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圣”王羲之(1/1)
“书圣”王羲之
在东晋时期,王氏是门弟高贵的士族,当时有“王马共天下”的说法。在王氏家族中,出了一个大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他七岁时就开始练习写字。传说他在走路、休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仔细揣摹字体的结构和笔法,心里想着,手指在自己身上一横一竖、一笔一划地比划着。日子长了,衣服都被他划破了。他每天写完了字,总是要到自己门前的池塘里去洗刷毛笔和砚台,久而久之,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的了。
王羲之每天在书房里全神贯注地练字,到了吃饭的时候,他都不肯放下笔来。有一天,王夫人给他送来他喜欢吃的蒜泥和馍馍。他连头也不抬,仍然继续挥笔疾书。过了一会儿,王夫人到书房来,看见王羲之满嘴乌黑,手里还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王夫人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王羲之出生在东晋大族世家,本来可以平步青云,做很大的官,可他喜欢逍遥自在,不愿做官。后来,扬州刺史殷浩与他关系很好,写信劝他出来,他才任职会稽内史。到那里做官,主要还是因为会稽的风景秀丽,可以娱人性情。王羲之曾经与谢安、孙绰等著名文人40多人到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宴会。这些文人在兰亭会上乘兴作诗,共得诗四十首,编成《兰亭集》。王羲之也在酒酣耳热之时,当场挥笔,为诗集作序,写成《兰亭集序》。这篇作品,共有28行,324字,笔飞墨舞,气象万千,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极品。
由于王羲之长期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谁能得到他的字,就像获得珍宝一样。据说,山阴地方有个道士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想请王羲之给写一本《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后来,他听说王羲之最喜欢白鹅,常常摹仿鹅掌划水的动作来锻炼手腕,以便运起笔来更加强劲而灵活。于是他就买了几只小白鹅,精心喂养。几个月以后,鹅长大了,全身羽毛丰满,非常可爱。道士故意把鹅放在王羲之时常经过的地方。一天,王羲之经过那里,看见这些羽毛洁白,姿态美丽的白鹅后,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欢,就向道士提出要买下这一群鹅。道士说:“鹅是不卖的,不过,如果你能给我写一本《道德经》,我就把这群鹅赠送给你。”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当场写好了《道德经》,交给了道士,带走了这群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