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苏武(1)(1/1)
武帝三十七年(太初元年,前104)到武帝四十年,这三年多的时间里,由于汉朝在全力攻打大宛,匈奴十分猖狂。
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发的当年,匈奴左大都尉来信,希望与汉朝合作,杀死儿单于,之后就投降汉朝。汉朝同意合作,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去塞外筑受降城。
下一年,武帝三十八年(前103),汉朝派浚稽将军赵破奴率两万骑出朔方,至浚稽山迎接左大都尉,不料左大都尉政变失败,赵破奴不明情况,遭到儿单于的重兵围堵,全军覆没,赵破奴被俘。
儿单于趁势攻打受降城,不能下,在汉边烧杀一番离去。
下一年,武帝三十九年(前102),儿单于欲再攻受降城,未至受降城即死,句黎湖单于继位。是岁,汉遣徐自为出塞修筑亭障,韩说将兵防守,路博德驻军居延。然而在当年秋天,匈奴打入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酒泉、张掖,杀掠吏民无数,徐自为所筑亭障均被破坏。
当时,李广利正攻打大宛,匈奴有拦截李广利的想法。李广利归来之时,匈奴欲击之,只是恐贰师兵盛,不敢动手。
武帝四十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破大宛归来,威震西域,刘彻打算借着汉兵威势,趁胜攻打匈奴。同年,匈奴国且鞮侯单于继位。
且鞮侯刚刚继位,被汉军震慑,因而将扣留在匈奴的汉使尽数遣回,并表示:我是儿子,怎能和汉天子相比呢?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刘彻听到且鞮侯服软的话,甚嘉之,遂遣中郎将苏武带领使者团前去匈奴,犒赏且鞮侯。这个使者团,一共有一百多人,除了正使苏武、副使张胜等极少数人是朝廷的正式官员,大部分人都是苏武和张胜招募而来的临时工。他们大都出身于贫苦之家,因希望改变命运,甚至只是为了赚一点儿钱,才踏上了这条道路。他们也许想到了此行之艰险,但万万没有料到,他们大部分人都将有去无回。
当年,且鞮侯在说完软话后觉得那些话有损颜面,十分羞愧,于是待苏武到来后十分傲慢,其态度远非汉使所望。所以那次出使,双方都很不愉快。
苏武等人不过是些使者,顶多在匈奴发发牢骚,单于听过也就算了。哪知道就在他们要离开匈奴时,摊上一件大事。
在匈奴国内部,有人想谋反。
主谋者有两人,均来自汉朝,一个叫缑王,河西之战后随浑邪王降汉(事见前121),是浑邪王的侄子,两年前,赵破奴率两万骑迎接左大都尉,全军覆没,被俘的汉军就包括缑王。和缑王合作的人,叫虞常,按照史书之意,他应该是前些年跟随卫律投降的人。
缑王和虞常的计划是:劫持且鞮侯单于的母亲,逃回汉朝。
当时,苏武一行人正在匈奴,虞常发现,这批使者团中有熟人:副使张胜。
虞常觉得可以和使者团合作。他和张胜取得联系,对张胜表示:我知道汉天子特别恨卫律,倘若我把卫律杀了,希望汉朝能给我赏赐。
张胜也想立此“非常之功”,听说虞常有这能耐,当即允诺,并给了虞常许多礼物。
一个多月后,且鞮侯单于外出打猎,只留下他的母亲和一些贵族在单于王庭。虞常等人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便打算行动。
然而在行动前夕,他的队伍中出现了叛徒,以至于他谋划的事情被匈奴人知晓,匈奴人发兵攻打,缑王战死,虞常被俘。
这么大的事情,汉使自然有所耳闻,尤其同谋者张胜,他很担心虞常将自己供出来,惊慌之下连忙把他和虞常的阴谋告诉苏武。
可苏武能有什么办法呢?他一个汉使,竟然跑去干涉别国内政,还阴谋杀害丁灵王卫律,这就不是使者能做的事,苏武也无可奈何。
苏武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自杀。
他这又是何苦呢?
苏武说:“这件事情肯定要牵连到我,我是没办法了,等敌人把我虐待之后再死,那就给祖国丢了脸。”
原来,苏武知道自己脱不了干系,就想在匈奴人惩罚他之前先死了,以免使祖国蒙羞。
当时,苏武说完就要自杀。随苏武出使的张胜和另一名使者常惠赶紧拉住苏武,好说歹说,苏武这才作罢。也许他们都寄希望于虞常,只盼虞常不要供出张胜。
可是,被关进监狱的人,有几个不老实交代的呢?虞常最终供出了张胜。
且鞮侯单于本来就对这伙盛气凌人的汉使不满,现在他们又越俎代庖,扰乱国政,更是让且鞮侯愤怒到极点——你们这种行为,算什么使者,简直与土匪无异!
单于打算把汉使都杀了。
幸好有人劝谏,说就算汉使谋杀的人是单于,也不过被全部杀光,何况他们谋杀的仅仅是卫律,把他们全部杀死就处置过重,对待这批汉使,最好将他们都劝降了。
单于听了此人的建议,并且让卫律负责此案。
卫律打算从苏武入手,只要苏武投降,其他汉使就简单了。
苏武现在难过极了,他对常惠等人说:“我有辱使命,给祖国抹黑了。即使苟且偷生下来,又有何面目回去呢?”
说完,苏武就拔刀自杀。
一刀下去,血如泉涌,卫律大惊,冲过去抱住苏武,忙召医生。
史书记载了治疗苏武的过程:在地上挖了个坑,坑里燃起了无焰之火,让苏武伏在火坑上,在苏武的背部推拿,以导出淤血。
据史书说,虽然经过这些治疗,可苏武仍然断气了。但过了半日,苏武又有了气息,复活了。
这很可能是后人为了体现苏武神奇而编出的吸引人眼球的故事,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苏武严重的伤势。
常惠等人看他们的老大有气出没气进的样子,都伤心得号啕大哭,祈祷苏武别死。
单于听说苏武这么硬气,非常欣赏,每天都派人问候苏武的伤情。至于那个首谋者张胜,则被逮捕了。
一段时间过后,苏武渐渐痊愈。到处死反者虞常的那天,单于让苏武也去现场,希望用这血腥的场面震慑苏武,迫使其投降。
那天,虞常被杀之后,卫律大喝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正在招降,投降即可免死。”
张胜正在犹豫,突然见卫律拔剑击向自己,再想到刚刚身首异处的虞常,张胜打了个哆嗦,连忙大呼投降。
张胜投降后,卫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苏武。
卫律说:“副使有罪,你也当连坐!”
苏武反驳道:“我从来都没有参与过此事,和张胜又无亲属关系,为何要跟他连坐?”
卫律见语言恐吓不了苏武,于是像对待张胜那样,举剑欲斩苏武。
可苏武不同于张胜,别说求饶,苏武连动也没动——已经死过一回了,还怕你不成!
卫律只想吓唬苏武,并非真的要杀他,所以当看到不惧死亡的苏武,卫律也有些佩服,他语重心长地对苏武道:“苏兄,我之前负汉归匈后,幸蒙大恩,被封为王,如今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兄弟你今天投降,明天就跟我一样。你再这样执着下去,最后也不过死在荒野之中,可谁知道你是为汉朝而死的呢?”
苏武不说话。
卫律继续展开攻势,说道:“你听我的话投降吧,我愿和你结为兄弟。你今天倘若不听我的话,恐怕就再也见不到我了(言外之意是苏武活不长了)。”
然而,就在卫律恩威并施的时候,苏武突然破口大骂道:“你身为人臣,却不顾恩义,你叛主背亲,是个投降了蛮夷的家伙,我再见你做甚?且单于因为信任才让你决断我们的生死,你不秉公处理,反而想挑起两国的战火。你应该知道,南越杀了汉使,最终被废为九郡;大宛杀汉使,其国王头颅已被悬于汉宫北阙;朝鲜杀汉使,很快被诛。匈奴从来没杀过汉使,你明知道我不投降,却要杀我以挑起事端。我告诉你,匈奴的祸患将从我死之时开始。”
在苏武口中,卫律是一个忘恩负义、卖国求荣、自以为是、以权谋私、唯恐天下不乱的卑鄙无耻之徒。卫律听完,虽然气急败坏恨不得将苏武杀掉,但冷静下来也有所触动,只是现实不允许他再回去当一个苏武眼里的好人了。
卫律劝降不了苏武,只好把苏武的强硬态度报告给单于。
得知苏武如此,单于欲收服苏武的想法更加强烈了。现在,单于已经知道,这苏武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既然言语的恐吓、引诱都不能奏效,单于决定让苏武吃点儿苦头。
单于将苏武关进地窖,不提供饮食,欲令苏武忍受不了折磨而告饶。
漫天大雪,缺衣少食,在地窖中的苏武饥渴难耐,非常难受。
匈奴好多天都没有给苏武吃的了,可让匈奴人奇怪的是,他们每天探视苏武,都不见其有衰败的样子,别说饿不死,简直就不像个挨过饿的人。
渐渐地,匈奴人知道苏武不吃饭也不死的原因了:苏武不是人,是神!
他们哪里知道,苏武并非什么都没吃,他吃的是衣服。
衣服怎么能吃呢?
汉人的衣服自然不能吃了,可匈奴的皮裘,都是货真价实的动物皮,虽然口感不佳,但吃了还是能补充能量的。苏武在地窖,每天揪一块动物皮,混着雪水吞下去,这才保住了体力,匈奴人不知情,惊讶之余将他视为“神人”。
但匈奴不会因此而放掉苏武的,因为这个“神”似乎还没有逃走的法力。他们又想到对付苏武的奇招:将苏武放逐至北海无人居住的地方,并且给了苏武一批公羊。他们许诺苏武,只要苏武把羊喂好了,就放他回家。只是这个“喂好”的标准令人绝望:公羊产奶。他们为这个想法感到得意,说完就大笑着扬长而去。
苏武是杜陵人,几十年都生活在关中,突然被流放至荒无人烟、极度寒苦的北海,环境的巨大变换一定不好适应。至于匈奴要在公羊产奶的时候放他回家,则纯粹是消遣他的。
苏武在之前已经有过两次寻死的想法了,那么在环境困苦、归期无望的情况下,苏武会不会死呢?
苏武并非动不动就要自杀的人,他其实很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他自杀,只因他不愿意受辱。
被放逐至北海的苏武,犹如流落荒岛的鲁滨逊,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苏武不能像鲁滨逊一样从废船上捡到些生活用品,他没有食物,只能当强盗。只不过他抢劫的对象,是野鼠。苏武靠抢劫野鼠粮食的办法,活了下来。
那是个连野人都没有的地方,苏武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过着除了困难就什么也没有的生活。他没有朋友,也没有可以说话的对象,有的时候,苏武寂寞得难以忍受,便和那些他喂养的羊聊聊天,和羊聊天太无聊了,他还会抓些恨他入骨的野鼠。他应该发现了,如果长时间不讲话,说话的能力就会退化,所以他坚持每天都花一点儿时间来练习说话。
但苏武也可能根本没有寂寞的时间,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他每天不得不全力去寻找食物、制备生活用品,才能够继续活下去。在身体极度困乏的情况下,他只会将每天仅有的时间用来睡觉而不会去感受什么寂寞。
那是一种让人绝望的生活,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生命的无意义将暴露无遗。也许苏武曾不止一次地思考过:活下去还能做什么呢?即使痛苦地活着,可到头来还是会死于荒无人烟的北海,谁知道我呢?在这苍茫无边的北国,我和牛羊、野鼠、飞鸟有什么区别呢?
人一旦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就不可能再停下来,就像一个成为信徒的人不愿意停下朝圣的脚步,总要寻到些东西才甘心的。也许他们永远也找不到这个意义了,因为在永恒的时间和空间面前,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将失去意义。造物主不愿见人类如此悲剧,于是教导人类妥协,去给生命赋予一个意义。那也许根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总归是意义,这就足以支撑着人类度过漫长而无聊的人生。在北海牧羊的苏武,除了苦难还是苦难,是什么支撑他继续活下去的呢?
我想是忠于祖国、忠于君王的信念。苏武出使时,刘彻曾赐予其使节,他到北海后,不论吃饭睡觉还是劳动,都不放下汉节。汉朝的使节上面,点缀有动物的毛,由于苏武每天都手持汉节,以致到后来旌毛全部脱落。许多年过去了,那枚汉节早已不再是当初的样子,可苏武始终没有丢弃它,只因他心目中的汉节,仍然如当年他离开长安刘彻给他时那般鲜艳。正是这股信念,不但让苏武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动力,还让苏武抵住了匈奴人荣华富贵的诱惑。不要嘲笑苏武用忠君这个信念让自己活下去是多么愚蠢,也许在苏武看来,或者在几千年后的人类看来,你那所谓的高尚信念,根本就一文不值。
当然,情况可能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糟糕。也许不时会有人来他牧羊的地方偷窥他的近况,询问他是否愿意投降,只不过到后来,他们见到紧握在苏武手中的那枚汉节,就不好意思再开口。
匆匆五六年过去了,苏武还是没有看到丝毫回家的希望。几年里,他应该想办法弄到了一些母羊,以使自己的羊群可持续发展。现在,他有了羊皮做的大衣,有个遮蔽风雪的地方,有一张可以打猎的弓,以及一些简单粗陋的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些余粮。总之,他不再像初来时那般艰难了。有时候,他静静地看着啃草的羊群,忽然思绪就飘到遥远而温暖的南方,那里有他慈祥的母亲,年轻好看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孩子,在朝为官的两个哥哥,还有两个妹妹……他们都还好吗?父亲的墓地,应该都有人打扫的吧!
他有时也会想一想和他同来匈奴的使者,也不知和张胜一起投降的还有几个。他可能有所耳闻,那些没有投降的汉使,全都被分散流放,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生死和所在。苏武也会突发奇想:在我能看到的最远地方,会不会就住着我的同胞呢?
有时他跟随羊群在溪边饮水,无意间从倒影中看到蓬头垢面的自己不知何时已留了一丛乱蓬蓬的胡子,而他竟然也想不起自己在汉朝时的俊美模样,不由得哑然失笑,笑到后来不禁有些呜咽。
有一天,正看着羊群发呆的苏武,忽然被一阵马蹄声惊动,他循声望去,见远处来了好大一群人。他又惊又喜,连忙朝那群人面前奔跑。那群人在这荒凉之地看到苏武这么个人,也感到新奇,一来二去,双方就认识了。
来者是单于的弟弟於靬(yú jiān)王,到北海打猎的。苏武挺愿意和他们一起,他会许多野外生存的技能,可以帮於靬王校正弓弩,制作捕猎用的网子等工具。
苏武给於靬王带来的惊奇,可能不亚于星期五带给鲁滨逊的,毕竟苏武是个有独一无二技能的人,而且还很聪明,即便有时有些死脑筋,看起来也可爱得很。
於靬王很喜欢苏武,渐渐地开始给苏武供给衣食,到后来苏武就不用起早贪黑去劳作,而只要跟着於靬王做一个技术工人就行。
苏武和於靬王待了三年多之后,於靬王生了重病。於靬王自知命不久矣,临终前想到了冰天雪地里的苏武,于心不忍,便给了苏武一些牲口和生活用品,其中还包括帐篷。
於靬王的赏赐让苏武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那也许是苏武在匈奴过得最舒适的一段时间了。苏武娶了匈奴女子为妻,还生下一个儿子,叫苏通国。
不过这样的生活并不长久,当年冬天,苏武的牛羊全都没了,据苏武后来说,那是被丁令王盗走的。
重新一贫如洗也许并非一件坏事,因为在衣食充足的环境下,只要有时间苏武就会思考,而思考只会给他带来痛苦。那么用无休止的劳动让身体疲乏,从而没有精力去思考任何东西,也许是苏武用来缓解痛苦的最佳方法,毕竟,心灵的痛苦远远比身体的痛苦更折磨人。
於靬王死了,跟他来的人也都走了,从此北海上就剩下他和他的妻儿,整天与羊群野鼠为伍。直到有一天,一个人的到来,让苏武欣喜若狂,不禁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这是苏武在汉朝的旧友,叫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