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后宫风云 夺嫡再起(1/1)
朱棣搞定了朝廷架构,摆平了四方外夷,派遣了郑和舰队,可是他发现自己还要面对一个历代君王都要遇到的问题:继承人。
朱棣有嫡子三人: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他们都是徐皇后所生的嫡子,都有资格继承。那么选谁呢?就朱棣本人的喜好而言,他最喜欢的是老二朱高煦,但是老大朱高炽是个难得的守成者,徐皇后特别喜欢朱高炽。
那么朱棣最终在三个儿子中选择了谁,又是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呢?
朱棣大儿子朱高炽的太子位本来没有任何争议,因为确定他继承人位子的是他的爷爷朱元璋。
朱高炽出生时,徐皇后梦见“冠冕执圭者上谒”(1)。所谓“冠冕执圭”这是标准的帝王、圣人之象。也就是说,仁宗不是一般帝王,而是圣君级的皇帝。
而且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朱高炽小时候就擅长射箭:“稍长习射,发无不中。” 朱高炽的这项技能在日后帮了他大忙。当然,射箭对于腿有残疾的朱高炽来说还是一个附属技能,他的主要技能——“仁”更厉害。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元璋亲自加封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四个王的世子,并且把这四个孙子召到南京来亲自教育。
有一天,朱元璋想要让四个孙子分别检阅各自麾下的卫队。结果三个为了讨好皇爷爷都老早搞完这个事,唯独朱高炽回来得最晚。朱元璋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晚。
朱高炽说了一句让基层士兵特别暖心的话:“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2)意思是,早上太冷了,我让士兵们吃过早饭后再检阅,所以晚了。作为一个王子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太棒了!因为站在高位的人,往往是晋惠帝这种“何不食肉糜”的主儿。
朱元璋特别忌讳在文中提“和尚”“秃子”这些词,但是朱高炽完全无所谓。
有一次,朱元璋让几个孙子帮忙批阅奏章,当成是布置给王子们的家庭作业。结果检查的时候,朱元璋发现朱高炽的作业里有一处犯忌讳的文字,于是训孙子说:“儿忽之耶?” 那意思是,说你小子不认真干活,做作业马虎啊!
朱高炽则回答:“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意思是说,没疏忽,只是瑕不掩瑜,小错不影响皇帝之形象成德。
不光是这种细节上的问题,在一些朱元璋特别介意的大问题上,朱高炽也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有一次朱元璋又问几个孙子:“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 意思是说,以前的时候老百姓凭什么对抗水旱灾害?朱高炽的答案是:“恃圣人有恤民之政。” 靠的就是当君主的好政策。这既是朱高炽的本意,又是对朱元璋的吹捧。
因为朱元璋有一个重大的进步:他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皇帝中,第一个把孟子作为官方思想的皇帝。孟子的核心思想是“民贵君轻”,朱高炽的说法和这一思想吻合。朱元璋大为高兴,称赞他是“孙有君人之识矣”
(3)。
由此可见,朱高炽自幼就可以推己及人,还关心身边人。对于行政大事更多的是抓大放小、“民贵君轻”,说明他具有“仁君”的优秀素质。
“仁”是儒家的终极技能。儒家“仁”的核心含义就是“爱人”。所谓“爱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推己及人。这个要求看似容易,其实特别难。现代人都强调“不要你觉得,就要我觉得”,这就和儒家提倡“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做法不同。
后来,朱高炽庙号为“仁宗”可谓名副其实。有资格获得这个庙号的大一统王朝皇帝很少:中国历史中仅有宋仁宗、明仁宗、元仁宗、清仁宗四人而已。其中,元仁宗、清仁宗大抵徒有虚名,只有宋仁宗和明仁宗名副其实。漫长的历史,也只有这两位皇帝真正关心身边的普通人。
言归正传,朱高炽的世子身份得到朱元璋的法律认同,传统儒家思想更进一步加强了他的合法性;同时“仁”义无疑让他在世子位上又加分不少。就这样一个好人,好孩子,徐皇后当然喜欢。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母亲往往偏爱较为弱势的孩子,因此朱高炽身体有些残疾反而成了优势。
朱棣称帝之后,徐皇后就建议朱棣:“尝言汉、赵二王性不顺,官僚宜择廷臣兼署之。”(4)意思就是找人管着这两个儿子。这种偏向已经表现得比较明显了。
但是朱棣在登基之后立即立了皇后,却没有立即立太子,一直拖到了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才立太子。这直接说明一个问题,朱棣不愿意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棣更喜欢汉王朱高煦,理由是汉王特别像自己。如果说朱高炽是个腿残疾的老实孩子的话,那么朱高煦就是个调皮孩子。
但是,早年的朱高煦在朱元璋面前不太讨好:“不肯学,言动轻佻,为太祖所恶。”(5)这和朱高炽就明显有差距。
之后朱高煦又和他大舅徐辉祖闹矛盾,在南京当人质的时候不服从大舅管教,导致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 意思就是把他当成无赖对待。结果,最后这家伙临走还偷了大舅家的好马,让徐辉祖很气愤。可见,朱高煦不讨徐皇后娘家人喜欢。
这一来二去,徐皇后自然是更加倾向大儿子一些。由于徐皇后在朱棣心目中地位很重,又是几个皇子共同的亲妈,所以朱棣虽然有想法,但碍于皇后还在,没法处理,所以换太子的想法就一直拖着。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徐皇后病逝了,享年46岁。朱棣很是悲伤,在此后十几年的岁月里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悲伤过后,徐皇后的三个儿子就开始了大明王朝又一场夺嫡之争。
永乐年间的夺嫡之争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处在旋涡中间的太子朱高炽反而是最淡定的一个,处在高位的朱棣反倒像热锅上的蚂蚁。
朱棣实在是喜欢朱高煦。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特别好,几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白沟河大战中,南军骁将翟能父子几乎杀到朱棣眼前,此时朱高煦赶到“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斩能父子于阵”(6)。他的骁勇善战,斩杀了南军最厉害的猛将,彻底扭转了局面。
东昌大战时,北军被南军击溃,主将张玉战死,形势万分危急,“成祖只身走,适高煦引师至,击退南军”。他带领部队猛杀了一阵,打退了追击朱棣的南军,救了孤身逃跑的朱棣一命!
灵璧决战时,朱棣自己打累了,让朱高煦指挥蒙古骑兵再战。还是朱高煦,第三次不负众望,“高煦麾蕃骑力战,南军遂却。” 因此,史书上称,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
更重要的是,朱棣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对朱高煦说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话:“勉之!世子多疾。”(7) 努力啊!孩子,你大哥身体不好!)
这句话高明就高明在听这话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理解出不同的意思。朱高煦完全可以理解为,太子身体不好,他就可以上位。朱棣却可以解释为:你哥哥身体不好,你更应该为我分忧啊!
在“靖难之役”中几次三番的立功,朱棣的另眼相看,让朱高煦有了争太子之位的资本。他也迎来了离皇位最近的一次机会。
但是他忘记了,朱棣虽然有心,但是废立太子不是朱棣一个人说了算的。
朱棣就太子人选问题,多次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朝臣分为两拨,简单说就是文官支持朱高炽,武将支持朱高煦。
第一次公开讨论是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九月,武将这边地位最高的淇国公丘福明确表示支持朱高煦,理由很简单,朱高煦功劳大,一路砍人杀过来的战友情,不是说说而已。这基本就代表了武将和朱棣旧臣的根本态度。
当然,朱棣旧臣这边也有支持朱高炽的,如中层官员金忠,虽然他一直跟在朱棣身边有过功劳,但是和丘福这种元帅级别的高级将领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边,文臣之首解缙,则主张“立嫡以长”(8)。这个话没有问题,但是在朱棣面前总有点讽刺的味道——“立嫡以长”那不就等于说朱棣自己夺权不合法!解缙很聪明,又补了一句:“好圣孙。”(9)这意思是说朱高煦的儿子们不如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这句话多少打动了朱棣。因为和朱棣讲立嫡以长的道理,没什么意义,关键是立谁更能确保大明基业的稳定,解缙给的理由是孙子更棒。
朱棣开始犹豫,朱高煦虽然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可朱高炽也有功,北平城下郑村坝一战,朱高炽亲自率领一万人马顶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攻势。“靖难之役”中的反复拉锯,朱高炽为朱棣守住了北平城根本之地,还保障了朱棣的后勤。就连朱高煦的援兵,也是朱高炽派的。按照汉高祖刘邦的评功标准,朱高煦是“功狗”,朱高炽才是“功人”。
两个人功劳比较相当,最后解缙把朱瞻基这个砝码押了上去,成了压倒朱棣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支持朱高炽的文官势力和支持朱高煦的武官势力不成正比。文官大多数是无实权,尤其是兵权的官员,武将却都是“靖难之役”的名将。明显后者势大,前者势微。
此时,一个人的表态就至关重要,他就是朱棣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姚广孝的做法比解缙高明得多,当着朱棣的面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退掉了朱棣的所有封赏,专心穿起僧衣,重新当了和尚,不再上朝。
朱棣问姚广孝想做什么工作,姚广孝表示“皇长孙出阁就学,广孝侍书”(10)。
朱棣就立太子这个问题问过姚广孝吗?史书上的记载是没有。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朱棣不问他最信任、最有水平的人呢?很简单,姚广孝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态度:朱棣出兵靖难,姚广孝“辅世子居守”(11),现在又去辅佐皇长孙。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支持朱高炽的太子党。
那么,姚广孝为什么支持朱高炽呢?他不是喜欢战乱的人吗?不是,姚广孝只是希望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可当他通过靖难之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之后,他得到了什么呢?
其至长洲,候同产姊,姊不纳。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复往见姊,姊詈之。广孝惘然。
衣锦还乡的姚广孝得到的只有老姐不纳,老友不见。人混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别人还不愿意跟你玩,那就只能说你人品有问题了!天道自在人心,你为了自我实现搞乱天下,自己爽了,大家都惨了,实际上姚广孝实现了人生目标,却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零了。
于是,姚广孝变了,他决定不要再乱搞了,他成了太子朱高炽的太子少师,并专门辅导太孙读书。他用行动影响了朱棣的选择。这是非常高明的办法。
要知道夺嫡斗争一直都是特别敏感、特别残酷、特别血腥的斗争,任何大臣只要轻易卷进去都会头破血流,甚至身死族灭。
姚广孝懂,解缙不懂。
在立太子这个问题上,解缙其实就多了“看圣孙”那一句嘴,他最后倒霉就始于这句话。
因为后来这个事情朱棣还问了黄淮和另一个小官尹昌隆,他们都只说了一句“立嫡以长”。话停在这里,因为这是当时儒家学者最基本的修养,朱棣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看圣孙则有管得太宽之意,难道是你拥立了太子还不够,还要拥立太孙?这功劳可是不得了。如果到了从孙这一代,解缙就可以说你爸爸、爷爷都是我立的,那谁还管得了?解缙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因为他的头脑类似于东汉三国时代的杨修:有小聪明,无大智慧。
解缙做事情不拘小节,口头老是得罪人。朱元璋就对他有评价:“缙以冗散自恣耶。”(12)这个意思浓缩起来就是一个字——“狂”。所以,朱元璋让他回去读十年书再用他。
但是解缙不觉得,他觉得自己是有才,不是狂。所以,他在朱棣面前卖弄小聪明。
比如,关于朱高炽得太子位有一个小故事。一天,朱棣给解缙看了一幅画,画上有一只大老虎和几只小老虎。解缙题了一首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朱棣被这首诗感动,于是定了朱高炽的太子位。
这个故事编得很好,但是作为正史的《明史》《明史纪事本末》都没有记录这件事,而且故事本身也有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初朱元璋的宰相汪广洋,也更符合汪广洋的水平。
这种故事流传下来,恰恰证明解缙这个人不够谨慎,是当时人对他的印象。这个才子把最高层机密当成儿戏来玩。
当然,朱棣也还是很欣赏他的才华。对解缙等进入内阁的七位辅臣,朱棣曾经说了这么一番话:“若使进言者无所惧,听言者无所忤,天下何患不治?朕与尔等共勉之。”(13)
一般理解,进谏是大臣的事情,所以前半句是说给大臣的,后半句是说给皇帝自己的。这话表面上看是朱棣鼓励他们多提意见,“进言者无所惧”,要求自己“听言者无所忤”,虚心采纳大家的意见,一起共同治理天下。
不过,朱棣的底线是:你们都可以提意见,但是我决定的事情,你们不能忤逆我的意思。
很可惜,解缙没有听懂后半句的意思。朱棣出兵讨伐安南的时候,解缙是内阁唯一一个不同意的人,不停进谏,搞得朱棣下不来台。
这就又没摆正自己的位置。永乐年间的内阁只是秘书机构或者皇帝办事机构而已,没有太大的决策权,更多是秉承皇帝的旨意,拟定诏书而已。
就攻打安南这种军国大事而言,解缙这个五品的厅级干部真没有资格参与讨论,甚至朱棣压根就没想过要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此时插嘴就显得很不明智,自讨没趣。当然,这还可以用公事来解释,朱棣不高兴,也没说什么,可能两个人之间还需要磨合。
朱高炽被正式封为皇太子后,朱高煦不满被封到云南,到处抱怨“我何罪!斥万里”(14)。朱棣心里多少觉得有点对不起打仗出了大力的儿子,于是默许了他不去云南就藩的举动,还给了他很多赏赐。
这件事本来和废立没有关系,最多就是朱棣给二儿子点补偿而已,但是,解缙急急忙忙跑过去提醒朱棣:“是启争也,不可。” 解缙这一句话,把自己打进了地狱。
为什么?
解缙不太懂朱棣本质上是个军人。他从小在军营里长大,“靖难之役”时和燕军士兵不分尊卑,经常把马给普通士兵骑,朱高煦不仅仅是他的儿子,更是他的战友。
当过兵的都懂,战友之间的情谊,不是能用简单的利益交换来衡量的。一旦觉得对不起战友了,那一定是拿自己所有的一切来补偿。这就是朱棣对朱高煦的心理。这一点连朱高炽都看出来了,所以他根本没说什么。当事人都没意见,解缙却急了起来。
朱棣很不高兴,把解缙一路踩到底,最后又让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杀了他。
朱棣继位后就组织了内阁,立了太子,然后马上让太子朱高炽监国。太子的权力很大:“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15)而且所有朝廷的重要官员都在太子府有兼职。
朱棣基本就等于把国家行政权力全部都交给了太子,太子就是整个国家的储君兼国务院总理。太子把政务都干了,皇帝干啥呢?就干一件事——打仗,还是亲自上阵砍人的那种。
于是,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之后,朱高炽就从北京来到南京,开始了他二十多年的监国生涯。他实际上是大明王朝的二把手和大管家。都说明朝无宰相,太子朱高炽在监国过程中,实际是永乐年间真正的宰相。
朱棣的心思可能有点小坏,一边把自己不喜欢干的事交给大儿子去做,一边又把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另外,太子干事越多错得越多,就可以找机会撸掉他。太子干得好说明朱棣有眼光!所以,朱棣在这件事上是稳稳的大赢家。
朱高煦有了圣宠,也开始折腾,“日伺隙谗构”(16) 天天在老子身边说大哥坏话。但是他们都看错了朱高炽,他确实有宰相、圣贤之才,“宰相肚里能撑船”。
有一天,朱棣故意告诉朱高炽:“亦知有谗人乎?” ——你也知道有人说你坏话吗?这是一道送命题:回答知道,我朱棣没告诉你,你怎么知道?你是不是监视我。回答不知道,事情天天在闹,你都不知道,你有没有能力当接班人?
这种两头堵的题目让人难以回答。朱高炽却毫不犹豫,不卑不亢地回了朱棣一句:“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 ——大实话加大白话,我不知道别人说我坏话,就知道做好我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有人或许会问,朱高炽为什么不争一下呢?没必要。他都已经是接班人加宰相了,再争会被朱棣视为争皇位。与其这样,不如不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朱棣、朱高煦火急火燎地刁难太子,结果却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后续的招式使不出来。双方第一回合斗法,暂时打平。
紧接着,解缙作死,把自己坑了顺带连累了朱高炽,因为朱棣非说解缙是受太子指使,挑拨朱高煦和自己的关系。这就不讲道理了!前面朱高煦天天讲太子的坏话,朱棣也没处罚他,太子这边解缙说了几句话就被下大狱,不公平。
但夺嫡从来不讲道理,不讲公平,朱棣趁着解缙的事,大大敲打了朱高炽一番。第二回合,朱棣获胜。
到了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北征蒙古返回,朱高炽“遣使后期,且书奏失辞”(17) 也就是说他迎接爸爸回家晚了一点,迎接爸爸回家的马屁文章写得差了一点。这在历朝历代都不算什么事,可朱棣非要借题发挥,把太子往死里整,一面把黄淮、杨士奇等太子党的高官全部打入锦衣卫诏狱,一面让太子闭门思过。
所有人都感觉太子朱高炽很委屈,朱棣也明白,可他借题发挥是真的想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朱高炽干了快十年,没什么大错,好容易逮着一个,再不发挥一下,废立太子怎么进行?!第三回合朱棣占了上风。就在朱棣为了废掉太子“殚精竭虑”时,朱高煦却突然出来作死。
首先,朱高煦开始“辄以唐太宗自比”(18)。这个比喻在朱棣看来很不恰当,你朱高煦是唐太宗,我朱棣不就成了李渊,把你扶上位,结果自己被干掉!而且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杀了两个亲兄弟,朱高煦也刚好有两个亲兄弟,这意思是要把他们也杀了吗?太残暴了,朱棣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二件事,朱棣为了安慰朱高煦,把他从云南转封到青州,青州到南京、北京的距离都适中,但朱高煦竟然不去。朱棣生气了,对朱高煦发火了:“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19)。你先前觉得云南太远,不去,我给你换了青州,你还不去,太不给面子了。
要知道,朱高炽在朱棣的雷霆面前,从不还手,朱棣说什么就是什么。朱高煦呢?朱棣给他的恩典,竟然不要,太不听话!于是朱棣此时心思变了——史称“成祖始疑之” 。
紧接着又发生了第三件事。朱高煦本来就指挥南京附近三卫一万五千人的部队,又私自养了三千多的战士,他手里就拥有了近两万人马。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
朱高煦麾下一个不守规矩的人被一个叫徐野驴的军官给惩处了,朱高煦如果有人君之量就会支持徐野驴,结果他反而“手铁瓜挝杀野驴”——用铁锤把人给打死了。
这就让朱棣彻底放弃了他——这是杨广之类的暴君,不能用啊!
于是,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月,朱棣亲自下令法办朱高煦:“尽得其不法数十事,切责之,褫冠服,囚系西华门内,将废为庶人。”(20)
出人意料的是,朱高炽这时站了出来,“涕泣力救” ,为朱高煦求情。于是,朱棣把朱高煦的卫队给削了,还把他给赶到了乐安州。青州是当时的二线城市,乐安州只是四线。
捡回一个王位的朱高煦只能灰溜溜地跑到乐安州去当他的藩王。
朱高煦非常不满意,于是他开始策划谋反,这是后话。
当时,朱棣已经基本上认同了太子朱高炽,放弃了他宠爱的朱高煦。因为他毕竟还是个皇帝,他经过这么多年的考察,在事实面前,朱棣做出了最佳的选择。
但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就此坐稳,因为他另一个弟弟朱高燧也在蠢蠢欲动。
赵王朱高燧是朱棣和徐皇后的三儿子。
朱高燧深受朱棣的信任,朱棣授予他“居北京,诏有司,政务皆启王后行”(21)的特权。这意味着大明帝国的另一个首都归他管,同时朱高燧还有大明的司法权和执法权。
如果说汉王朱高煦作为军人是个火药桶一点就炸的话,那么赵王朱高燧就是个特务,专门躲在暗处放冷箭。他第一次试图陷害太子朱高炽是在靖难之役时。
当时,方孝孺的门人林嘉猷曾经在北平做过官,他知道朱棣手下的三个儿子中,二儿子朱高煦、三儿子朱高燧都想取代大儿子朱高炽,于是向方孝孺建议设计离间这三个人和朱棣的关系。方孝孺立即向建文帝汇报,建文帝欣然同意,于是“孝孺草书,遣锦衣卫千户张安如燕贻世子,令归朝廷,许以王燕”(22)。
简单说,就是方孝孺写了封信诱惑朱高炽,挑拨其兄弟三人的关系,让他归降朝廷。
结果,朱高燧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派手下太监黄俨向朱棣告发世子朱高炽收到朝廷手书要谋反。朱高煦正在旁边,立即煽风点火:“世子固善太孙。”(23)也就是说,朱高炽和建文帝关系好,好到要卖爹的程度。
可朱高煦话还没说完,朱高炽的信也送到了:“世子得书,不启封,遣人并安等送军前。” 朱高炽聪明,收到信就考虑到内容会有问题,结果信都不拆就连人带信一起给朱棣送来,朱棣放了心。
朱高燧第一次没搞成太子,立即隐蔽了下来,不再有大的动作。但依然天天和朱高煦一起说大哥的坏话。到了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朱高燧的一系列不法行为完全暴露,朱棣有种被人愚弄的感觉,原来以为最听话最乖的小儿子,却是隐藏最深的夺嫡者!于是特别愤怒的朱棣,“诛其长史顾晟,褫高燧冠服” (24)。这个时候,出来为朱高燧求情的又是太子爷朱高炽。这恰恰体现出永乐年间夺嫡最有意思的地方,朱高煦、朱高燧甚至皇帝朱棣都上蹿下跳,但是三个人之间又拼命互相拆台,结果却是自己的阴谋被一个个揭露出来,必须求太子爷出面收拾残局。唯独太子朱高炽从来不屑于和这三个活宝斗,反而以最纯粹孝子面孔,用最正统的儒家思想来调解家庭纠纷。
随着这一幕活脱脱的家庭伦理剧在大明王朝的第一家庭中反复上演,大明皇家中最有权威的人,慢慢由不靠谱的爹变成了靠谱的大儿子。
被朱棣一通教训之后,不靠谱的朱高燧老实了好多年。但是,他心里夺嫡的想法并没有因此湮灭。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棣身体不好,朱高燧又开始忙了,这次他凭借特务关系,找到朱棣谋士高以正、总旗王瑜、护卫指挥孟贤、钦天监官王射成、内侍杨庆养子等人密谋,准备“谋进毒于帝,俟晏驾,诏从中下,废太子,立赵王”(25)。
结果正商量着,密谋就被总旗王瑜告发,朱棣迅速行动:“立捕贤,得为伪诏。贤等皆伏诛,升瑜辽海卫千户。” 朱高燧手下这伙人还没等行动就被朱棣给废了。
就在处置了这批人之后,朱棣转过头又对朱高燧发出死亡之问:“尔为之耶?”朱高燧已经吓傻了,根本不会说话了。朱高炽又站了出来,出面解决家庭内部矛盾,“此下人所为,高燧必不与知” 。他把锅直接扣到了朱高燧下属的头上,于是大家又一次解脱了。
永乐年间的夺嫡斗争,没有历代王朝的血雨腥风,最大的功臣就是体有残疾的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不是仅做样子而已,而是真正理解了儒家学说中“仁”的真谛。即使继位为帝,对两个弟弟也没有像雍正等皇帝那样下手报复。
明仁宗真是一个有大智慧的明君!
朱棣能有这样一个儿子确实是他的福气,也正是由于有了朱高炽这个好儿子,朱棣才能摆脱烦琐政务的束缚,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北伐。
朱棣诸子封王列表
(1) 《明史·仁宗本纪》
(2) 《明史·仁宗本纪》
(3) 《明史·仁宗本纪》
(4) 《明史·后妃列传》
(5) 《明史·诸王列传》
(6) 《明史·诸王列传》
(7)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8) 《明史纪事本末·太子监国》
(9) 《明史纪事本末·太子监国》
(10) 《明史·姚广孝传》
(11) 《明史·姚广孝传》
(12) 《明史·解缙传》
(13) 《明史·解缙传》
(14) 《明史·诸王列传》
(15) 《明史·仁宗本纪》
(16) 《明史·仁宗本纪》
(17) 《明史·仁宗本纪》
(18) 《明史·诸王列传》
(19) 《明史·诸王列传》
(20) 《明史·诸王列传》
(21) 《明史·诸王列传》
(22)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23)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
(24) 《明史·诸王列传》
(25) 《明史·诸王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