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永乐盛世 四夷宾服(1/1)
朱棣心中始终有着“大明梦”,他的永乐盛世最希望的就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硬”和“软”两手。所谓“硬”的一手就是要打得过所有人,能够从军事上彻底打败、打服周边不服的对手;所谓“软”的一手就是要在经济和文化上超过周边所有对手,让所有人对中国羡慕、嫉妒、趋之若鹜。
“硬”的这手,就是朱棣赖以起家的军事力量。面对四周强邻,要想打败对手,首先要有抗击打能力,于是朱棣开始强化大明王朝北方的“九边”防区。
所谓“九边”是明朝北方最重要的九处边陲要地。《明史》称:
其边陲要地称重镇者凡九:曰辽东,曰蓟州,曰宣府,曰大同,曰榆林,曰宁夏,曰甘肃,曰太原,曰固原。(1)
这九处要地不是简单的九个城市,而是以城市为核心、具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防守备区:“皆分统卫所关堡,环列兵戎。纲维布置,可谓深且固矣。”(2)
而在这九个国防守备区相互之间也可以彼此支援。比如,辽东是北京东面的前沿阵地,蓟州是靠近北京东的内环防御圈,宣府是北京西北侧的前沿阵地,大同是靠近北京西的内环防御圈,太原是宣府、大同的后方基地。榆林镇位于河套陕北和宁夏、甘肃组成大明西部立体防线,固原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所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前面三个国防守备区的后方基地。
“九边”由此形成了守护整个明朝的一条漫长边防线。其中,五个国防守备区域与北京有关,另外四个则是以西安为核心,守备帝国西部边境。
大明九边管辖范围表
朱元璋时代,明朝“九边”是平均用力,对西安、北平两个点用力基本相同。现在朱棣迁都北京之后,防御重心立即变为蓟州、辽东、宣府、大同这四个点。
皇帝就在你身后,肯定要先守住这几个地方。
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蓟州和辽东逐渐整合为蓟辽总督辖区,宣府和大同逐渐整合为宣大总督辖区。日后的大明第一哲人、心学的创立者王守仁就曾经说过:蓟州、辽东、宣府、大同就是大明最重要的四个地方,一旦失守,大明必亡。
朱棣迁都北京,让这四个区域的兵力得到了极大加强。今天可以在北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大部分都是那个时代修筑的。
但是朱棣这个防御体系里面有个绝大的漏洞,就是他当年靖难时期毁弃的大宁卫。
朱棣南下的三千营是由当时的蒙古兀良哈部朵颜三卫骑兵组成的。后来建文帝的部下平安也通过关系,大量雇佣蒙古骑兵前来帮助朝廷作战。这些人只认钱,不认人,打起仗来特别玩命。当年的灵璧决战时,南军的雇佣骑兵就几次杀到朱棣面前,差点要了他的命。
平安裨将火耳灰者,故燕番骑指挥,素骁勇,被召入京师,遂隶平安麾下,持槊直犯燕王。相距十步许。燕王令胡骑指挥童信射其马,蹶,遂获火耳灰者。其部曲哈三帖木耳亦勇,见火耳灰者被获,持槊突阵,亦射擒之。(3)
这里面说的“火耳灰”“曲哈三帖木耳”都是蒙古人的姓名,他们拿了平安的钱,就要帮他杀朱棣。反过来朱棣抓了他们,同意给他们更多的钱,他们也就愿意帮助朱棣打平安。
“靖难之役”后,朱棣把朵颜三卫中的大部分兵力重新布署在原属大宁卫的地方,“约以为外藩,居则侦保,警则捍卫,岁给牛、具、种、布帛、酒食良厚”(4)。这支蒙古骑兵逐渐在这一代扎下了根,由于双方交往频繁,这支蒙古人又长期居住在离汉族较近的地方,因此汉化程度也较高,长期被统一编入明军,随明军作战。
本来朱棣想把这支战斗力强悍的蒙古骑兵养在原来大宁卫(今内蒙古一带)的地方上,事与愿违,给大明王朝留下了巨大隐患。关键问题在于朱棣给这些蒙古骑兵的地方太大了,“三卫自辽、沈抵宣府几三千里”。这么大一片地盘全是蒙古骑兵的驻地,时间一长谁是主人就说不清楚,慢慢成为北方边防的巨大漏洞。朵颜三卫实际是三个部落:朵颜、泰宁、福余,在整个明朝历史上,他们大多忽东忽西来回投靠,谁给的好处多就帮谁。
朱棣可能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于是调整了北京周边的军事部署。
乃调营州左屯卫于顺义,右屯卫于蓟州,中屯卫于平谷,前屯卫于香河,后屯卫于三河。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仍隶大宁都司。复设东胜中、前、后三所千户于怀仁等处守备。
这些部队屯驻之后,算是勉强扎住了北京城周边的篱笆墙,堵住了“九边”防御体系的漏洞,但是问题是,朵颜三卫已经入驻到原来蒙古兀良哈部的草原,“诸部落已列我门庭矣” 。
这股不靠谱的雇佣军,谁雇就跟谁混,结果导致后来进攻大明的鞑靼、瓦剌和后金都是以三卫为先导发起进攻的。后来明英宗时代的瓦剌部也先南下大破明军的土木堡之役和明末皇太极率军绕过关宁防线直杀北京走的就是这条路,带路的就是朵颜三卫。
但是,朱棣似乎觉得没问题。因为朱棣的战略方针除了巩固“九边”之外,还强调主动出击。数次跑到蒙古草原作战。所以,三卫设在什么地方,有多少兵力无所谓,关键是朱棣要保证大明有绝对的实力,谁闹事就收拾谁,谁不服就打谁。这就取决于大明的力量有多强。
朱棣手下的精锐打击力量就是他亲自编成的三大营。
古往今来的名将,都有自己专属的精锐部队。项羽麾下有八千江东子弟兵,曹操有自己选自百人将的“虎豹骑”,李世民座下有精锐的“玄甲军”,朱棣手下的精锐部队则是“三大营”。
三大营是朱棣麾下大明京军的统称:“京军三大营,一曰五军,一曰三千,一曰神机。其制皆备于永乐时。”(5)和别人的精锐部队兵力规模较小不同,朱棣的精锐部队编制特别庞大。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明朝使用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创立这个制度的是朱元璋。所谓“卫所制”,“卫”指的是“卫指挥使司”,长官为“指挥使”,“所”指的是“千户所”,长官是“千户”。
凡一卫统十千户,一千户统十百户,百户领总旗二,总旗领小旗五,小旗领军十。至是更定其制,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一百户所,每百户所设总旗二人,小旗十人。(6)
也就是说每个卫,大概有5600人,每个所,大概有1120人。按照现在的编制来看,“卫”相当于师旅一级,“所”相当于团级。这个制度类似于唐朝的府兵制,把当兵的人固定在一定的土地上,让他们世代安心当兵。明代“卫所制”的主要特点是把当兵的人进一步固定下来,编入特定的军籍。
明初军籍特别死板,甚至分清了每个人使用的武器和兵种。例如军籍是射箭的士兵,就不能用长矛。实践下来根本行不通,朱棣在朱元璋的基础上,对卫所制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一些限制,以卫为单位配属武器,不在强调每个兵固定技,同时提升了明军的战斗力。
先说五军营,朱棣重新整编了明朝中央京军的编制,由朱元璋时代的12卫67200人,改为72卫403200人。当然这72卫平时并不是都在北京驻防,而是轮换前来,四年一轮,每年一期,每期100800人,战时受到皇帝的征召,才会全部集合,一起出征。
朱棣在永乐年间把“靖难之役”时编组的五军营进一步扩大,整编:“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亦谓之五军。”(7)
五军营的编制如下:
设提督内臣一,武臣二,掌号头官二,大营坐营官一,把总二,中营坐营官一,马步队把总各一。左右掖、哨官如之。又有十二营,掌随驾马队官军,设把总二。又有围子手营,掌操练上直叉刀手及京卫步队官军,设坐营官一,统四司,以一、二、三、四为号,把总各二。又有幼官舍人营,掌操练京卫幼官及应袭舍人,坐营官一,四司把总各?一。(8)
再说三千营和神机营。这两部编制相当,但人员来源与五军营不同。五军营来源是各地有军籍的老百姓,相当于是一支征召来的部队。三千营和神机营都是长期驻扎在首都附近的雇佣兵,这些兵都是职业军人。三千营是骑兵部队,神机营是使用火器的部队。
三千营经过靖难之役后,也被整编为五部,实际成为皇帝朱棣亲自掌握的近卫骑兵队。
一,掌执大驾龙旗、宝纛、勇字旗、负御宝及兵仗局什物上直官军。一,掌执左右二十队勇字旗、大驾旗纛金鼓上直官军。一,掌传令营旗牌,御用监盔甲、尚冠、尚衣、尚履什物上直官军。一,掌执大驾勇字旗、五军红盔贴直军上直官军。一,掌杀虎手、马轿及前哨马营上直明甲官军、随侍营随侍东宫官舍、辽东备御回还官军。(9)
三千营兵力和之前差不多,仍在两万至五万左右,具体视战争情况,敌人强弱而定。
永乐年间,真正新创的是神机营。神机营编制和三千营相仿,差不多也是两万到五万人左右。
朱棣在东昌大战中吃了盛庸火器的大亏,意识到火器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称帝后,朱棣平定安南的战役中发现了火器的重要性,决定在京师组建专门的火器部队,定名为神机营。
这支部队的编制和三千营相同,武器主要不是火枪而是火炮。
明军火器装备复杂,各种火炮名目繁多,在战争中作用很大,许多火炮的具体操作方式已经失传,后来清朝直到鸦片战争前使用的火器大都继承自明朝。
在朱棣日后的北伐中,神机营在战斗中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火器的威力巨大,特别是发弹时的巨大声响,容易让蒙古骑兵的战马受惊,破坏骑兵集团冲锋。
这样算下来,朱棣的三大营一共有近50万大军,其中步骑混成部队40万,精锐骑兵5万,火炮部队5万。朱棣把这三支部队整合起来,用统一的办法指挥使用。
居常,五军肄营阵,三千肄巡哨,神机肄火器。大驾征行,则大营居中,五军分驻,步内骑外,骑外为神机,神机外为长围,周二十里,樵采其中。三大营之制如此。(10)
后来,朱棣北伐动不动就带着三大营50万人出塞作战,这种军力规模让蒙古人根本无力抵抗。
倭寇是明朝必须面对的新边患。
元末农民起义时,张士诚和方国珍曾经利用日本人,并和日本通商;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曾给“日本国王良怀”写了封信:“宜朝则来廷,不则修兵自固。倘必为寇盗,即命将徂征耳,王其图之。”(11)结果被拒绝,日本开始在中国沿海骚扰不停。
胡惟庸谋反时,传出他妄图聘用日本武士来杀朱元璋。被锦衣卫破获后,双方关系彻底破裂,朱元璋发火了,“而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
朱元璋和日本没得谈,直接打。等到大明皇帝换成朱棣,日本这边“日本国王良怀”也变成了室町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 (12),两边决定通商友好。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十月,日本使者到了中国宁波,朱棣准许日本人来南京朝见,日本使者“上王源道义表及贡物”,朱棣则“赉道义冠服、龟钮金章及锦绮、纱罗”(13)。
这一套程序被称为“封贡”,实际上是一种外交贸易合一的交往手段。大明皇帝朱棣“册封”源道义(足利义满的正式名字)为日本国王,日本国王承认中国为宗主国,以“贡”的名义送给中国一些土特产,中国以“赉”的名义送给日本一堆好处,同时准许日本和中国通商贸易。
此后,双方关系虽然一度好转,但是室町幕府对日本的控制力十分有限,还是有很多日本浪人经常到中国沿海打劫。由于此时大明首都在南京,他们在天子眼前闹事是不敢的,于是多选择到福建、山东、辽东一带扰乱。
直到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数千人规模的日本倭寇乘坐二三十艘战舰进犯辽东。这帮人运气不好,碰到了刘江。
刘江,本名刘荣,冒充父亲刘江的姓名投军,成了跟随徐达的帐下旗总百夫长,后来又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多为前部先驱,屡立战功,很受朱棣的重用。
可是,朱棣直取金陵时,顿兵在淮河以北,准备让刘江率领部下三千精锐骑兵攻击宿州断南军粮道时,刘江犹豫了,“趑趄不行”。(14)人生关键时刻刘江这一犹豫,让朱棣发了脾气,差点亲手拿刀砍了他。
朱棣获胜之后,麾下诸将都封了公、侯、伯、子、男之类的世袭爵位酬谢,就连过江时才投降的陈瑄都封了侯,刘江仅仅被任命了一个都督佥事,算是升了两级。刘江这一下子可亏大了,之前辛苦全白忙。所以,他心里一直很郁闷。
他的厄运还没过去。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刘江随朱棣出征再次犯错,导致蒙古骑兵冲到朱棣跟前,朱棣差点又要砍死他,后来火气下去了,又放过了他,把他调到辽东当总兵官。
在辽东,刘江一干就是九年,其间对蒙古骑兵有胜有败,现在日本人乘船来攻海望埚,他终于等到了封侯的机会。海望埚地处今大连,位于辽东半岛的顶端。
鉴于之前倭寇曾经多次前来辽东骚扰,刘江早就做了准备。他根据当时形势决定在“金线岛西北望海埚筑城堡,设烽堠,严兵以待” 。刘江之所以选在这里修城堡,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位于辽东半岛顶端,另一方面这里距离金州卫较近,便于调动部队。
金州卫是朱元璋时代就设立的防御倭寇入侵的堡垒。永乐年间已经发展成一个大城市,也是今天大连市的前身。这里必然是倭寇抢劫的重要目标。
做好战场部署之后,刘江积极和大明属国朝鲜联系,获取日本方面的情报。当时朝鲜是大明的属国之一,与日本又有贸易往来,所以很容易获取情报。
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六月,日本倭寇准备乘季风北上。此时的日本倭寇规模不小,集结30艘船向辽东攻来,每艘海船大约50人,总兵力在1500人左右。
刘江从朝鲜获得了倭寇来袭的情报,又从设在海望埚东南海岛的烽火台得到了战役示警,“言东南海岛中举火”,(15)遂快速做出反应。刘江按照之前的预定计划,集结金山卫部队约五千人,进入海望埚城堡守备。倭寇没有立即出动,而是集结在马雄岛停泊,发现海望埚有部队守备,就决定先拿下城堡再去抢劫市镇。刘江决定在倭寇前往海望埚的道路上,“依山设伏,别遣将断其归路” ,用步兵佯装撤退,引诱倭寇进入伏击圈。倭寇误以为明军真败逃,便冲了过来。结果,果然中了埋伏,刘江立即开炮指挥各军一起冲杀出来。刘江率领的明军与倭寇“自辰至酉,大破贼” 。倭寇虽然不是什么正规部队,但日本武士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发现退回船上的道路已经被刘江截断,只能向前冲到一处空堡垒——樱桃园空堡之中。
白天一战,刘江领略到了日本武士的战斗力。于是他立即集结部队一面打扫战场,一面对樱桃园空堡展开包围。
此时刘江有两个选择:一是全力围攻并彻底消灭这股剩下的倭寇,另一种是围而不打,困死他们。但是刘江两个都没选,而是选择“开西壁纵之走” 。
这是因为白天和倭寇作战,刘江发现这帮人战斗力不弱,硬拼徒增伤亡;久困时间可能会很长,于是他就想了这个“围三阙一”,虚留生路的战法,让倭寇从他选定的地段突围,然后“分两路夹击,尽覆之”(16)。
这伙倭寇全军覆没,刘江此战“斩首千余级,生擒百三十人” 。倭寇领教了厉害之后,从此不敢轻易入侵大明辽东地界。
刘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愿望,被朱棣“诏封广宁伯,禄千二百石,予世券,始更名荣”。第二年四月,刘江在辽东总兵任上病死,朱棣多少还是觉得有些对不起这个跟他征战一辈子的大将,于是下诏“赠侯,谥忠武” 。
刘江摆平了北上辽东的日本倭寇,另一位名将张辅则领兵帮朱棣讨平了安南。
张辅是张玉的大儿子,靖难之役时已经成年,率军跟随父亲和朱棣一起奋战,屡立战功。朱棣登基后,没有让张辅继承父亲的爵位,而是单独封他为信安伯,属第三等功臣。
虽然张辅获得封号是靠着自己努力,但或多或少因为他妹妹是朱棣的妃子的缘故,但张辅还年轻,还有的是机会。
机会也是说来就来,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安南出事了。
安南是洪武年间就归附大明的属国,两国之间本来相安无事。朱棣刚刚继位的时候,安南也发生宫廷政变:权臣黎季犛赶走了陈氏王朝的国王,反向朱棣谎称陈氏王族血脉断绝,自己以外甥身份继承王位,求册封。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其故王之孙陈天平自老挝来奔”(17)。这样一来,黎季犛的谎话就被戳穿了。朱棣便让黎季犛把陈天平从南京接回去当王,黎季犛假意答应,结果陈天平刚回去就被杀了,朱棣派出去的使臣也被杀了。
这就是找死的节奏。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派麾下大将朱能充总兵官,沐晟为左副将军,张辅为右副将军,李彬、陈旭为左、右参将,督师南征。结果朱能走到半路,病死在龙城。朱棣命张辅接替他指挥征南大军,继续进攻安南。
史书记载双方动员的兵力都夸张得离谱,大明王朝方面“兵八十万”,安南更夸张“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18)。八十万对七百万,算是一场全面战争了。
张辅计划和沐晟两路出发,自己出兵广西,沐晟出兵云南,发动钳形攻势,而后两军一起攻向安南军的防御核心地带多邦。张辅这种战术后来成为一种定式,为后世出兵越南提供借鉴。
这一仗张辅势如破竹,直抵多邦城下与沐晟会合,黎季犛也在多邦集结精锐象军与张辅决战。
战斗刚刚开始时,没见过战象的明军被吓得纷纷后退。张辅却一眼看穿了对手战象的弱点,他一面命人将老虎皮蒙在马身上,扮作老虎向安南军发起反冲锋,一面派出神机营火器向战象猛射。黎季犛的“象皆反走,贼大溃” 。张辅统率下的明军猛扑上去,趁机斩了对手两员大将,将黎季犛设置的几百里连营全部摧毁,一举多占多邦要塞。
黎季犛本人逃走,张辅派兵追击,“悉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 。追到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五月,“至奇罗海口,获季犛及其子苍,并伪太子诸王将相大臣等,槛送京师” 。七百万大军一战而亡。
可是,这个时候陈氏王族已经全部被黎季犛杀光了,无人可立。于是朱棣下令将安南并入大明版图,改为交阯行省,设立布政司。张辅则被“赐宴奉天殿,帝为赋《平安南歌》,进封英国公,岁禄三千石,予世券” 。可谓极尽荣宠,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朱棣把安南的问题想简单了。这一年冬天安南又发生了以简定、陈季扩为首的叛乱,要求复国。世镇云南的沐晟出兵讨伐,不敌,朱棣就又想到了张辅,于是张辅第二次走上南征安南之路。
这一次张辅对安南展开另一种形式的吊打。他把部队进到谅山以北,“览山伐木造舟”,准备用水师进攻安南叛军,紧接着就是一路平推“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19),一直打到咸子关。
在这里两国的水军展开决战。
张辅学习周瑜火攻之法,“以划船战,乘风纵火,擒贼帅二百余人,尽得其舟” ;这一仗击溃安南军主力,紧接着张辅率水军攻到太平海口,安南军全军崩溃,四散潜逃,“获简定于美良山中,及其党送京师” 。安南方面又一位领袖简定被活捉,张辅第二次攻灭安南。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正月,朱棣把张辅召回并调往北平,筹划北伐蒙古之事。
安南这边张辅刚走,又出现了“乍服乍叛,将帅益玩寇”(20)的情况。拖到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正月,朱棣派张辅第三次领兵出征安南。这几年之内由南到北,又由北到南来回冲杀,张辅辛苦。
张辅来到安南军中,立即斩了“素骄,违节度,诘之不逊”的都督黄中,全军立威;而后转兵进攻安南,“七月破贼帅阮景异于月常江” 。八月,双方在神投海决战。这一次安南军表现得比以往好一些,将全军舰队分为三队,猛冲张辅军。
张辅亲自上阵,率领军直冲安南中军。结果安南军被明军用铁钩钩住战船近身肉搏,双方从卯时打到巳时,安南军再次大败。以后见到张辅大旗,纷纷归降。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忽降忽叛的安南再次反叛大明。张辅率大军第四次讨伐安南。这一次张辅在爱子江再次遇到了安南军的战象。张辅换了对策,改命神射手瞄准战象上的操作者和象鼻子一顿猛射:“一矢落象奴,二矢射象鼻。” 这下象军又一次被吓得往回乱跑,安南军再次溃败后投降。张辅抓住了陈季扩,把他押回南京,第三个安南领袖,又被他活捉。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安南再反,张辅出征,第五次平定安南,轻松讨平叛军。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冬,朱棣把张辅召回,从此张辅离开安南。
结果,他一走,局势就失控“交人所畏惟辅。辅还一年而黎利反,累遣将讨之,无功” 。这样一直折腾到了明宣宗宣德年间,明军大将柳生战死,剩下的部队在王通带领下仓皇撤回,实在嫌安南折腾的朱瞻基决定放弃交趾。
这场战争始于安南求援,终于大明撤军,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这一仗中明军的战斗力、战役组织能力、战略筹划能力远胜安南方面。但明军在占领安南后没有很好地组织当地民众,休养生息,反而对当地人民索求无度,搞得“交人苦中国约束,又数为吏卒侵扰”(21) 最终被迫退回国内,后双方互派使节恢复朝贡。朱棣本人对安南之战也是三心二意,几次中途把安南战场最重要的统帅张辅召回筹划北伐蒙古,对于如何管理安南的问题,朱棣也没有过多的思考和筹划。他的焦点始终在漠北草原,始终准备着打败大明最强大的敌人蒙古。
但朱棣这种有仇必报,有诺必践的豪情,让四方纷纷臣服。
剿灭沿海倭寇,攻灭安南叛贼,朱棣对四方采取了不同的收服策略。对待朝鲜和西域诸国,朱棣的办法又不一样。
朱棣对待朝鲜的策略是结为兄弟之邦。
朝鲜高丽王朝原本是大元帝国世代通婚的属国,后来大元帝国灰飞烟灭,朝鲜就又投到了大明王朝门下,继续做属国。朱元璋对朝鲜本无过要求,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七月,同意以明朝名义册封王禑为高丽王。
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十二月,朱元璋要求朝鲜高丽王朝归还大元时代的开元路:“铁岭北,东西之地,旧属开元者,辽东统之。”要求占据这些地方的朝鲜军队退走,双方“各正疆境,毋侵越”(22)。
王禑不答应朱元璋划的边界,认为铁岭是他的领土,朱元璋发火了,直接下诏,称:“高丽旧以鸭绿江为界,今饰辞铁岭,诈伪昭然。其以朕言谕之,俾安分,毋生衅端。” 面对对手的挑衅,大明王朝一向选择正面应对!你说铁岭,我就说鸭绿江,你要得寸,我偏要进尺。
高丽王朝不但不答应,反而觉得是进攻大明、夺取辽东的绝好机会。高丽王朝竟然派出大将李成桂率军跨过鸭绿江进攻辽东!王禑疯了,要挑战大明,可李成桂没疯,于是他以军粮不续为由,待在边境不走。那边高丽王王禑继续作死——杀了李成桂的儿子。结果,李成桂效仿北宋赵匡胤,回军杀了王禑和他的儿子王昌,改立王瑶为傀儡。事成后,李成桂积极向大明请求封号。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权衡之后决定承认李成桂的王位,下诏书,“果能顺天道,合人心,不启边衅,使命往来,实尔国之福,我又何诛”(23)。于是高丽王朝改为李氏朝鲜王朝。
到了永乐年间,两国进一步确定鸭绿江为国境线的兄弟之邦,之后,朱棣收纳朝鲜王室之女,作为自己后宫嫔妃:“时朝鲜纳女后宫,立为妃嫔者四?人。”
其中,出生朝鲜的权贤妃,擅长吹箫,精通音律,在朱棣继位后颇为得宠,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她随朱棣北征蒙古,薨逝军中。
大明王朝迁都北京,李氏朝鲜王室与大明的距离跟近,关系也更亲密:“时帝已迁北都,朝鲜益近,而事大之礼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礼,他国不敢望?也。”(24)
朱棣对待西域诸国的态度是遣使通商,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
明朝时期的西域诸国,以撒马尔罕最大,也就是称霸中亚的帖木儿汗国。
帖木儿帝国是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的后裔,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帖木儿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和朱棣同一时代的蒙古大汗,在西域征战三十年,开创了一个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其后代攻入印度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
此时由于北元政权中黄金家族(也就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系后裔)被鬼力赤屠杀干净,而后的北元退化为鞑靼。
身为察合台汗国后裔的帖木儿,自诩为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系)后裔,对蒙古具有天然的统治权,准备东进,夺回蒙古的圣地哈拉和林。
为此,帖木儿还专门给朱元璋发去一封文书试探大明,同时考虑在未来进攻鞑靼的战争中是否可以获得大明的支持。纵横中亚三十年的帖木儿给朱元璋的这封文书写得十分谦虚。
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统一四海,仁德洪布,恩养庶类,万国欣仰。咸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运数,为亿兆之主。光明广大,昭若天镜,无有远近,咸照临之。臣帖木儿僻在万里之外,恭闻圣德宽大,超越万古。自古所无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国,皇帝皆服之。远方绝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钦仰圣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中豁然光明。臣国中部落,闻兹德音,欢舞感戴。臣无以报恩,惟仰天祝颂圣寿福禄,如天地永永无极。(25)
这封由中国人翻译、存在中国史书中的帖木儿来信丝毫看不到帖木儿的英雄气,或多或少编得有些太过谦卑。至少朱元璋没有看出来帖木儿的野心,反而非常高兴地派出给事中傅安出使撒马尔罕。
结果使者一去,杳无音讯,直到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傅安还没有回到大明。就在这个时候,朱棣接到了撒马尔罕可能要东进入侵大明的消息,他立即“敕甘肃总兵官宋晟儆备” 。也就在这一年,帖木儿病逝,他预料中的东征没有出现。
之后,大明与西域恢复平静,丝绸之路上商队再起。朱棣也多次遣使前往撒马尔罕双方访问,双方互派使者形成定制。西域其余各国都跟随撒马尔罕之后与中国通商友好。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三月,朱棣在北京郊外最后一次检阅他心爱的三大营精锐,同时邀请各国在大明的使节前往观操。
谕诸将亲征。命柳升、陈英领中军,张辅、朱勇领左掖,王通、徐亨领右掖,郑亨、孟瑛领左哨,薛禄、谭忠领右哨,陈懋、金忠领前?锋。(26)
在明军强大战斗力和大明强大国力的双重威慑下,各国纷纷前来朝拜大明永乐皇帝朱棣。锡兰山王来朝,又遣使入贡。占城、古里、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异勒、溜山、南渤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失剌思、榜葛剌、琉球中山入贡。
除了国力强大之外,之所以有这么多国家来朝拜,与朱棣的另一个行为息息相关——郑和下西洋。
(1) 《明史·地理志》
(2) 《明史·地理志》
(3)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4) 《明史纪事本末·设立三卫》
(5) 《明史·兵志》
(6) 《明史·职官志》
(7) 《明史·兵志》
(8) 《明史·兵志》
(9) 《明史·兵志》
(10) 《明史·兵志》
(11) 《明史·外国列传·日本》
(12) 足利义满,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代征夷大将军,曾遣使赴明呈递国书,奉明正朔,称臣纳贡,同意约束日本倭寇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足利义满时期确立的大明与日本室町幕府间“勘合贸易”,直至被丰臣秀吉侵朝战争前都是中日之间的官方贸易形式。
(13) 《明史·外国列传·日本》
(14) 《明史·刘江传》
(15) 《明史·刘江传》
(16) 《明史·刘江传》
(17) 《明史·张辅传》
(18) 《明史·张辅传》
(19) 《明史·张辅传》
(20) 《明史·张辅传》
(21) 《明史·张辅传》
(22) 《明史·外国列传·朝鲜》
(23) 《明史·外国列传·朝鲜》
(24) 《明史·外国列传·朝鲜》
(25) 《明史·外国列传·西域》
(26) 《明史·成祖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