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历史的沸点》(3)(1/1)
第二讲 夕阳下的六国
一
铲除吕不韦和嫪毐集团,嬴政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此时,秦国蒸蒸日上,六国逐渐衰落。天降大任于斯人,历史赋予了这位年轻君王一个重大使命——平灭六国,一统天下。
秦国的强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国地处西陲,距离中原地区较远,一直不被重视。事实上,长期以来,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被东方国家看做是荒蛮之国。“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秦的真正崛起源于商鞅变法。
这次变法发生在秦孝公统治时期,商鞅本来是卫国人,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变法图强,发出求贤令,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言辞颇为恳切,商鞅由此来到秦国,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变法。
在此之前,其他诸侯国比较著名的变法活动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商鞅充分吸取这些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军功和耕织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
这次变法带有浓重的“法家”味道,例如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刑罚,特别是对“私斗”,处罚手段残酷,其中死刑就有十几种,所以此后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还推出了连坐法,一人犯法,他的亲属、朋友、邻里等相关人,必须检举揭发,否则要一起治罪,为此创建了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什伍制。
有趣的是,商鞅之死和他推行的连坐有关,商鞅变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秦孝公死后,他们对商鞅进行全面清算,商鞅在逃亡路上想住店,旅店老板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件,表示弄不清楚身份,如果出了事情要连坐,并说这是商鞅的法令。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 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是成语“作法自毙”的由来,意为自作自受。
在推行法令的过程中,商鞅采取严刑峻法,对胆敢挑战法度权威之人,一律给予无情打击。这里面甚至包括太子驷,太子有次触犯了新法,商鞅并不开恩,由于不能对太子本人施刑,就让他的师傅代受黥刑,以示教导不力。由于有这样严厉的惩罚措施做基础,新法的推行非常顺利。
商鞅变法成效十分显著,尽管他最后遭到车裂的酷刑处决,但这些变法举措并没有废止。通过变法,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促进了农业发展。政治上,郡县制的推行,强化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秦国汇集全国的力量。在军事上,以军功作为赏爵的唯一依据,秦军战斗力大幅提升,秦国由此一跃成为实力强大的国家,所以这次变法被柏杨先生形象地形容为“历史上最大的魔术”。
日益强大的秦国,逐步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公元前316 年,秦军将领司马错率军灭掉蜀国,这是对外扩张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灭蜀之后,秦国领土扩大了近一半,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特别是公元前256 年,蜀郡太守李冰和他儿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成都平原的大量良田得到灌溉,使得蜀地成为了秦国的大粮仓,为秦以后扩张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保障,从此“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对外扩张到秦昭襄王时达到了第一个高潮。这位国君活了七十五岁,在位长达五十六年,其中五十三年在打仗。在他统治时期,秦国远交近攻,发动了不少大规模的战争,削弱了楚、韩、魏、赵等诸侯国实力,为后来最终统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个时期。这场大规模战争开始于公元前260 年,此时嬴政还没有出生。秦国动员集结了大量军队和赵国军队对峙在长平关(今山西高平),当时统帅赵军的大将是廉颇,他的作战策略是坚守不出,想等秦军后勤补给发生困难时再出击,这种策略无疑是正确的。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对远征千里的秦军越来越不利。
正面战场受阻,秦国开辟了“第二战线”,派人到赵国国都邯郸散布言论,说廉颇老了,不敢出战,秦国根本不怕他,最害怕少壮派将领赵括。秦国的反间计果然奏效,在国人的一致要求下,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替换廉颇。
赵括和一个成语紧密相关,便是“纸上谈兵”。赵括是将门之子,他的父亲是赵国名将赵奢,父子俩在家经常讨论兵法,有时赵奢被儿子驳得哑口无言,赵括的母亲看到这样的场景,感到很高兴,认为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赵奢却深感忧虑,知子莫如父,他说:“打仗是要死人的大事,他说起来却十分轻松,一旦担任大将,破赵军者,必是赵括”。
当赵孝成王任命赵括为前线统帅时,赵奢已经去世,赵括母亲上书赵国国君,说自己的儿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指挥大兵团作战。赵孝成王根本听不进去这些劝告,执意让赵括带兵出征,赵括母亲只能请求如果赵括吃了败仗,不能追究赵家的责任,这个请求赵国国君答应了。
秦昭襄王听说赵括替代廉颇,觉得转机终于来了。他任命百战百胜的名将白起出任秦军统帅,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男子投入战场,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对秦军部署的调整,赵括一无所知,他到前线后,立刻改变廉颇稳守策略,想一口气吞掉秦军。白起将计就计,佯装溃败,诱敌深入,然后将赵军成功分割,截断赵军后路和粮道,最后使得赵军被秦军紧紧围困。
赵括多次突围均告失败,被围困四十六天后,他决定殊死一搏,率军最后一次突围但还是没有成功,赵括自己死在乱箭之下,四十万赵军全部投降,并被白起下令生生活埋,上演了中外战争史上惨绝人寰的一幕。经过长平之战,秦赵实力此消彼长,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嬴政继位后,秦对东方六国已经形成了压倒性优势。离秦国最近的韩国,本来在七国中最为弱小,在秦的不断蚕食下,只剩下都城阳翟和周边十几个不大的城池,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实力大损,已经对秦构不成威胁。
对秦而言,魏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秦国打击的重要目标,在几次战争中,魏国均被秦击败,地盘日渐缩小,嬴政登基之初,当时正是魏安釐王晚期。虽然信陵君窃符救赵,后又联合各诸侯国合纵抗秦,取得河外大捷,将秦军逼回函谷关内,然而安釐王昏聩无能,听信秦国离间挑拨而罢黜信陵君,导致国势一天不如一天。
南边楚国的实力曾经非常强大,但在公元前278 年,白起率秦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夺得了楚国四分之一的土地,楚国国都被迫多次迁移,国力大为衰减,已经不复当年之勇。
东边的齐国也曾经是个强国,但到后期国无良将,军无斗志,贪享太平生活,毫无斗争准备,已经徒有虚名。最远的燕国,燕昭王时曾励精图治,国力日强。到燕王喜当政时,常常发动战争,劳民又伤财,国力遭到巨大损耗,成为六国之中只略强于韩的弱小之国。
二
面对日渐衰落的六国,年轻的嬴政听从李斯、尉缭等人的建议,确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战略部署。实施路径还是过去的套路——远交近攻,即先稳住楚魏、笼络燕齐、消灭韩赵。
韩国成为第一个“倒霉蛋”,公元前230 年,嬴政派遣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这个六国中最弱小的国度,已经无力抵抗,秦军攻克韩国国都,俘获韩王安,韩国成为首个被灭之国。
赵国成为秦军第二个目标。虽然经过长平之战,赵国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此时赵国出现了一位名将——李牧,他是战国末期六国最杰出的将领,也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公元前233 年,李牧率赵军同秦桓齮军交战于宜安、肥下地区,给秦军沉重打击,只有统帅桓齮带领少数护卫突围逃走。公元前232 年,李牧又一次打败南北两路来犯的秦军,威名大振,李牧似乎成为秦军不可逾越的一道屏障。
公元前229 年,嬴政派大将王翦再次攻赵,李牧受命抵抗秦军。
王翦认为李牧不除,秦军恐怕不容易取胜。这次秦军学得很聪明,没有选择正面与李牧交锋,而是使用了自己最擅长的伎俩——反间计。
采用的套路基本一样,先是派奸细入邯郸,用重金收买了赵王迁近臣郭开,让其散布流言蜚语,说李牧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没有脑子的赵王听到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派其他人去取代李牧,李牧觉得冤枉而不从,赵王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
李牧成为秦国反间计的最新牺牲品,秦国长期以来把消灭敌国的重要人才作为核心策略之一,一般采取“三部曲”,先是重金收买,不成就用刺客暗杀,还不成就使用反间计,总之是不让这些人才发挥作用,为秦国灭掉这些国家扫清障碍。秦国在此方面屡屡得手,一方面是秦国自身对此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的国君昏庸,辨不清是非,客观上起到了“助攻”的作用。
“李牧死,赵国亡”,只过了三个月,到了公元前228 年,王翦发动总攻,大败赵军,攻克邯郸后俘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集结残部继续抵抗,六年后,秦灭代国,俘虏公子嘉,赵国彻底灭亡。
韩赵灭亡后,魏国成为最靠近秦国的一个,厄运随之而来。公元前225 年,秦军进攻魏国,魏国的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城垣坚固,为了减少损失,秦军统帅王贲下令在大梁城西北开渠,引黄河之水。
时值春汛时节,大雨一连下了十多日,水势非常浩大。王贲命令决堤通沟,洪水泛溢,大梁城顿成泽国。城墙长期浸于水中后出现垮塌,秦兵乘势而入,大梁城告破,魏王假请降,魏国就此灭亡。
两千多年后,同样发生一起利用黄河水作战的著名事件,1938 年,为了阻止日本鬼子西进,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在河南花园口扒开堤防,虽然决口的黄河水暂时阻止了日军进攻,但却造成了八十余万百姓死亡,四百八十万人无家可归,三十多万平方公里成为黄泛区,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
楚国成为下一个攻击对象。这个南方大国,虽然此时已无法与秦国匹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在六国中的实力仍属最强。为了能一举灭之,嬴政在两个将领中来选择灭楚统帅,一个是少壮派将领李信,另一位是老将王翦。嬴政问他们需要统领多少军队才能灭掉楚国,李信说只需二十万人,王翦说必须要六十万。听后嬴政很欣赏李信,觉得还是年轻人有胆识,说“王老将军老矣,何怯也! 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于是任命李信为秦军统帅,带领二十万兵马南下攻楚。
李信实在低估了楚国的实力,楚军在大将项燕的统帅下给秦军致命打击,秦军损失惨重,李信拼死突出重围,极其狼狈地跑回秦国,这是战国末期六国对秦取得的最后一次胜利,可惜来得太晚了,已经不能改变其纷纷被灭的命运。
嬴政知错就改,亲自前去邀请王翦出任统帅,并满足他带六十万兵马的要求。公元前223 年,王翦率秦军与楚军相持一年后全面出击,随即攻陷楚国国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虏楚王负刍,项燕将楚王的兄弟昌平君立为新楚王,逃到江南继续抵抗,一年后,王翦渡江发动总攻,楚军兵败,昌平君被杀,项燕自尽,曾经非常强大的楚国也灭亡了。
三
距离较近的诸侯国都被平灭后,嬴政将眼光伸向了远处的燕、齐两国。公元前222 年,秦军发动对燕的最后一战。对于嬴政来讲,这一战等了五年,因为在五年前发生了荆轲行刺事件,从那时起,燕国成为了嬴政的眼中钉。
荆轲行刺背后的主谋是燕国太子丹,他当年也在赵国做人质,太子丹和嬴政年龄相仿,境遇相同,所以当时两人的关系还很不错。后来嬴政回到秦国做了国君,太子丹又被送到秦国做人质,据史书记载,当上国君的嬴政对这位小伙伴并不友好。
太子丹回到燕国后,看到秦国不断扩张,特别是秦军平灭赵国时,一度打到了燕国边境,太子丹感到唇亡齿寒,他不愿意坐以待毙,但燕国实力过于弱小,根本无法与秦国叫板,只能另寻他招,他想到了两个字——“刺杀”。这样做多少有些孤注一掷,但在太子丹看来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找到了勇士荆轲,请他来完成这个重大使命。
《史记·刺客列传》对这个故事有非常生动的描写,荆轲出发前,大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到易水河边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悲壮地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闻声潸然泪下,荆轲义无反顾登车而去。
在咸阳秦国王宫,荆轲见到嬴政,图穷而匕见,他突然行刺秦王,嬴政挣脱后绕着柱子跑,荆轲跟着追杀。按照秦法,群臣在殿上不得携带武器,关键时刻,御医夏无且将手中的药袋扔向荆轲,在荆轲迟疑刹那,嬴政拔出剑将荆轲左腿砍断,荆轲没有办法,只能将匕首掷过去,但只击中了柱子,自己则死在乱剑之下。
秦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嬴政立即派大军进攻燕国,公元前226 年,秦军攻克燕国都蓟(今北京市),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军紧追不止,走投无路的燕王喜权衡利弊后,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并将首级献给秦军。此时秦军正准备全力进攻楚国,对燕暂时休兵,燕王喜得以喘息了四年。公元前222 年,秦军大将王贲率军扫荡燕国残余势力,俘获燕王喜,燕国彻底灭亡。
最后一个剩下齐国。这个在最东边的诸侯国,一直处于“看热闹”
的状态。秦军灭掉其他五国时,齐国置身度外,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有些诸侯国求救于它,或者想联合一起对秦作战,齐国都不参加,深怕得罪了秦国,好像如此才能自保。
秦国实施远交近攻战略,所以和最远的齐国一度打得非常火热,公元前237 年,齐王田建受邀到咸阳,受到嬴政的盛情款待。在其他诸侯国和秦国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齐国独享太平,不仅没有备战,甚至在秦国灭掉其他国后,齐国还派使节向秦国表示祝贺。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或许田建认为这种兄弟般的情谊会地久天长。历史证明,他的这种想法太过天真,五国覆灭后,齐国的末日终于到来了。公元前221 年,秦军突然攻击齐国国都临淄,齐国毫无准备,连应战之兵都没有,等待他们的只能是亡国的命运,那位一直对秦抱有幻想的田建,被流放到共(今河南辉县),最后居然在孤苦伶仃中活活饿死。
秦始皇用不到十年时间,平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的战乱局面,一个地处边陲的封闭之国,为什么能异军突起,成功灭掉东方六国,这是不少历史学家一直思考的问题。
《剑桥中国秦汉史》对秦国胜利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归结为八个原因。一则是地理因素,中原通往秦的通道被山脉所阻,只有很少几个关隘可以通行,所以东方六国攻秦不易。
二则因为农业和灌溉,秦国修建了郑国渠和成都平原的灌溉系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三则军事技术,秦国掌握了先进冶炼技术,所以兵器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胜于其他六国。
四则崇尚阳刚武德,秦军在与少数民族夷狄的冲突中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并且在战争中以残酷无情著称。
五则有打破传统的准备。秦国远离中原,能够摆脱纯粹的“华夏”
国家文化传统的束缚,更容易制定激进的革新措施。
六则有任用外来人的决心,对人才无论是否秦国人都予以任用,这些外来人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七则是统治者的长寿,秦朝连续被几个既能干又特别长寿的国君统治,从而提供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八则是行政因素,即有提高行政效率的计划、农业改革计划和商鞅留给秦的一心一意追求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计划。
在这些因素中,《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最后一点远超过其他,事实确也如此,秦的强盛源于商鞅变法,商鞅虽死,但制度却一直保留并得以不断完善。所以,秦灭六国的胜利,在军事胜利的背后,更应是制度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