁边开挖出面积巨大的人工湖。整个工程规模很大,相当于拿着盖经济适用房的批文,盖成了豪华的海景别墅房。
这不仅是擅自改变工程规划的问题,而且还是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奢靡之风是萧赜最讨厌的。萧长懋知道,老爸要是知道这些,自己就死定了。怎样才能让老爸不知道呢?为了瞒住老爸,萧长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很多金点子。
为了能让自己的豪宅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悄然隐身,不被人发现,他叫人在门口种植了许多竹子,以高大密集的竹林作为障碍物,遮挡别人的视线。乍一看上去,别人以为是一片幽深竹林,内急的路人想钻进竹林悄悄方便一下,才会发现,哇,原来不是竹林是府邸,赶紧走开。
如果门口的竹林挡不住别人的眼睛,不要紧,还有更厉害的大招在后面,“造游墙数百间”。“游墙”就是能自由移动游走的墙。推拉门大家都知道吧?就跟推拉门差不多。只不过推拉门在轨道上运动,这里所说的游墙底部安装有轮子,轮子转向哪里,停在哪里,哪里就产生了一堵墙。这东西非常好用,要想遮住哪一边,就把活动游墙推向哪一边。不想遮蔽这边了,马上推走,分分钟搞定。萧长懋为了不让自己的豪宅以真面目示人,真是绞尽脑汁,机关算尽。
萧赜喜欢乘坐辇车在宫里游玩,他以为全国只有他一人有这种豪车,其实萧长懋早就偷偷地打造了一辆,经常叫人抬着自己在太子宫里东游西荡,提前过过坐皇帝专车的瘾。不过这事挺有风险,差点被萧赜撞破。
有一天,萧赜想儿子了,没发通知,没打招呼就驾临太子宫,想给儿子一个惊喜。萧长懋看到突然出现的皇爸爸,没有喜,只有惊!其时他刚从辇车上下来,辇车像平时一样,随意地放在路边,当他看见老爸后,已来不及去藏匿辇车,只能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以笑脸迎向老爸。
萧长懋当时吓得魂飞魄散,辇车要是被发现那可了不得,老爸撤掉他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皇帝和太子的父子关系不同于普通百姓父子之间的关系,普通百姓父子之间将亲情和血缘排在第一位,而皇帝与太子之间,排在第一位的是权力掌控与归属问题,亲情啊、血缘啊什么的则退居其次。太子若敢露出觊觎皇位之心,皇帝会毫不犹豫痛下杀手,管你什么儿子不儿子。
皇帝老婆多,儿子多,不差你这一个。所以,历史上很多太子在没登位之前,都把尾巴夹得紧紧的,只是在心里默默期盼着皇帝老爸明天就驾崩。有的太子一生都在排队苦等接班,有的甚至超过几十年,也不敢在皇帝面前表露出一点“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的语言或行为。萧长懋擅坐皇帝专用豪车,属于赤裸裸的僭越,萧赜要是知道了,问题想要多严重就有多严重。
不过萧长懋这次很幸运,他的心腹手下徐文景急中生智,帮他转危为安。徐文景看到皇帝向辇车走近后,飞快地搬起一尊佛像放到辇车上。这招真叫一个绝!佛祖为大,辇车里摆放佛像是对佛的无上尊重,顺理成章。萧齐皇室非常尊崇佛教,萧赜本人也信教,所以看到辇车里的佛像,他丝毫没有怀疑其他,从辇车旁边淡然走过。
萧长懋衣食住行都讲究高端化,房子很大,车子很豪华,在穿着上更是追求精致时尚,特别偏好穿着用孔雀羽毛织成的裘皮大衣,“织孔雀毛为裘,光彩金翠,过于雉头矣”。雉头是指雉头裘,用野鸡头上的羽毛编织成的大衣。因为野鸡毛色鲜艳,头顶上那一小撮毛,颜色尤其鲜亮,用这种彩色羽毛织成的裘衣耀眼华贵,光彩夺目,是古代上层贵族彰显身份地位的必备神器。萧长懋的孔雀毛裘皮大衣比雉头裘更大牌、更值钱,孔雀最亮瞎人眼的就是羽毛,比野鸡毛当然高大上多了。不过,这种服装太糟践野鸡和孔雀了,一件大衣制作完成,得取用不少野鸡、孔雀等毛色艳丽的动物。
那会儿也没有家庭饲养野鸡、孔雀的技术,所需动物全靠野生捕捉,劳民伤财而且残忍。但囿于意识和习惯,生在南朝的萧长懋还想不到这点,作为权势人物,他不管杀害,只管买卖,只要是他喜欢的服装,无论多么大牌,都能披到他的身上。
萧长懋这人有个特点,虽然吃好的、玩好的、用好的,但他不事张扬,从来不在社会上吆五喝六地招摇过市,他只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安静静当自嗨宅男,常在宫内使用皇帝仪仗遨游,从不踏出太子宫大门一步,不发微信不晒照片,属于那种低调隐秘的奢华。
其实对于皇太子,萧赜也提防着一手,他在萧长懋身边也安插有卧底人士,要求卧底线人偷偷向自己汇报太子的日常行为。不过这些卧底基于后路考虑,根本不敢向萧赜汇报真实情况,他们担心将来太子登基后对自己进行报复。
这的确是很现实的情况,自己向老皇帝打太子的小报告,将来老皇帝死后,即位为帝的太子会放过你?当朝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当年荀伯玉向老皇帝萧道成打太子萧赜的小报告,结果老皇帝尸骨未寒,萧赜就急不可耐地报仇,找碴把荀伯玉杀了。
有鉴于此,无论萧长懋怎么折腾,萧赜都蒙在鼓里,没人告诉他真相,因为谁都不想踩着老皇帝的脚后跟去死。一直到萧长懋死后,萧赜才发现了儿子的僭越。
有一天萧赜因为思念儿子,独自步行到太子宫,想在儿子生前的宅邸里睹物思人慢慢回忆一下过往的时光,不曾想没体会到美好回忆,却惹来了狂飙震怒。他看到太子宫里堆满了本来只属于皇帝专用的车驾、衣服以及其他各类器具。
萧赜感觉自己严重受骗,气得不行,下令将僭越物品全部砸碎毁除。这还不算完,又怪罪萧子良,“以竟陵王萧子良与太子善,而不启闻,并责之”。萧赜觉得太子和萧子良是老大、老二,关系亲密无间,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事情,知道了还替他打掩护隐瞒,不向自己奏报告发,要追究责任。
在绝对的权力面前,亲情不值一提,历朝历代都是如此。皇帝和太子既是血缘父子,也是政治对手,各怀心思斗智斗勇。但萧长懋没有撑到自己主宰天下的那一天,可能由于营养过剩、运动太少的缘故,身材巨胖的萧长懋在永明十一年(493年)正月因病去世。
对于历史来说,每一个太子的存在或者死亡,都会对他所处的那个朝代产生未可预知的影响,或正面,或负面。萧长懋的死亡对萧齐政权是一个转折点,直接推动了昏君上台,这个国家的未来将命途多舛。萧长懋,只活了36岁,如果他能活到他爸那么大的年纪,也许魔王皇帝萧昭业就不会出现,只要萧昭业不当皇帝,萧齐当不至于那么快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