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1/1)
罗斯福,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连任4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总统。他不仅是20世纪世界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中心人物之一,也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爱戴的总统。他的身体因病致残,但他身残志坚,因而更为世人所景仰。
1882年1月30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的海德公园。其父亲和母亲均来自纽约州富裕的大家族,罗斯福家族是纽约州最富有和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富兰克林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所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96年,罗斯福正式就读于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格罗顿学校,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1905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但由于在此期间没有通过纽约州律师考试,所以辍学。这之后他受雇于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
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参加纽约参议员的竞选,开始涉足政坛。1911年1月1日,罗斯福进入州参议院,并很快成为纽约州民主党的党内之星。1913年,罗斯福被任命为海军助理部长。在他任职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雄心勃勃的罗斯福认为,英雄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所以他始终坚持美国不应该保持中立,而应投入到战争中。为此,他一直致力于扩大美国海军规模,不仅建立了美国海军预备队,还扩大了海军航空兵种。在海军工作的这7年,对罗斯福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这期间他向世人展示了他那卓越的管理能力,并迅速学会了如何与国会和其他政府部门谈判以争取财政预算。
1920年,罗斯福作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参加了美国总统选举,但此次竞选最后以失败告终。虽然竞选失败了,但他作为政治新星的光芒却未削减。选举后,罗斯福重操旧业,回到纽约法律界。
中国的先贤孟子曾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话用在罗斯福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在选举失败之后一年,罗斯福在一次度假中,不幸患上了脊髓灰质炎,导致其腰部以下永久性瘫痪。面对这一切,罗斯福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并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在康复期间,罗斯福还了大量书籍,为其再次登上政治舞台做好了准备。
1928年,罗斯福在夫人的理解与支持下,重返政坛,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在竞选的过程中,罗斯福身体上的缺陷成为政敌们攻击的重点,他们认为以罗斯福的身体状况不适宜担任公职。因此,在竞选的过程中,罗斯福为了在公众面前保持一个健康的形象,很少在公开的场合使用轮椅。他为了能够长时间保持站立,不得不使用金属支架来支持臀部和腿部。皇天不负有心人,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在这次竞选中,罗斯福以微弱的优势当选。
从这次竞选中,罗斯福认识到,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不仅要和政敌们斗智斗勇,还要和病魔做斗争。1930年罗斯福以其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在纽约州州长的竞选中再次获胜。在这一职位上,他参与政治活动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1932年,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失业和贫穷的美国人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新一届的总统选举上。罗斯福虽然在身体上不占优势,但他凭着在纽约州奋斗多年所形成的坚实的政治基础,以及家庭的关系,被提名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动员了各式各样的社会阶层,如穷人以及劳工组织、少数民族、城市居民以及南方白人以建立新政同盟。在竞选期间,罗斯福向美国民众许诺如果当选,他会实行一个新的政策,以改变美国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他的这一许诺为他赢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经过不懈的努力,在1933年的总统竞选中,罗斯福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立即兑现竞选时的许诺,着手进行改革,并提出了旨在实现国家复兴和对外睦邻友好的施政方针。为了推行新政,罗斯福组建了一个智囊团,以征询方针政策问题;通过“炉边谈话”的方式,密切与民众的联系,与反对新政的最高法院进行坚决的斗争并成功地将其改组。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罗斯福督促国会则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1933~1934年新政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即“复兴”阶段,主要措施有: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即美国的中央银行)的权力;管理证券业。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限制农业生产以维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场主破产;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制止企业倒闭等。
罗斯福像
1936年,改革的成效显现了出来,国民收入有了50%的增幅,改革还使得美国的工业、农业逐渐恢复。这时人们对罗斯福信心十足,都希望他能把改革继续下去。于是,罗斯福在1936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性的优势再次当选总统。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对比鲜明的是,仅有少数几项重大立法在这一任期内通过。这几件重大立法有:1937年的美国房屋管理局设立法案、1938年的《第二次农业调整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其中,公平劳动标准法确立了最低工资标准,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法案。经过不懈的努力,1940年美国国民收入已基本恢复到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在罗斯福第二任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为罗斯福创造美国总统连任次数的奇迹创造了条件。此时美国刚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来,还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美国国民为保证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致性,所以选择了让罗斯福继续留任。因此罗斯福终于打破了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总统确立的传统,第三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就罗斯福个人而言,他是亲欧洲的,所以倾向于向盟军提供帮助,但碍于中立法案,所以迟迟没有行动。随着德军依靠闪电战横扫欧洲,盟军在德军的强烈攻势面前节节败退,不得不向美国提请援助。德军猛烈的攻势也使美国人目瞪口呆。他们以往那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发生转变,因为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近了。罗斯福在顺利连任后,开始允许英国无限制地利用美国的工业资源。1940年底,他在一次炉边谈话中说:“我们要成为民主阵营的巨大军火库。对我们来说,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情况。”在这之后,美国国会又在罗斯福的倡议下通过了租借法案,这一法案是美国积极干预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之后,罗斯福谴责德国的侵略,宣布美国将援助苏联。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举行会谈并发表《大西洋宪章》。该宪章宣称美国和英国不追求领土扩张,也不愿有违背有关民族意愿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在该宣言发表半年之后,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遭到日本的袭击,美国自身的利益遭到侵犯,终于向法西斯国家宣战,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罗斯福变成了一个全球的领导者。原来他是“新政老博士”,现在成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博士”,虽然有不少国内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他把绝大部分注意力倾注到战争上。为了赢得战争,罗斯福下令实施战争动员和改组军队指挥机构,他的扩军计划使得美国军队在数量及装备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作为三军统帅,罗斯福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他对内要处理好国内的陆军和海军以及各个战区司令之间的矛盾,对外要尽量满足在战争中消耗巨大的英国和苏联等国家的补养要求。1942年元旦,在罗斯福的倡导下,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从1943年起,同盟国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了协调盟国的作战行动和探讨盟国的战后政策,罗斯福先后与盟国首脑举行一系列重要会议。比较重要的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以及雅尔塔会议等。这些会议不仅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为战后国际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44年,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他宣布就职73天之后,就因脑溢血在佐治亚州与世长辞了,享年63岁。
罗斯福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这正是对罗斯福一生最形象的描述。
丘吉尔,英国首相,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政治家、军事家,此外他还是作家、演说家以及画家。如此众多的头衔使其有了“千面政客”这一雅号。他在“二战”期间曾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父约翰·丘吉尔是马尔巴罗家族的第7代公爵,曾是英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父亲也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务大臣。家族的政治传统,不仅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丘吉尔从小开始接受的就是贵族式的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天赋。然而,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在学校时经常因为调皮而遭到老师的处罚。中学毕业后,他经过三次投考,才考入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从军校毕业后以陆军中尉的身份加入皇家第4轻骑兵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
在这期间,丘吉尔成为《每日纪事报》的随军记者,并于1896年,随部队调往印度。在印度驻守期间,他了大量的历史和哲学书籍,并从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通过,他的思想逐渐深刻起来,人生信念也更加坚定,为他将来从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丘吉尔在印度驻守期间的另一个收获是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著作《马拉坎德野战军纪实》。
丘吉尔像
1899年,丘吉尔离开军队,以保守党候选人的身份参加国会议员选举,但竞选失败,无缘晋身国会。落选后,丘吉尔以《晨邮报》记者的身份前往南非,采访第二次布尔战争。丘吉尔的这次南非之旅虽然充满艰辛,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名利双收。他归国后不仅出版了两本有关布尔战争的书,还于1900年顺利当选国会议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政治生涯。
进入议会后,丘吉尔在保护关税政策上与保守党产生分歧,不得不退出保守党加入了自由党。这之后,丘吉尔的仕途一帆风顺,先后出任殖民事务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等职务。
1911年10月,丘吉尔被任命为海军大臣。此时欧洲的局势逐渐紧张起来,德国力量的膨胀严重威胁了英国的霸主地位。丘吉尔上任海军大臣之后,立即改组海军,建立海军参谋部,改良海军装备,做好了与德国作战的准备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批准海军舰队攻取达达尼尔海峡,想以此获得战争的先机,结果却使英军付出了巨大代价。这之后,丘吉尔不得不引咎辞职。
1917年,丘吉尔重返政坛,先后出任劳合·乔治政府的军需部长、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等职务。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对新诞生的社会主义苏联持强烈的敌视态度,从此以坚定的反共立场而闻名(唯一的例外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苏联合作抗击德国)。
1922年自由党在大选中惨败,丘吉尔的仕途也受影响,进入了他政治生涯的低潮期。1929年,丘吉尔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正式下野,成为一名“后座议员”。从这一年到“二战”爆发的10年间,丘吉尔一方面忙于写作,另一方面仍然密切注视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往的经验使他对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清醒的认识。他曾就战争的危险在议会中发出过无数次的警告,但都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英国政府依然采取避战求和的绥靖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德国侵略扩张的气焰。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两天后,英国被迫向德国宣战,绥靖政策彻底破产。英国向德国宣战后,丘吉尔作为主战派的代表加入战时内阁,并被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上任之后,丘吉尔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战争之中。与丘吉尔的积极应战形成鲜明对比,张伯伦政府仍然采取宣而不战的态度。1940年5月,希特勒对法、荷、比、卢等国发动突然袭击,欧洲战局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这时人们才彻底认识到,不能再对德军采取姑息的态度了。在一片责难声中,张伯伦狼狈下台,丘吉尔被任命为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和国防大臣。
丘吉尔上任不久后,法国就在德军的铁蹄下屈服了。法国沦陷后,英国也危在旦夕,面对这样的局势,丘吉尔毅然担负起了挽救民族存亡的重任。
一方面,他号召英国人民行动起来,共同抵抗法西斯的入侵。在他的组织下,英国军民开展了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将来的反击保存了实力。在他的鼓舞与激励下,英国人民取得了不列颠保卫战的胜利,不列颠的胜利打乱了希特勒的战争计划,成为二战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另一方面,他积极地开展外交活动,争取美苏两大国的支持。他通过和美国罗斯福总统的私人关系,使英国在最关键的时刻从美国那里获得大量的支援物资。其后,通过他的不断游说,美国政府迫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通过了租借法案,使盟国获得了更多的物资援助。在苏联方面,丘吉尔放弃以往对共产主义的成见,主动提出与苏联合作,共同对付法西斯德国这一凶猛的敌人。在丘吉尔的努力之下,英国和苏联签署协定,表示双方愿意携手抗击德国,绝不单独同德国讲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丘吉尔意识到组织一个世界性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必要性,于是亲赴美国与罗斯福商讨此事。经过两人的不断磋商,终于在1942年1月拟定《联合国宣言》的草案。此后,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的代表分别签署了这个庄严的历史性文件。这一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性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43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年,在这一年内盟军不仅取得了非洲战场的胜利,还迫使意大利宣布投降,法西斯轴心国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但随着胜利的出现,盟军内部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英国与苏联曾在1941年签订同盟条约,约定英国于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的压力。但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迟迟没有履行承诺。为了缓和矛盾,尽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3年11月,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德黑兰召开第一次“三巨头”会议,讨论和决定未来的行动计划,决定于1944年开辟第二战场。
1945年,战争胜利在望之际,“三巨头”在雅尔塔举行第二次会晤,讨论战后的世界政治问题。丘吉尔为防止苏联的威胁,力主与法国一道四方分区占领德国,这成为日后德国分裂的根源。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然而,随着战争结束,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重新选举成立新内阁。丘吉尔认为,凭着自己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继续组阁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在选举期间还代表英国前往波茨坦参加第三次首脑会议。但结果使丘吉尔大吃一惊,他所在的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给了工党,因此他不得不让出首相的位子。丘吉尔无法理解,英国人民为什么在战争胜利的时候抛弃了他。于是他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来讽刺英国人民。
下台后,丘吉尔并没有就此赋闲在家。1946年丘吉尔出访美国,在密苏里州的西敏学院发表了著名的福尔顿演说,呼吁西方国家团结一致,联合成一体,因为“在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他的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战后美苏两国冷战开始的标志。
出于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洞察,丘吉尔还提出了著名的三环外交理论,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环是包括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英语世界;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
1951年,保守党击败工党,重夺政权,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这一任期内,他与美国维持着“特别关系”,并着手重整战后的秩序。然而战后的英国一直为海外危机的阴影所笼罩,国力也开始逐渐衰弱,所以丘吉尔这一次执政并没有取得什么重大成就。但是,在个人成就方面,1953年丘吉尔凭借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1955年,由于年事已高,精神和体力大不如前,丘吉尔辞去首相一职。
离任后,丘吉尔仍然没有闲着。他先后访问了德国、法国以及美国,在这三个国家都受到了最高规格的礼遇以及荣誉奖章。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因中风去世,享年91岁。
英国政府为丘吉尔举行了国葬。他的灵柩在西敏寺停放,供民众吊唁,议会也休会三天;在这三天内,大约有32万民众前来向丘吉尔致敬。由此看来,英国人民并非忘恩负义之徒,他们并没有忘记丘吉尔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2002年,一场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票选活动中丘吉尔高居榜首。如果丘吉尔泉下有知的话,也会感到欣慰了吧,英国人民并没有将他遗忘。
斯大林,苏联的缔造者之一、马克思主义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政治家。他所创立的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20世纪的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日本,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素有“纳粹的克星”之称。
1879年12月21日,斯大林出生于俄罗斯帝国第比利斯省的哥里城。他的家境不太好,父亲是个铁匠,且去世较早,是母亲独自一人将他抚养长大。由于家庭条件差,他中学没上完就辍学了。在上中学的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了刚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辍学后,他开始积极投身参与革命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发生分裂,斯大林选择加入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一边。不久后他就成为高加索地区主要的革命活动者,他的工作主要是组织罢工和发放传单。在这期间,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而多次遭到逮捕、流放和监禁。1912年,斯大林来到圣彼得堡,在列宁的指示下创办了《真理报》。1913年3月,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在文中,他首次使用了“斯大林”(意思为“钢铁之人”)这一笔名。不久他再次被捕。1916年,沙俄政府将他强征入伍参加“一战”,但他被医生检查出左臂有伤,虽然免于参战,却被流放到阿钦斯克。
1917年二月革命胜利后,他从流放地返回圣彼得堡,与加米涅夫、莫洛托夫等人继续从事布尔什维克《真理报》的编辑工作。在4月召开的党内会议中,斯大林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同年发生七月事件,列宁由于试图发动革命而被临时政府所通缉,被迫逃往芬兰。在这之后举行的布尔什维克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代表党中央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政治形势的报告。10月,列宁回国,组织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斯大林被选进领导起义的党总部。在这期间,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圣彼得堡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在布尔什维克夺得政权之后,斯大林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1918年,俄国内战爆发。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等人入选了由列宁组建的五人主席团,并担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和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在内战期间,斯大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对战争的全面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1922年4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根据列宁的建议,斯大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当选党的总书记一职,获得党内最高权力。
1925年4月,在苏共十四大上,斯大林代表中央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党的十四大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进行工业化建设。斯大林多次发表文章和演说,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同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不同,并阐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纲领。他从苏联的实际出发,主张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来加快经济的发展。就这样,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在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后期这十几年里,苏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斯大林
一个方面,斯大林通过两个“五年计划”,使得苏联这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改变了面貌,建立了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和军事体系。到1940年,苏联已经成为工业总产值欧洲第一、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另一方面,面对德国法西斯的迅速崛起,斯大林出于自身安全考虑,改变了以往孤立的外交政策。他先是同英法逐步改善敌对关系,后又同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34年苏联获准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完全走出了建国初期被孤立的处境,并以大国身份进入国际舞台。
1936年底,斯大林在苏维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新宪法草案》的报告,大会随后通过了苏联宪法草案。这一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模式虽然存在种种弊端,但在当时的社会和国际背景下,却帮助斯大林将苏联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战争初期,苏联首先与德国签订了著名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此后,斯大林出于自保和防止战火东延的考虑,又在苏联西部建立所谓的东方战线,一方面可以抗拒德军,另一方面乘机将领土自北到南推进了二三百千米。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合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在此之前,斯大林已经收到了来自苏联间谍和将领的警告,但他认为纳粹德国不会在击败英国之前进攻苏联,因此没有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战争一开始,德军就对苏联西部的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和军事据点发起了猛烈攻击,苏军损失惨重。
1941年11月初,德国中央集团军逼近莫斯科,斯大林决定留在城里组织反击。11月7日,斯大林命令红军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阅兵式,这极大地鼓舞了红军的士气,受阅部队随即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在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将领的指挥下,苏军最终守住了莫斯科,并在12月的反攻中将德军击退。莫斯科之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德军闪电战的破产,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1943年7月,苏联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斯大林在评价这场战役时说“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1943年11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德黑兰举行了第一次三国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决定。第二战场的开辟,大大缓解了苏联的压力,之后苏联在对德战争中逐渐转入反攻。
1945年2月,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三国首脑会议。会议研究和确定了最后对德战争的计划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在会议上,斯大林在争取盟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及战后世界的民主化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维护着苏联的利益。1945年7月至8月间,斯大林赴波茨坦与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首相艾德礼)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
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战争期间,苏联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问题,不论大小,都由他亲自做出决定。作为最高统帅,斯大林表现了非凡的统御全民战争的才能,他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冷静的、超然的、有经验的仲裁者。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苏军才获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苏联政府也因此先后授予他多枚勋章和奖章以及苏联英雄称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展到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把共产主义传播到这些国家。共产主义在东欧的广泛传播,引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极大恐慌,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战后的世界分裂为对立的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去世,享年73岁。
赫尔曼·戈林,纳粹德国帝国元帅和空军总司令,是纳粹德国中名气和权力以及罪行仅次于希特勒的二号人物,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元凶之一。他既是德国法西斯政治、经济与军事的首脑,也是制定奴役劳工计划、镇压残杀犹太人和其他种族的主谋,是二战中的法西斯主犯。
1893年1月12日生于巴伐利亚州的罗森海姆,其父亲是一名外交官,常年不在家。所以,幼年的戈林经常与父母分居两地,在家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少年时期的戈林,就显出了他那急躁、固执、任性的性格特征,他特别神往于古代的骑士和查理大帝、腓特烈大帝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此后他先后就读于卡尔斯鲁厄的空军士官学校和著名的柏林格罗斯利希特费尔德军营,他对军校的学习和生活非常满意。
1912年军校毕业后,戈林进入驻米尔豪斯的步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戈林先在陆军服役。在战争中,他注意到空军在当时和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于是想方设法进入空军。1915年,戈林从飞行学校毕业,立即开始了他的空战生涯,并立志要做最出名的战斗机飞行员。但是不久,他的座机就被击落,在后方修养了一年。1917年因作战勇敢,他获得3枚勋章。1918年7月7日,在著名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死后,戈林担任了里希特霍芬飞行中队的队长。此后,他凭借击落22架敌机的悚人战绩成为德国的王牌飞行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戈林主要在福克飞机公司工作,是一名特技飞行的试飞员。1920年,他进入瑞典的航空公司工作,1921年回国,进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他对《凡尔赛和约》的条款极为不满,听了希特勒的讲演后,觉得与他的思想完全合拍,遂主动参加纳粹党。
由于纳粹党早期的成员素质普遍较低,戈林凭借着较好的素养以及他在德国上流社交圈的人脉,很快成为纳粹政权的主要领导人。1923年,戈林参加啤酒馆暴动,大腿中枪,暴动失败后被迫流亡瑞典和奥地利。1927年,戈林获得大赦,重新回到德国。在次年举行的国会大选中,戈林当选为议员。1932年,戈林当选为议长,成为第一流的政客。
在早期,戈林担任着普鲁士帝国的数个部长职务,主管经济和军队建设等事务。他利用职务之便,以4万冲锋队、党卫队、钢盔队人员组成一支辅助警察部队,牢牢控制了占德国面积2/3的普鲁士的局面。他利用“国会纵火案”,逮捕了许多纳粹的反对者,帮助希特勒巩固了政权。同年4月,他把政治警察改为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不久,他取代巴本成为普鲁士总理。
1933年5月,戈林被任命为航空部部长,上任后他立即着手准备建立空军。1935年,戈林被任命为德国空军总司令。西班牙内战期间,戈林秘密派出空军参战,以增强空军的实战经验。此外,戈林为了增强空军的作战能力,还积极地推动空军野战师(地勤人员、空降部队等空军官兵组成的陆战师)的组建。他组建的野战师中最著名的就是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赫尔曼·戈林师团,以骁勇善战及残酷而得名。
但从总体上看,多数空军野战师的作战能力是很低的,简直不堪一击。然而,戈林将空军野战师视为自己的子弟兵,常常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使得空军野战师拥有添置新装备的优先权,这对德国陆军的战力有不良影响。除了培养自己的亲信部队,戈林还组建了纳粹地下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组织,这个组织和德国的间谍组织联系紧密,成为纳粹的重要消息来源地。
1939年,戈林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个空军元帅。在忙于空军事务的同时,戈林还担任着四年计划的负责人。这个经济计划的目的是将德国的经济、生产体系调整至战争状态,以配合纳粹党发动对外战争的战略进程。戈林在这段时期因掌握着德国的经济大权而被称为“德国的经济沙皇”。戈林仇视犹太人,在主持德国经济后,就着手掠夺犹太人的财富,把犹太人驱赶出国,只留下他们的财产。提议在城市建立犹太人隔离区和犹太人移民局,通过屠杀来解决犹太人问题。战争开始后,他又建立了更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来迫害犹太人。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悍然发动侵略波兰的战争。希特勒在演说中宣布,如果他在战争中遭遇不测,戈林将成为他的继承人。此外希特勒还授予戈林纳粹德国的最高军衔—帝国元帅,这样他的地位便远远高于德国所有军种的元帅。在侵略波兰的战争中,戈林出动他的机群对波兰空军展开突然袭击,使波军的许多飞机毁于地面。德国的轰炸机还对波军的防线和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使许多城市化为灰烬。戈林的空军是德军对波兰的闪电战取得胜利的关键。这一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戈林,使其更加野心勃勃,狂妄自大。他认为只要有空军,就能够解决战争中的一切问题。
1940年8月,戈林组织并发动了代号为“鹰”的针对英国的大规模空中攻势。戈林深信4天内就能摧毁英国战斗机在英国南部的防御,2~4周就可以完全摧毁英国皇家空军。战争的前期,德军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但由于时间拖得较长,性急的戈林改变策略,开始大规模夜袭伦敦。事实证明,这是戈林的一个重大失误。这一变化,使得英国皇家空军有了喘息之机,在战争后期牢牢掌握着不列颠的天空。由于戈林迟迟不能取得制空权,9月17日,希特勒开始无限期推迟“海狮”计划的实施。不列颠之战后,戈林逐渐失宠于希特勒。
此后,戈林就把指挥空军实际作战的权力委任给别人,自己退到第二线。在入侵苏联时,戈林负责的是掠夺苏联经济财富工作,夺取苏联的经济资源,供德国使用。在这之前,戈林已把被德国占领的国家的经济都并入到了德国的战争经济之中。1942年冬季,苏军发动冬季攻势,德军的主力被困于斯大林格勒。在最后讨论被围部队坚守还是突围的时候,戈林庄重地向希特勒保证,可以通过空运接济被围部队。戈林的一句大话,使希特勒坚定了不准突围的决定。但是直到被围的德军全军覆没的时候,戈林的物资也没有运到。为此,戈林不断受到希特勒对他领导空军不力的严厉批评。随着战争形势的逆转,德军的颓势越来越明显,戈林这个空军总元帅就成了这一系列失败的替罪羊。
虽然戈林一再犯错,但希特勒并没有让戈林完全退出他的管理团队,仍让他负责一些事情。因为希特勒认为戈林的威望和功绩对维护德国的领导层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即便如此,戈林在这之后所负责的都是一些小事,希特勒尽可能让他少参与战争的实际指挥。这样,他在德军中的威望就逐渐减小了。
由于希特勒对自己权力的架空,戈林感到很不得志,于是干脆躲进卡琳哈尔庄园,在这期间,他只关心与自己利益有关的事。戈林一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战争以及收集玩物,既然不能再参与战争那就只有收集玩物了。
戈林一直醉心于收集各种艺术珍品,他通过对占领区的掠夺,不断地扩充着自己的私人收藏。占领法国后,为了抢夺巴黎卢浮宫的艺术珍品,他发出命令,将卢浮宫的艺术珍品分级别纳入了他和希特勒的收藏之中。在战争中,他和希特勒两人从法国掠夺的玩物,装满了两节车厢,由此可见此人的贪婪。到战争后期,他还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巧取豪夺各国的油画精品和其他艺术品,其总数约有1500多件,价值达6亿马克以上。此外,他还千方百计地运用职权聚敛钱财,戈林每年的生日都要收到众多部下、宾客、企业家赠送的大量珍贵礼品和巨额金钱。
1945年4月20日,戈林参加最后一次希特勒的生日聚会之后,同面临死神的希特勒告别,带领满载金银珠宝的汽车大队逃离柏林。他相信,希特勒的死期将近,自己就要成为继承人了。1945年4月23日,戈林从巴伐利亚的贝希特斯加登向正在柏林的希特勒发了一封电报,希望希特勒能够授权他掌管国家一切事务,并建议与盟军进行谈判。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回电称,戈林的这一行为已犯下最为严重的叛国罪,如果他马上辞去全部职务,则可免去一死。4月25日,戈林在贝希特斯加登被希特勒的党卫军拘捕。希特勒在自杀前的遗愿中,撤销了戈林的所有官职。
1945年5月8日,戈林在奥地利宣布投降。战争结束后,戈林作为德军的最主要首脑,在纽伦堡国际法庭接受审判。在审判中,戈林被控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并被判处绞刑。在执行死刑前两小时,戈林在狱中服用氰化钾胶囊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隆美尔,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他虽然是纳粹德国对外侵略的重要帮凶,但是凭着他那过人的军事素质以及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中最优秀的将领。因为他行动迅速、行事果断,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尤其擅长沙漠战,所以被世人称为“沙漠之狐”。
1891年11月15日,隆美尔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的海登海姆。他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母亲是当地政府官员的女儿。小时候的隆美尔个子不高,身体也很虚弱,还特别不喜欢运动。但隆美尔从小就非常爱好机械,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由于当时的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军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有很多特权。德国的平民通过军功可以获得贵族的称号。于是在父亲的鼓动下,在别人看来弱不禁风的隆美尔就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加入当地的第124步兵团。三个月后,隆美尔升为下士,不久又升为中士。1911年3月隆美尔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后隆美尔回到驻扎在威卡尔登的第124步兵团训练新兵,并获中尉军衔。
1918年,德国十一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隆美尔任警卫连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隆美尔任步兵排长,随部队转战于西线、罗马尼亚和阿尔卑斯山地等地。他在此时已显示出了坚强的意志,勇猛过人的拼劲,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善用计谋等特质。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隆美尔的官运并不亨通,上尉的军衔一直伴随了他12年。
从1919年起,他先后担任过步兵连长、德累斯顿步兵学校战术教员、戈斯拉尔市猎骑兵营营长、波茨坦军事学校教员、维也纳新城军事学校校长等职。1937年,隆美尔完成了他的军事著作《步兵进攻》,这书本出版之后,很快成为德国当年最畅销的书之一,连续再版18次。该书是隆美尔在军事学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在一战中的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的思想强调的是进攻、进攻、再进攻,这一思想与希特勒向外扩张的思想不谋而合。正是凭借此书,隆美尔受到希特勒的赏识,于1938年调任大本营卫队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隆美尔在最高统帅部任职。占领波兰之后,希特勒满足了隆美尔想指挥一个装甲师的意愿。1940年2月15日,他升任第7装甲师师长。从此,隆美尔进入了他军事上的黄金时代。
1940年5月,希特勒终于发动了准备已久的侵略战争。在西线,德军采取闪电战,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便越过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继而侵入法国。在向法国的进攻中,隆美尔负责突破缪斯河向瑟堡入侵的任务。越过法国边界后,隆美尔的前卫部队一直尾随撤退的法军第1、第4骑兵师前进,5月12日下午到达缪斯河。
这时,位于地南特和豪克斯的两处桥梁已被法军炸毁,隆美尔的装甲师渡河受阻。于是,隆美尔不顾法军炮火的轰击,亲自到岸边去了解敌情,寻找渡河的最佳位置。他发现法军在河西占据着有利的隐蔽地形,并且用重炮封锁了缪斯河,这使得德军很难找到他们的准确位置;此外,所有的渡河工具几乎全部被法军击毁,只要德军一出现,就有被歼灭的危险。经过现场侦察,隆美尔认为只有用强大的炮火压住西岸所有被怀疑是敌军隐伏的地区,方能使德军渡过缪斯河。
于是,隆美尔调来炮兵,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开始强渡缪斯河。强渡时,隆美尔乘坐第一批船,直接进行指挥。当在西岸建立了一个立足点之后,隆美尔又立即返回东岸,来到第2步兵团的渡河点。第2步兵团有一个连的工兵正在架设一个8吨式的浮筏,他立即命令改换为16吨式。隆美尔下达这一命令的目的,是要让一部分战车尽早渡河,不然,已经到达西岸的步兵将会遭到法军的战车与大炮的袭击。不出所料,载运战车的浮筏还没有抵达彼岸,法军已经发动了反击。第二天上午,第一批15辆战车在西岸登陆。隆美尔立即指挥河西岸的德军向隐蔽在森林里的法军进攻,掩护后续部队渡河。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给法军造成了严重威胁,法军遂放弃缪斯河防线向后撤退。
隆美尔在做战斗部署。
德军突破缪斯河防线后,隆美尔率领先头部队向法军发动了迅猛的追击。他不顾法军重新组织反攻的危险和个人的安危,总是冲在最前面。1940年6月20日,隆美尔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在这不到6个星期的战斗中,他的装甲师前进了350多千米,其中最后四天达220千米,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俘获敌军9.7万余人,战车485辆,卡车4000辆,火炮数百门,成为参战的德国装甲师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师。他所带领的部队也被恐惧的法国人称为“魔鬼之师”。
隆美尔在对法作战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在两军对战中,谁先用火力压制住对方,谁往往就能够获得胜利;静止等候战况发展的一方,常常会被对方击败。因此,即使不曾发现对方的准确目标,也要先发制人。这一经验成为他后来作战的主要指导方针。隆美尔在这次战役中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希特勒的高度赞赏,他也因此而荣获了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法西斯德国的媒体也借机大肆吹捧隆美尔,逐渐把隆美尔塑造成为德军的“战神”,为德国的对外侵略虚张声势。
1941年2月11日,隆美尔奉希特勒之命到北非援救被英军打得一败涂地的意大利军队。他到达北非后,立即对前线地区作了空中侦察,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于是他改变“固守防线”的命令,指挥他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勇猛穿插,全速前进。2月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线的指挥权。2月末,德军攻占了恩努菲利亚;3月,又利用英军调防、轻敌的有利时机,采取大胆行动,把数量不多的德军和意军组成混合纵队,从塞尔提向穆尔祖赫发起进攻,向前挺进了720千米,给英军以意外的打击。
9天之后,他又指挥部队攻占了艾阿格海拉地区的要塞、水源和机场,占领了马萨布莱加,把英军逼到阿吉达比亚地区。隆美尔不给英军以喘息机会,乘英军立足未稳,又于4月2日攻占了阿吉达比亚。他不顾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的阻止,继续前进,经过艰苦战斗攻陷了梅希里,使整个巴尔赛高原落入轴心国军队之手。英军只剩下了一支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部队。通过这一战,隆美尔开始名声大振,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名,并被晋升为陆军元帅。
1942年下半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北非战局开始向不利于法西斯德国的方向转化。10月23日,英国名将蒙哥马利率领第8集团军向德军发起攻势。希特勒立即将正在休养的隆美尔重新派往非洲。11月,隆美尔以其仅有的5万军队和550辆坦克在阿莱曼地区抗击蒙哥马利的19.5万军队和1029辆坦克,终因寡不敌众而惨遭失败,被迫撤军。
1943年3月,隆美尔奉命回到德国,希特勒命他免职疗养。同年7月,隆美尔出任驻北非意大利的陆军B集团军群司令。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他率陆军B集团军群在法国组织防御,指挥抵抗诺曼底登陆战役。盟军在1944年6月6日攻入法国后,隆美尔决定开放西线并想违背希特勒的意愿结束战争。如果他成功的话,盟军将在3~5个月内占领鲁尔区,战争很可能在1944年8月底结束。
但历史没有如果,他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就被卷入到一起行刺希特勒的事件当中。虽然行刺失败,但隆美尔由于被指控为谋杀希特勒的同案犯,也受到牵连。刺杀行动失败后,希特勒给隆美尔两种选择,要么接受法庭审判,那样就会身败名裂;要么服毒自尽,那样“帝国”将对他的叛逆罪进行保密,他的亲属可领取抚恤金,还可以为他举行国葬。隆美尔选择了后者。他在一辆小轿车中服毒自尽。希特勒果然履行了他的诺言:对外宣称隆美尔陆军元帅在归国途中中风去世,为隆美尔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希特勒亲自为其送葬。表面上看,希特勒对隆美尔可谓是仁至义尽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希特勒是在利用隆美尔的声誉来挽救他那摇摇欲坠的第三帝国。
虽然隆美尔至死都在为第三帝国效劳,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战绩显赫的传奇式人物。在西方军界,有人称他为“战争动物”,称他指挥的装甲师为“魔鬼之师”,英国人送给他“沙漠之狐”的美誉,有人甚至称他为“20世纪的汉尼拔”。这些显然都是对于他出类拔萃的军事造诣和战术天才的肯定。但是我们在肯定他的军事才能的同时,更不能忘记他是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帮凶,而且是希特勒身边最锐利的武器,对被侵略国家的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
东条英机,日本陆军大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代表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法西斯主犯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东条英机以其异化的忠诚和残酷无情的手段赢得了“剃刀魔鬼”的恶称。
1884年12月30日,东条英机出生于东京岩手县的一个武士家庭。其父东条英教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是德国梅克尔少校的得意门生;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所谓的陆军战术家,晚年著有兵法《战术麓之尘》。东条英机出生于这样一个军人家庭,所以较早地接受了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东条英教为使其子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从小就对他严酷训练,并且毫不留情。他强迫在贵族学校就读的东条英机自带木食盒,徒步上学;并专门聘请著名武士教授东条英机剑法。
少年时,东条英机曾先后就读于东京四谷小学、学习院小学部、城北中学等。在这段时期,东条的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却有着一股顽强和不服输的劲。从1899年开始,东条英机进入军校学习。他先后就读于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和陆军中央幼年学校,在这期间他经历了严格的军事化学习。由于他打架很厉害,并且从不服输,被别人称为“打架王东条”。因为他个子矮,和人打架时他就利用重心低的优势和对手较量,全校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连那些高大威猛的同学也对他望而生畏。
有一次,狂妄的东条英机竟同时与7个同学交手,结果被打倒在地爬不起来。经过这次惨痛的教训,东条英机意识到一个人力气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的围攻,要想战胜众敌,还得靠学问。于是东条英机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随之直线上升。同学再找他挑衅斗殴,他也不理会。老师和同学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1904年6月,东条升入陆军士官学校,一年后,东条就毕业了,并被授予陆军步兵少尉军衔。在毕业分配上,先被分到陆军第3师团的东条英机被“幸运”地临时抽调到了新编第15师团。这是一支即将开赴日俄战争前线的部队。然而,东条英机盼望已久的这一“机会”却来得太迟了。他们到东北没多久,日俄战争就结束了。从日俄战场返回日本后,东条英机重又回到陆军第3师团。
1912年,东条英机被保送进陆军大学学习。陆大是日本培养法西斯高级军官的中心,日本“二战”中对外侵略扩张的许多法西斯将领,都在这里被“调教”过。1915年,东条英机从陆军大学毕业,被授予大尉军衔。
1920年,东条以少佐军衔任驻德大使馆武官。在德国期间,东条与驻德国的武官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小敏四郎等人过从甚密。1921年10月,他们在德国南部的巴登巴登温泉饭店聚会,并订立“盟约”,立誓要刷新日本陆军体制,使日本通过对外战争称雄于世界。以巴登巴登聚会为开端,东条等人逐渐形成了以改革日本陆军体制,建立法西斯总体战体制,推动日本走向现代战争为目的的“一夕会”。
“一夕会”成员后来发展为所谓的“统制派”,其中永田铁山、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后来都成了日本军界的掌权人物,在日本法西斯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东条效忠天皇,狂热地鼓吹对外战争,加之他精明强悍,独断专行,强调“闪电”效率,因而有“剃刀魔鬼”之称,在日本军界的地位越来越高。1921年,他升任军务局的高级科员;1928年,晋升大佐并出任陆军省整备局动员课长。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东条充当侵华的急先锋,积极参与策划侵略阴谋。1933年3月,东条英机被任命为陆军少将,任职于参谋本部;同年11月任军事调查部部长。1935年,东条英机来到了中国,出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兼警务部部长。东条英机上任后,决定以讨伐我抗日武装力量为突破口,为宪兵队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1945年9月24日,东条英机自杀未遂。
于是,他向关东军司令部汇报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施政纲领。借此机会,他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东北的监督、执行和财务三权。他所组织的东边道“独立大讨伐”,沉重打击了我国在东北的抗日力量。但是,这却成为东条英机政治上的砝码,他凭借此次行动一夜成名。1936年12月,东条英机晋升为陆军中将;次年3月,出任关东军参谋长。
1937年,日本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后,在军部中央形成了强硬派与谨慎派两大派别。强硬派认为,中国已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将其征服,目前正是最好的时机。而谨慎派则坚持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以东条英机为参谋长的关东军,态度鲜明地支持强硬派的立场,他们以中国军队进入察哈尔将对伪“满洲国”构成威胁为借口,强烈要求参谋本部准予其向华北发动攻势。
1937年8月中旬,东条英机的部队在50门大炮、40多辆坦克和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向南口镇发起猛烈的攻击。中国守军损失了官兵上千名,镇上的平民百姓也遭到杀戮。这次战役后,东条英机越来越被日本政府看好。
卢沟桥事变后,他被调回日本国内,一跃成为陆军省次官,负责陆军省常务工作,兼任陆军航空部部长、航空总监等职务。
1940年2月,东条就任临时军事参议官;7月就任陆军大臣兼对满事务局总裁。他担任陆军大臣后,即派遣日军进入东南亚,并参与提出建立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
1941年10月18日,东条英机逼迫近卫文麿退位,自己登上了首相的宝座。他一上台,就开始打击和排斥异己,独揽了军事和财政大权,并且身兼任内务大臣、陆军大臣、外务大臣、军需大臣、商工大臣、文部大臣及参谋总长等要职。11月初,以东条为首的日本政府,在御前会议上通过了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的决定。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太平洋战争。与此同时,日本陆军以21个师团的兵力向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发动了猛攻。为确保“大东亚战争”的胜利,东条内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战争机器。
1942年11月,为加紧掠夺占领区的资源,东条内阁专门成立部级机构“大东亚省”,负责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东条内阁的疯狂侵略激起了被侵略地人民的奋起反抗,他们不断地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使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日军在随后的一系列战役中连续败退。东条为挽回败局,频繁地改组内阁,企图通过把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自己身上而加强法西斯政治独裁。东条内阁先后通过《战时行政特例法》和《战时行政职权特例》等法令。
1944年4月中旬,为加强中国大陆日军与南洋日军的联系,东条英机发布“一号作战”手令,命令在华日军尽快打通横贯中国的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这是东条在中国大陆发动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攻势。同年7月18日,由于日本在与美国的海战中屡遭重创,在侵华战争中连遭失败,1944年7月9日美军攻克塞班岛,18日东条内阁被迫下台,东条英机辞去日本首相、陆军大臣及参谋总长职务,退出军政舞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底,在麦克阿瑟将军统率下,美军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盟国在东京成立了远东委员会。在有关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强烈要求下,麦克阿瑟下令逮捕首批被指控的40名战犯。东条英机作为侵略战争的主要战犯,被列在首位。在美军实施逮捕之前,东条英机企图开枪自杀,但没能成功。
1946年1月19日,由中美英苏等11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组成。从5月开始,远东国际法庭对东条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审讯。在审讯的过程中,东条顽固地坚持法西斯立场,拒不认罪,并且一直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辩护。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东条死刑。12月23日,东条英机被处以绞刑,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山本五十六,大日本帝国海军军人,日本海军中最著名的提督,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太平洋战争的标志性人物,号称太平洋之鹫,曾经是日本帝国海军胜利的象征。
1884年4月4日山本五十六出生于日本本州北部的新潟县长冈市,其父亲高野真吉是一名封建武士。由于他出生于父亲五十六岁的时候,所以得名五十六。他从小在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下长大,具有坚强的意志和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
1901年他以第2名的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学校32期。1904年高野五十六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获少尉军衔,并任“日进”号装甲巡洋舰上的少尉见习枪炮官。1905年他参加了日俄战争,在作战中被炸掉了两个手指,留下了终身残疾。此后他又先后到日本海军炮兵技术学校以及海军大学继续学习,在海军大学学习期间获得少校军衔。1916年经牧野忠笃子爵介绍,高野五十六过继到山本家,此后改名山本五十六。同年,山本五十六从日本海军大学毕业,担任海军本部参谋。
1919年山本五十六赴美国担任海军代表,并担任语言军官,为学习英语曾经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921年回国后任海军大学教官。1923年,山本陪同军事参议官井出让治大将前往欧洲和美国考察9个月。1924年9月,山本被调任霞浦海军航空队副队长兼总教官,第一次和飞机接触。年已40岁的山本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最终获得单飞资格。在此期间山本严厉整顿了飞行队散漫的军纪,使之技术和纪律都有长足进步。
1925年山本再次赴美国担任海军驻美武官,他非常注重收集情报,并着重考察了美军的导航技术,1928年3月返回日本后先后担任了“五十铃号”巡洋舰和“赤城号”航空母舰的舰长。1930年山本晋升为少将,并出任海军航空部技术处长、第1航空队司令官等职。他在任期间领导改进了海军的鱼雷攻击机和远程轰炸机,把快速战斗机的生产提上了日程。
此后,日军生产了性能较好的97式舰载攻击机和有名的零式战斗机。1933年山本出任海军第1航空队的司令官,在任期间不顾训练中出现的伤亡加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飞行训练,对缩短日本海军航空兵与其他海洋强国的差距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34年6月,山本五十六调到海军司令部和海军省工作。同年以全权代表身份出席伦敦海军会议,同时晋升中将。1935年12月,他就任航空部部长,在任期间由于反对日本海军的“大舰巨炮”战略而遭到排斥。1936年12月他就任永野修身海军大臣的次官,并在米内光政继任海相时留任。
1937年,身为日本海军次官的山本就日军轰炸并击沉美军内河炮舰“帕奈号”一事向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道歉。此事使他成为日本右翼军人的刺杀目标。1938年,山本五十六因为反对日本同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轴心而受到少壮派日本海军、陆军军官的公开苛责,他被指责“损害日本的应得利益”。山本在这期间还连续不断地收到军国主义者发来的恶意邮件及刺杀威胁。
1939年8月31日,山本出任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这是米内光政内阁下台前最后的举措之一,使山本能在海军舰艇上办公,躲过可能的刺杀威胁。1940年7月,近卫文麿上台组阁,不久即通过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山本认为日军80%的物资都要从英美控制区供应,参加三国同盟于日本不利,但他没有直接提出反对意见。当山本被问及日美开战时海军的态度时,山本认为开始6个月可以与美军一战,但2至3年后,他就毫无信心。
在与美国为敌已经成为定论的情况下,山本不得不反复考虑一旦开战,如何去打这一仗。但他认为日本不可能战胜美国,即使取得一定的胜利然后求和也不可能,只有采取特殊的方法来寻求出路。山本深知美国的工业潜力之雄厚,他从日本军国主义的长远利益出发,极力主张推迟与美国的交战时间。此后,山本加强了对联合舰队特别是海军航空兵的训练。
1941年1月7日,由于受到英国海军航空兵袭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的启发,山本上书海相及川,提出了组织强大的海军航空突击舰队,突袭珍珠港,一举摧毁美国舰队主力的作战方针。6月,山本又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方案。然而,海军参谋本部对山本的奇袭计划缺乏热情。
最后,山本不得不利用他在海军内部的声望,以辞职要挟。永野修身海相和海军参谋本部被迫答应了山本的要求,不过只允许山本偷袭珍珠港。在军事史上偷袭是颇为常见的开战手法,日军期待这次打击能给他们赢得至少6个月的战略优势。
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上台,11月初海军完成了战争准备,突击舰队于26日驶离日本。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星期日)清晨7时55分,秘密航行12昼夜、行程约3500海里的日本舰队,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下,用舰载机对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仓促应战的美军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在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覆没。而日本只损失了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与山本的性格也有关系。山本是一个冒险家,极喜欢在陡壁桥边等危险的地方表演倒立行走。山本还是一个赌徒,酷爱赌博等碰运气的游戏。
偷袭成功后,山本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在珍珠港歼灭了大量美军舰艇后,山本的联合舰队转而参加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参谋本部策划的战略计划。第1航空舰队在太平洋上大兜圈子,攻击了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大量目标,包括威克岛、澳大利亚近海、印度洋的锡兰。第11航空战队则在珍珠港偷袭开始后1小时内便将美国第5航空队摧毁在菲律宾的机场上,此后又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以及“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等。
由于偷袭珍珠港的成功,日本解除了翼侧和后方的威胁,牢牢控制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广大区域,山本的声誉也随之达到了顶峰。
然而,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头脑发昏。他明白:工业潜力巨大的美国一旦纳入战争轨道,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因此,必须迅速彻底地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于是,山本五十六决定突袭美国海军巡逻机前进基地——中途岛。1942年5月20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7艘、战列舰11艘、驱逐舰22艘、潜艇21艘,连同后勤舰只在内,总计200余艘,飞机700余架在柱岛集结。这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能集结的仅有3艘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和14艘驱逐舰。
6月初,山本五十六亲自率领200余艘舰只,分8支特遣舰队向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开进。山本的意图是:日军兵分两路,对阿留申群岛实施牵制性攻击,等美军前去侦察或支援时,日军则以主力突然占领中途岛。山本认为,只要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对美国的战斗意志将是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有可能将美国的反攻时间推迟到1944年,为日本增强军事经济实力赢得时间。然而,山本五十六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美国海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码,洞悉其全部作战计划,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采取“设计陷阱,将计就计”的策略,将3艘航空母舰隐蔽于中途岛东北200海里的海域,对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实施了突然的打击,一举击沉日本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型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2艘,击落日本舰载机322架,而美国仅损失航空母舰1艘,飞机147架。这次海战使日军损失了其大型航空母舰的一半和舰载机驾驶员的一半,山本五十六被迫下令停战。中途岛之战,使山本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1942年8月,美日双方在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结果美军占据了瓜岛,日军处于全面守势。在瓜岛战役失败后,山本决定前往南太平洋前线视察以便鼓舞士气。山本的行程通过电报预先通知了各基地,不料这份电报被美军截获并破译。美国对这位偷袭珍珠港的策划者恨之入骨,决定乘此良机除掉他。
4月18日,山本率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中将等分乘两架飞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机场飞往布因岛。途中山本的座机被美国飞机击落,山本死亡。1个多月后,日本大本营才公布山本去世的消息,追授山本一级大勋位和元帅称号,6月5日在东京的日比谷公园为山本举行隆重的国葬。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在阿拉曼战役中,蒙哥马利一举击溃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他由此名声大振,被人们誉为“沙漠之鼠”,并被封为“阿拉曼的蒙哥马利子爵”。
1887年11月17日他出生于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个牧师家庭。由于家里兄弟姐妹众多,脾气倔强的蒙哥马利经常受到母亲的训斥。这样的童年使他形成了坚忍不拔的意志。1902年,蒙哥马利进入伦敦圣保罗学校学习。1907年考入了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蒙哥马利从军校毕业,加入了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并任该团的少尉排长。
1914年8月,蒙哥马利正式晋升为中尉,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升任旅参谋长和师作战参谋。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意识到军事是需要终生研究的学问,决心献身军事职业,掌握其中的全部奥秘。为此,他利用应英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罗伯逊之邀打网球的机会诉说自己希望进入参谋学院深造的意愿。在罗伯逊的帮助下,蒙哥马利于1920年1月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同年12月毕业,出任第17步兵旅参谋长,参加镇压南爱尔兰的新芬党运动;此后在英国担任多种参谋职务;1926年1月,蒙哥马利被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4年调任奎塔参谋学院主任教官;1937年起调任第9步兵旅旅长,因带兵有方,得到当时南部军区司令韦维尔的赏识;1938年10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调回国内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领第3师随同英国远征军横跨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他与法、比军队并肩作战,参加指挥敦刻尔克大撤退。回到英国后,英国宣传机构将这次大败退宣传为英军的伟大胜利,一些英国军人甚至在衣袖上写着敦刻尔克字样到处炫耀。蒙哥马利对此深感厌恶,作为一名军队指挥,蒙哥马利把此次撤退作为一种耻辱而非荣耀。此后他继续指挥第3师,并积极准备迎击德军的进攻。1940年蒙哥马利升任第5军军长,一年后改任第12军军长,同年12月又升任英格兰东南军区司令,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军事素质。蒙哥马利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在这段时期担任的各种指挥职务,是他从阿拉曼到柏林这段漫长历程中取得成功的基础。
1942年8月15日,蒙哥马利在埃及出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刚一上任,蒙哥马利就对第8集团军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他首先任命德·甘冈为参谋长,赋予他处置具体事务的全权;此后又开始创建新的装甲军,使集团军下辖第10军、第13军和第30军。他还常常深入到部队,为战士们加油鼓劲。此外他还亲自去考察战场,分析战场形势。蒙哥马利认为,鉴于英军的训练状况并准备进攻阿拉曼,英军目前宜取守势,但不得撤退。因此,蒙哥马利命令英军装甲部队进入山地以西和阿拉曼主线上新西兰部队阵地之间的地区,固守阵地,不得擅自出击。8月31日夜晚,德军将领隆美尔终于发动对英军的进攻。蒙哥马利率领部队依照计划在所驻扎的地方进行坚守防御,在皇家空军轰炸了敌人的后方基地托布鲁克之后,隆美尔不得不下令撤退,英军没有乘势追击,9月7日战役结束。此次战役使蒙哥马利成了第8集团军官兵所注意的“焦点人物”。
首战胜利后,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丘吉尔开始催促蒙哥马利发起阿拉曼战役,以配合盟军的“火炬”行动,但蒙哥马利坚持要等到英军准备就绪和上弦月期间才发动进攻。1942年10月23日夜晚,英军以23万人、1440辆坦克和1500余架飞机组成的大军向德军发起了进攻,阿拉曼战役正式开始。战争一开始,盟军就受到德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鉴于此,蒙哥马利调整作战部署,调遣装甲先头部队去面临敌军强大的反坦克炮弧形阵地,以减少步兵的伤亡;随后把兵力集中到北部地区,力争在该区分割围歼德军主力;与此同时,打开一条插向主要海岸公路的通路。11月6日,德军主将隆美尔在盟军的强烈进攻面前开始撤退了,盟军经过10多天的苦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在阿拉曼战役中,英国第8集团军伤亡13500人,损失500辆坦克;德意军伤亡2万人、被俘3万人,损失450余辆坦克。经过这一战,蒙哥马利又立下大功,晋升为上将,并获得巴思骑士勋章。
此后,蒙哥马利率部继续跟踪追击,从1942年11月至1943年1月,先后收复了托布鲁克、姆苏斯、班加西、卜雷加港、阿盖拉和的黎波里等地。随后第8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经过这一系列的胜利,盟军的气势越来越高涨,战争的局势也开始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向发展。北非战场可以说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是蒙哥马利为自己赢得声誉的地方。在北非的战场上,蒙哥马利显示出了他那高超的作战艺术,在多次战役中战胜了德军的著名将领隆美尔,打破了隆美尔常胜将军的神话,所以人们又将他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1943年7月,蒙哥马利率英军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9月3日,意大利战役开始。蒙哥马利的英国第8集团军和克拉克的美国第5集团军先后在意大利登陆,迫使意大利与盟军代表秘密签署停战协定。盟军行动缓慢,遭到德军的激烈抵抗,战事陷入僵持状态。12月24日,蒙哥马利着手研究作战计划,组织作战训练,频繁视察部队,向民众集会发表演说,以鼓舞民心和士气。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作战开始。蒙哥马利以第21集团军群(辖英国第2集团军、美国第1集团军和加拿大第1集团军)司令的身份兼任盟军地面部队司令,具体指挥并协调地面部队的作战行动,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战争伊始,由于希特勒对于盟军登陆地点的判断失误,对盟军的登陆反应迟缓。蒙哥马利指挥的盟军先后在5个登陆区成功登陆,建立起了许多规模和深度不等的滩头阵地,但在德军的激烈抵抗下,并没有进抵既定的目标线。蒙哥马利和布莱德雷认为美国第5军和第7军要尽快在卡朗坦会师,同时使美军和英军会合。于是英军则继续向卡昂突进。6月12日,美军攻占卡朗坦,将两个登陆区连成一片。此后战争形势好转,盟军最终取得了诺曼底登陆的胜利。8月25日,盟军克复巴黎,德军的西线防御趋于土崩瓦解。9月1日蒙哥马利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他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等国。
1944年9月,蒙哥马利制定并指挥了“市场花园”行动,但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945年蒙哥马利指挥第21集团军群横渡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5月他代表盟军在吕讷堡荒原接受了德军北方兵团的投降,并担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1946年蒙哥马利成为嘉德勋爵士并被封为子爵。此后,蒙哥马利还先后担任了帝国总参谋长、西欧联盟常设防务机构主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等职务。
1958年,蒙哥马利退休,结束了他长达50年的军旅生涯,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退休后,蒙哥马利开始撰写回忆录和军事著作,先后完成了《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为将之道》《从阿拉曼到桑格罗河》《从诺曼底到波罗的海》等书。
1960年5月24日,蒙哥马利第一次访华。此次中国行给蒙哥马利留下了深刻印象。
1976年3月25日,蒙哥马利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
朱可夫,苏联元帅,军事家。他在苏德战争中表现不凡,屡立战功,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并因此4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被俄罗斯人民尊称为民族英雄。
1896年12月2日,朱可夫出生于俄罗斯卢加省斯特列尔科夫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从教会小学毕业后,朱可夫被送到莫斯科当学徒,靠自学通过了市立中学全部课程的考试。1915年他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朱可夫因作战勇猛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1918年朱可夫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俄共(布),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历任骑兵排长、连长,参加了平息白军的叛乱。在一次遭遇战中,他所率领的100人对抗2000人的进攻,并且在阵地上坚守了7个小时。他的这一英勇表现得到斯大林的赏识。
朱可夫元帅
1924年,朱可夫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深造。在其后的团长任内,朱可夫的骑兵团奉命改组为坦克团。朱可夫领导有方,要求严格,使他所率领的坦克团成为优秀团队,红军《真理报》开始大量报道朱可夫的事迹。1929年,朱可夫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进修。这个时候,苏联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已经开始形成。在莫斯科,朱可夫对此做了系统的学习,并了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了解了现代战争中人与技术兵器的关系、未来战争的性质、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以及战略后方与前线的关系等战略性的问题。这期间,朱可夫对红军副参谋长特里安达菲洛夫的著作《现代军队的作战特点》尤为感兴趣。
1930年朱可夫从进修班毕业后晋升为第2骑兵旅旅长。朱可夫开始把他在课堂上学来的理论广泛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这些新理论,并不断地融入自己的创造。正当朱可夫准备在部队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1930年年底,鉴于他在骑兵部队的出色表现,他被调往莫斯科协助布琼尼,担任红军骑兵监察部助理。
新的工作岗位使朱可夫得以从一个较高的层次去认识战役战术问题,这对他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朱可夫在监察部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使他又一次得到了提升。1933年3月,监察部向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举荐了朱可夫,让他担任骑兵第4师师长。这一任命充分体现了红军领导层对朱可夫的信任与赏识。1936年秋,经伏罗希洛夫举荐,朱可夫作为苏联的主要军事观察员之一被派往西班牙。
1937年2月,苏联国内开展的“肃反”运动范围扩大到了军队内部。斯大林开始对军队进行清洗,装甲战的倡导者图哈切夫斯基被枪毙,其他很多军事将领也纷纷被捕入狱。朱可夫却以他骑兵出身的背景而幸运地逃过一劫。1937年秋,他升任第3骑兵军军长。
1938年日本军队在有苏联驻军的蒙古国和日本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边境制造摩擦,朱可夫被派往边境,组织对日军事部署。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爆发,在朱可夫的指挥下,苏联军队大量使用装甲兵,进行闪电战似的立体机动作战,最终合围日军,取得胜利。这一战役由于远离欧洲主战场,所以不被人注意,但是这一战役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日本放弃了北进的意图,而将主要用兵方向定在东南亚,使得苏联在二战中避免腹背受敌的局面。朱可夫因在这次战役中的杰出指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在总参谋长任上,朱可夫的主要任务是提出防御德国攻击的计划。随着原苏联的秘密档案的解密,某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可夫曾在1941年5月提出先发制人的进攻德国的方案,但是被斯大林否决了。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苏军对此准备不足,战争初期几乎一直在溃败。朱可夫签署了要求苏联红军立即组织反击的命令,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此后德军长驱直入,把进攻的重点放到了基辅。朱可夫经过判断,提出应该撤出基辅,避免被德军合围而引起更大损失。他的这一观点和直率的性格使他与斯大林发生了冲突,被降为预备军司令员。虽然受到降级,但朱可夫在预备军司令员任上仍组织了叶利尼亚反击战,为稳定当地的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
9月列宁格勒告急,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被任命为大本营代表,前往列宁格勒。此后,朱可夫开始往返于各地协调指挥作战。朱可夫到达列宁格勒之后,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带动下属,合理利用了有效的兵力进行重点防御与反击,从而稳定住了防线。10月德军大举进攻莫斯科,朱可夫被调回莫斯科代替铁木辛哥组织莫斯科保卫战。12月保卫战结束,德军退出莫斯科周边地区。
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曾以统帅部代表的名义深入前线组织,协调各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就地指挥战略性战役。他不管深入到哪里,都备受基层方面军领导和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欢迎。这期间敌人的情报机关一直在密切关注他的行踪,他们都把他看作“克星”,一提到“朱可夫”的名字就感到心惊胆战,恐惧万分。在战争中,朱可夫作为一名杰出的总参谋长,他临危不惧,头脑冷静,思维敏捷,洞察深刻,判断情况准确,成为苏军统帅最得力的助手。哪里告急,斯大林就把他派往哪里,因而有“消防队长”之称。他几度临危受命,几度扭转败局,因而不仅受到最高统帅的信任,而且也受到了全体指战员的爱戴。在人民心目中,朱可夫逐渐成为胜利的象征。
1943年1月,因功绩卓著,朱可夫被晋升为苏联元帅。在此后的战略反攻阶段中,朱可夫又直接组织和协调实施了白俄罗斯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以及柏林战役,最后率领苏联红军捣毁法西斯的老巢柏林。在柏林他代表苏军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军投降,在战争中显示出卓越的统帅才能。
战后,由于战功显赫和自身性格的缺点,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猜忌。1946年索科洛夫斯基接替他任驻德苏军司令,朱可夫就任苏联陆军总司令。1947年,朱可夫遭到斯大林的指责,被派到远离莫斯科的敖德萨军区任司令员,后来又被贬到战略位置更加次要的乌拉尔二级军区任司令员。
1953年朱可夫被召回莫斯科,但斯大林随即去世,所以无从证实朱可夫被召回的原因。斯大林死后,朱可夫参与逮捕贝利亚的行动,因此成为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年朱可夫出任苏联国防部部长。1956年朱可夫负责制定了入侵匈牙利的计划。1957年赫鲁晓夫与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等人发生矛盾,后者在主席团会议上要求赫鲁晓夫辞职,赫鲁晓夫要求召开党中央全体会议。
朱可夫支持赫鲁晓夫,派军用飞机将所有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并做了有利于赫鲁晓夫的发言。他指责莫洛托夫等人参与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从而巩固了赫鲁晓夫的位置。但朱可夫在帮助赫鲁晓夫的过程中,逐渐以自己掌握军权的优势而变得骄傲,他曾表示:“没有我的命令,一辆坦克也别想从原地移动。”他的这种说法使赫鲁晓夫感觉不安,于是趁朱可夫出访之机将他架空,在他回国后以“波拿巴主义者”的莫须有罪名解除了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
赫鲁晓夫下台后,朱可夫才又重新被提起,但他却一直没有被平反。在被迫解职后,朱可夫先后完成了《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详细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1974年朱可夫去世,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在他的葬礼上,没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出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未被平反。1995年5月,在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朱可夫的名誉才被彻底恢复。
朱可夫一生中出色地组织和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卓越才干。他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兵力兵器,形成“拳头”,并且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包围,他的指挥艺术对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他先后获得6枚列宁勋章,1枚十月革命勋章,3枚红旗勋章,2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勋章,以及许多外国勋章。
朱可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作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被载入史册。正如艾森豪威尔所赞颂的那样“有一天肯定会有另一种俄国勋章,那就是朱可夫勋章,这种勋章将被每一个赞赏军人的勇敢、眼光、坚毅和决心的人所珍视”。
麦克阿瑟,五星上将,著名军事家,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他是美国荣获奖章最多的一位军官,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的美国将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麦克阿瑟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战后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等职。
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出生于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军人家庭。麦克阿瑟的父亲是美国将军,麦克阿瑟晚年曾说过,是他的父亲给予了他一生的职业道路,可以说父亲是启发麦克阿瑟成为军人的人。他的母亲玛丽·哈迪则鼓励他学习并研究历史,浏览世界名人传记,并教导麦克阿瑟“永不说谎骗人,永不惹是生非”。
1893年麦克阿瑟进入西得克萨斯军事学院学习,从这里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美国军事学院(西点军校),在校期间不仅刻苦攻读,而且注重体育锻炼。1903年,麦克阿瑟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此后赴菲律宾任美军第3工兵营少尉。
1904年,麦克阿瑟晋升为中尉。此后的两年里,他都在远东帮助他的父亲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麦克阿瑟进入美国陆军工兵学校学习,并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1908年,他调任工兵营连长,因训练有方而晋升为营部副官,稍后成为骑兵学校教官;1911年晋升为上尉,次年调入陆军参谋部任职;1915年晋升为少校;1916年,调任陆军部长贝克的副官,负责与新闻界的联络事务。
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出任第42步兵师参谋长,晋升为上校,赴法国参战。由于第42师的士兵都是从各州国民警卫队中抽调的,所以该师又有“彩虹师”之称。这个“彩虹师”,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美军中最有战斗力的军队。1918年,他因作战勇敢和指挥有方,数次获得勋章并升任第84旅准将旅长,曾是最年轻的准将;同年11月,在大战结束之后担任“彩虹师”代师长。
1919年6月,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的校长,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校长。任内他整顿纪律,增设课程,推行现代化军事教育,为美军培养了大批现代军事人才。但是也因此而得罪了军界的保守势力。1922年年底麦克阿瑟赴菲律宾任马尼拉军区司令。1925年,麦克阿瑟晋升为少将,先后在亚特兰大和巴尔的摩任军长。1927年秋麦克阿瑟出任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率美国代表队参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后,麦克阿瑟调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
1930年11月,麦克阿瑟接受上将临时军衔,宣誓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成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任内用机械化装备代替马匹,提高了部队的机动能力和速度,制定战争总动员计划;为诸兵种建立统一的采购制度以减少浪费,建立航空队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队的协调效率;反对国会因经济原因而欲裁减陆军机构的企图;反对削减军官队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减陆军员额的议案,并为陆军的战备辩护。1932年,他亲自出马,穿着挂满勋章的军装镇压了那些曾经在法国和他并肩作战的军人的“饥饿进军”,而且至死不悔,认为这些人是受到赤化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出任总统之后,麦克阿瑟继续担任陆军参谋长。1935年任期结束后,他接受菲律宾总统奎松的邀请出任顾问。1936年接受菲律宾元帅军衔同时退出美国陆军现役。
1941年,日美关系紧张,7月应召重新服役,领中将军衔,统领美国在菲律宾的武装力量和菲律宾的军队,但在日军的进攻下,很快失败,放弃了马尼拉退守巴丹半岛,在拼死抵抗后为避免他落入日军手中,美国军方派潜艇将他接出。菲律宾战役是麦克阿瑟从军以来遭到的首次失败,而且败得非常惨,他把此次失败看作对自己的奇耻大辱!由于不能面对失败,麦克阿瑟发出了“我出来了,但我将会回来!”的宣言。在此后的战斗中,麦克阿瑟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激励自己一切行为的座右铭。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到印度尼西亚,从印度尼西亚到菲律宾,为了这个“我将会回来!”的使命,他在整个西南太平洋和日军英勇奋战。同时在他的感召下,这句话成为所有在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的美军、英军,以及被日军占领的这些国家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斗争的一个信念——“我将会回来!”
麦克阿瑟像
经过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和1943年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盟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中途岛战役之后,日军把兵力都驻扎在新几内亚,企图通过直接攻击而夺占米恩湾,再通过侧翼运动攻克莫尔斯比港。麦克阿瑟对此做出正确判断,并制定出相应的作战计划。1943年1月,经过6个月的激战,盟军大胜。4月,麦克阿瑟根据破译的日军密码电讯,派出战斗机队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击落,为盟军清除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1944年春夏,盟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克阿留申群岛、吉尔贝特群岛、所罗门群岛、新不列颠岛、新几内亚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等地。在此期间,麦克阿瑟与尼米兹就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问题发生重大分歧。麦克阿瑟主张先发起以新几内亚—哈尔马赫拉—棉兰老岛为轴心的战役,进而解放菲律宾;尼米兹则主张先夺取棉兰老岛空军基地,孤立吕宋,再进攻台湾和中国沿海,进而打击日本本土以缩短战争进程。最后,麦克阿瑟在罗斯福的支持下顺利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1944年9月,麦克阿瑟所部盟军在摩罗泰岛和帛硫群岛实行登陆作战,打响了菲律宾群岛战役,实现了麦克阿瑟那句“我将会回来!”的诺言。10月,盟军开始了从莱特岛经棉兰老岛到吕宋岛的跃进,在这一挺进的过程中,地面部队始终得到来自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3舰队的支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部在莱特岛登陆,在菲律宾总统的陪同下,麦克阿瑟在广播车上激动地宣称:“菲律宾人民,我回来了!”
1944年12月,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1月,盟军于10日开始在马尼拉以北的仁牙因湾登陆,经过激烈的战斗,盟军终于占领巴丹半岛,收复科雷吉多尔。1945年4月,麦克阿瑟受命指挥太平洋地区所有美国陆军部队的作战行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杜鲁门总统授权麦克阿瑟,让他以盟军最高司令的身份飞抵日本厚木机场,接受日本的投降,并且负责以后对日本的军事占领和重建。9月2日,盟国在“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受降仪式,麦克阿瑟代表盟军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此后,麦克阿瑟作为美军在日本的代表,主持日本的战后重建,人们把他称为“日本的太上皇”。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之后,美国操纵联合国进行干涉。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美军总司令和“联合国军”总司令,指挥侵朝战争。在美国第24步兵师被歼之后,麦克阿瑟组织指挥仁川登陆获得成功,进而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疯狂地向鸭绿江推进。1951年4月,麦克阿瑟因战争失利和所谓“未能全力执行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而被解除一切职务。
麦克阿瑟回到美国后,在华盛顿受到了万人空巷的英雄式欢迎。许多大城市都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杜鲁门支持率下降到了26%。4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决议,要求杜鲁门总统收回成命。1951年4月19日,麦克阿瑟在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老兵永不死》的著名演讲。
纵观麦克阿瑟的一生,他的确取得过最辉煌的成就,赢得过最耀眼的荣誉。这些荣誉他当之无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他本来优良的品质渐渐融进狂妄自大、唯我独尊、好出风头、爱慕虚荣、喜欢颂扬的毛病。这些毛病带给他的倔强个性又常常使他的一些计划和设想得以强行通过并获得极大成功,这反过来更使他坚信自己的判断力和正确性,更加重了那些毛病,以致最后发展到公然抗上的地步。如此看来,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成就了他的军事奇迹,也正是他的高傲自负断送了他的军事生涯。
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病去世。
斯特·威廉·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战后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有“海上骑士”之称。
1885年2月2日,尼米兹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的一个普通日耳曼移民家庭。他的父亲在他出世前就去世了,所以尼米兹的童年几乎都是和他的祖父一起度过的。祖父向尼米兹讲述了大量关于大海的知识,使他对海洋充满了向往。由于家境贫寒,尼米兹在读完中学之后,就到姨母开办的旅馆当职员。为了争取进一步学习深造,尼米兹决定报考军校。1901年9月,尼米兹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开始了他漫长的海军生涯。
在海军学院里,尼米兹非常用功,除了认真完成正规的科目学业之外,还特别注重课外的学习内容。1905年1月,尼米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此后,他被安排到美国海军亚洲舰队的旗舰“俄亥俄”号战列舰,进行为期两年的海上实习。1907年,尼米兹完成了海上实习,并获得海军少尉军衔,成为一名正式的海军军官。两年后,尼米兹越过海军中尉军衔,被破格提升为海军上尉,并被调往潜艇部队任职。在指挥潜艇的实践中,他提出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发动机的设想,经刻苦钻研,尼米兹成为潜艇动力专家。1912年尼米兹以潜艇专家的身份,应邀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作了专题演讲,获得一致好评,开始在美国海军中崭露头角。
1917年8月,尼米兹由油料供应船副船长调任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罗比森的工程副官。受罗比森的影响,尼米兹开始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指挥和人事方面。1918年秋至1919年初,尼米兹就任海军作战部潜艇设计委员会高级成员。此后他出任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副舰长。1920年6月,尼米兹奉命前往珍珠港修建潜艇基地。同年年底,他晋升为海军中校,就任基地司令兼第14潜艇分遣队司令。
1922年,尼米兹进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在听课和演习之外,尼米兹了大量战略战术著作以及战争史、海军史和名人传记等方面的书籍。在中,尼米兹逐渐接受了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环形编队思想。此后,尼米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以航母为核心的环形战斗编队,并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加以完善,使这种环形战斗编组成为二战期间美国标准的航空母舰编队队形。此后,尼米兹先后出任了潜艇分队司令官、驱逐舰分舰队司令官、巡洋舰第2分舰队司令官和战列舰第1分舰队司令官等重要指挥职务。1938年7月,尼米兹晋升为海军少将。在他成为海军少将后不久,罗斯福总统亲自召见了他,并打算让他出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尼米兹认为自己资历太浅,婉言谢绝了罗斯福总统的好意。此时的尼米兹真正渴望的是重返波澜壮阔的大海。1939年,56岁的尼米兹出任海军部航海局局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基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陆海军及其航空力量在这次突袭中损失惨重,在短短的6个月内,美军就散失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制海权。12月16日,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同时,尼米兹被晋升为海军四星上将。罗斯福总统亲自下达了委任状,并对尼米兹说,他的任务就是“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当时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几近倾覆,且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尼米兹上任后,看着一片狼藉的珍珠港,把自己的首要任务确定为尽快恢复太平洋舰队的士气和战斗力。据此,他制定了积极防御,主动出击,积小胜为大胜,扭转被动形势,重振美军士气的战略方针。
1942年1月,为重振士气,尼米兹指挥由2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联合编队,对日军控制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实施了一次闪电式突击行动,取得战果。这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美军官兵的战斗士气。接着,尼米兹又筹划了对日本首都东京的空袭。4月18日,美军的一批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袭击了东京等城市。这次空袭虽然没有对日本的物资造成重大损失,但却严重挫伤了日本人的自尊心。这一次袭击使美国国民深受鼓舞,官兵士气更盛,悲观的情绪一扫而空。
鉴于珍珠港事件的教训,尼米兹加强了太平洋舰队情报机构的建设。太平洋舰队情报部门在尼米兹的督促下,在短期内破译了日本海军的部分无线电密码。不久,美军潜水员又从一艘被击沉的日本潜艇残骸里找到了日军的战略密码本、战术密码本和商船密码本。于是,太平洋舰队对日本海军的每一个作战动向都了如指掌。通过截获的日军密电,美军成功地制止了日军发动的珊瑚海大战。在这次海战中,日军和美军都出动了航空母舰,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的大会战。结果,日方小型航空母舰“祥凤号”被击沉,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遭重创。美军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被击沉,“约克城号”受轻伤。日本人虽然获得战术上的胜利,但从战略上看,此战是日本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首次受挫,使美军保住了与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线。太平洋战争也由此转入战略僵持阶段。
珊瑚海的战役刚结束,日军就迅速把战略重点转移到北太平洋的中途岛。日军之所以制定这个进攻路线,一方面是希望将海上防线推进到中太平洋,以切断美军的海上补给线;另一方面是为了迫使美军退守夏威夷及本土西海岸,从而保证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翼侧方向的安全。5月底,日本海军调集了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200艘大型作战舰只驶往中途岛。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部门再次准确地掌握了日本海军的动向以及兵力,尼米兹上将立即调集仅有的3艘航空母舰和40多艘其他舰艇,组成航空母舰作战编队群,预先驶至中途岛东北200海里海域进行伏击。
6月4日凌晨,日军4艘航空母舰的舰载机径直飞向中途岛的美军机场,而早有准备的美军飞机在此时早已外出,使日军轰炸机扑了个空。正当日军第一批飞机返航,第二批待飞时,在中途岛附近海面埋伏的美军特混舰队一起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这一举措使日军措手不及,在短短的8分钟内,日军的3艘大型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全部被击沉。不久,受到重创的“飞龙号”也被美军击沉。中途岛之战,美军以较少的兵力击溃了日军的全力进攻,不仅报了珍珠港之仇,而且扭转了太平洋战区的不利局面。这次胜利是尼米兹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接着,尼米兹指挥美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转守为攻,向太平洋诸岛的日军展开攻击战。1943年,快速特遣舰队和海军陆战队相继攻克日军占领的岛屿。1944年12月19日,尼米兹荣获海军五星上将军衔。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向盟国投降,9月2日上午,尼米兹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代表美国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由于尼米兹在二战中的突出贡献,美国政府把10月5日定为“尼米兹日”,这是对一个军人的最大奖励。
战争结束后,尼米兹被任命为海军作战部长,在任期内,尼米兹审批了优先建造核动力潜艇的项目,并发表了一系列向往和平的文章,著有《海上力量:海军史》和《太平洋的胜利:海军的抗日战争》等著作。1966年2月24日,尼米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尼米兹要求他的葬礼一切从简,并要求将他葬在太平洋岸边的国家公墓里,这样他就可以永远地眺望着令他热血沸腾的大海了。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纪念尼米兹,把一艘新开发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命名尼米兹,该航母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航母。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他是继格兰特总统之后第二位职业军人出身的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是美军历史上晋升最快的五星上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出任西欧盟军最高司令。
1890年10月14日,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丹尼森。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没有钱送他去上大学,艾森豪威尔不得不选择免学费的军校。
1911年,艾森豪威尔考取美国海军学院,却因超龄而未被录取,后经该州参议员推荐,考入美国西点军校。艾森豪威尔在校期间并非模范学员,学习成绩中等,但他比较注重交际,热衷于橄榄球运动,正是这一运动培养了他的组织领导才能。
1915年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并获得少尉军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艾森豪威尔的许多同学都被派到法国去参战,他却被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赴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任职。
1916年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校。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看中了这位年轻人的军事才华,便邀请他到巴拿马服役。在巴拿马服役的三年中,他受到了康纳的特殊栽培,军事知识和技能大为长进。后来,康纳又保送他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学院受训。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于1926年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随后又到陆军军事学院学习两年。
1929年,艾森豪威尔赴陆军部助理部长办公室任职。1933年,他改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理。两年后他随麦克阿瑟前往菲律宾,帮助当地政府重建菲联邦陆军,晋升中校。
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他不顾麦克阿瑟等人的劝阻和挽留,坚决要求回国。1940年2月他被调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任职,11月升任第3师参谋长;1941年3月,升任第9军参谋长;1941年6月出任第3集团军参谋长,因在一次有50万人参加的军事演习中计划调度有方,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当年9月升为准将;12月受马歇尔任命,开始负责作战计划处,准备盟军进攻欧洲的战略。
1942年3月艾森豪威尔调任作战处长,并升为少将。6月,他被任命为驻欧盟军司令。7月,鉴于北非英军及远东美军接连受挫,美英决定发动北非战役。7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中将,受命指挥盟军在法属北非实施“火炬作战方案”。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尔率领美英联军10万人分三路在法属北非殖民地登陆,这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在强大的空军掩护之下,盟军分别占领了阿尔及尔、奥兰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接着向西挺进,对退入突尼斯的德意联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来到北非,检阅了登陆美军,并于14日至26日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举行了卡萨布兰卡会议。2月,艾森豪威尔获得上将军衔,并出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像
艾森豪威尔在此次作战中,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承认法国维希政府海军上将达尔朗为该地区的法国最高统帅。这样一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盟军的阻力,加速了盟军在北非的进展。1942年底,凯塞林隘道之战失利,他毫不动摇,及时采取措施,派巴顿将军接替了不称职的第2军军长费里登达。1943年3月下旬,美英联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对突尼斯南部发动总攻,经过二十余日的激战,将德意军队驱赶至突尼斯北部。此后,美英联军顺利突破敌人的防御,登上海岸,占领了突尼斯市。与此同时,在北部进攻的美军占领了比塞大。战争的胜利进展使得德意军队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最后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军队全部被肃清。
这次进攻开始于1942年11月8日,至第二年5月才结束,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盟军终于在北非成功登陆。此后,艾森豪威尔又成功指挥了西西里战役,此次战役为盟军的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在实现与盟国的合作上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军人政治家外交家”。
1943年11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的逆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巨头在德黑兰举行会谈。在会谈中,美国和英国再次明确表示,将于1944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苏联则希望尽快确定此次作战的盟军最高司令人选。会后,应斯大林的要求,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指挥“霸王”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1944年6月6日,他不顾天气恶劣下令强行渡海,4000多艘战舰载运的5个师12万人在海空军的火力掩护和特种坦克的引导下,向诺曼底海滩发起冲击,到深夜时取得了初战胜利。登陆成功后,盟军开始向法国中部推进;8月25日解放巴黎;12月在阿登粉碎德军的疯狂反击;翌年3月越过莱茵河;5月7日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1944年12月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
艾森豪威尔在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盟军中的士兵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要把这些人统一起来确实不容易。但是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做到了这一点。他成功地将这个世界联军很好地联合在了一起,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联合作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显著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艾森豪威尔重新回到军界,赴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
1952年艾森豪威尔退出军界进入政界,参加了总统竞选。凭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人气,他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第34任美国总统,这是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执政20年后的第一次胜利。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组成的内阁,其成员大多数是百万富翁,所以又被称为“大亨施政”。
在对内政策方面,艾森豪威尔并没结束民主党所实行的社会改良,而是实行所谓的“能动的保守主义路线”,即把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互相渗透结合起来。此外,1957年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了自1875年以来的第一个《民权法案》。他还注重对空间研究费用的支持,不仅加大拨款力度,还建立了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在对外政策方面,艾森豪威尔上任伊始,就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结束朝鲜战争。1957年,在致国会的《对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艾森豪威尔提出了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的议案,这一议案的目的是通过对中东地区的经济援助,从而控制中东的石油。美国国会最终通过了这个决议案,后人将这个决议案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后来,艾森豪威尔主义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但遭到中东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四国政府两度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9年,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也逐渐被人们忘却。
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效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在第二任期内,随着冷战的加剧,为了缓和矛盾,艾森豪威尔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了美苏高级会谈。“戴维营会谈”开创了冷战年代及以后的日子里美苏首脑会晤的先例。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他生前利用有限的时间写成了《远征欧陆》《白宫岁月》和《艾森豪威尔的战争经历》等书籍。
艾森豪威尔的一生都充满了戏剧性,他在无意中荣获了很多个第一。他是美军历史上晋升“第一快”的五星上将;他也是唯一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同时他是出身“第一穷”的美国总统;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第一个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美军退役高级将领。如此众多的第一造就了艾森豪威尔的传奇人生。
夏尔·戴高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政治家,军事家,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挽救法兰西民族于生死存亡之际,因此被称为法兰西的英雄。
1890年11月22日,戴高乐出生于法国里尔市的一个下层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耶稣会学校的教师,参加过普法战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非常强烈,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对戴高乐产生了重大影响。戴高乐少年时就向往成为一个军人,1909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考入了圣西尔军校。1912年军校毕业后,戴高乐被派到驻阿腊斯的第33步兵团任少尉军官,受到团长贝当的青睐。1913年10月,戴高乐晋升中尉。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戴高乐在凡尔登作战,三度负伤,并多次在战报中受到表彰。1916年3月,他因大腿被子弹击中而被俘,在俘虏营中被囚禁了将近3年,一战结束后他才重获自由。1919年5月,戴高乐作为法国志愿人员赴波兰参与对俄国红军的作战。
1921年10月,戴高乐回国后,先是到圣西尔军校当战争史讲师,后来又进入法国军事学院继续深造,毕业后赴总参谋部运输供给局任职。1925年10月,法国陆军总监贝当元帅委任他为参谋。1927年至1929年,戴高乐在莱茵区的驻防部队任少校。1929年底,戴高乐到中东服役,在那一待就是两年。回国后他晋升中校,又在国防委员会担任了四年的秘书。1937年底,戴高乐晋升上校,任驻梅斯的第507坦克团团长。在这期间,戴高乐发表了一系列军事理论著作,论述了在未来战争中大量使用坦克以及机械化部队与空军、步兵协同作战的必要性,竭力主张在法国组建有高度机动性的机械化部队。可惜这些战略思想没有被法国军事统帅机关所重视和采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在法国第5军任坦克旅旅长;1940年5月任第4装甲师准将;后又被雷诺总理任命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当时投降派在法国政府中占主导,当德军逼近巴黎时,他们不仅不组织抵抗,还拱手将巴黎让给了敌人。身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的戴高乐,坚决主张把法国政府迁往法属北非,同法西斯德国血战到底。但戴高乐毕竟力量有限,没能阻止法国政府的投降举措。随后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法国北部,贝当政府则作为傀儡政权偏安于南部,首都设在维希。法国投降后,戴高乐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只身前往英国,准备在英国重新组织抵抗运动。
抵达英国后,戴高乐发表广播演说,呼吁法兰西人民在他的领导下继续抗战。他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法兰西抵抗的火焰决不应该熄灭,也绝不会熄灭。”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它标志着由戴高乐领导的反对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自由法国”运动开始了。
在戴高乐发表广播演说之后,他开始筹建一支属于自己的战斗队伍。但在一星期之内,只有几百人集合到“自由法国”的洛林双十字旗之下。毕竟戴高乐在当时所拥有的只是正义、意志和品格。于是他试图说服魏刚元帅来组织抗击德国的军队,但魏刚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还在法国宣判了戴高乐死刑。戴高乐对此很失望,但仍然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抵抗的旗帜。凭着他的坚韧毅力和才干,到1940年7月下旬,首批自由法国的飞行员就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到7月底,戴高乐已经建立起一支7000人的武装部队。随着力量的不断壮大,自由法国开始引起国际的重视。8月,戴高乐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达成了一项协议,英国承认了戴高乐为自由法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9月,“自由法国”全国委员会成立。10月,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帝国防务委员会成立,这个委员会相当于临时政府。11月,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已经扩展到3万多人。1941年1月,自由法国开始出版自己的官方公报。
随着情况的好转,戴高乐把发展的方向转移到法国各殖民地,他希望各殖民地的人民也积极参加到“自由法国”的运动中来。通过在殖民地的发展,不仅能提高自由法国运动的声望,还能扩大补充兵员和物质保障的基地,但是却碰到许多困难。由于戴高乐所代表的自由法国只是一个临时政府,在盟国间的地位不高,英国和美国都不太情愿自由法国在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行使独立主权,故而戴高乐经常和丘吉尔和罗斯福发生争吵,关系一度僵化。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军队入侵苏联,结果使苏联和英国、自由法国结为盟友。9月底,苏联政府承认戴高乐将军为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则决定给英美施加压力,以便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2年初,戴高乐派穆兰去法国南部联络国内抵抗力量,力图建立统一抵抗组织,并使其从属于自由法国。在此之前,戴高乐通过自由法国的情报与军事行动总局,使法国北部的“解放北方”等5个组织实现合并,同时承认自由法国。1943年5月,以穆兰为主席的“民族抵抗委员会”成立,戴高乐被确认为法国抵抗运动的唯一领袖,从而实现了法国内外抗德运动的合流。不久,戴高乐把自由法国更名为“战斗法国”,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军事上进一步统一了国内外抗德运动。1943年5月底,戴高乐把“战斗法国”的最高领导机构从伦敦迁到阿尔及尔。6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成立,戴高乐宣布它是“法国的中央政权。它将领导各地的法国作战力量,并行使法国主权”。戴高乐和吉罗同任该委员会主席。10月,戴高乐成为该委员会的唯一主席,吉罗出任法国武装部队总司令。1944年6月,戴高乐将“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声明盟军必须尊重法国主权,决不同意任何其他政府在法国存在。
戴高乐在宣读《告法国人民书》。
1944年6月,法国坦克师和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同月,戴高乐担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4年8月,法国第1集团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参加了解放祖国的行动。1944年8月26日,戴高乐回到巴黎。1944年9月,戴高乐把设在阿尔及尔的政府搬回巴黎,并当选为临时政府总理,在战争的废墟中开始重建法兰西帝国。
在战后重建法国的过程中,戴高乐逐渐感到“多党制”是造成法国分裂和政局不稳的主要原因。于是,他要求加强总统的权力来抑制议会,但这一要求没有被采纳,法国仍然形成了一个由三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戴高乐对此很失望,于1946年1月突然宣布下野,辞去了总理一职。戴高乐之所以这么果断地退出政府,是因为他确信,第四共和国很快就会垮台,法国人民将会再次召唤他。
在野期间,戴高乐并没有闲着。他一边撰写回忆录,一边仍然密切注视着法国政局的发展。他反对第四共和国所制定的新宪法,指责新宪法条文将使法国重蹈第二共和国政治动荡的覆辙。1947年他还组织了法国人民联盟,1951年这个组织成为正式的政党,在议会中占有120个席位。但是由于不满议会党团,该党于1955年解体。此后,戴高乐又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1958年6月法国由于阿尔及利亚问题再次面临内战的威胁,戴高乐在民众的呼唤声中临危受命,再次出任内阁总理。戴高乐一上台,就开始着手制定新宪法。在新宪法中,总统的权力被极大地加强了,戴高乐希望通过加强总统权力来抑制政党和议会的权力,并以此来维护政府的稳定性。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1965年他连任总统。在两届任期内,戴高乐果敢地解散了法兰西共同体,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使法国脱离殖民地的泥沼。在对外政策方面,他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他一直反对美国对法国的控制,要求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与美英同享决策权。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后,他撤销了北约对法国空军和舰队的指挥权,进而退出北约,迫使美国撤出在法国的驻军和基地。
戴高乐还反对大国核垄断政策,于1960年3月成功制造原子弹,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独立的核遏制力量。戴高乐充分利用法国在欧盟的否决权,把英国排斥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外,以保证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独立性。戴高乐主张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他主动出访苏联和东欧国家,并与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1月,法国不顾美国和它的大多数盟国只承认中国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这一状况,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此后,人们将戴高乐的这种独立外交政策称为戴高乐主义。
法国的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繁荣之后,到60年代末开始出现危机。1968年5月,法国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和工人运动,戴高乐作为政府的领导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他的威信也因此急剧下降。1969年4月,戴高乐把自己的一项改革方案提交公民投票表决,想以此获得选民的支持,结果失败了。此后,戴高乐当即宣布下野,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下野后,戴高乐重新回到科隆贝,撰写其执政时期的回忆录;1970年11月9日因心脏病猝然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