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太武帝拓跋焘(1/1)
魏太武帝拓跋焘
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北魏皇帝。鲜卑族,小字佛狸。在位30年,拓跋孙。泰常八年(423年),16岁的拓跋焘即位。自此东征西伐,始光四年(427年)率军进攻赫连夏,占领都城统万,与夏争夺长安。神三年(430年)关中之地全入北魏,夏被消灭。太延三年(437年)攻灭北燕,向东北扩展了疆土。五年,击败北凉沮渠氏,占领河西,统一了北方。与江东的刘宋王朝对峙,形成南北朝的局面。拓跋焘保持游牧民族酋长的习惯,出军多亲自统率。他7次率军进攻柔然。太平真君十年(449年)大败柔然,北方边塞安宁。他注意西域的交通。太延三年(437年)派遣散骑常侍董琬、高明等多携金帛,招抚西域9国。他为人勇健,能征善战。拓跋焘维护鲜卑地位,猜疑各族权臣犯上作乱,动辄杀戮。他又倚重汉人,李顺、崔浩、李孝伯等先后掌据政权。崔浩修国史详实记载北魏先祖事迹,涉及某些鲜卑习俗和隐私,拓跋焘不惜将三朝功臣司徒崔浩处死,连清河崔氏与浩同宗者以及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遭灭族。拓跋焘受崔浩、寇谦之影响,奉道排佛。镇压盖吴过程中,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量兵器,认为佛寺与盖吴通谋,决心废佛,诛杀僧人,焚毁经像,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宠臣宗爱行为不法,诬陷太子拓跋晃,拓跋晃忧惧而死。拓跋焘哀悼太子,宗爱惧诛,于承平元年(452年)谋杀了拓跋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