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水利工程(1/1)
战国时期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包括修筑堤坊、开凿运河和兴办水利工程。大规模修筑堤防主要是黄河中下游的齐、赵、魏三国,目的是防止洪水泛滥。
春秋末年已开始开凿运河,公元前486年,吴国在邗(今江苏扬州市西北)筑城,在长江、淮河间开凿运河,称邗沟。后又从淮河开一条运河通齐、鲁两国,沟通了济水和泗水。战国时期,魏邺(今河北磁县东南)令西门豹为加强农业灌溉,修建了“引漳水灌邺”水利工程。
魏惠王时又开凿运河,引圃田(今河南中牟县西)水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北郭,后又开凿从大梁到荥(今河南荥阳县北)的运河,引黄河水入颍水,沟通黄河和淮水的交通,称鸿沟。
秦昭王时,秦蜀郡(今四川成都市)守李冰在灌县西岷江中开凿都江堰,“中流作堰”分水,用水门节制水量,既免除江水泛滥,又利于灌溉航运。战国末年,秦修建郑国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引泾水向西注入洛水,全长150千米,使关中干旱的平原得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