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吴铁城(1/1)
“党国铁老”晚年受辱
吴铁城早年追随孙中山,投靠蒋介石后成了中山舰事件的替罪羊,积极参加清党后重新被赏识,虽非蒋介石嫡系却也一路升迁,赴台后自恃劳苦功高为好友说项,与蒋顶撞,被当面责骂并赶出大门。因不堪此“大辱”一命呜呼。
姓名字号:吴铁城 字铁城
籍 贯:江西九江
祖 籍:广东香山(今中山市)
生卒年月:1888年3月9日—1953年11月19日 卒年65岁
毕业院校:日本明治大学
最高职务: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
生辰八字:戊子 乙卯 戊寅 己未
属 相:鼠
命 相:因勤奋可得一时之发展,但很不安定。
若不慎则随时会有颠覆之险,老年或遭危祸。
个人爱好:打牌。
1905年——考入九江同文学院。
1909年——加入同盟会。
1913年——入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7年——任大元帅府参军。
1921年——任总统府参军。
1923年——任讨伐陈炯明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军司令、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兼警务次长。
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七师师长兼广州卫戍司令。
1927年——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
1929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南京总理陵管理委员会委员。
1931年——任警察总监,侨务委员会委员。
1932年——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
1937年——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1939年——开始主持国民党港澳党务。
1940年——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
1941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
1947年——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长。
1948年——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部长。
1949年——任“总统府资政”。
1953年——在台北病逝,享年65岁。
◇投蒋反共当了替罪羊
在风光秀丽的广东香山(今中山市),近代以来名人层出不穷,尤以涌现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闻名于世。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现代出版家王云五、国民党元老吴铁城,均为广东香山人。
吴铁城的父亲吴玉田早年在九江(今江西九江)经商,充任九江商会协理,在当地颇有影响。吴铁城出生于九江,由于香山又称“铁城”,为纪念桑梓,吴玉田给儿子取名“吴铁城”。吴铁城年幼时就读于私垫,师从名儒徐庭阐学习经史,同时跟留学生学英文,17岁考入九江同文书院(今九江市第二中学)。
1909年,吴铁城在交游中与同盟会会员林森(从上海调往九江关任职)相识。林森年长于吴铁城20岁,两人相见恨晚,遂成为忘年之交。经林森介绍,吴铁城加入了同盟会。两人一起创办了“浔阳阅书报社”,作为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同时,吴铁城利用其父在当地的地位和影响,联络新军官兵和帮会力量,开展一些反清的秘密活动。
1911年11月29日,17个独立省都督府代表聚首南京开会,组建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民国宪法。林森和吴铁城同时当选为江西省代表。这年吴铁城23岁,是17省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个。12月下旬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吴铁城受到孙中山的接见。当孙中山得知吴铁城与自己是同乡时,高兴地说:“你以一位广东青年而成为江西光复之前驱,一省之代表,实在是太难得了。”孙中山对这位年轻有为能言善辩、胆魄过人的香山小老乡赏识有加,吴铁城从此追随在孙中山左右。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于1912年8月北上会见袁世凯,吴铁城陪同前往。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悬赏2万大洋缉拿吴铁城,吴铁城随孙中山出走日本,进入日本明治大学学习法律。1914年,吴铁城作为孙中山的信徒,首批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于1915年8月奉孙中山之命,前往美国檀香山主持党务,同时任华侨《自由新报》主笔,以笔名“吴舟”撰写大量社论,挞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对吴铁城恨之入骨,通过外交途径在美国起诉吴铁城“无政府”。吴铁城以英语答辩,最终胜诉。袁世凯以一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另一国起诉自己的侨民,而且最终败诉,实乃贻笑世人。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广东护法军政府,吴铁城应召来到广州,任大元帅府参军。后因西南军阀专权,孙中山愤而去职,吴铁城也随孙中山返沪。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广东重组军政府,吴铁城再任参军。1921年5月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吴铁城改任总统府参军。
在追随孙中山十几年中,吴铁城总能在革命的紧急关头,坚定地支持孙中山;在艰难之际大显军事、政治才能。他改革警制,创立警卫军讲武堂培训人才,使警卫军成为孙中山最可依靠的精锐部队。
吴铁城又指挥或参与指挥将桂系军阀莫荣新赶出广州,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镇压陈炯明叛乱、邓如琢犯粤、沈鸿英在市郊叛变、商团之乱等多次叛乱,扫荡清除一个个小军阀,为孙中山将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广州创造了良好条件。吴铁城还是一位理财好手,他发挥交际本领,结交三教九流人士,广开财源,成为筹集军饷的担大梁者,保证了大本营及黄埔军校的经费开支。
由于孙中山的信任和器重,吴铁城担任过广州市公安局长、第十七师师长、市国民党党部委员、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等职。在这段时间内,吴铁城忠心追随孙中山先生,对国民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对于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吴铁城内心并不赞成,因此自始至终竭力反对国共两党合作。孙中山在世时,吴铁城的右倾态度曾经受到孙中山的批评。1925年孙中山在北平逝世后,国民党分裂成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和以廖仲恺为代表的“左派”。吴铁城投身于蒋介石阵营,从此亦步亦趋地紧跟蒋介石,步入政治歧途,从革命走向了反动,由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追随者变成了公开的叛变者。
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把正在蓬勃兴起的以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看做实现其野心的最大障碍,悍然发动蓄意已久的中山舰事件。在此期间,吴铁城等右派分子“共筹剿共之策,定期3月某日,逮捕穗共,予以一网打尽”。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纷纷抗议和谴责,要求严厉惩办肇事的国民党右派分子。蒋介石感到自己羽翼未丰,反革命时机尚不成熟,不敢立即与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公开决裂,于是采取“舍卒保帅”的办法,惩处几个制造事端的右派分子。结果,吴铁城作为“替罪羊”之一,被撤掉第十七师师长职务,押解到虎门横档炮台禁锢。说来也巧,吴铁城被捕那天正好是13号,星期五,13人在吃饭,正是“天无好天宴无好宴”了。此后每逢13号碰到星期五,吴铁城多不出门,吃饭碰到13人则不入座。
吴铁城在虎门被囚禁后,身心受到沉重打击,以后谈到这件事总是“感慨万千”,几乎痛哭流涕。1926年双十节,吴铁城获释,立刻离开广州逃到上海,投居到孙科家中。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建立了南京政权。吴铁城抓住这个东山再起的机会,站到蒋介石的麾下,投入到“清党”逆流中。
此时宁汉对立,吴铁城利用和孙科的关系,力促武汉方面的汪精卫、孙科等与南京政权合流。蒋介石见吴铁城还有可利用价值,便于同年6月任命吴铁城为广东省政府委员、建设厅厅长。这样,吴铁城终于在蒋家王朝找到了归宿,挤到一席之地。
◇清党有功升任一省大员
1928年6月,日本侵略者悍然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奉系军阀张作霖,同时千方百计阻止张学良改旗易帜。此时北伐军基本统一关内,唯张学良拥兵数十万驻扎东北。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势力出于多方考虑,纷纷派说客前去,劝说张学良认清时局,以国局为重。蒋介石也在考虑说客人选。在国民党南京政府中不乏学富五车的有勇有谋之士,但蒋介石斟酌再三,觉得只有吴铁城是最佳人选,最终选定了吴铁城。
吴铁城擅长交际,机制敏锐,能言善辩,可称得上是一辩之士。追随孙中山革命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同时也结交甚广。此次出使东北,成为他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杰作,是他一生中最引为骄傲的历史。
吴铁城在与张学良的代表多次谈判中,千方百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利用与许多东北将领的旧交,“感以私谊,晓以大义”,“几经折冲,始排万难,说服了东北地方当局,达成易帜协议”。双方密定7月21日东北易帜。
但是,日本方面对张学良施加压力,迫使易帜两次缓行。12月29日,张学良终于冲破日本阻力,东北正式易帜。在多年军阀混战之后,南北终于得到暂时的“统一”。吴铁城大劝告成,可谓初露锋芒,令国民政府刮目相看。
东北易帜不久,中苏两国间爆发了“中东路之战”。东三省向来是日、俄垂涎之地,1929年9月,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者以重兵攻占满洲里,东北军万福麟、胡毓坤、李振生、王树常四个军团,与邹华的炮兵旅守土卫乡,奋勇杀故,怎奈双方力量悬殊,东北军伤亡惨重。
蒋介石为鼓励张学良,命令吴铁城赴东北传达南京政府的关怀和鼓励,劳军宣慰。此时,吴铁城正和林森忙于主持将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北平奉安南京。他接到命令后,“冒零下50度之严寒,秉节出关,驰驱于冰天雪地中,往来于中东路。遍至长春、吉林、哈尔滨、扎兰诺尔、齐齐哈尔、博克图各地”,俨然如钦差大臣,到处发表演说。在长春火车站,他留下一句名言:“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危机。”
此次东北之行,不仅炫耀了蒋介石的中央政权的声威,而且加深了他与东北人士的关系,为第三次出使东北打下了基础。
1930年,阎、冯、桂等联合反蒋,中原大战爆发。张学良几十万精兵骁将坐视关外,一旦参战,双方战局会立见分晓。因此,张学良成为开战双方极力争取的对象。一时间,大批达官显贵谋臣说客聚集沈阳,蒋介石更是重磅出击,所派出的除与东北交往轻车熟路的吴铁城外,还有善于纵横捭阖的张群。
张群等一行人到沈阳后,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缠住张学良不放。7月2日,张学良到葫芦岛主持建港开工典礼,吴铁城等人立刻跟上,以南京铁道部名义为开工纪念碑揭幕,并在揭幕仪式上发表演说。
8月10日张学良前往北戴河,吴铁城等人又跟到北戴河。吴铁城与张群秉承蒋介石旨意,把600万元现金(一说2000万元)送给张学良。同时对东北各方人士及张学良的亲信左右进行收买。在一次赈灾会上,吴铁城以4万元买下少帅夫人于凤至做的一朵纸花。又与诸方人士豪赌,故意输掉10万元。张、吴二人每月的活动经费在百万元以上,他们可以随意对张学良及其左右请吃、请喝、请赌,因此随时可以出入张学良的寓所和办公场所,他们对张学良的情况、动向了如指掌。
相比之下,阎锡山、冯玉祥的说客薛笃弼、贾景德便相形见绌了,他们两人每月的活动经费不超过5000元,想见张学良一面绝非易事,事先登记不说,还要等候张学良什么时候可以抽出时间。在张群、吴铁城的攻势下,加之蒋介石以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相许,张学良权衡利害后决定依附蒋介石。9月18日,张学良通电全国,讨伐阎、冯等反蒋军阀,东北军大举入关,反蒋派腹背受敌,很快土崩瓦解。吴铁城再建奇功,从此受到蒋介石的极大信任和倚重。
1931年12月,上海学生抗日运动风起云涌,亲日派人物上海市长张群被迫辞职。蒋介石任命吴铁城接任上海市长。但此时上海已进入多事之秋,成为是非之地。日寇侵占东三省后又把魔爪伸向上海,而国民政府主张“攘外必先安内”。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抗日救亡运动,张群无计可施,吴铁城同样束手无策。
吴铁城上任不久,日寇挑起一·二八事变。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不顾装备落后兵力弱小等实际条件,奋起抵抗。此时,吴铁城站在抗敌将领和人民大众一边,号召广大市民积极行动起来,有钱的捐钱,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担负起后勤重任。
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中国军民和日寇激战一个多月,取得了辉煌战绩,迫使日寇三易主帅。然而,国民政府极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极力破坏上海抗战。蒋介石授意军政部长何应钦,先后数次命令吴铁城“适可而止”,要吴“力排众议”、“设法转圜停战”,并令吴以私人资格与攻沪日军商定和平方案。
吴铁城遵照蒋介石的旨意,多方拜谒,竭力求和。5月5日,国民政府与日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议》。《协议》承认日军可驻留上海,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设防,并取缔抗日活动等。
消息传出,激起上海各界群众的震怒,并发生了爱国律师吴迈怒打吴铁城的特大新闻。吴迈率爱国学生、群众500余人直赴上海市府,声讨吴铁城。吴铁城闻讯,吓得从后门逃到英租界家中。吴迈率众随后赶到,吴铁城只好答应第二天上午接见。
翌日上午在上海市府,面对吴迈的质问,吴铁城以中央命令不得违抗推卸责任,并说:“先生何不进京向行政院表达民意,吁请收回成命?那么,不仅协定条款可以从长斟酌,连我也当谢解厄之情,对得起民众了!”
吴迈怒火中烧,厉声责问:“倘若中央命你施美人计,派夫人、令爱前去慰问白川大将,我断言阁下必将犯颜抗争,以全家声。然而,近年来东北姐妹被日军凌辱蹂躏者何计其数?阁下却无动于衷。两相对比,岂不是重家耻、轻国耻的汉奸行为吗?汉奸人人皆曰可杀,今天我与你同死报国!”说着,抓起席前痰盂便朝吴铁城砸去,击中吴铁城左肩,吴连呼救命。
预先埋伏在室外的警察局长吴芷贤率便衣破门而入。吴迈因寡不敌众被抓进看守所,不久被多方营救出狱后,上海律师协会组成律师团,依法状告“二吴”利用职权侵犯人身。结果吴芷贤被撤职查办,做了吴铁城的替罪羊。
1936年蒋介石50岁生日前,何应钦、陈果夫、吴铁城等人向全国倡议、发起“献机祝寿”活动,一方面为蒋祝寿,一方面借机发展国民党空军,增强军事实力。在吴铁城的策划下,上海一地便募集100多万元,购得18架战斗机,编为1队,定名为“中正队”,每架飞机的命名均以“沪”字为头,以炫其功。
吴铁城在上海市长任内,忠实执行了蒋介石的反共政策,严密防范和镇压革命活动,取缔抗日组织。据官方统计,上海警察在吴铁城的指使下共经办了1640起迫害共产党人的案件;逮捕了5000名以上共产党员;为镇压学生爱国运动,逮捕学生不计其数;一些进步作家如李佛森、柔石、胡也频也被吴手下特务杀害。
1937年4月,吴铁城调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在粤主政两年,虽无“政绩”可言,却以禁烟为名,大搞贩毒走私,大发国难财。1938年10月日寇在广东大亚湾登陆,吴铁城和当时在粤主持军务的余汉谋等毫无抗战准备,致使战事一起,前线官兵纷纷败逃。吴铁城和财政厅长曾养甫也弃城逃往粤北连县;余汉谋在日军进城的前三天北窜。广州军政两界群龙无首。广大群众和许多学校机关的撤退工作无人组织。10月20日蒋介石下令撤退后,才由警察局通知撤退,12日日寇占领广州。广东民众对此讽刺道:“余汉无谋,吴铁失城,曾养无甫。”
1939年春,吴铁城调任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随后奉蒋介石之命,任出访南洋的宣慰专使,代表南京政府赴南洋各地联络和争取华侨捐款资助抗战。他经香港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历时五个月,踏遍150多个城市,发表300多次演讲,积极宣传抗战,想尽一切办法发动和争取广大爱国华侨资助抗战。在他的努力下,许多爱国华侨慷慨解囊,向祖国捐献飞机、大炮、巨款,全力支援祖国打击日本侵略者。
1941年5月,吴铁城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协助陈果夫主持国民党中央党务,成为了蒋家王朝的“幕僚长”。此项任命,既显示了蒋介石对吴铁城的高度信任,也表明蒋介石想发挥吴铁城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特长,以平衡二陈与朱家骅等国民党内部的党争,以稳定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部秩序。
◇反共忠蒋却不识“时务”
抗战结束后,吴铁城是国民党政坛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被称作“全党的幕僚长”,专以调停国民党内各派系之间的纷争为务。1946年1月,吴铁城以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的身份当选为国民党代表,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蒋介石个人独裁和国民党一党专制摇旗呐喊。
当各方代表审议宪法草案时,对“国民大会”的职权问题产生异见,吴铁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使各方达成协议。这一方案,被负责起草宪法草案的张君劢写入《宪法原则》第二十七条,称为“吴铁城条文”。以一个人名命名一条法案,在近代中国还是第一次,“铁老”之名因此大噪。
1948年初,吴铁城当选为“立法委员”,当时他出任立法院长的呼声甚高。11月26日,孙科奉蒋介石旨意出面组阁。这样,孙科留下的立法院长的位置便理所当然地要由吴铁城继任了,蒋介石对此也表示同意。
然而令吴铁城出乎意料的是,孙科开出的组阁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铁老”,孙科要吴铁城当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孙科明确向蒋介石表示,非铁老出山,否则即不从命。蒋介石只好找吴铁城商议,希望他出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长。吴铁城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出任行政院副院长,这不仅因为在历史渊源上根植于粤系并且与孙科关系密切,还在于他对政治形势认识不清,以为大局尚有可为,决定直接出马扭转大局。
吴铁城走马上任未久,蒋介石宣布“引退”,但蒋介石仍通过电话向孙科内阁发布指令,以孤立代总统李宗仁。对此,吴铁城甚不以为然,与蒋介石之间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为了取得美国政府的援助,与共产党“划江而治”,吴铁城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进行了一次会谈,请求美国贷款。
司徒雷登对吴铁城说:“美国国会对中国政府内部不团结表示忧虑,如果蒋先生不出国,南京无从集中权力,因而和谈也就没有希望。”吴铁城对此深有同感,认为必须尽快劝说蒋介石出国,才能将权力集中在李宗仁和自己的内阁手中。于是,他请曾当过蒋介石机要秘书的李惟果,到溪口转告蒋介石自己急切希望其出国的意思。
蒋介石听到吴铁城这个建议后,大为光火,大骂吴铁城忘恩负义,不久便逼迫孙科内阁辞职,而吴铁城的中央秘书长一职也被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下令撤销。
国民政府被迫迁到广州以后,美国希望李宗仁在广州组成一个与蒋介石截然分开的政府,但蒋介石无意帮李宗仁保广东,暗中指使胡宗南、宋希濂大军转入四川,指挥从上海、青岛等地撤出来的军队往沿海一些岛屿驻防,以至于保卫广东只能靠白崇禧的三个军。
吴铁城对此大为不满,指责国防部根本没有保卫广东的决心,他咄咄逼人地质问:汤恩伯的部队撤出上海后为什么不去广东而去福建?刘安祺的部队从青岛撤出后为什么不调到粤北而去了海南岛?从军力部署来看,国防部只准备守一些沿海岛屿,根本没有制定保卫华南的军事计划,简直是本末倒置。吴铁城逼问国防部这样部署兵力到底是谁的主意,最后参谋总长顾祝同只好告诉他:“所有部队调动和兵力部署及有关构筑防御工事问题,都是由总裁亲自决定的。”吴铁城听后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无可奈何地叹气。
此时,吴铁城的老部下、新闻局局长汪公纪从巴黎归来。汪是坚定的反共分子,见到他,吴铁城犹如注射了强心剂,当晚两人便开始商讨良策。汪公纪认为吴铁城有华侨为后盾,应该及时把握,“倘若能亲自出马激起海外侨胞的向心力,登高一呼,必然能产生奇异效果。铁老有些老关系和老交情,写了十几年圣诞卡的朋友,现在也该认真地做一些正经的事了”。
自从1939年吴铁城任宣慰专使出访南洋归来后,在重庆成立了南洋华侨协会并亲任理事长,同时还创建了民国国民外交协会,被推选为理事长,多年来一直与海外华侨保持着往来关系,仅每年向外籍友人寄出的圣诞卡片就有数百张,而且是汪公纪经手办理的。如今汪公纪如此一说,吴铁城动了心思,最后决定“出去走走”,并写信呈报蒋介石。
1949年8月,吴铁城在汪公纪的陪同下,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尼及香港。其中日本之行最为重要。当时美国已发表对华政策白皮书,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不满以及不支持态度十分明显。但吴铁城清楚美国的反共本质,因此仍然寄希望于美援,尤其是对李宗仁广州政府的援助和支持。
赴日之前,吴铁城专程飞台请示蒋介石,返回时,国民党大小官员纷纷到台湾松山机场送行,简直成了人山人海。吴铁城感到他们都巴望着此行能有所收获,以扭转局面。来送行的桂永清还递给他一本杂志,上面有三个惊心触目的大字:新希望。吴铁城上飞机后对汪公纪说:“我们的任务是真大了!”
吴铁城此次是以“中华民国政务委员”、“内阁阁僚”身份出访日本的,虽属非正式访问,但仍然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在吴铁城乘坐的飞机即将降落时,美国国务院华盛顿急电命令坐镇日本的麦克阿瑟总部,不能以任何形式接待或招待吴铁城一行。当时麦克阿瑟已特派高级官员前往机场迎接,接此命令后只好让前去迎候的人悄悄撤离机场。吴铁城下机时,仅有国民党军事代表团团长朱占亮在此迎候。但吴铁城仍满怀希望,因为麦克阿瑟是他的好友,他相信麦克阿瑟不会不约见他的。
果然,麦克阿瑟很快约见吴铁城,虽然联络人员事先就给吴铁城带来“不谈政治”的约定,但两人会面的时候还是极其亲热,无话不谈。一周之内约见了三次,并有一次共进午餐。麦克阿瑟对吴铁城说,美国政府已放弃对蒋介石的支持,对李宗仁仍寄予希望。并对吴铁城许诺:“希望你们能够支持到圣诞节,那时我必将挺身来救助你们。”
虽然麦克阿瑟极力反共,想助吴铁城一臂之力,但他本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他所指挥的驻日美军仅四个师,因此驰援国民党只是空话一句。吴铁城经此鼓励,回到广州后立即召开会议,当众宣布麦克阿瑟对他的承诺,全场顿时掌声雷动,一个个原本沮丧不已的军政首脑都兴奋地起立鼓掌。但是国民党军队哪里能坚持到圣诞节,连50天都未能坚持下来。
吴铁城不顾年老体迈,为李宗仁政府如此奔走,引起蒋介石极为不满。但蒋介石出于长远考虑并没有当即追究,1949年7月飞到广州组建“中央非常委员会”时仍提名吴铁城任委员,力图用保住自己在国民党最高决策层次上的地位来换取党国“铁老”对自己的支持。只是吴铁老对蒋介石的党国越来越失望,借财政税收等问题,吴铁城向受到蒋介石支持的阎锡山内阁猛烈开火,借以对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提出批评。
尽管如此,吴铁城对蒋介石却始终是忠心耿耿的。朋友问他今后作何打算的时候,他苦笑着说:“到不得已时,恐怕只有到台湾去再说了!”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前夕,吴铁城逃到香港,然后经香港逃往台湾归队去了。
◇倚老卖老招致奇耻大辱
国民党败逃台湾之后,蒋介石为了蒋经国能顺利接班,在人事上做了重大调整,将大陆时期的许多军政大员打入“冷宫”,吴铁城也不例外,只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这一闲职。
尽管吴铁城只有一个名誉闲职,但是由于他有华侨背景,对蒋介石尚有利用价值,因此不久,蒋介石即指派吴铁城“出访”印尼。而当时英国、荷兰等国家已经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荷属殖民地的印尼,对吴铁城一伙的到来自然不会欢迎,此次出访令吴铁城大失所望。
而接下来的1950年“出访韩国”,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状况。这都源于吴铁城与韩国独立运动的渊源。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吴铁城就与韩国志士申圭植结交,并协助申氏组建了新亚同盟会。后来韩国爆发三一独立运动,韩国临时政府在上海建立后,吴铁城一直与之保持联络。1932年韩国志士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毙日军驻上海陆国总司令白川大将事件发生时,吴铁城正在上海市长任上。吴铁城不畏日本的干涉阻挠,拼尽力量保护韩国朋友,使韩国反日运动得以继续进行。抗战爆发后,吴铁城任广东省主席,韩国临时政府经武汉、长沙后抵达广州,继续得到吴铁城的热心支持。尤其是当广州即将沦陷时,由于吴铁城的帮助,保证了韩国临时政府成员的生命安全。战后,韩国临时政府成员归国以及韩国驻华代表团在中国的一切活动,都是由吴铁城代表中国官方协助的。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吴铁城曾作为国民政府特使赴汉城参加庆典,在汉城受到韩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韩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信在《怀念韩国之友——吴铁城先生》一文中称:“从国家关系上说,他是我们韩国人最敬仰的人物之一,是我们在患难中的一位良师益友”,“他的声名和德意永远留在我们韩国人的心底里”。
凭借着这些,吴铁城此次访问韩国总统李承晚及朝野人士,受到了隆重欢迎,他原先参与支持韩国独立运动所结交的朋友全都出来捧场,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吴铁城受宠若惊、喜出望外。访韩期间,他恢复了“中韩文化协会”,以文化运动为名来加强台湾当局与韩国的反共纽带。
接着,吴铁城又于5月赶往菲律宾。在这里,他不仅受到各华侨侨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而且成为菲律宾总统的座上宾。他借各种机会,尤其是与华侨相会的机会四处发表反共演讲。他还召开党务会议,国民党在东南亚各地的负责人云集一堂,共讨反共策略。
吴铁城在菲律宾期间,很多华侨前来向他求字,他兴奋地不分昼夜地书写,简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当时,有个随从向他求墨宝,他掷笔一言道出了天机:“我的字,怎么要得,我现在是在画符。拿了我的符,便永远是国民党,是反共最坚强的尖兵。”
此间,吴铁城还曾“出访”日本,与美国驻远东军统帅麦克阿瑟有过多次接触往来,到1952年,吴铁城先后恢复了“台湾国民外交协会”和“华侨协会总会”这两个极端反共的民间团体,企图博得世界“爱好民主自由国家”的援助,以加强“海外2000多万华侨的向心力”。并再组“中菲”、“中泰”等协会,以加强台湾同这些国家的联络。
也许是吴铁城摆出一副“宝刀不老”的架势,大肆宣言“老当益壮”的反共精神所致,吴铁城在台湾的寓所俨然成为“海外各界人士的联络中心”。由于吴铁城周游东亚、东南亚等国游说反共,因而在国际间盛传“亚洲反共联盟”成立,吴铁城也被称为“巡回大使”。
65岁的吴铁城飘飘然起来,自以为进入了人生的峰巅期,尤其在赴台后大多数在大陆时高官靠边站的情况下,他能以“一己之长”活跃于台湾政坛,感到十分满足。在此情况下,他的一个缺少自知之明之举,带来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将他的生命定格在了65岁。
1953年5月,政学系人物、台湾省长吴国桢在与蒋氏父子争斗中败下阵来,被挤出台岛,出走美国。而“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来台后一直步步高升,有些忘乎所以,竟然借着“反共”之名,批评政治黑暗、特务横行,以“救国”为名,批评蒋经国等实力派抢权过猛,从而得罪了蒋氏父子。11月18日,为收容顾孟余、张君劢等人到台湾诸问题,王世杰与蒋氏父子再次发生冲突,接着又发生了陈纳德民航队经济案。蒋介石马上以“蒙混舞弊,不尽职守”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世杰撤职查办。
吴铁城与王世杰私交甚好,得知王世杰被查办后,自恃一生忠于蒋介石并为蒋氏家族立下汗马功劳,劳苦功高,竟然跑进“总统府”替王世杰求情。
其实,吴铁城完全错估了自己在蒋介石心中的位置,尽管大陆时期吴铁城也曾被重用,出任上海市长、广州省主席等要职,但吴铁城既非浙江籍又非黄埔系,能够得到蒋介石重用,不过缘于他自身的可利用价值,以及他的积极反共。但自蒋介石1949年下野后,就对吴铁城支持李宗仁的做法大为不满,更看不惯他倚老卖老、大摆“铁老”派头的行为。如今竟跑来为王世杰求情,蒋介石大为光火。
吴铁城却不识时务,倚仗自己“周游列国”积极反共,为蒋介石立下汗马功劳,而“华侨方面事务”非他不能所为,一时心高气盛,竟在为王世杰说情之中当面指责和顶撞蒋介石。令蒋介石怒火中烧,将吴铁城骂了个狗血喷头。
蒋介石气急败坏地指着吴铁城说:“你还有脸活着,党国就是败在你们手里的!”边说边拿起一个茶杯狠狠摔碎在吴铁城面前,指着吴铁城大叫“滚!”把吴铁城赶出了“总统府”大门。
吴铁城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蒋介石不但不给自己面子,反而对自己如此指责与大骂。他自认受此“大辱”,颜面尽失;同时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这样想着,吴铁城情绪激动,夜不能寐。他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病,平日每晚只吃一粒安眠药即可入睡。但因对蒋介石一腔怨气,却连吃两片仍睡不着。
1953年11月18日夜,吴铁城服了三粒安眠药,方才倒床入睡。次日早晨,家人发现这位“党国铁老”竟然长眠不起了。
吴铁城突然离世,令家人大感意外。当时身边只有他的第二位妻子杨氏。他的原配夫人马凤岐是广东省顺德人,吴铁城22岁时,从同文书院毕业后,由父母做主为他选下这门亲事。吴铁城的父亲说:“女方圆圆的脸,有福气,将来会旺夫益子,是一个奶奶相,并且生辰八字也匹配。”吴铁城与马凤岐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马氏在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抚育幼子,吴铁城宦游南北,便又娶了二房杨氏带在身边。
后来长子吴幼林,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宾夕法尼亚大学银行财政学硕士学位。早年从事外事活动,1940年任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领事;1945年参加旧金山会议(联合国成立前的筹备会议),为中国代表团三人筹备委员之一;后来从事金融保险事业,任“中央信托局”副局长,在国际银行保险事业中享誉甚隆,曾担任亚洲保险集团董事长。次子吴幼良从上海圣约翰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定居美国,做了一名普通的工程师。
吴铁城去世后,国民党元老陈群评价他:“惟对于革命的主义和行动,绝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