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颠峰对决2(1/1)
1953年秋冬之季,从北京弈棋的陈松顺来到上海。董文渊的后台老板得知后,当即找到陈松顺,请他和杨官璘也在上海来一场十局赛。但双方因分成问题没能成交。后来沪青社知道此事,便诚邀杨、陈二人在青年会作六局赛,双方战和。
杨官璘从沪返穗不久,就接到了广州棋坛曾益谦、覃剑秋两位高手的挑战。
覃剑秋系钟珍的弟子,与陈松顺是同门师兄弟,早年在香港颇有棋誉,与曾子谦、黎子健齐名而并称“九龙三剑客”。抗战时,覃剑秋挟艺走西南,在重庆与当时的“棋坛总司令”谢逊交锋数十战,互有胜负。覃剑秋棋风沉实剽悍,颇得钟珍神髓。解放后他回到广州,被棋坛称为“准提道人”,与被号称为“元始天尊”的杨官璘和“太上老君”的陈松顺鼎足而三。
杨、覃六局赛从10月15日开始,每晚一轮。两人你攻我守,杀得异常激烈,精彩纷呈。6局战罢,杨官璘4胜1和,覃剑秋仅胜1局,无奈败北。
战胜覃剑秋后,杨官璘紧接着再战曾益谦。
曾益谦当年在香港时曾与杨官璘一同切磋棋艺,深得其父曾展鸿的嫡派真传。二人此番大战也是6局为定,结果杨胜2局,曾胜1局,共和3局,比分较为接近。
此时,杨官璘既横扫华东诸侯如席卷,回师广州又力克“三尊”之一的“准提道人”覃剑秋和广州新科状元曾益谦,真是拔剑在手,大有“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问天下谁是英雄”的豪迈之气了。
然而在广州棋坛,确还有一人能与杨官璘比肩,那就是人称“太上老君”的陈松顺。
杨官璘与陈松顺曾于1953年6月进行了首次10局赛,杨官璘以胜一局拔下旌旗。但高手过招,仅一局胜负确实难分高下。于是在1954年初,二人再度交锋。
其实在1953年秋冬之季,杨官璘大战上海滩之时,陈松顺也挟技北上,出征武汉,在汉口洞天居茶楼摆擂下棋,并结识湖北棋坛新秀李义庭。在武汉作短停留后,陈松顺又渡黄河,问鼎北京,单枪匹马迎战华北群雄。华北棋坛悍将张德魁、侯玉山、谢小然、曹德纯四人与陈松顺大战于京华,结果,陈松顺以2胜1负1平胜侯玉山,2胜2和胜张德魁、再分别和曹德纯、谢小然一盘。这样,陈松顺10战仅负1盘,且连斩华北两员大将,技压京华,与在华南称雄的杨官璘相互辉映,一时瑜亮。
1954年2月2日,杨官璘、陈松顺第2次10局大赛又在岭南文物宫开锣。
这回“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究竟谁能执掌棋坛牛耳?两派棋迷无不翘首以待。
此战对陈松顺极为重要。因为杨、陈前几年无论是分兵北征,还是联袂东游,对外埠名将二人是战无不胜,被棋坛公认是最佳拍档。而这次大战,关乎谁是天下第一棋手。此前第一场大赛陈松顺已先失一城,如果这次再败走麦城,棋坛霸主之位则拱手相让。相形之下,杨官璘就轻松得多,这次比赛就是败了,也只是扯直。
但杨官璘并未因此轻敌。他认真地分析了两人的优劣。认为双方棋艺相差无几,陈“棋法阴沉,令人高深莫测”,而自己则胜在临场经验较为丰富,只要稳中求胜,自己则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时杨官璘住在广州中山路的东莞同乡会,去比赛还得从广州西关走到大东门附近,横穿旧广州市区。他为了按时到场比赛,不得不常常早起。
由于拥陈、拥杨两派人马本来就够狂热,加上报纸、电台的宣传,比赛当晚的岭南文物宫人山人海,不少港、澳棋迷也赶来观战,甚至连身居高位、颇有棋名的吴南生、黄施民、陈残云等也亲临现场,以一睹战况为快。杨、陈两人既紧张又兴奋,各自捏了一把汗。
陈松顺长于中残局,在当时中国棋坛,其残局功力是唯一能和杨官璘比肩的人。二人一交手,陈松顺便以五六炮进攻,杨官璘还以屏风马进七卒,陈用绵密的着法施展巨蟒缠身之术,抓住杨开局时的软手,不断渗入,很快吃掉杨的一匹恶马。杨避凶趋吉,立即扫兵,激战32回合后成和。次局,杨先手架起炮,陈还以屏风马进七卒,弈至中局,杨妙手迭出,陈被推至悬崖:杨只要进边兵逐车,便可得子占优,岂料杨一时鬼使神差,却走了平车吃卒的“臭棋”,陈立即以凌厉攻势反先,抓住契机,不给杨喘息机会,终以车炮卒的精妙配合取胜。陈领先一局,陈派棋迷登时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气氛十分热烈。
杨官璘这时处于不利境地,他谢绝了一切社会交往,每天闭门拆棋,苦思破解致胜之方。
第三局时,陈松顺开局时稍为勉强,演成略亏残局。两位残棋大师大斗马炮兵残棋功夫,避过不少险滩暗角,都没有坠入对方的陷阱。战至66回合时陈一步失着,才给杨占足上风,陈又及时摆上中炮,双马炮围攻黑将,杨70回合走出弃炮妙手,才锁定胜局。这次杨、陈下得极其审慎严谨,几无破绽,竟一连下了六局和棋!这下可吊足了棋迷们的味口。
第九局,陈松顺先行。只要弈和这局,陈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而杨官璘就是下和了也危险,因为第十局陈还可有得分的可能。所以最后的两局,杨只能胜不能败。杨官璘决心背水一战,以五七炮猛攻,陈则以阴柔内功一一化解,双方以马炮双兵士象全的均势进入残局,但杨利用小卒较靠近陈之王城的微弱优势,再次施展残棋“锉功”,磨足二百回合,终于斗垮精神不继的陈松顺。陈慨叹道:“杨官璘的磨功天下无双,真是个‘魔叔’呀!”杨官璘的 “魔叔”绰号更是响彻弈林!
杨终于将战局扳平,斗志弥坚,心情大为轻松,回去美美地睡了一觉。而陈松顺却大为懊恼,那些棋迷们又纷纷上门为他出谋献策,加油打气,吵得陈松顺头晕脑胀。同时他自己也冥思苦想,寻找致胜法宝,竟至彻夜未眠。1953年3月14日,当第十局开赛时,杨官璘妙招迭出,而陈却有些昏昏然,虽苦苦支撑了一百六十回合,终回天乏力。杨终于一战定乾坤之后,以一局胜出,从而夺得中国棋坛霸主的宝座!
下面这局棋是杨官璘战败陈松顺问鼎天下第一高手的棋局: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卒7进1 4.车二进六 马2进3
5.兵五进一 士6进5 6.马八进七 炮2进1
7.车二平三 马7退6 8.车三退一 炮8进7
9.车三退一 炮8平7 10.马七进五 车8进3
11.车九进一 卒3进1 12.车九平四 马3进4
13.兵五进一 马4进5 14.马三进五 卒5进1
15.车四进七 炮7平6 16.马五进四 车8平6
17.炮五平二 马6进8 18.车三进五 士5退6
19.马四退二 车1进1 20.车四平九 象五退七
21.车九平二 卒5进1 22.车二退三 炮2进2
23.仕四进五 象3进5 24.相三进五 士4进5
25.兵七进一 车6进2 26.兵三进一 卒5进1
27.马二退三 车6进1 28.车二平五 卒5进1
29.炮二平五 炮2平7 30.兵七进一 车6平7
31.车五退二 炮6进4 32.炮七进一 炮7进2
33.炮八平三 车7平9 34.炮三退二
杨官璘虽然战胜陈松顺,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棋艺比陈松顺高。陈松顺也在这次十局赛中看出了自己的意志和心理素质比不上杨官璘,每到关键时刻就因紧张而发挥不出水平。棋艺不高还可再练,而这致命的弱点却难以克服。从此陈松顺深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慨!有了归隐弈林的念头。
这场争霸赛影响极为深远,三年后的第一次全国赛,按规定,要先参加广州市象棋选拔赛,获得第一名后再参加省赛,在获得省赛第一名后才能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赛。陈无缘全国赛,实是命运弄人。而杨官璘在3年后全国赛中,一路过关斩将,获市、省、国家冠军,连中三元。当年的广州市市长朱光曾专门赋诗赞杨官璘:
“广州好,弈道冠群伦,车飞马跃炮如神,国手数官璘。”
后来陈松顺多年担任全国比赛裁判长,为赛制完善付出许多心血,同时还长期从事象棋著述和举办象棋学习班,为岭南棋坛长盛不衰作出了很大贡献。
国运昌,棋运兴。新中国甫一恢复生机,棋手们就得到了政府的妥善安排。天王卢辉年事已高,被安排到省文史馆。覃剑秋被安排到广播电台,杨官璘、陈松顺则都分到了广州文化公园,担任棋坛顾问。不久,他们分别被选为省、市政协委员。
广州棋手能享受此礼遇,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时任省委宣传部第一副部长的吴南生。
杨、陈第二次十局赛过后不久,有人找到杨官璘,说:“有位领导想见见你。”
杨官璘素来狷介耿直,颇有魏晋之士的遗风。当即回绝道:
“我只是一介棋手,与领导素无来往,不去!”
来人一笑,说道:“这位领导不是别人,是吴南生呢!他不止是领导,更是一个棋迷呵!你和陈松顺比赛时,他常来观战呢!”
杨官璘一听,态度马上放缓,说道:“原来是这么回事。你咋不早说清楚呢?那就请他约个时间吧!”
原来吴南生素好弈道,且著过棋书,杨官璘也久闻他棋名,视为同道中人。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杨官璘去广州文化公园上班,也是吴南生所安排。
杨官璘战胜陈松顺后,已是雄顾宇内无敌手,杨官璘的名字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就曾不止一次地以自豪的口吻提到:广州 “三件宝”:杨官璘、红线女、《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