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大汉兴亡四百年(全两册) > 第二十章 寂寞英雄

第二十章 寂寞英雄(1/1)

持节云中

多年来,考虑到内政不稳、国疲民困,汉朝朝廷对匈奴的骚扰一直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对于朝堂上的主战声,文帝一般都采取抑制态度。因为,大汉实在经不起战争,保持社会稳定,让民众休养生息,才是目前压倒一切的头号任务。

忍字当头一把刀,忍的滋味实在不好受。但文帝接过的是一片满目疮痍的江山,除了选择忍,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些年来,匈奴在边境线上不停地制造事端,他忍了;吴王刘濞等诸侯骄横跋扈,他忍了;朝堂上,功臣倚老卖老,把持朝政,他也忍了。

但如果就此认为,文帝是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也是个有血性的汉子。如今,匈奴人快要杀上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敌人的刀尖已快要插到胸口了,难道要束手就擒,将大汉江山拱手让人不成?

一道诏令从未央宫传出,任命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遬(sù)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做好沿边诸郡防守,以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做好出击匈奴的准备。

同时,任命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集结千辆兵车、十万骑兵,驻扎渭水北面,拱卫京城安危,防止匈奴人突袭长安。

宣布军事部署和人事任命后,文帝亲自到渭水大营劳军,整肃军纪,厚赏将士,并决定御驾亲征,出塞与匈奴决一死战。

皇帝亲征匈奴的消息传开,朝堂上炸了锅,引起轩然大波,群臣们纷纷站出来反对,表示天子不能轻易涉险。皇帝亲上战场,可不是闹着玩的,文帝长于代国,虽说对匈奴有所了解,但毕竟不像高祖那样身经百战,岂能凭一时血气之勇与敌搏命?

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不能保证皇帝的绝对安全,当年高祖就是由于阵前中箭,最终死于箭伤。

只是,文帝已经铁了心,任群臣们费尽唇舌,百般劝谏,他根本听不进去。

皇帝油盐不进,这可如何是好?

好在有人聪明,想到有一个人的话,皇帝一定能听得进去,还得赶紧动员她出来劝阻,她便是薄太后!

老太后心疼儿子,文帝要亲征,她自然一百个不愿意。

文帝为人至孝,母亲出面发话,他只得作罢,便命张相如率董赤、栾布出征匈奴。

正当汉军集结完毕,开赴边境时,老上单于率领匈奴大军已经在塞内祸害了月余。在这段时间内,抢钱抢粮抢人,已经抢得差不多了,得知汉军大部队将至,他才不想做无谓的纠缠,满载战利品从容扬长而去。

等到张相如带领汉军赶到塞上时,连个匈奴人影子都没看到,大军在边塞附近草原上转了一大圈,只好原路返回。

匈奴人给汉朝朝廷造成如此大的损失,却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数万汉军劳师远征,没能斩杀敌人一兵一卒。遇到这样幽灵般的对手,汉廷上下非常郁闷,但又毫无办法。

不过,让文帝稍感欣慰的是,此次匈奴大举入侵,在萧关遭到驻地汉军迎头痛击,损失惨重。尤其振奋人心的是,有两位新入伍的勇士斩杀匈奴颇多,战绩斐然。

他们是一对堂兄弟,来自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兄长叫作李广,弟弟名叫李蔡。

说起来,李氏兄弟也并非一般布衣百姓,祖上可是大有来头。秦始皇发动统一六国之战时,在灭燕之战中,率领先锋军的是位名叫李信的少壮将军,他率领秦军率先抵达易水,迫使燕太子丹远逃辽东。李信穷追不舍,一路追击到衍水(今辽宁省太子河),穷途末路的燕王喜使人逼杀太子丹,李信获其首级而归,一时名扬四海。

李广兄弟正是李信的后裔。李信本籍槐里县(今陕西省咸阳兴平东),后来,李氏后人迁徙至成纪县。虽说家道中落,但李家的骑射传统世代传承不辍,在家庭熏陶之下,李广兄弟从小练就一身本领,特别是李广,箭术娴熟,加上臂力惊人,可以做到矢无虚发,一箭毙命。

得知朝廷为抵御匈奴颁发征兵令,兄弟二人便以良家子弟身份参军入伍。

何为良家子弟?就是出身清白,没有犯罪记录的家庭出身的孩子。

同样是参军,良家子弟与罪犯戍卒大不一样。罪犯戍卒是被强征,属于戴罪入伍,具有惩罚性质,而良家子弟入伍为主动参军,在以后战功提拔等方面,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李广因战场上表现出色,很快被提拔为中郎(秩比六百石,属于高级郎官),李蔡也被提拔为郎官。

自此以后,李广常侍从皇帝身边,扈从出行。

外出总免不了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道路受阻,甚至在荒郊野外路遇野兽,但李广毫无惧色,当场将野兽格杀。

李广高超的武艺和过人的勇气,令文帝深为折服。有一次,文帝用惋惜的口气说:“你生在当下,实在有点可惜了,没遇到好时机,要是早一点,赶在高祖争夺天下之际,以你的本事,就算封万户侯,也不在话下啊!”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从来是英雄血染红了帝王们的皇图霸业,但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成就勇士的英雄梦。

文帝这番话,表面上说给李广,实际上又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呢?

他明白,自己注定成不了与父亲并肩的伟大帝王。冥冥之中,宿命已成定数,纵然贵为天子,亦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他在为英雄报国无门而叹息时,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无法为英雄提供驰骋舞台而伤神!

或许文帝自己也没料到,他一句无意间的感慨,却一语成谶,犹如魔咒梦魇,伴随了李广一生,令他终身无法摆脱。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足够广阔的天地,就看帝王的魄力和决断力了。比如困扰汉朝多年的匈奴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帝总是感叹,朝中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然而,人世间从来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人才的伯乐。

有人就曾断言,即使当世有廉颇、李牧这样不世出的将才,皇帝也不会用他,为此,文帝还气恼了许久。

直到这次匈奴大举入侵之时,文帝又想起了此人,便将他找来,再次当面质问他:“冯唐,你倒是说说看,怎么知道我不会任用廉颇、李牧呢?”

冯唐担任的官职是中郎署长。

按照汉制,郎中分属车、户、骑将等,中郎高于郎中,分属五官、左、右中郎将。未央宫、长乐宫及上林苑等皇家宫廷、离宫、园囿等俱设有郎署,供各级郎官更值宿卫之用,郎署负责人称作郎署长。

冯唐署理的是一处中郎署,故称为中郎署长。

冯唐祖父本是赵国人,曾在李牧手下效力,两人交往过密,对李牧的生平事迹颇为熟悉。

想当年,李牧遭人陷害,蒙冤而死后,赵国再无大将,秦人很快就灭了赵国。赵国亡国后,为了逃避秦人迫害,冯唐祖父和家人隐姓埋名,藏匿民间。

祖父死后,冯唐父亲携带家人远离赵国,举家迁居代地。在这以后的数年间,包括赵、代在内的河北地区,先后历经了秦末战乱和楚汉战争,几乎沦为丘墟。为了给家人寻一个稳定的生活去处,待大汉建立后,冯家又一次搬家,这一次他们迁到了关中,落户安陵。

由于家庭渊源,可以说,冯唐自小就是听着廉颇、李牧的故事长大的,对他们的逸事可以说如数家珍。

汉初人才选拔制度还不太规范,基本由地方官员在辖区内考察举荐,考察内容主要两个方面:个人才能和品德。冯唐由于孝行被举荐为中郎署长。

在中郎署长任上一干就是好多年,由于常在皇帝身边侍从,冯唐对文帝性格比较了解。有一次,文帝乘车路过冯唐任职的郎署,冯唐在一旁侍候。文帝看冯唐年纪不小了(推断大概五六十岁了),便和他拉家常:“老人家老家是哪里呀?怎么这把年龄了,还在做郎官(郎官一般是贵家子弟晋升的跳板,多由年轻人出任)?”

冯唐一一如实回答。

文帝一听冯唐是赵人,又曾在代地生活过,顿时有了好感,毕竟他是在代国长大,那里相当于故乡,他乡逢故人,自然备感亲切。他向冯唐打听一些代地的陈年旧事:“想当年,我在代国时,尚食监(负责诸侯王膳食的官员)高祛经常向我提起赵将李齐,讲他在巨鹿之战时的英雄气概。到如今,每逢吃饭,还会想起往事,历历在目,老人家知道李齐此人吗?”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名将如云,至于李齐,不过是个不入流的人物罢了。冯唐当即回答说:“比起赵国历史上的名将廉颇、李牧,李齐差远了。”

文帝感到好奇,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冯唐回道:“我祖父曾在赵军中担任将领,与李牧关系很不错,我父亲曾在代国(秦末楚汉之时)担任过国相,与李齐共事,交往甚密。因有过这段渊源,我对他们的为人都比较了解。”

文帝一听,颇有些激动,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说:“可惜啊,我没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大将之才,否则,我还会为匈奴所困扰吗?”

不料,冯唐却没有附和,反而淡淡地答道:“请恕臣下直言,陛下就算手下有廉颇、李牧般人才,您也不会重用他们。”

一句话戳到了文帝的痛处,他没想到冯唐会这样当着众人面公开打自己脸,恼羞成怒之下,当场拂袖而去。

虽然文帝很气恼,但并不糊涂。

回到宫中,过了许久,待气慢慢消了,文帝又召见冯唐,用略带批评的口吻说:“你有什么话就不能私下跟我说吗?为何非要当众令我难堪,这不是存心羞辱我吗?”

冯唐听完,先向皇帝致歉,然后答道:“我是个见识短浅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没有很好地维护好陛下的颜面。”

等于直白告诉皇帝,我就是这性子,拐弯抹角、见风使舵那种事,我可干不了!

文帝见他是个直肠子,也就没太放在心上,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直到这次,君臣二人再次见面。

但文帝心结依旧,不肯承认自己不重用人才。

万方有过,朕躬无错,皇帝一般都是这德行!

但是文帝又不得不拉下面子,询问冯唐,因为边患越来越严重,自打张相如带领大军归来后,匈奴人又先后偷袭云中郡、辽东郡,顺道还祸害了代郡,数以万计的百姓或被杀,或被掳走,不计其数的牲畜被抢走。

边境消息不断传到长安,文帝食不甘味、寝不安床,他迫切需要一位廉颇、李牧式的将领,帮他扭转乾坤。

正所谓,漫说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

冯唐依然是冯唐,文帝依然是文帝,只是双方心态有些不一样了。

面对皇帝的询问,冯唐心想,非常人才必须用非常方式对待。要想得到国士,就必须以国士待之;想要虎狼之师,就必须给他吃肉;想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帅,就必须给他绝对的权力和自由,这样才能放手一搏,建立非常功业。问题是陛下你能做到吗?

“我听说,在古时候,每逢大将出征,君主亲自跪下推将军的车毂,说:‘国门以内的事我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有军队中封爵奖赏的事,都由将军先自行决定,待归来再奏报朝廷。’我曾亲耳听祖父谈过李牧的故事,他统率赵国大军驻扎边境时,在军队驻地,由军队出面,设置交易市场,租税收入供军队使用,称为军市。李牧将从军市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而赵王从来不过问,也不干预。赵王交给他的任务就一项,打仗必须取胜,其他的事一概不问。”

关于军市,早在商鞅变法时就曾出现。不过,商鞅提倡耕战,打压商业,所以对军市一直持抑制态度。真正将军市发扬光大的,李牧当属第一人。军市既可以增加军队收入,又促进了驻地居民商品流通,可谓一举两得。

文帝没有插话,只是默默地听。

“正因为有了自主权,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充分发挥才智,李牧组建兵车一千三百辆,麾下精于骑射之士一万三千人,能够上阵杀敌的士兵有十万人。有了这支强大的军队,赵军才能北驱匈奴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古代东北一支部族),西抑强秦,南援韩魏。此时的赵国,犹如中原霸主,无人敢轻视。只可惜,后来赵王迁即位,听信宦官郭开的谗言,自毁长城,杀了李牧,赵国旋被秦人消灭,赵王迁自己也沦为秦人俘虏。”

这些往事,才过去不过数十年。冯唐虽说得风轻云淡,但文帝听来却是惊心动魄。

说完李牧旧事,冯唐话锋一转,说道:“我听说,云中郡郡守魏尚,亦效法李牧开军市,不但将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还自掏腰包,每隔五日杀一次牛,款待宾客、军吏和身边之人,手下的人都乐于效死。就连匈奴人得知云中汉军将士上下齐心后,也不敢再轻易攻袭云中边塞。后来,有一次,匈奴入侵云中,结果被魏尚迎头痛击,打得落花流水,损失惨重,狼狈逃窜。魏尚手底下士卒们多数都是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他们不懂大道理,不熟悉法律,他们参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上阵杀敌,为国效力。然而,在报功时,因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就被治罪,他们的功劳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

文帝一直不说话,只听冯唐讲述。

紧接着,冯唐话就有些尖锐了:“听说魏尚在上报军功时,因为比斩敌实际人数多报了六人,就被陛下下诏夺爵,判处入狱一年。臣下冒昧地认为,如此轻赏重罚,会寒了边关将士们的心。臣据此认为,陛下纵然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名将,也不会重用。臣口无遮拦说了这么多,请陛下治罪!”

文帝是个明白人,他明白如今匈奴大敌当前,在这节骨眼上必须稳住军心,做出重视人才的姿态来。

在谈话结束后,文帝当即就让冯唐带上皇帝符节前往云中郡,宣布赦免魏尚,官复原职。

经过此次谈话,文帝对冯唐刮目相看,任命他为车骑都尉,掌领中尉和郡国车士。

冯唐的前途看上去一片光明,大好前程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在以后的七年中,冯唐基本处于被闲置状态,在平淡中消耗时光,毫无建树。直到文帝去世,才被调任为楚国国相,但是上任没多久,就被罢官了。

冯唐为何被罢官,原因不明,但很有可能是与楚王刘戊(楚元王刘交孙子)有关。

刘戊此君是个十足浑蛋,他还在当楚国太子时,父亲刘郢客让申公做他师傅,指导他读书。申公是何许人也?他可是当时大儒。早年曾与楚元王交游,共同求学,后来又陪刘郢客一起赴长安求学于浮丘伯,按辈分,差不多是刘戊爷爷辈了。

刘交与刘郢客父子二人好学尊儒,但万万没料到,后世出了个刘戊这样的混世魔王,他打小就不爱读书,特别憎恶父亲逼他读书。申公作为一代宗师,估计教导他严苛了一些,就被刘戊记恨心头。待他即位没多久,就罚申公去做苦役。申公一大把年纪,哪里受得了这罪?好在后来抽了个机会,逃离了楚国。

估计,冯唐的遭遇跟申公差不多。

在以后的时光中,冯唐闲居家中,淡看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一天天消磨时光,直到年华不再,华发满头。

数十年后,朝廷下诏民间推荐人才,才记起冯唐来。只是此时的冯唐已是年过九十,垂垂老矣,难堪大用了。

快意人生

人生在世,最难的是按照自己的性子快意地活着。每个人总有一些人生信条,不同的是,有人可以变通,但有人则不然,为了自己信条,可以不惜以身涉险,冒着惹恼皇帝的风险。比如张释之、冯唐就这样,他们的结局令人不胜唏嘘。

文帝时代,是个不错的时代,也是个不幸的时代。

总体来说,国家保持了稳定,社会生产力在稳步地提高,平常老百姓暂时告别了秦末以来的战乱,日子虽然仍旧艰难,但至少不用再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文帝一直保持着冷静头脑,抱定不折腾的精神,除了在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4年)冬季那场匈奴大规模入侵,他一度打算亲征外,对外基本保持守势,不主动挑事,也按住了朝堂上一些人不切实际的鼓噪。

比如文帝即位之初,大将军陈武就曾怂恿对南越、朝鲜动武,开疆拓土。陈武的理由也很充足,南越、朝鲜自秦一统天下后,就归属中华帝国,成为中原王朝的固有领土,但是,秦末大乱之时,两地趁机各自割据,自立门户。高祖成立大汉之初,碍于天下初定,无暇分身,腾不出手来,只得作罢。现在可不一样了,天下已定,海内皆仰承陛下恩泽,应该出兵讨伐,一统宇内才是。

其实,陈武的另外一层潜台词没有说破,文帝以外藩入主大统,想要立威,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发动一场对外战争。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一旦身处不利,为了平息纷扰,快速树立权威,往往会发动对外战争,以达到凝聚人心、转移视线的目的,这种手段从来都是屡试不爽。

说实在的,面对陈武的提议,很少有君王会经得住这样的诱惑,哪个皇帝不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呢?

况且,以大汉的体量,对付南越、朝鲜这样的边陲小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好在文帝没有热血冲头,他果断拒绝了陈武的提议——

“当年先帝知道百姓已困疲至极,不能再加以驱使了,因此,没有考虑南越、朝鲜之事。先帝尚且如此,我岂敢再生妄念?现如今,匈奴年年入侵,边境百姓日子过得实在太凄苦,为了抵御外敌,父死子继,士卒们超限服役,无暇休养生息。为此,我常常彻夜难眠,倘若北部边境安定下来,老百姓能过上安分日子,我已经谢天谢地了,怎么还敢痴心妄想,另起刀兵之念呢?这事,你以后就别提了。”

战争就是个魔鬼盒子,开启容易,但是一旦打开,谁也无法保证它会发生什么。文帝的冷静理智,让大汉避免了卷入另外一场战争泥沼中。

仗是不打了,但帝国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赵佗在南天一隅公然称帝,朝廷总不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吧。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任由赵佗这样招摇下去,大汉天子的威严何在?

安抚四夷,手段无非有二,武力威慑和笼络羁縻。目前既然排除了动用武力的可能,剩下只有一个办法:外交解决。

文帝先派人到真定,修葺赵佗先人的墓地,按时祭祀赵佗祖先,并安排人手守护,以免再遭破坏。另外,赵佗在老家的同族亲人,均被委以官职,重金厚赏。

死者已矣,无知无觉,给死人脸上贴金,无非是做给活人看。

汉廷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做给赵佗看的。只是赵佗身在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音信杳然,难免以讹传讹,如何是好?

最好的办法,就是派一名得力人手前往南越,对赵佗恩威并施,晓以利害,让他放弃称帝。但是环顾朝堂之上,又有谁能够担当起这份重任呢?

当时丞相陈平还健在,他对皇帝说,此事好办,有个现成人选。

文帝问:“谁?”

陈平说,陆贾在先帝时,曾出使南越,轻车熟路,没有人比他更适合了。

文帝当即表示同意。

从高祖至文帝十多年间,陆贾一直半隐半仕,游刃于朝野之间,从来不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但从来没有远离高层政治。文帝继位之初,表面看周勃、陈平等人出了大力,风光无限,实则陆贾一直在幕后助推。

所谓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君子居高处,往往如临深渊。张良推辞高位,得以善终,而周勃设法踩着陈平往上爬,结果身陷囹圄,几乎性命不保。

陆贾是一位智者,知道人生成功,能力固然重要,但准确把握时机,懂得进退,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他的志向并不是在庙堂上挥斥方遒,而是在天下间合纵连横。他一直在静静等待时机。果不其然,朝廷的诏书到了,他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代表朝廷出使南越。

赴南越之路,陆贾多年前就走过,谈不上陌生,只是现在形势远比当初复杂多了。吕后末年那场失败的南征,使得大汉与南越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陆贾此次的南越之行,注定不轻松。

好在陆贾不辱使命,利用他出色的口才和外交才华,最终使赵佗主动放弃称帝,成功维护了大汉帝国的体面和尊严。自此以后,南越王赵佗恢复春秋两季朝贺的礼仪,按时派人到长安朝见大汉皇帝。

然而,实际情况是,赵佗只有对汉廷上书时,守宗藩之礼,在其国内仍以天子自居,汉越之间的矛盾只是被暂时搁置了而已,根本冲突依然未得到解决。

不管怎么说,陆贾的南越之行,为汉朝赢得了一个稳定的南部边境。文帝求稳的策略,还是发挥了效果,成功避免了大汉与匈奴和南越同时敌对的局面。

和平岁月是国家之幸事,但却是英雄的不幸。平淡的日子,消磨了英雄的意志,磨掉了壮士的棱角,让他们变得与平常庸人差不多。

秦崩、楚亡、汉兴,这些惊天巨变,才短短二十几个春秋,多少英雄事,早已成为陈迹往事,多少英雄骨,化为腐草流萤。

平庸的年代,是埋葬英雄的坟冢。

不过总有一些人不改本色,还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活着,比如栾布。

这些年,栾布先后在地方做过燕国国相,在朝廷被委任为将军,要论身份,他早脱离了草莽阶层,跻身于庙堂阶陛之间,却依然保留着快意恩仇的江湖习气,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从不藏着掖着。他公开对人讲:“一个人在潦倒落魄之时,没法做到忍辱负重,就算不上汉子,但志得意满后,还不能按照本性活出个人样来,也谈不上是个英雄好汉。”

栾布还是当初的栾布,只是社会大环境已今非昔比。

栾布只是个个例,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栾布一样,按照自己的性子去活。如今天下一统,比不得战国乱世,不能任你书剑飘零,恣意江湖。

功名利禄是身外物,唯有自由最难得。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是每个人梦寐以求而不得的事。栾布活出了精彩人生,道出了人民的心声。

人生有所得,就有所失。在这个世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拿来交易的。

交上灵魂、尊严、自由,换来金钱、名利、地位。

哪怕坐在三公位置,与皇帝坐而论道,也有些线终究不敢逾越,有些话终究不敢说。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身在庙堂言不由衷。

但栾布不一样,无论落魄失意,还是身居高位,他都有魄力,能担当,敢作敢为,活出了大家想活的模样,所以他成了神。栾布死后,燕赵一带百姓为他立社奉为神明,号称栾公社,香火不绝。

可惜的是,英雄如栾布,让世人铭记的光辉事迹还是在高祖时,他敢于站出来为彭越收尸,不畏强权,敢于仗义执言,与皇帝据理力争。此后,除了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他跟张相如出塞,在大草原转了一大圈无功而返外,终老案牍之间,一事无成。

文帝时期,注定不是英雄建功立业的年代。

实际上,在平庸生活中消耗时光,最终沦为籍籍无名者的英雄,何止栾布一人?季布的人生遭际,与他同样相差无几。

文帝即位之时,季布人已不在长安,他从中郎将调到河东郡,担任郡守。季布的名气很大,朝野之间广为人知。文帝觉得让他屈居地方,实在有点委屈,想调他到长安,出任御史大夫。

季布接到皇帝诏令后,赶到京城,住进驿馆,等待皇帝召见。可是一来二去,等了一个多月,却仍然毫无动静,迟迟不见皇帝召见。

原来就在他调任期间,出现了一点意外。

文帝听到了一些关于季布的负面传闻,比如有人说,季布人是不错,就是脾气不太好,常常醉酒耍酒疯,让他担任御史大夫,恐怕他很难与人共处,保不准会贻误大事。

文帝性格谦和,也缺少几分果断,做事用人常常优柔寡断,很难做到始终如一。听别人在耳边这么一说,他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有些犹豫了,最终打消了由季布出任御史大夫的主意。

只是人都来长安等了这么久,总得有个说法吧?

于是,文帝决定还是见见季布。

君臣二人见面后,寒暄了好一阵,只是文帝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客套话,绝口不提季布出任御史大夫一事。胡乱扯了一大堆后,文帝宣布会见结束,让季布从哪儿来,还回哪儿去,打道回府,重返河东,继续去做他的郡守。

千里迢迢,大老远从河东郡被召到长安,又在驿馆窝了一个月,难不成就是陪皇帝聊几句家常?这样的事,搁在谁身上都窝火。

季布心里很不爽。

换了一般官员,眼看即将到手的三公高位就这样失之交臂,纵然心中腹诽,但对皇帝的决定,又能如何?只好权当回京休假一月,然后回到自己一亩三分地,继续该干吗就干吗。

可惜,季布不是常人。

季布从来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过去面对高祖、吕后是如此,如今依然如此。

“臣在河东任上,也没干出什么出色业绩,无故蒙陛下召见,定是有人利用虚名欺骗您。我在京城白白耗了一个月,啥事没干,如今又被遣回,想必又有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陛下因一人称赞就召臣入京,又因一人毁谤就送臣出京。我个人的毁誉得失倒没什么,只是这事传出去,恐怕有损陛下圣誉。”

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句句都戳中文帝心窝,季布这是在说自己为君做事摇摆,没有个人定见,单凭别人三言两语,就受人摆布。

文帝听后一脸尴尬,坐在那里,半天不知如何回答。半晌后,他才讪讪说道:“河东犹如朕的膀臂和大腿,实在太重要了,特意召见你,就是想了解一下地方上的情况。”

这样的理由,说出来恐怕文帝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季布也不想再与皇帝辩论。

这场谈话,注定是没有结果的。

回到河东任上,季布继续做他的太守。后来,他听到一件事,皇后哥哥窦长君与一个名叫曹丘的家伙交情挺不错。

曹丘,楚人,能说会道,整日周旋于权贵之间,如鱼得水,据说他与宦官赵谈关系密切。靠着逢迎权贵,组建了一个超级大的权力关系网,从中获得了大量好处。

此事本与季布毫无关系,但他认为,窦长君是谦谦君子,绝对是为曹丘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他决不能眼看着好人吃亏上当而坐视不理。

虽说在官场多年,但季布依然不改嫉恶如仇的英雄本色。

不行,这事必须要管,他特意给窦长君捎去一封信,希望他远离曹丘这种巧言令色之徒。

窦长君收到信不久,曹丘也到了。他央求窦长君,写一封介绍信,将他引荐给季布。

窦长君说,拉倒吧,季将军不喜欢你,你就别去自讨没趣了。

曹丘缠住不放,窦长君经不住他软磨硬泡,没法子,只得答应。

曹丘揣好信,匆匆上路了。

走在半道上,曹丘先让人将介绍信送到季布府上。

季布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没想到这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当下打定主意,等曹丘一上门,就好好羞辱他一番。

一场唇舌之争,看来无可避免了。

但没承想,待到曹丘上门后,事情的发展却峰回路转,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自曹丘进门后,季布就一脸冷漠,没拿正眼看他。

吃了闭门羹后,曹丘却满不在乎,对主人的冷脸视而不见,远远冲着季布深深一揖,不待他开口,就说道:“将军是楚人,我也是楚人,算起来,咱们也是同乡,在楚国民间流行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可知这句话为何传播如此之广?那是由于我到处宣传的缘故,如今宾客登门,没料到却遭到您的疏远,这恐怕不是足下应有的待客之道吧。”

季布一生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声誉,听曹丘这么一说,自然没法再板着脸了,一肚子气也消去了一半。

本来剑拔弩张的气氛,却被曹丘三言两语化解。通过一番攀谈,宾主相谈甚欢,季布觉得曹丘这家伙也不像传说中那样差劲嘛,便挽留他多住些日子再走。

他乡闻楚音,已是难得,更兼曹丘口吐莲花,说得季布心花怒放,两人越说越投机。曹丘在季布府上一住就是几个月。

分别之际,季布又给曹丘送了许多厚礼。

秦汉之际,侠客义士重诺轻生者多矣,然季布名冠天下,多与曹丘的宣扬有关。

世人一般习惯了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观,只是,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岂能以简单的好坏优劣来分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君子小人,抑或公卿白衣,所求者无非名利而已。真正不为名利所动者,犹如木石一般,恐怕也没有做事的动力了,更遑论正义还是罪恶。

赵谈和季布,看似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类人,但无论是否愿意承认,其实都需要曹丘这样的中间人,去做一些他们不能做或者做不到的事。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名利二字存在,都需要曹丘这样的信息传播者。

季布信诺守义、急公好义的事迹,感染了不少人。他的弟弟季心,估计受了兄长的熏陶,也是个侠肝义胆之人,常常急人所急,为人抱打不平。有次,估计是为了仗义助困,季心杀了人,在家乡待不下去了,跑路到吴地。

恰好袁盎在吴国担任国相,收留了他,他才躲过了一劫。

季心侠义之举感召了不少人,成为年轻人心中的榜样,有不少人效法他,为弱者伸张正义。

此后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有困难,找季心,他就在你我身边。有时候,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都出现了季心行侠仗义的事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季心肯定不会分身术,事情的真相是,许多季心的追随者也打着他的名号到处活动,宣扬他的名声。到最后,都分不清孰真孰假了。

问卜长安

在帝国时代,皇家子嗣繁盛与否,从来就不仅仅是皇帝的家事,更关系到王朝命运。所以,历史上各朝各代帝王家,无不将壮大宗室、繁衍子孙,作为头等大事。

文帝一生奉行节俭,后宫规模并不大,儿女也不多,还有不少早夭了,能够健康活下来的儿子,唯有刘启、刘武、刘参、刘揖四人。四个皇子中,属刘揖最受疼爱。

幼子受宠,也是人之常情。

刘揖被封为梁王。他非常好读书,平日手不释卷,文帝对这个小儿子也寄予厚望。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文帝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发生了一场意外,刘揖从马上摔下来,不治身亡。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文帝造成了很大打击,很长时间内,他都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无法自拔。

梁王刘揖之死,也对另外一人造成了致命一击,他便是梁王太傅贾谊。刘揖死后,贾谊整日以泪洗面,愧疚、自责、哀伤,一齐涌上心头,久久难以释怀。一年后,贾谊撒手人寰,追随刘揖而去,年仅三十三岁。

贾谊对刘揖的这份真挚感情,令人动容。然而,他的死,并非仅为痛失一位好学的学生这么简单。师生情谊再深厚,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不至于哀伤丧命。

刘揖的死只是一个诱因,贾谊真正的死因,是对现实的失望、对理想的绝望。

实际上,他是为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而殉葬。

贾谊临终前,忆起历历往事,愁肠百结,饮恨而终。只是又有谁知,他也曾是一名明朗的洛阳少年,也曾胸怀天下,志在家国,只可惜他错生时代,终究难逃宿命,在最美好的年华中辞别了人世。

洛阳,曾经的东周都城,有着数百年历史沉淀,这里人文荟萃,英杰辈出。虽说大汉成立以来,洛阳不再是帝国的都城,但依然文化昌盛,天下瞩目,贾谊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贾谊从小就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烂熟于胸,声名在外,为坊间所称道。

不久,他就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此人姓吴,名不详,人称吴公。说起这位吴公,可是大有来头,他曾一度师从大秦丞相李斯学习律法,对法家思想有过深入研究。

吴公当时的身份是河南郡(原秦三川郡,高祖二年改为河南郡,治雒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郡守。他非常赏识贾谊的才华,将其召入门下,亲自授业。

这一年,贾谊刚年满十八岁。

一名无名小子,乍然之间受到位高权重的地方大员的赏识,是何等荣幸?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固然取决于勤奋努力,但很大一部分也取决于他的生活圈子。

成功是靠汗水拼搏而来,这话没错,只是当你还在挥洒汗水奔跑时,有人已经乘车上路了。

结识吴公,无疑是让贾谊搭上了快车。

且不说贾谊从吴公那里学到了多少知识,增长了多少见识,只从平台来说,吴公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高层权力世界的门。

不久以后,吴公因在法律方面的造诣被朝廷征召为廷尉。贾谊与吴公分别后,又师从淮南国相张苍,没错,就是后来成为大汉丞相的那位。

有了这样过硬的人脉资源,贾谊想不发迹都难。

果然,吴公走马上任后不久,就向朝廷举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

年少得志,贾谊意气风发,揖别洛阳,一路向西。

长安,我来了,此行我只带两样东西,才华和梦想。唯有理想与年华不可辜负,汉家宫阙下,应有我实现抱负的舞台。

年轻人有激情是好事,但往往由于涉世未深,头脑过于简单,以为饱读诗书就掌握了真理,可以粪土王侯了。只是,诗书上圣人只会讲治国安民的大道理,只会告诫修身养性、如何做一名谦谦君子,但从不会讲权力场的凶险与肮脏。

实际上,此时的长安,刚刚经历过一场权力搏杀。作为失败者一方,吕氏家族几乎被悉数杀戮,胜利者一方,功臣们全都已经上座,虎视眈眈,准备新一轮的政治分赃,基本上没有多余位置分给外人。

虽然,未央宫大殿皇帝宝座上,文帝已就座。

但庙堂上那些老臣们,从内心中并没有将这位来自北方边陲的年轻人当回事。

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长安。

一对年轻人见面了,这一年,文帝二十三岁,贾谊二十二岁。

由于贾谊的博学,加上有廷尉吴公推荐,朝廷授贾谊为博士。博士嘛,就是点缀物,没有任何实权,不过是供皇帝闲暇时咨询的闲差而已。对于这样的任命,正忙着在权力桌上大快朵颐的功臣们并不介意,乐得给新任的廷尉卖个顺水人情。

初到长安,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想要有所作为,除了熟悉朝堂上的显贵外,还要了解京城舆情,贾谊觉得很有必要到市井中去了解一番。

朝臣中与贾谊关系比较要好的要属中大夫宋忠,两人在一起话题广泛,上至圣贤治国之道,下至长安街头八卦,无所不谈。

按照汉朝休假制度,朝廷公职人员,每隔五天准许休假一天,在家洗浴休息,称为洗沐。

一天,恰好赶上洗沐,两人闲暇无事,一起结伴外出。当时刚下过雨,天空如洗,街上行人稀少。

贾谊提议说:“我听说自古以来,圣人不在朝堂,便在卜者、医师之间。我来长安已有些时日,朝堂上衮衮诸公都认识得差不多了,对他们的才学和人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何不趁着今日有空,去瞅瞅长安的卜者,说不定会有新收获。”

小医治人,大医医国。天道观天,人道问卜。

上古之时,医巫不分家,医者和卜者往往集于一身,掌握天机之人,往往要么是君主,要么是卿相。

伏羲、黄帝、周文王等上古圣君本身就善卜。卜巫大成之书《易》之三传《连山》《归藏》《周易》,据传就是分别出自伏羲、黄帝、周文王。

商周之际,占卜之风尤甚,无论战事、政务、游猎,只要是大事,事先都要占卜,希望从冥冥之中得到神明的启示。

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前夕就曾问卜。作为小邦周,发起对大邑商之战,心里终究没底,犹豫不决之下,决定问卜。幸赖吕公望捣碎龟甲,坚定了他伐商的决心。

连个人生死和王朝兴亡命运都交付于卜者之手。上古之时,卜者掌握着神谕的解释权,说其一言兴邦、一言亡国,毫不为过。从中也不难看出,其在政治话语体系中权重之大。

至春秋战国,周道陵迟,天子衰微,诸侯更替,士人崛起,医卜星象等本属于上层秘不示人的知识开始下沉,一些精于占卜之士,或归于山林,或隐于市井。

不过,利用世人求名求利之心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江湖骗子也是大有人在,于是人们对卜者的看法也渐渐变了。

卜者不再是高高在上掌握破解神谕密码的圣君,也不是沟通天人之际的智慧化身,而是被视为不入流之辈,为社会所轻视。既然如此,贾谊和宋忠两位士大夫为何还要屈尊,去请教一位市井卜者呢?

原来在长安东市出了一位占卜高人,此人名叫司马季主,楚国人。

待贾谊和宋忠二人同车赶到司马季主卜馆时,正值司马季主给三四名弟子讲课。

两人在旁边细听,只听得司马季主讲的都是天地起源、日月运行、阴阳吉凶等非常玄妙的东西。一听就知道此人了不得,绝非坊间方术之士可比。

贾谊和宋忠上前施礼,司马季主回礼完毕后,让弟子们给他们二人安排个坐席,然后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讲课,洋洋洒洒,逻辑严密,足足讲了大半天。

二人为司马季主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谈吐所折服,敬仰之意油然而生,在旁边恭恭敬敬地坐着聆听。

司马季主阅人无数,自贾谊和宋忠进门起,从二人衣着和言谈举止就看出,他们非富即贵,绝非市井斗升百姓,不过,他并不急着点破。

倒是贾谊和宋忠有点沉不住气了,等司马季主讲完课后,便率先发话了:“观先生相貌,听先生谈吐,作为晚辈,我二人深为折服,您实在是我二人生平所未见之高士。只是恕我们愚钝,实在不明白,像您这样的高人,为何要沦落到如此地步,从事如此低贱卑微的职业?”

没想到,司马季主既没有被两人充满了惋惜语气的话语所感动,更没有流露出一丝羞愧与难堪,反而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犹如被侏儒优伶的滑稽表演逗乐一般,搞得贾谊和宋忠莫名其妙。

司马季主笑了半晌才停下来,反问道:“两位看上去是很明白事理之人,却为何说出这样没有见识的话来?我倒想听听,你们所认为的贤者究竟是怎样的人?你们认为高尚的人又是些什么人?又是如何认为我就是卑下污浊之人呢?”

衡量人的标准数以万计,但归纳起来其实就一条——成王败寇。居高位、发大财,身份、地位、财富成为检视是否成功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标准,这种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贾谊和宋忠也未能免俗。

在他们看来,以司马季主的学识和见解,本该跻身于庙堂,峨冠博带,指点江山才对,为何却自甘沦落,流落市井,靠给凡夫愚妇卜吉凶度日呢?

“高官侯爵是每个有才华的人所追求的,处在高位的自然是成功人士,而像先生这样卜筮之人,靠编造虚幻梦想、假借鬼神之意取悦世人,骗人钱财,自然是卑污低下,为人所不齿。”

两人直言快语,没有遮遮掩掩。

司马季主淡淡地说道:“二位安坐,且听我细讲,真正称职正直的人,为官做事,多以诤言规劝君王,如果劝谏多次,君主依然听不进去,便自动引退。这样的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称赞或批评,都不会左右其看法,他们亦不会在乎对方感受,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行。真正的贤能之人,不会去霸占不胜任的职位,不会去贪图不属于自己的利益,面对心术不正、品行不端之人,哪怕他身居要职,也不屑于去奉迎讨好。他们对个人得失看得开,淡看荣华富贵,不以一时荣辱而迷失自我。但是,如今朝堂之上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

面对司马季主的反问,贾谊和宋忠一时结舌,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司马季主看二人窘状,冷冷说道:“你们嘴里所称道的那些人,如果以此来对照要求,恐怕都应感到羞愧才是。你看看现在朝廷里面都是些什么人?在没上位之前,一个个低眉顺眼、奉迎上司、结党营私,打击正人君子,靠着沽名钓誉,邀功受宠,一旦攫取高位,就利用公器,牟取私利,歪曲皇帝法令,大耍官威,夺民众财物,整日挥霍公帑,吃喝玩乐,沉湎于犬马声色,简直就是一帮身披官服、手里没拿武器的强盗,就是一伙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是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你们又凭什么认为他们就是成功人士,是道德高尚的贤者,是引领社会发展的航标?”

贾、宋二人本来都是能言善辩之人,但面对司马季主的反诘,一时间感到词穷,不知该如何回答。这倒不是纯粹口才和语言技巧问题,此时,纵然苏秦张仪重生,任他们巧舌如簧,也不得不承认司马季主说的是事实,根本无法反驳。

或许,司马季主根本就没打算辩论,径自继续说道:“现如今,朝堂上那些高官显贵们,对地方上盗贼横行的情况无力制止,对四夷对我大汉不宾服的局面束手无策,奸邪之徒充斥朝野无法斥退,国库被虚耗,听之任之,不能整饬,民间庄稼歉收无力调节。针对这些乱象,他们若有才能不去做,是不忠;如果没有本事,却只是靠着送钱和拉关系忝居高位,阻碍有德有才者升迁,这就是尸位素餐,是无耻!

“如果因为有人占据了高位,就认为他是贤能之人,实在荒谬至极,难道没听过鸱枭(猫头鹰,古人认为是不祥之鸟)也能和凤凰一起飞翔吗?兰芷(一种香草,常比喻君子)和芎(一种名贵药材)被遗弃在荒野,蒿萧(比喻小人)却长得茂密旺盛,如今,正人君子(暗指自己)被逼隐退,还不是拜庙堂上衮衮诸公所赐?”

司马季主等于把话挑明了,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身居要职无所事事,我之所以走投无路,沦落如斯,还不是你们的缘故?你们现在反过来奚落我?

贾、宋二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开始为刚才的失言感到懊恼。

司马季主不想再纠结这个话题,开始谈起卜者来。

“伏羲创立八卦,周文王演化成三百八十四爻,然后天下大治;越王勾践效法文王,按照八卦行事,从而大破吴国,最终称霸天下。卜者通过他们的言行教化感染着芸芸众生,使鬼神得到供奉,使臣子忠心侍君,使子女孝顺奉亲,使父亲疼爱养育子女。问卜者出于感激之情,给几十枚,乃至百十来小钱,这不是很正常吗?由于占卜师的话,病人或许痊愈,垂死之人或许得以复生,惹祸之人或许灾祸得以免除,嫁女娶媳妇者或许得以生养,这种贡献岂止值几个小钱?卜者所得到的与他们做出的贡献远远不成正比!”

请注意,司马季主一再强调“或许”,意在说明,卜者的预测不见得百分百准确,占卜的作用不在于预测的准确度。事实上,世上也从来不会有先知之人。

人们之所以热衷问卜,是源于对人生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疑惑。

君臣猜忌、家庭生隙、仕途莫测、身体健康、家族繁衍等困惑,无不困扰着凡夫俗子,在迷茫时刻,他们急需一个心灵导师指点迷津,安抚焦躁不安的心。

如此,占卜师便应运而生。

面对芸芸众生繁杂的疑惑、千奇百怪的求助,岂是单靠江湖骗人伎俩就能应付得了的?需要对人情世故有着全面把控,非大智慧不可。

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真正做好事的人,是一般人看不出来的。

在司马季主看来,卜者正是这样一群人,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卜者都耐心体贴地为他们提供服务,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让他们对未来不至于绝望,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卜者为大汉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却要背负江湖骗子的恶名,受到主流社会的轻视,这实在不公平。

司马季主继续说道:“卜者提供的是精神产品,无须占地储蓄,也不要用车搬运,没有占有任何社会资源,而且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世间提供服务的行当多了去了,怎么单单诘难卜者呢?天有不足,故星辰移向西北;地不足东南,就用海为池(据《淮南子》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日月尚有盈亏圆缺,就是圣王贤君的大道,也是忽存忽亡,而你们为何单单要求卜者的预测必须真实有效?”

卜者之所以为人所诟病,无非是预测的事不准确。但世间万物,从来都不曾完美,岂能唯独苛求卜者呢?

司马季主又以说客为例,道:“说客为了说服游说对象,经常夸大其词,动辄引经据典,夸饰上古圣王的事迹,其实大多数根本经不起推敲。但为了打动君王,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非如此不可,大家也认为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妥。同样道理,卜者为了给问卜者释疑解惑,怎能单靠片言只语,就让他们恍然大悟?自然免不了说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话。总之一句话,良驹不可能与笨驴同拉一辆车,凤凰难与麻雀为群。君子常身居下位,就是不愿招人瞩目。他们暗中观察世道人情,默默做顺天应人的事,不在乎地位和虚名。像你们这样不了解实情,就草率乱下结论,哪里晓得长者的大道呢?”

不难看出,司马季主绝非一个简单的卜卦之人,他是一位拥有大智慧却隐居市井的智者。他轻视权贵,甘愿淡泊名利,观点做派与老庄思想不谋而合,不消说,他是一位道家思想的追随者。从他的言谈可以看出,他对当今朝廷那些掌权者的不满。

司马季主虽混迹民间,对朝堂上情况却看得一清二楚。

反观朝廷中有些人水平不咋地,却能占据高位,日常期间,他们无意于国计民生,只知一心追名逐利。

更令人生厌的是,他们不以为耻,反而趾高气扬,优越感十足。

司马季主的一番话,戳中了贾谊和宋忠的心事,尤其是贾谊,年轻人汲汲于功名,优越感致使心态膨胀,他现在需要一盆冷水,让头脑冷静一下。

贾谊和宋忠被司马季主说得哑口无言,只好站起来,勉强行礼后,满怀沮丧和失落地走出了卜馆,再无心思逛街,一头扎进车里往回走。

一路上,两人闷声无语,谁也不说话,心情很压抑,犹如巨石压在心头,几乎喘不过气来。

三天后,两人再次在皇宫大殿外相逢。宋忠特意将贾谊拉到一旁,避开众人,若有所思地感慨说:“司马季主说得没错,懂得大道之人安若泰山,地位越高越危险啊,占卜之人纵然算卦不准确,也不见得被追讨卦钱吧?但立足庙堂,侍君之侧,出谋划策万一不到位,恐怕往后就难有容身之地了。唉,咱们哪有资格对卜者说三道四呢?还是好好考虑一下自己吧。”

一语成谶,多年后,宋忠奉命出使匈奴,结果出师不利,半道而返,最终落了个罢官判罪的下场。

而贾谊本人,也很快被逐出了长安。

其中原因,诚如司马季主所言,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与他的道德才能根本没关系。贾谊哪里知道,当时占据高位之人,哪里是什么贤德之人?多是嫉贤妒能之辈,他不知道,在不经意间,他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昔为海上鸥,今为笼中鸟。一朝罹尘网,其身不由我。

长安,就是一张权力的天罗地网,一旦沾上,根本逃脱不出去。

个中缘由,一句话,贾谊吃亏就吃在他太年轻了。

遭谤去国

贾谊年少气盛,事业心强,自打入京以来,觉得自己站在帝国的中央舞台,想撸起袖子,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所以司马季主那套不当出头鸟,隐姓埋名的理论,根本没有说服他。

就算长安水很深,也要到中流去击水。如果不积极进取,一心做缩头乌龟怎么能行?

纵然司马季主说得对,但并不适合我,咱们还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你且在市井卜卦吉凶,劝化匹夫愚妇好了,我嘛,还是驰骋庙堂为上。

年轻人好胜心太强,想处处露脸出风头。

贾谊所担任的博士一职,就是为皇帝提供咨询意见。每当皇帝有诏令就相关事宜征询时,在场的许多耄耋宿儒都三缄其口,唯独贾谊一一对答得头头是道,引得众人频频点头称是。

一袭白衣,身形纤瘦,立在一帮糟老头子中间,二十几岁的贾谊显得非常抢眼,引起了皇帝的注意,没多久,就被提拔为太中大夫。

太中大夫虽说也是个位高却没有实权的虚职,但年纪轻轻的贾谊,作为一名没有任何根基的政治素人,一下子被抬到如此高位,立刻在长安官场引来一片骚动。

羡慕者有之,嫉妒不满者更是大有人在。

要知道,多少人就是熬白了头发,也未必能爬到这样的位子。

贾谊的出现,给暮气沉沉的朝堂带来了一股清流,文帝感到非常欣喜,对他寄予厚望。

即位以来,文帝环顾朝堂之上,皆是一帮功臣,而自己从代国带来的几个人又不堪大用。

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君王,周围却都是一帮跟他父辈相当的老臣,年轻的文帝处处谨慎,尽量避免与他们产生冲突。

不过,文帝不甘心就这样永远活在老臣们的阴影之下,他想要有所作为,想培养属于自己的团队,他不想整日面对一帮皓首银须的老人。死气沉沉的朝堂之上,迫切需要青春激昂的面孔,来搅活这摊死水。

跟自己年龄相仿,有才华、有见识、有魄力的贾谊适时地出现,使得文帝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年轻的君臣二人在一起,一下子有了许多共同话题。

大汉建国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但由于开国之时,缺乏开创性的架构大师,帝国所有的制度几乎都照搬秦朝那一套。如果说在高祖时期这是不得已的权变之举,那么,现在是时候做出变革,草创大汉自己的制度规范了。

秦制固然具有划时代的巨大进步意义,但秦兴有赖于它,秦亡也有赖于它。秦制犹如一贴带毒的虎狼药,想要终结乱世,非得以毒攻毒,下猛药不可,然而它自带的毒素,也会侵蚀帝国肌体的健康,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变革,那么,大汉迟早会走上秦朝覆亡的老路。

高祖君臣目睹了大秦帝国的崩溃,自大汉建立后,时时以秦为鉴,萧何、曹参、陈平等历任相国都提倡与民休养生息,不与民争利。

与此同时,总结秦朝灭亡原因,以免大汉重蹈覆辙,是帝国成立以来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是,汉初群臣多出身草莽,根本无力完成这一重任。虽说,陆贾也曾写《新语》总结秦亡汉兴的内外原因,然而,也是浅尝辄止,停留在肤浅的表面,缺乏系统性剖析。

于是,这一重任落在了贾谊身上。

毕竟,历史性回顾总结不能一代代拖下去,趁着秦汉兴亡的见证者还有不少人健在,必须完成这一重大工程。

此时陆贾与贾谊同僚,两人同为太中大夫,肯定有所交流,陆贾对年轻的贾谊必定有一定的启发。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反复酝酿、梳理、修改、总结,三篇鸿篇巨制横空出世,对秦的灭亡做了全面回顾,名曰《过秦论》。

《过秦论》向上追溯至秦孝公,指出商鞅变法给秦带来的巨变,后经过六代国君的励精图治,才得以最终灭周室,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继而,回顾秦始皇在继承历代先君基础上,开创了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深刻剖析了其为政之得失。笔锋一转,指出始皇帝死后,秦二世没有很好把握纠正秦政弊端的历史机遇,反而变本加厉,最终将帝国推向了不归路,至秦王子婴时,已无力回天。

秦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无论军力、财物、人才等,陈胜吴广之辈与之相比,犹如蚂蚁与大象搏斗。但就是一只小小的蚂蚁,愣是将大秦这头巨无霸怪兽掀翻在地了。

贾谊一针见血地指出,秦之灭亡,根本原因在于不懂得对施政方针做出因时制宜的调整。国家进入和平状态后,还一味执行战时那一套高压政策,不懂得恩威并施、张弛有度,最终吞噬了自己。

亡秦者,非陈胜吴广,亦非刘项二人,恰是始皇父子。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如今,大汉如果不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重新走上亡秦的老路绝非危言耸听。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总结秦朝得失,最终目的还是避免前朝犯过的错误,更好地走好当下的路。

那么,该怎么办?

必须从现在开始,对那些承袭于秦朝的制度加以甄别,在历法、服色、制度、法律、官职、礼乐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变革。

在人类的历史上,总有一些人,他们似乎与生俱来就具有超乎常人的才智和超前的洞察力,对他们来说,年龄、资历、经验这些衡量一个人的参数统统失效,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平常人,又岂能以常人而度之?

事实证明,贾谊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拥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远见卓识,对国家当前存在的弊端有着深刻的了解,在内政外交方面,他的主张大致如下:

一是大汉在制度上对前朝继承过多,而没有确立自己的制度,与秦的区隔不彻底,新朝开创性不足;

二是当前法律过于严苛,对前秦暴法应该加以选择性摒弃;

三是诸侯日渐坐大,已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建议削弱诸侯势力;

四是匈奴已然成为大汉主要敌人,妥协和忍让绝非长久之计,要逐步分化瓦解匈奴;

五是经济上,要重农抑商,加强国家储蓄。

围绕以上观点,贾谊先后向文帝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论积贮疏》等奏疏,无不针砭时弊,切合实际。

改革变法从来就不是温情脉脉的词汇,有变革就意味着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动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更何况触动权势地位乎!

权力高位坐久了,就习惯性地视为理所当然,容不得别人染指。

经历过失去权力痛苦煎熬的人,当侥幸失而复得后,对权力的迷恋会更加疯狂到变态地步。

不幸的是,贾谊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人。

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这些人,在吕后当政时期,几乎全都靠边站,被踢出了权力的核心圈。权力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一旦拥有后,时间一长,就会离不开它。权力带来的美妙感觉,是世间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很难想象,被剥夺了权力后,老臣们是如何在煎熬中度过那些时光的。

好不容易熬死了吕后,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岂能愿意再失去一回?

他们这些人,为了权力,没有什么事干不出来。比如周勃,为了坐上右丞相宝座,不惜踩着陈平肩膀上位。

人在权力场,相互倾轧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事。

在诛灭诸吕过程中,我们可是冒着灭族的风险,好不容易才夺回失去的荣华富贵。没想到,冷不丁,不知从什么角落冒出一个毛头小子来,整天不是在皇帝耳边叽叽喳喳鼓噪个不停,就是在朝堂上指指点点,老臣们自然很不爽。

当年我们追随高祖征战时,你还在娘胎之中呢,哪里轮到你在我们面前指手画脚!

更让老臣们隐隐不安的是,文帝对贾谊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大家很快就意识到了潜在的威胁。

年轻天子这是要撇开老臣们,扶持自己的班底人马。

果然,没多久,皇帝提议,任命贾谊做公卿。顿时,朝堂上一片哗然。

此前,皇帝虽然暂时搁置了贾谊要求变革制度的建议,但却采纳了在京的列侯必须动身前往自己封地的意见。

老臣们感觉到了,皇帝这是要卸磨杀驴,拿咱们开刀呀。不行,决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不信咱们还斗不过一个毛头小子!

周勃、灌婴、张相如、冯敬这些老家伙们都是刀口舔血过来之人,啥场面没见过,岂能甘愿让贾谊爬到自己头上去?哪怕挤到咱们圈里都不行,不然咱们老脸往哪里搁!

说干就干,老家伙聚在一起密谋一番后,联合起来,向文帝施压:

“这个来自洛阳的年轻人,学识浅陋,没啥本事不说,野心倒不小,一心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乱七八糟,陛下可不能受他蒙蔽啊!”

在老臣们的威胁下,文帝招架不住了。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根本斗不过这帮老家伙,没法子,只得选择妥协和退缩。

老臣们轻松战胜了皇帝,赢得了胜利。

贾谊为年轻气盛付出了代价,沦为皇帝和权臣斗争的牺牲品。

两个年轻人,一君一臣,在二十几岁的美好年华,尝试了人生的绚丽,也品尝到了失败的苦涩。

通过此事,文帝明白了即使贵为天子,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贾谊也懂得了,在政坛上,仅靠才华、勇气、理想,远远不够。

然而,一切都晚了。

长安是待不下去了,那么,离得远远的,前往遥远的南方,去长沙国吧,朕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蹊跷的是,在贾谊遭到排挤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尤其是廷尉吴公和御史大夫张苍集体失声,这就值得玩味了。

如果说,一般朝臣不敢表态支持贾谊,或是畏惧功臣集团的庞大势力,或对贾谊锋芒过于外露心怀不满,这不难理解。

但吴公和张苍实在不应该,吴公是贾谊的伯乐,张苍与贾谊有师生之谊,关系匪浅。而且他们官位显赫,吴公掌握帝国司法系统,张苍掌握帝国监察系统,这两人要是联合起来力挺贾谊,估计任何人都要考量一下其背后的能量。

可惜的是,他们自始至终,一直保持沉默。

或许他们本身都是刚从地方调到中央,资源有限,贸然与周勃、灌婴、张相如等人对着干,很容易引发朝廷官僚集团内部的撕裂,刚刚平息了吕氏之乱的大汉王朝,实在经不起新的动荡。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让贾谊远离朝廷,是平息这场纷争的唯一途径。

以张苍低调为人的个性,他这样做,实在是不得已。

这样解释,的确合理,也说得通。

不过,历史的真相或许未必是这样。

实际上,很有可能是张苍默许周勃、灌婴、张相如这些人排挤贾谊,甚至支持他们的行动。

背后的奥妙是,贾谊和张苍虽然有过师生之谊,但两人的关系或许并不融洽,主要原因是两人的政治主张相背,可以说是截然对立。

张苍是从秦朝的旧时代过来的人,他目睹了秦末大动乱,又经历了吕氏和刘氏的权力之争,对于政治纷争和国家动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他感触太深了。

他的为政理念,其实与萧何、曹参等基本相差无几,就是尽量不折腾,让国家休养生息,让千疮百孔的社会面貌得到疗愈,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所以,他反对改变大汉的德性,坚持汉继承于秦,属性为水德,不同意改变历法、服色等,总之,最好现在啥都别乱动,一切顺其自然最好。久病之人,经不得乱翻身,让他静卧休养就好,国家也是如此。

试想,一旦文帝公开支持贾谊的一系列变革主张,势必引起新的政治纷争,满朝官员都将无法置身其外。纵观历朝变革,无论成败,莫不是在经历血雨腥风之后,惨烈收场。

如果真如此,大汉王朝恐怕就要风雨飘摇了。

或许,正是张苍的沉默,成了压垮贾谊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多久,朝廷宣布贾谊即日调出长安,赴长沙国做太傅,距离他出入长安,还不到两年时间。

来时壮志踌躇,去时失魂落魄。

经过这番宦海沉浮,那个意气风发的洛阳少年消失了,贾谊变得意志消沉,满怀惆怅。

长沙国,治临湘县(今湖南省长沙市),户二万五千,人口十二三万,为大汉开国以来仅存的异姓诸侯。长沙国国力弱小,历任长沙王多数短命,短短二十几年,已历五世,此时长沙王为吴差(吴芮玄孙)。

长沙国地处南方,下辖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广西、广东、江西的小部分土地,地势较低,气候多雨、潮湿、闷热,许多地区还处于未开化的蛮荒状态。

贾谊长期生活在北方,骤然间去到这样一个陌生地区,难免产生只身投荒的感觉,内心的悲怆可想而知。

一路走,满怀伤感,心怀对未来命运不确定性的忧惧,一种强烈的不祥感涌上心头,贾谊觉得此行是一条不归路,他是没法活着回来了。

【源能解锁】星域绝密档案乱世三百年: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世间已无张居正皎皎流华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柯学:偷个雪莉当老婆[快穿]漂亮的小炮灰他不说话千古枭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