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乱渐起(1/1)
为了征讨高丽,隋廷征兵索粮,以致百姓困苦不堪,百姓只好铤而走险,相聚为盗。于是平原、济阴、齐郡、北海、河间、渤海等地相继传来警讯。暴客饥民相随趋集,有的地方甚至聚集十多万人,他们四处剽掠,所过村邑尽为废墟。地方官吏与贼众接战,往往败退。唯独齐郡骁勇果决的张须陁击败贼寇,取得一点成就。但群盗如毛,山东糜烂,单靠张须陁一支军队,也只能保护一方,不可能四面兼顾。隋炀帝虽有所耳闻,但觉得都是些小贼,不足为虑,所以再次东征。哪知有个勋臣的后裔也乘势揭竿,在黎阳起兵,这下隋炀帝惶急起来,不得不放弃到手的战果,回头处理国事。
在黎阳起事的究竟是什么人呢?原来就是楚国公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杨玄感体貌雄伟,擅长骑射,并且喜好交游。蒲山郡公李密的祖辈是北周的将领,他的父亲李宽又是隋初的柱国,李密承袭父亲的爵位,并在隋廷中担任左亲侍一职,他与杨玄感是患难与共的朋友。李密睿智而机敏,他曾对杨玄感说:“临阵决胜,我不如你;居内运筹,你却不如我。”杨玄感十分叹服他的话,因而两人非常要好。
当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奉命在黎阳督办粮饷,他听说山东盗贼四起,料知天下从此多事,又想到父亲死时,隋炀帝曾说杨素如果不死,定会灭他九族,因而十分忧虑。虎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趁机劝他谋变,杨玄感于是故意让粮船逗留,迟迟不肯发往涿郡,以伺机起兵。同时秘密召回从征辽东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还有留在京师的小弟杨玄挺以及李密。刚巧将军来护儿调集水兵自东莱入海,即将抵达平壤。杨玄感一面密遣家奴绕道进入平壤城,散播谣言说来护儿愆期谋反,以煽惑人心;一面进入黎阳城募兵,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召集邻近各郡的兵士。同时任命赵怀义为卫州刺史,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河内主簿唐袆为怀州刺史。唐袆不肯受令,暗地逃回。与杨玄感一同督办粮饷的御史游元对他的举动也很不赞同,杨玄感见无法说服他,便把他杀死了。
组建了一支由五千名运粮壮丁以及三千名船夫构成的军队,杨玄感誓众说:“当今的天子如此暴虐,视民命如草芥,我们还要继续忍受他摧残吗?那些从征辽东的兄弟们战死无数,我们还能见死不救吗?今天,我与你们并肩奋战,伐无道,救百姓,你们愿意吗?”众人踊跃听命。杨玄感大喜,当即部署军队。正巧李密与杨玄挺一同赶来,杨玄感忙将李密迎入营帐,向他问计。李密回答说:“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出其不意地长驱入蓟,扼住咽喉,高丽得知我国内变,必定从后偷袭。不出十天,东征的各军就会因粮资匮乏而不得不投降,就算不投降,也必定溃散。这是上策。”杨玄感忙问:“中策呢?”李密继续说:“关中为都城所在,如果率众西行,路上不攻打别的城池,直取长安,那时就算天子回朝,也为时已晚。占据长安后,据险临敌,进可战,退可守。这不失为中策。”杨玄感又问:“剩下的就是下策了吗?”李密点头说:“如果就近攻打东都,一举拿下它的话,也足以号令四方。但只怕东都那些人,早已从唐袆那儿得知大人起事的消息,并抢先固守,若是率兵攻打东都,只会贻误战机。说不定不等拿下东都,就遭遇天下兵马的四面包围,那时大势一去,我也无能为力了!”杨玄感笑着说:“眼下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我如果拿下东都,先声夺人,东征的官吏绝对不寒而栗。所以你的下策,其实是上策。长驱入蓟,太过冒险;攻打关中,又有些迂远。并且一路上只顾行军,不去攻打城池,这怎么能示威呢?”杨玄感于是没有依李密的计策,竟带着众人径直杀向洛阳。果然东都这边早有防备,杨玄感极尽精锐攻城,但留守东都的樊子盖也不示弱,一守一攻,杀伤相当。
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听说东都被围,忙派刑部尚书卫文升前去援救。杨玄感用羸兵弱卒把卫文升引到埋伏中,一声号鼓,杀死卫文升兵无数。三天后,两军再次交战。刚刚拼杀到一块儿,杨玄感就让人大声呼喝:“官军已经抓获杨玄感了!”卫文升兵莫名其妙,东张西望,杨玄感却带领数千名精骑突然杀入卫文升阵内。一场厮杀,卫文升兵死了一大半,只剩下八千人,保护着卫文升,狼狈退去。自此,杨玄感兵威大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到他麾下。没过多久,八千人的队伍摇身一变,竟成了十万大军。
随同隋炀帝东征的右武侯大将军李子雄,因受到猜疑而逃回洛阳,投靠杨玄感,并劝杨玄感称帝。杨玄感转问李密,李密回答说:“尽管极有可能遭到杨公的猜忌,但我还是要说,请不要称帝!试想自黎阳起兵以来,虽然取得数场胜利,但杨公究竟未定一郡,未服一县,这样称尊的话,未免让人不服。况且现在我们还没有攻克东都,而天下救兵即将到来,如果不挺身力战,早定关中,到时不要说尊位,就是我们的身家性命也说不定保不住。还请杨公三思!”杨玄感冷笑无言,虽然不再提称尊的事情,但心中不免存有芥蒂,于是渐渐疏远李密,把元福嗣当成心腹。元福嗣每次参与谋划都首鼠两端,李密忙劝谏杨玄感说:“元福嗣并没有从心底成为我们的同盟,他一直在作壁上观啊!杨公如果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让这种奸人留在身边,还请明断,趁早杀了他!”杨玄感摇头说:“你说得也太过了,福嗣还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李密无奈地退去,对亲信说:“忠言逆耳!杨公不信我的话,反而将匪贼视为亲信,恐怕将来我们都逃不了成为俘虏的命运。”
不久,隋炀帝返回涿郡,发兵四逼,令武贲郎将陈稜攻打黎阳,武卫将军屈突通进逼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从东莱援应,就是两战两败的卫文升也收拾余众,屯驻邙山南面,与杨玄感一天数斗。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伤势过重,死在军中。杨玄感这才有些惊惧,又听说屈突通的兵马即将杀到,他忙依李子雄的计策发兵拦阻通晓军事的屈突通过河,偏偏东都樊子盖又出兵骚扰。眼看着屈突通率领大军长驱而来,于是东有屈突通,西有卫文升,再加上樊子盖的夹攻,三路动手,就算杨玄感再怎么骁勇,也招架不住,三战三败,无法支持。杨玄感又向李子雄问计,李子雄建议攻打关中。杨玄感当即引军西行,不料途中他因贪图近利,而停止前进,攻打弘农宫,急得李密直叹气。三天后,屈突通、宇文述等人率大军陆续追来,杨玄感不得不撤退,边战边行。路过董杜原时,追兵围困杨军,杨玄感大败,仅率十几名骑兵窜入林木间。辗转到葭芦戍,杨玄感饥渴交迫,自知难免一死,回头一看,只剩弟弟杨积善一人。杨玄感哭着对弟弟说:“一败至此,我还能说什么?我不能忍受别人的侮辱,你杀了我吧。”杨积善一时无法狠下心来,忽然见后面尘头大起,料知又有官军追来,他忙抽刀砍死杨玄感,准备自杀,偏偏手颤刀落,只能由着已经逼到面前的追兵带走。杨玄感的弟弟中,只有杨玄纵逃脱,但不知下落;而杨玄感的朋党中,只有李密一人逃去。
隋炀帝还想杀尽杨玄感的党羽,令大理卿郑善果到东都从严勘查。郑善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和杨玄感有牵连,他便下令斩杀。一时间,竟有三万多人遇害。跟随隋炀帝东征的兵部侍郎斛斯政,因曾与杨玄感暗地通谋,忙逃入高丽。斛斯政与弘化留守元弘嗣是姻亲关系,隋炀帝因斛斯政逃亡,便也怀疑起元弘嗣,当即令卫尉少卿李渊去捉拿元弘嗣。元弘嗣入狱后,李渊担任弘化留守。卫尉少卿李渊是陇西郡成纪人,表字叔德,生得仪表堂堂,气宇不凡。他的祖父就是西凉武昭王李嵩的七世孙,名叫李虎。李虎因辅助宇文氏创建北周天下,得到大野氏的赐姓,死后还被追封为唐公,他的儿子李鄅袭爵。李渊承袭父亲李鄅唐公的爵位,在朝中担任卫尉少卿一职。李渊留守弘化,便是唐朝发展的初基。隋炀帝又怎么能预料后事呢?他以为李渊忠心耿直,便挑选他外出任职。那时,李渊也确实效忠,依诏奉行。
隋炀帝从涿郡安安稳稳地到了长安,但全国的盗贼仍是此起彼伏。追剿了一段时间“伪天子”、“假弥勒”,隋炀帝又记挂起自己的东征了。面对闹得不可开交的内乱,隋炀帝却以为是刁民作乱,不足为患,仍旧下诏征天下军兵东征,群臣都不敢进谏。
大业十年仲春,隋炀帝再次前往涿郡,一路上士兵相继逃亡。好不容易到了怀远镇,已是夏尽秋来,前锋来护儿率兵在卑沙城大破高丽兵。高丽兵败奔平壤,来护儿当然追逼,途中遇到前来请降的高丽使者,说是愿意送还斛斯政。来护儿忙请示隋炀帝,隋炀帝大喜,当即令他带着斛斯政班师。来护儿、高丽使臣、斛斯政一到涿郡,隋炀帝立即令将士奏凯入关,随后将罪犯斛斯政献告太庙。大将军宇文述上奏说:“斛斯政犯了谋逆、叛国的大罪,为天地所不容,为人神所共弃,如果只照国法处死,陛下怎么能惩戒乱贼呢?还请陛下变例处置!”隋炀帝允准,先让人把斛斯政押出金光门,捆绑在柱子上,令公卿百僚轮流放箭,等到斛斯政被射成刺猬,再让人肢解尸体,最后割肉烹煮,把烹煮好的肉分给百官。百官大多暗地抛掉,只有几个佞臣媚吏捧着肉大嚼大咽。高丽使臣带着隋主的谕旨回国。隋炀帝等了好久,始终不见高丽国王朝贡,便再次令将帅整顿兵马,更图后举,但也是有名无实,随口说说而已。
国内越来越纷乱,隋炀帝仍不以为意,又想离开长安,巡幸东都。太史令庾质谏阻他说:“三次伐辽,使得民生凋敝,陛下此时应镇抚关内,让百姓把全副心思放在农桑上面。三、五年后,百姓的生活稍微丰实些,陛下再出巡东都比较好。”隋炀帝听后十分不舒服,决心东幸。庾质便借口身体不适,不肯随行,隋炀帝大怒,当即把他打入监狱,让他饿死。一回到东都,三千粉黛又各使出狐媚手段,挑逗隋炀帝。隋炀帝当然愿意长醉温柔乡里。
大业十一年,江都丞王世充与齐郡丞张须陁大破齐郡贼人孟让,并扫平余贼。隋炀帝高兴地封王世充为江都通守,张须陁为河南讨捕大使。不久,又有涿郡人卢明月作乱,张须陁在得力战将罗士信与秦琼的辅助下大破卢明月的十万大军,再次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