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1/1)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发掘其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淮河以北一带。年代约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发展成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已经有较多的剩余粮食。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木质农具如耒、耜等已经出现。
大汶口文化饲养的动物有猪、狗、牛、羊、鸡等。渔猎经济占有一定的比重,骨镞、角质鱼镖、网坠等遗物表明了当时居民进行狩猎和捕鱼。大汶口文化特有的獐牙刃勾状器以鹿角为柄,是用来捕鱼和切割的多用途复合工具。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在不断发展。早期以红陶为主,中期盛行灰陶,陶制品的种类明显增加。晚期则以黑皮陶为主,陶胎为棕红色,少量为纯黑陶。轮制技术的广泛使用使陶器制作获得长足的发展。在晚期制陶工艺中,发现了新的制陶原料,出现了质地坚硬、胎薄而均匀,色泽明快的白色、黄色、粉红色陶器,统称为“白陶”。
大汶口文化中使用的陶文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陶文的产生和使用,为甲骨文、金文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制石、制玉、制骨等手工业在大汶口文化中已经比较发达。石质工具多为磨制,并穿孔,出现了管穿法和凿穿法两种穿孔方法。
大汶口文化的房屋有圆形半地穴式,屋顶为木质的原始梁架结构,呈圆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