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一代象棋宗师杨官璘 > 第45章 大师风范

第45章 大师风范(1/1)

杨官璘在获得“元老杯”象棋冠军后,并没有完全退隐江湖,闭门封剑。在2002年12月,杨官璘参加了在广州番禺举行的“新视宝杯”全国象棋11位冠军表演赛;2003年2月,在广东顺德举行的广东杨官璘对湖北李义庭的对抗赛,杨官璘再次战胜老对手李义庭,夺得冠军。

杨官璘虽然身退二线,但他对广东棋队的热爱有增无减。从1988年到2007年病危前期间,他一直坚持每周有两个上午回二沙头广东象棋队去辅导队员,风雨无阻——这可是杨官璘在心甘情愿地义务辅导,没有任何报酬!于是人们常在去二沙头的公交上,总是看到这样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面容矍瘦,斜背一个已褪色的帆布军用挎包,无论晴天雨天都挟着一把雨伞,有不少乘客都认识这位老人:此老正是号称“二沙头一怪”的杨官璘。

杨官璘之所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二沙头一怪”,实有一些逸闻趣事,正是所谓“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

杨官璘从五十年代起就酷爱拉小提琴。那是在1956年,广州文化公园有小提琴展览。杨官璘便买了一把,正儿八经地向曲艺团的琴师拜师学琴。但爱琴容易学琴难。老师叫他不要光用头和肩夹着琴拉空弦,杨官璘夹得辛苦无比。然后才让他拉七个音符,将音位拉准了方可拉曲子。起初,杨官璘也还认认真真地学,直到拉空弦、拉单音拉得自己打瞌睡,老师说还未过关,杨官璘这才深切地感受到:拉小提琴跟下象棋一样,必须要用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杨官璘的小提琴虽进不了专业水准,但自娱自乐却“颇有盈余”,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业余爱好。于是在广东体委的晚会、联欢会上,杨官璘的小提琴表演成为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节目:因为每到单位的晚会、联欢会,作为棋队都要出个节目表演,杨官璘就拿着小提琴自告奋勇地上台,他一亮相,台下的人群就爆发出一阵轰笑:因为他的小提琴拉的不怎么好,有时会走走音,尤其是他边拉边用客家话唱的《社会主义好》或《柳毅传书》,总是令台下的观众笑翻了天,但杨官璘只顾自拉自唱,毫不在乎,陶醉得很——杨官璘的小提琴表演成为广东体委的一个“招牌”节目!

其实杨官璘的小提琴水平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差:1979年在澳门的第一届亚洲杯象棋赛颁奖典礼上,杨官璘代表中国象棋队上场演奏了一首曲子,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事后有人问道:“你在体委拉的不怎么样,在澳门的那次却拉得非常成功,怎么回事?”杨官璘笑道:“我在体院拉的是百十块来钱一把的小提琴,而在澳门拉的是一把非常名贵的小提琴,拉出来的声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杨官璘的小提琴水平虽然不是很高,然而他的乒乓球技术却极具专业水准,还得过一级运动员的称号。在广东体委,除了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因此还曾获得过广州市业余乒乓球比赛第一名。特别是他的反手抽杀,极具杀伤力,令人防不胜防。而他的正手削球、勾旋下沉,又是防守型的打法,因此杨官璘的球技可以称得上是能攻善守。

除拉小提琴和打乒乓球外,杨官璘还打太极拳、剑术、棍术……目的都是为下好棋而锻炼身体、调节身心,所以他不求精,能健身即可。有一次杨官璘对弟子们开玩笑说道:“只有车衣和下棋我可以达到大师的境界,因为它关系到我的饭碗。”此话虽没有高雅人士的豪言壮语,却可看出杨官璘作为一代象棋宗师仍不失做人真朴,没有一点名士的“假大空”。

杨官璘古文功底甚好,他的那首七律:“犹记当年落魄时,千疮百孔有谁知。今朝一发春雷响,雨雨风风洒战衣。”被人誉为有汉高祖《大风歌》的遗风。他对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能倒背如流,像《西游记》、《水浒传》、《说唐演义》等张口就来,成为他的孩子们的故事大餐。但他喜欢看却为人所不知,尤其是特别偏爱孙犁的。他对文字的兴趣,就是受孙犁的影响。同时杨官璘受李六如的影响也颇深。他写《弈林新编》就是在《六十年的变迁》中得到启发的。杨官璘的著述极为严谨,连胡荣华这样的棋国骄子,也衷心地佩服说:“杨官璘的棋书,文字朴实无华,几乎找不到败笔!”

杨官璘的狷介更是有名。

“文革”前,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到文化公园看棋,散场时,时间尚早,便邀杨官璘下一局。当时,旁观的还有陈汝棠、李嘉人两位副省长,他们三人联手对付杨官璘,杨官璘对这三位副省长手下一点也不留情,该吃的吃,该杀的杀,最后将三位副省长杀得大败。事后有人好心地对杨官璘道:你这样做太不给领导面子了,就不怕领导不高兴么?杨官璘说道:在棋场上我只认棋不认人。若是看人面子输棋,那是对象棋这门艺术的侮辱!真是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当年的省委宣传部部长吴南生也尝过杨官璘的狷介。

吴南生也十分爱好象棋,于是慕名邀请杨官璘相见。起初杨官璘并不知道吴南生也是弈林中人,于是一口回绝。吴南生一向十分欣赏杨官璘的棋艺,见他如此不唯官不唯上,对他的人品更是由衷的敬佩,于是以一个弈林人士的身份相邀,杨官璘欣然前往。他对人说:我和吴南生同志相交,并非因为他是一个“官”,而是一个棋手!

广东棋队的领导也领教过杨官璘的“狷”。

有一天下午,棋队开会,领队说好4点结束,差不多到4点钟时,该领导还在台上滔滔不休,无有穷尽之意。杨官璘便频频看表暗示他。但那位领导正讲得兴起,哪打得住?刚到4时,杨官璘霍然起身,说道:“你说4时就4时,现在4时已到,我锻炼身体去也!”然后招呼蔡福如:“走,打乒乓球去。”于是扬长而去,弄得该领导十分尴尬。

杨官璘待人也颇有魏晋名士阮籍“青睐白眼”的遗风。

据《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这个故事讲的是阮籍的母亲逝世后,有不少名士前来吊唁。按理,人家在灵堂哭拜,阮籍应该陪着哭。可是来客中有个名叫嵇喜的,官位和名气都不小,阮籍却圆瞪着一双白眼看着他,表情木然。嵇喜见此状况,只好不高兴地走了;等到嵇喜的弟弟嵇康来吊唁时,阮籍马上迎了上去,“青眼有加”。

杨官璘也颇好此道。

七十年代初,自行车还是件“大件商品”,杨官璘有辆自行车。有时队友会借去骑。杨官璘就问:“你是私事还是公事?”如果回答是私事,那好,你就骑走吧!如果是公事,杨官璘则不买一点人情:“公事?你找公家借去!”

由于杨官璘是体育界名人,不少记者想采访他。倘若杨官璘闲时,他倒是比较配合。如果是在弈棋的时候,就是天王老子来采访他也拒之门外,纵使你磨破嘴皮也毫无用处!

然而杨官璘却又有着一副侠义心肠。他在香港义救何顺安早传为弈林佳话。?但他在上海义助几位棋手的事却鲜为人知。

那是杨官璘第二次抵沪,擂台上还未挂出名字,税务人员便找上门来收税。杨官璘不明就里,后来才知道有人冒他和朱剑秋的名字在虹口公园表演,收了门票后溜之大吉,欠了税款。杨官璘得知那几位棋手生活贫困,于是慷慨地为这几个素不相识的棋友交了税款。

杨官璘不但有侠义之风,时间观也极强。在广东棋队有个流传极广的故事。有一天,棋队要外出演出,规定二点半开车,到点后,还有个队员还没有来,众人坐在车上眼巴巴地瞅着,只见那个迟到的队员正急匆匆地奔过二沙头桥,只要再等两三分钟就可以了。可杨官璘连连催促道:“时间到了,快开车!只有人等车,哪有车等人的?”司机知道杨官璘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于是依言将车启动了。那个队员怔怔地望着绝尘而去的中巴,欲哭无泪。

杨官璘吃饭时有个著名的口头禅。如果有人吃饭不准时的话,杨官璘绝对是不等人的,到钟点便动筷子,说:“边吃边等。”于是这“边吃边等”又成了杨官璘在弈林中一著名的口头禅。

杨官璘的性格与其棋风一样,谨慎细密。他等车侯船,必提前一个小时到站。若稍迟一些或遇交通堵塞,便浑身不安,如坐针毡。他每次出门,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风和日丽,他都要带着雨伞,这成为他雷打不动的铁律。有一次在广东肇庆,出门游玩时还是万里无云,杨官璘一如既往地带上了他的那把油布雨伞。同行人均笑他的迂。杨官璘指着雨伞微笑道:“我不用给饭它吃,它还可以为我服务!”众人皆笑他呆。殊料,途中下起倾盆大雨来,同行都被淋得像落汤鸡,甚为狼狈,只有杨官璘一个人安然无事,大家这才感到杨官璘的周密谨慎实非“迂”,而是深有其必要处。

“文革”期间,杨官璘身处风暴之中,其谨慎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口不谈政治,毋论他人是非,如有什么指示之类,他就说:“以最新的报纸为准!”这成为他“文革”期间的一句口头禅。

“文革”结束后,杨官璘仍心有余悸,有一次外出合肥比赛,一双鞋穿烂了,便将其提到附近的公园里准备扔掉。可公园的游客甚多,杨官璘左转右转,好不容易找到一偏僻处,趁着没人,赶紧把这双烂鞋丢在了垃圾桶里。陈松顺不以为然,认为他太过小心。杨官璘说道:“你不怕被人说成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呀?“

虽然在“文革”中受到抨击,但杨官璘从未改赤子之心。《弈林新编》未正式出版之前,杨官璘用油印本的方式销售换取谋生所需。后来一个新加坡书商看到了这本书的巨大市场价值,要出高价买走版权。那时杨官璘的生活还非常拮据,但他毫不犹豫地一口回绝了。但在197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弈林新编》的时候,杨官璘没要一分稿费!

《弈林新编》发行高达数百万册,并遍及东南亚,对我国象棋事业的普及、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中国象棋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弈林新编》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其余波竟波及海外。但受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不能在海外销售。东南亚的一些棋迷于是借访问大陆之机,买到《弈林新编》后将其拆开分散压在行李中,“偷渡”出境。

柯学:偷个雪莉当老婆[快穿]漂亮的小炮灰他不说话千古枭雄朱元璋你不可不知的美国史既然有空间,自然是0元购最香了中国通史修炼五千年居然就过去三天黑道风云杜月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