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赋税经济改革(1/1)
如同一道惊雷劈到了身上,刘彻一时间呆若木鸡。
他的陵寝……?
前朝皇陵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刘彻和其他人都相当清楚。
作为陪葬了大量金钱器物的陵寝,从来都是被那些盗墓贼或者穷到活不下去的人下手的重点对象。而相较于本朝的陵寝,前朝或者其他时期的陵墓,防护力度显然要弱上许多。
即使当朝还会派遣戍卒去守陵,但是这怎么样也不能和当朝自己的陵墓相比。
而非皇室的贵族公侯或者黔首之家,也是有子孙繁盛的时候被盗的几率小一点,过上几代人就难说了。
——但是,他的陵寝,居然在大汉尚且存在的时候,就遭遇了这样的浩劫!
放火!居然有乱民冲到他的陵寝附近放火!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皇陵驻守的士卒呢?当地官府呢?都是干什么吃的?
让人冲进去放火不说,还能放纵火势燃烧到那样的地步,烧到连未央宫都能看见火光——这火得多大?而且,得烧多久,才能形成这样的火势?
没能拦住那些乱民也就罢了,居然连火都不能及时灭掉。
关键是这件事情不能细想。
都能有人进去随意放火了,难道没有人跑进去盗掘他的陵寝?
当地戍守的人连放火都阻止不了,这部分防护到底糜烂到了什么地步?
-
这一段内容,对于一部分自诩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忠君爱国之辈,简直是直往他们心口戳。
这部分人,在每一个朝代都存在。
他们当然知道本朝民不聊生的现状,他们也自觉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们给出的解决方法还真就是譬如“祈求上苍宽恕”“换个皇帝”“换掉某个大臣”“换掉皇后或某个后妃”……
总之,他们知道问题,但提出来的都是些货不对板的解决方案。
——他们真的不知道真正造成民不聊生的原因是什么吗?
他们内心深处其实是知道的。
但是那是自家的利益,是自己肚子里的肉,怎么可能吐出来?
所以也不过是嘴上说说,然后顺便来一场朝堂斗争,为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已。
-
而这番话简直是说到了所有百姓的心底里。
“换个皇帝老爷就等于天下太平了?”有人嗤笑,说句实话,谁当皇帝老爷关他们什么事儿,正统不正统的,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人也不那么在意。
他们要的,就是能够活下去,能够有片瓦遮身,有东西吃,有衣服穿,能够安安稳稳地生儿育女,看儿孙成亲……至于皇帝是谁,有什么关系?
难道说换一个皇帝,就能让他们立刻吃饱穿暖不交赋税不服徭役了?
那他们肯定支持换皇帝,谁不让这个皇帝登基,他们就弄死谁。
但问题是,大部分皇帝好像都一个样啊!换了谁,大家的日子还是照过,赋税和徭役还是那么沉重,该被那些官老爷们欺负还是被欺负。
身边人纷纷附和:“是啊,我们又不是什么皇族宗室,这王莽爱登基不登基,但是他要是解决不了咱的问题,那咱肯定还得自己给自己讨个公道。”
“他能解决吗?那地方上谁听他的?”
“就是,之前闹灾荒,县衙还没有丧尽天良,还想要让县里面的那些粮商们放粮,但是那些人谁愿意?……还是县衙有点手段,最后也不过是价格低了一点。”
众人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不过是升斗小民,并不明白朝中到底是如何行事、如何运转,但是从身边出发,从日常生活之中,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就连县里面的这些个粮商在面对利益的时候都敢于对上衙门,那那些大官家族呢?他们能乖乖地听皇帝的话?
【王莽确实看到了问题。】
【他表示,都是土地私有制的错,才让豪强们良田无数,而百姓们流亡各地;】
【同时,他又指责了西汉的赋税制度,虽然看起来实行三十税一的薄税,情况比三代还要好;但是实际上百姓们大多没有自己的土地,必须要成为佃户给地主交租,加上赋税和沉重的徭役,最终的税率应当是十税五!】
【因此,王莽决定改革,他要改动田地制度——取消土地私有制,将一切重新变成公田,恢复旧日井田制的荣光。】
【简单来说,他规定天下的田地都更名为“王田”,禁止买卖;家中男丁超过八个,可以获得九百亩田;少于八个、而田地超过九百亩的,就需要将多出的部分分给族中邻居,没有土地的人按照以上原则授田。】
【除了将田地更名之外,他还将奴隶改名为“私属”,同样禁止买卖。】
【怎么说呢,土地私有制,确实是导致土地被买卖、普通百姓大量失去土地的制度上的原因。】
【土地国有禁止买卖,确实能够从制度层面避免农民失地继而生计寥落。】
【但是,土地国有并不等同于井田制,井田制在东周走向衰败,是随着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有志天下的诸侯国变法改革土地所有制,变公有为私有,最终秦朝统一,也说明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私有的土地所有制确实是大众的选择。】
【王莽的这个制度,本身就不是非常符合生产力情况的。】
【简而言之,即使他真的成功施行,最终也难逃不符合实际而造成的混乱。】
【更何况,他压根就推行不下去!】
【——占有大量土地的是什么人?最少最少,也是个地方豪强。往大里说,那就是朝堂高官,三公九卿,宗室外戚,王侯之家。】
【王莽能够让这些人放弃手中的田地吗?他能吗?想也知道根本不可能。】
【在这些人的反对下,他的这个完全违背了中上层全体的利益的政令,根本不可能推行下去。】
【因此,在实际情况中,王莽压根没有给失地百姓分地主的土地,只不过禁止了土地买卖——而这一条,也只是施行了极短的时间,很快就被废止了。】
【不能分地主的土地,那么百姓们怎么可能获得土地?王莽又怎么可能有真正改革的力量?】
【一个政权,如果不能对过往既得利益者的财富动手——如地主手中的土地,那么根本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改革,因为改革是需要基石的。】
【而分土地,不仅是我们的先烈们这么做过,就连大部分古代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也这么做过,只不过先烈们是做的最彻底的、最实打实的。】
【那么说回来,王莽没能分地,那么他有没有给最底层的百姓们带来其他方面的好处?比如他所说的西汉的沉重赋役问题?】
【也没有。】
【他否定西汉的三十税一,但是他在王田之中,施行的是十税一——这让他在得罪了大量地主之后,又得罪了所有的农民。】
【一下子将对立的两方都得罪了,王莽的这个改革也实在是让人难以评价。】
【而两方都不待见的改革,根本不可能能够推行下来。】
王安石认真地看着其中的一幕幕,仔细揣摩着改革的每一步,并且回忆着自己的经历和所学。
虽然王莽的这些个改革全部都失败了,他也成为了整体评价偏负面的人物,但是作为尝试推行改革、尝试解决西汉末年乱象的人,王安石还是觉得王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而西汉末年的混乱,和大宋如今的情况也确实有那么一部分相似之处。
虽然大宋如今经济远超西汉,民众的自由度也大大提高,官制改变、采取了科举……但是,农民失地,依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大宋,不抑兼并啊!
而大宋又只占据了中南部地区,并没有夺得燕云,但是人口数量却非常多,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土地的紧张。
王安石心中也有着一打关于土地和赋税的改革计划,只不过还未尝试执行。
现在看来,他可以通过这个东西仔细再琢磨一遍自己的计划,用这个后人口中的评价和观点来给自己的计划做一个参考。
这一部分内容,着实不得了。
王莽根本做不成改革,这是事实;他动不了大地主们,想要分地改革完全就是痴人说梦。
——但是,想要改革,就一定能够做到对土地动手吗?
不能做到对土地动手,不能做到对王侯世家大族的利益和土地动手,就不能真的做到改革吗?
但这谈何容易!
大宋甚至不能和其他王朝相比,因为大宋的土地问题是开国时期就存在了——别的王朝打下来天下后,就对既得利益分割了一波,并且给百姓们一一分地。
但是大宋……虽然确实对部分地区的大族动过手,但是留存的却同样非常多,且朝廷还主动给出去了大量土地——这部分土地于朝廷而言不算很多,但是于百姓而言就相当多了。
有了这样的开始,后续也更加不好操作。
尽管如今的大宋子民,不通过耕种也能有其他生计,譬如做个小买卖之类的。但是土地怎么可能一样呢?
但是,他王介甫能够动得了那些大地主吗?
他能够真的将改革推行下去吗?
他若是得罪了地主们,又能够让百姓们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改革吗?
王安石苦笑。
这个东西,说是改革,但句句背后的意思,都是在鼓励大家拉起一支军队,用武力来将大户们全部犁一遍,而不是让人改革。
-
朱棣顿时找到了一个让人高兴的点:“恢复井田制,已经有了王莽这个例子在先,我那好侄儿还想复周礼,实在不知道他是怎么读史的。”
至于说建文帝到底有没有真的想要复井田周礼,那不重要,反正建文的好大臣是提出来过,建文也没有明确反对过,那就是他想呗!
至于说王莽……也确实是让人大开眼界。
改革改革,就是想要解决天下朝堂弊病,才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目标,至少也是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为了朝堂诸公们,或是为了皇室皇帝本人,或是为了天下子民。
但是王莽这个改革,居然能够让得利者和失利者都感到不满,也着实是个人才。
【而王莽改革改出的问题还不止这一个方面。】
西汉后期的百姓顿感茫然。
这王莽……虽然有着称帝之心,但是之前不是名声挺好,备受推崇吗?
能这么得到赞赏的人,除了他谦虚简朴外,能力方面总也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但是,他怎么就能想到要这么改革呢?
“不让买卖土地倒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他得真的能给我分地啊!”一个老汉从耕种中停下,直起了弯着的身子,捶了捶腰道。
他现在想要的也不多,反正他家也没有什么欠债,也不需要卖地还钱,所以只要能够有地就行了——但是,王莽得真的能够给他家地啊!
不能给地,那什么都是空话。
“十税一?”一名妇人惊诧道,“他说现今赋役沉重这也没错,但是他居然想要十税一???这和朝廷又有什么区别?到头来比在朝廷手下还难过!”
好歹朝廷是规定的三十税一,总体赋税沉重,是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杂税,以及各地官员的私自盘剥。
王莽他指责朝廷这没问题,但是他实行十税一,难道就是什么好办法了吗?
十税一,田租就提高了不止一倍;然后呢?租子提高了,难道朝廷就不会有什么杂税了吗?难道地方官们就不会私自加税了吗?
这是要逼着他们去死啊!
或者,是逼着他们去造反,不,是去起义!
【在针对西汉广泛存在的富商大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盘剥百姓的情况,王莽也进行了一番改革,毕竟这也是导致小农破产最终失地继而变成流民的重要原因。】
【他在这方面的改革叫做“五均六筦”。】
【首先是“五均”。王莽在长安和其他五个选出来的主要城市,设立五均官,用来管理市场。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按照经营情况收税;二是于每年二月份评估标准物价,若是市场价格高于评估,那么官府就要平抑物价,若是低于评估,则随意买卖。】
【其次是六莞,是指六种经济。首先是盐、铁,以及酒,由国家专营;铸钱同样由国家专营;以及,向养蚕、樵夫、渔民、纺织缝补、工匠、医者乃至商贩等等,征收山泽税。】
【此外,还有一个“赊贷”,即想要处理祭祀、丧葬的百姓,以及想要行商的百姓,若是没有钱财,就可以向朝廷借贷;而祭祀的借款需要十天之内归还,丧葬的钱需要在三个月之内归还,而这两者不收取利息。至于行商的借贷,每年缴纳十分之一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