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53章 赤眉困境

第53章 赤眉困境(1/1)

【说起来坟墓这件事情。】

【为了获取粮草财富,也可能为了获取金银,也可能为了发泄愤怒和怨恨,在进入长安之后,赤眉军的军纪涣散,大量放火,不仅烧毁了宫廷,还烧毁了不少坊市;】

【同时,他们大量发掘陵墓,皇帝园陵、宗庙陵寝……没有一个他们没有下手。】

【虽然理论上,这种发掘陵墓来筹集粮草军资的事情在整个历史上并不罕见,这几乎可以算成是起兵征战之后的一种常态了,可是赤眉军这样的行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军纪太松垮了。】

【赤眉军的发掘行动,甚至并不算是在统一命令指挥下进行的发掘,而是自发的、混乱的、随意的发掘,而他们这样的涣散军纪的行为,又反过来推动了军纪的进一步崩溃。】

【军纪崩溃后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又能在民间有什么好风评?】

【此外,鉴于赤眉军的士卒多为琅琊郡等东部地区的人,因此,他们现在思乡之情愈发猛烈——尽管樊崇等人为了不让大军崩溃而强行西进,维持了一波大军,但是思乡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

【特别是赤眉军现在成功攻下了长安,在不少士卒们看来,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是时候回归家乡了啊!】

【反正长安也没有多少粮食,留在这里也是忍饥挨饿的,倒不如带着财宝回到家乡,做个富家翁。】

朱棣叹气。

士气、军纪、思乡之情、不愿意继续打仗等等问题,没有一个好解决的。

当年他起兵靖难,同样遭遇过这样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那些普通士卒们身上,还出现在了军中的高级将领们身上。

这还是他的靖难从起兵到最终大获全胜根本没花几年的前提上的。

他的士卒多是北地出身,将领们同样如此,大家对于南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归属感,有了功绩钱财之后,也都更愿意回到家乡,来上一个衣锦还乡;

而对于打到京师干掉他的好侄儿这件事情,起初大家的热情还算高涨,但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征战之后,不少人就开始打退堂鼓——北地到底只是一个或者几个王爷的封地,不能和坐拥整个天下、数十万大军的皇帝相比,他们心中是有畏惧的。

等到后来,他带兵直插京师,距离京师仅有一点距离的时候,对于和平的渴望、对于战败的恐惧,以及心中野心的不足,都让大部分将领们决定就此退兵打道回府。

他们觉得,能够和朝廷二分天下已经很不错了,已经是足以夸耀的功绩了,何必一定要打到京城呢?反正建文帝又拿他们没有办法。

当时朱棣并没有太过意外,毕竟他早就觉察出来了自己手下将领们的情况。

只不过,他到底是平安渡过了那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凭借自己素日来的威望,凭借自己多年来打下的战果,也凭借自己靖难以来的屡屡成功的结果。

再加上,他手下的军队归根结底,也还是正经军队,有着详细的军纪、士卒们有着自己要听从命令遵守纪律的认知,将领们也知道带兵的基本准则。

但是樊崇的赤眉军,那可真就是草台班子,而樊崇本人又不是什么天选之人,没有绝佳的军事嗅觉、也没有统兵练兵治理天下的天赋。

想到这里,他越发觉得自己的老父亲真真是天纵之才:“能以布衣起兵坐拥天下者,惟太祖一人耳!”至于说汉高祖刘邦,那也不是纯纯粹粹的布衣嘛,起码不能和老父亲的出身相比。

-

比起朱棣的大发感慨,西汉的皇帝们情绪就不是非常美妙了。

什么叫把皇陵园寝全都挖了?什么叫做这种做法已经是常态了?

那赤眉军发掘陵墓的事情居然不值得大书特书、严厉批判吗?他们的问题竟然不是发掘陵墓,而是没有军纪???

军纪是很重要,但是发掘陵墓这件事情难道就不值得一个“大问题”的评价吗?

刘邦的表情扭来扭去,坐立不安。

这赤眉军发掘的陵寝,显然是他们大汉的皇陵、宗室陵墓等等,可是要是这种发掘陵墓的做法在后来成为常态的话,那他们的皇陵岂不是毫无安全保证,不仅被自己朝代末年的各种军队挖掘,还有可能被日后的不知道哪个朝廷或者哪个军队挖掘?

这种做法究竟是怎么成为常态的!

-

百姓们则是对赤眉军的遭遇表示了一番,只有两个字,“活该”。

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天然的好感度就会高一点,这他们认了;但是你赤眉军,腿上的泥点子还没有洗干净呢,居然就不认百姓、对百姓下手了,那你还想要什么活路?

指望那些地主们支持你?做梦呢!

【而在长安之外,赤眉军也没有了多少退路——尽管可能他们还没有什么明显感觉。】

【隗嚣跑回去之后,很快就重新站稳了脚跟,作为一个枭雄,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着实有不少人愿意追随于他;】

【与刘盆子同一时期称帝的刘秀,也在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地盘,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功了大半。】

【在赤眉军进入长安的前后,刘秀一方面不与赤眉军正面冲突,只是将刘玄封为淮阳王,并且宣称禁止伤害刘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之罪;一方面派遣邓禹攻取河东,同时还让人继续围攻洛阳。】

【他的这个做法奏效了。首先,将原本支持于刘玄的那些豪强们拉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特别是在张卬等人杀死刘玄之后,长安地区的豪强们越发反对赤眉军;】

【其次,河东被邓禹成功控制,洛阳的守将朱鲔在获得了刘秀的准话——不会因为当年他谋划杀死刘縯而清算他,会保证他的官爵待遇之后,选择了投降,十月份,刘秀成功进入洛阳,并于此定都。】

【在这些计划都成功之后,刘秀又构筑了一条位于长安东边的防线,也可算作是包围线:河北地区的起义军被全部扫平,河南、荆州等地的反抗势力也被扫平,起义军和自立为王之人纷纷投降。】

【这样一来,刘秀已经成功控制了从河北到洛阳、到河南、荆州这一线的区域,加上河东,就彻底堵死了赤眉军东归的道路,也成功地从东面包围了长安。】

刘邦对自己这个后代儿孙表示了诚挚的欣赏。

“稳扎稳打,沉得住气,又能迅速抓住机会,这才是打天下应有的眼光能力!”他的赞赏是真心实意的,老刘家在出了那么些个不合格的皇帝之后,能够腾云再起,出现这样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子孙,那着实是祖宗保佑,上苍恩德。

纵观刘秀的一系列做法,都称得上是优秀。

先前看准时机与兄长叔伯一同起兵,在征战过程中又展现了自己个人的卓越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成功地收服了人心,稳定了自己的核心班子;

在兄长遭到残害之后,能够忍辱负重,不盲目发泄仇恨报仇,而是暂时稳住刘玄、寻机将自己派出去脱离掌控,这一系列行动又证明了他的政治天赋和政治能力——有些雄主,征战天下的眼光没问题,可在政治方面就一下子成了一窍不通的状态。

这种雄主,即使能够打得下来天下,但是在后续的建设王朝、处理朝堂、治理中央和地方上,也难有作为,说不得还可能会遭遇翻车,落不着个好。

但刘秀就显然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毕竟,在接下来,他还能来上一个给刘玄封王、不许他人伤害刘玄的操作,借此拉拢关中豪强的支持;又能对参与了谋害兄长一事的朱鲔宽容以待,展开胸怀,不因此追究他还给他官爵,做了一个成功的招抚的例子,既得到了洛阳,又为接下来可能的招降打好了基础。

多棒!多么高水平!

而且这小子还是政治军事两手抓,政治上突飞猛进的同时,军事上也在一路前行,现在赤眉军早已被包围,想要东归都没有什么路可走——他们若是想要获取粮草,最有可能的就是跑到隗嚣的地盘上去。

这样一来,隗嚣和赤眉军彼此还能互相消耗一波,进一步削弱双方的力量。

有这样的一个开国之君在,东汉应当是百年无忧了。

至于百年之后,既有西汉末年以来的地方豪强问题,又应该会有东汉自己的各种朝堂问题的东汉,又该何去何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能够延续多久……那就真的要看东汉中期的君主情况了。

太远了,他这个西汉的开国皇帝根本管不了啊!

即使能够管得到,可他现在的经验,也未必适合日后的情况,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可以永远使用下去而无需调整改变的方法。

想到这里,刘邦又高兴了起来:“乃公能有这么出色的后人,已经足够夸耀了啊!”

至于其他那些没影儿的烦恼,他又何必这时候去纠结,庸人自扰呢?

【进入长安不过四个月,在冬季的严寒之下,在缺衣少食之下,长安已经陷入了“人相食”“白骨蔽野”“城郭皆空”的地步。樊崇不得不带领赤眉军退出长安,寻找粮草。】

【樊崇选择的目标是陇右的安定(宁夏固原)地区,以及北地(甘肃庆阳)一带。】

【但樊崇没有料到的是,隗嚣在这一片的力量并不小,尽管他才回到陇右不久,但是他手下的力量却也并非那种刚刚立足的割据力量。】

【因此,赤眉军在陇右一带并没有讨到好,又因为当时正值隆冬,赤眉军本身也没有什么充足的御寒衣物——否则他们也不需要大冬天的跑过来作战了——大量的士卒在陇地被冻死,又有大雪纷飞,显然再打下去情况对于赤眉军只会越发不利。】

【于是,樊崇又带着剩余的大军返回了长安。】

【此时的长安已经被邓禹占领,但双方拼杀过后,邓禹没能敌得过赤眉军,败退高陵。说起来高陵这地方在这一系列的作战之中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哈。】

【赤眉军没有粮食,邓禹所率的大军也没有粮食,退到了高陵之后,士卒将领们同样饥饿不已,刘秀觉得邓禹在长安的一系列作战中表现都不怎么样,于是便让邓禹退军,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综合各种情报,刘秀已经推断出了赤眉军的下一步,他给邓禹传令道:“赤眉军没有粮食,此次又在陇右折戟,日后他们必然会往东而来,到时候自然就能击败他们。”所以你们不要忧虑,更不要没事儿跑去和他们动兵。】

【但是邓禹没听,他依旧时不时地派遣军队去攻打赤眉军,但彼时士卒们早已是又冷又饿,根本无法作战,自然是屡屡战败,继而使得士气越发低落。】

嬴政对邓禹这个名字还是很有印象的。

“之前那个把刘玄葬入霸陵的就是邓禹来着吧?他当时是大司徒了。”

大司徒这个官职,原来的名称是丞相。能够被任命为大司徒,不管这个大司徒的权力较之原本的丞相缩水了多少,都绝对得是一个皇帝心腹。

他必须足够受皇帝信任,自身有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处理好朝政、平衡好百官,简言之,他在是皇帝的心腹,深受皇帝信任和倚重的同时,还得能够让百官信服,让官员们承认他。

——当然,这种定律在王朝中后期不一定成立,到时候的丞相可能只是皇帝信任但却不被其他官员承认,也可能颇有威望但却不被皇帝信任。

但是在开国阶段,这个定律大体上还是能够成立的。

所以说,在经历了这样的违抗圣旨,在经历了这样的屡屡战败之后,邓禹依旧深深受到刘秀的信任,没有被刘秀放弃或者怀疑?

而且,在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之后,朝中的其他官员,特别是和刘秀一起打天下的那些个将领官员们,依旧愿意认可邓禹?

这让嬴政就比较好奇了——邓禹在这件事情之前,到底做出了怎样的成就,才能屹立不倒。

这可不是一般的打天下的将领或者皇帝亲信能够获得的待遇。

诡仙:病娇妹妹总想独占我盗墓笔记之稻米的幻想水落尸出太原大会战1937传下去!港区小霸王被老婆驯服了惊天密案卧底归来,老子是刑侦之王主角直接抱走反派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