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党人的起义(1/1)
革命党人的起义
西方的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为传播,各种革命团体也相继出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湖南的华兴会、湖北的科学补习所和浙江的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创办人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作为其政治纲领。
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派遣会员纷纷回到国内,准备发动反清的武装起义。从1907~1908年的一年间,同盟会先后发动了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河口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民主、革命的思想,却已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
与此同时,光复会也在安徽、浙江策划暗杀清朝官员和发动武装起义。徐锡麟是光复会的领导人之一,他与秋瑾约定于7月同时起义。但因为被清政府察觉,于是徐锡麟决定提前行动。但还是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后惨遭杀害。秋瑾被捕,面对严刑拷打,她只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一句相对,坚决不出卖其他会员。不久,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清政府杀害秋瑾,一下子使革命的火苗愈益炽旺,“不知道秋瑾的人都因此知道了秋瑾,不懂得革命的人也因此受到了革命的教育”。社会各界痛悼秋瑾的诗词文章更是像雪片似的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鲁迅先生的《药》。
这些起义的失败,并未使孙中山后退,他总结了以往失败的教训,决定将策反的重点由会党转向新军,并把起义的地点改在广州,随后便发起了两次著名的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本决定在1910年2月24日起义,但因为广州城里发生军警冲突,形势骤变,打乱了原定的计划,新军遂提前起义。在攻打省城的途中,他们突然遭遇清军,起义军经顽强抵抗后溃退,起义失败。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同盟会领导人多灰心丧气。孙中山则相信革命的时机正日趋成熟,他和黄兴遂决定再次发动起义。
这次起义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原计划订在1911年4月13日发难,以赵声为起义军总司令,黄兴为副司令。但4月8日发生了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的事件,同时,同盟会由香港运到广州的炸弹又被清军查获,清政府加强了戒备,而起义所需的款项和部分枪械尚未到齐。革命党人只好将起义日期推迟到4月27日。是日,黄兴在风声鹤唳的广州,亲率敢死队120余人,毅然起义,重创了清军。可是革命军自己也伤亡惨重,黄兴多处受伤,后化装突围,返抵香港,起义失败。此役同盟会牺牲会员100多名,其中72人的遗骸被收葬于广州东郊黄花岗,故称“黄花岗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