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帝国末运(1/1)
1861~1912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走向覆灭。
1862年,清咸丰帝死后,皇太子载淳(同治帝)即位,其母慈禧太后在大臣奕的协助下处死肃顺等辅政大臣,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统治。清朝在同治和其后的光绪二帝在位的时候,大权全部落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垂帘听政期间,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得不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答应赔偿2亿两,而这个数字是清政府一整年财政收入的2.5倍。《辛丑条约》中赔偿4.5亿两,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达9.8亿两。为维护其统治地位而对农民起义进行的镇压,又使清政府的军费开支不断增加,这些都加剧了财政困难,使晚清政府的政权基础发生动摇。南有太平天国,北有八国联军,清朝的政局真可谓内忧外患。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自入关以来,清朝共历12帝,享国共268年。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就此被推翻。
慈禧太后,于清宣宗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生,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二日去世,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太后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总共25字,为有史以来皇后身后哀荣之最。慈禧太后是清朝政府腐败、软弱、无能、残暴的代表,是清文宗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间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乳名兰儿,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惠徵女。于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于清文宗咸丰四年(1854年)进封懿嫔。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生子爱新觉罗·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清文宗咸丰十一年(1861年)八月,咸丰皇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定年号“祺祥”,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叶赫皇太后”。同年十一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慈禧太后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3年),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成年,慈禧太后宣布撤帘归政,但仍把持朝柄。这是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生平最郁闷的事了。不过慈禧太后权欲极强,在之后的清德宗光绪一朝也是把持朝政。次年,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病死,慈禧太后立宗室爱新觉罗·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之后,叶赫那拉氏成了秉掌大清国朝政40余年的圣母皇太后、人人都要向之顶礼膜拜的“老佛爷”。可惜、可叹、可悲的是在慈禧太后掌权的这段期间,大量的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将中国正式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李莲英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是清王朝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被人们呼为“九千岁”。连任了同治、光绪两朝内务大总管,是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莲英出生在清代的直隶省,也就是今河北省的河间府。根据墓志铭的记载,他9岁入宫,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同治十年(1871年)左右,也就是他进宫14年的时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莲英。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之间,几十年所形成的主仆关系与感情非同一般。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政见不和,这是众所周知的。慈禧太后已经年迈,光绪皇帝虽然有病,但毕竟年轻,照常理讲,慈禧太后死在光绪皇帝之前是必然的。那么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之间采取什么态度呢?
李莲英在慈禧与光绪的斗争中,始终是慈禧的忠实打手,但在表面上,他对光绪深表同情。光绪被囚瀛台,慈禧故意派人给光绪送馊臭的食物,让光绪苦不堪言。李莲英看在眼里,就以请安之机,偷偷地在衣袖中藏些糕点带给光绪,使光绪感激不尽。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带王公贵族逃往西安。一路上,李莲英见光绪衣着单薄,当着众人的面,脱下自己的外罩给光绪披上。一路上问寒问暖,照顾得尽心尽力,连下人都为李莲英的善意所感动。
参与过维新变法的晚清文人王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炎凉世态不堪论,蔑主惟知太后尊。丙夜垂裳恭待旦,膝前呜咽老黄门。”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庚子那年,慈禧率光绪和文武百官出逃后,第二年准备回京。他们走到保定住下。慈禧太后睡觉的地方,被褥铺陈都很华美、很珍贵,与在宫里差不了多少。李莲英住得稍差一点,但也很不错。而光绪皇帝睡觉的地方却很凄惨。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前来探望,见光绪在灯前苦坐,小太监无一人在殿内值班,一问才知道他竟然铺的盖的都没有,时值隆冬季节,没有被褥根本无法睡觉。李莲英看到这个情况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说:“奴才们罪该万死!”并且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让光绪使用。光绪回到北京以后,回忆西逃时的苦楚,就曾经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谙达,就是老伙伴或师傅的意思)李莲英不仅在处理慈禧与光绪关系的时候懂得赢得人心,而且也因为他善于笼络人心,所以有时尽管一文钱都不掏,却得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慈禧借六十大寿重建颐和园,但是由于工程紧张,园中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六十大寿就到了。李莲英带慈禧在园中游玩时,故意绕着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有些地面的方砖没有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住,挡住慈禧的视线。这一招掩饰使负责修建颐和园的官员感恩不尽。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光绪帝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朝政控制在慈禧太后手中。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作为精于权术和政治斗争的慈禧太后,当然感觉出自己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肆意破坏。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争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在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决定伺机发动政变。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并且也做了一些支持维新变法运动的事情,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对袁世凯大加赞赏,并说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多了。在当时,袁世凯已经具备架空荣禄的实力,甚至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杀掉荣禄。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秘密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要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
谭嗣同说:“现在荣禄他们想废掉皇帝,你应该用你的兵力杀掉荣禄,再发兵包围颐和园。事成之后,皇上掌握大权,清除那些老朽守旧的臣子,那时你就是一等功臣。”袁世凯表面上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地说:“只要是皇上命令,我一定拼命去干。”谭嗣同又说:“别人还好对付,荣禄不是等闲之辈,杀他恐怕不容易。”袁世凯瞪着大眼睛说:“这有什么难的?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一样!”谭嗣同着急地说:“那我们现在就决定如何行动,我马上向皇上报告。”袁世凯想了想说:“那太仓促了,我指挥的军队的枪弹火药都在荣禄手里,有不少军官也是他的人。我得先回天津,更换军官,准备枪弹,才能行事。”谭嗣同没有办法,只好同意。
袁世凯是个心计多端善于见风使舵的人,其实袁世凯是想拖延时间,进一步察看事态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康有为和谭嗣同都没有看透他。袁世凯虽然表示忠于光绪皇帝,但是他心里明白掌握实权的还是太后和她的心腹荣禄等人,于是袁世凯又和慈禧的心腹们勾搭上了。他更加相信这次争斗占了上风还是慈禧,所以决定先稳住谭嗣同,再向荣禄告密。
不久,袁世凯便回天津,把谭嗣同夜访的情况一字不漏地告诉荣禄。荣禄吓得当天就到北京颐和园面见慈禧,报告光绪帝如何要抢先下手的事。这样,一场孕育中华民族富强希望的变法维新运动,就结束在一个擅长玩弄政治权术的袁世凯手中。
第二天天刚亮,慈禧怒冲冲地进了皇宫,把光绪帝带到瀛台幽禁起来,接着下令废除变法法令,又命令逮捕维新变法人士和官员。变法经过103天最后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到日本。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康广仁、杨深秀在北京菜市口被砍下了脑袋。谭嗣同临刑前大义凛然,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悲壮诗句。大清王朝变法图强的一线生机就此被扼杀。
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直向外“开疆拓土”,陆上西进的目标是朝鲜和清朝领土。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朝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清朝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清德宗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
清德宗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朝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清朝出兵“决无他意”。但当清军入朝时,日本以保护使馆和侨民等为名派大军入朝,于当年七月二十五日突袭清朝北洋舰队,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打响后,两国海军进行了黄海大战。陆上战斗日军从朝鲜打到奉天(今辽宁),占领大片领土。
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初,日本又侵占山东威海。清政府无心抗战,一再求和,最后派直隶总督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全权代表、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议和。
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二十日,中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李鸿章要求议和之前先行停战,日方提出包括占领天津等地在内的四项苛刻条件,迫使李鸿章撤回了停战要求。后李鸿章回使馆途中突然被日本浪人刺伤,日本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自动宣布承诺休战,双方签订休战条约,休战期21天,休战范围限于奉天、直隶、山东各地。此时日军已占领澎湖,造成威胁台湾之势,停战把这个地区除外,保持了日本在这里的军事压力。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条款,李鸿章乞求降低条件。后来,日方提出最后修正案,要中方明确表示是否接受,不许再讨论。在日本威逼下,清政府只得接受。同年三月二十三日,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清德宗咸丰十年(1860年),中英、中法等《北京条约》以来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一个最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的愿望。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3000万两。
《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中国方面看,首先,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赔款金额更加巨大,其他条件更苛刻。
第一,《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而《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而辽东半岛是北洋门户,与山东半岛相合环抱渤海,南端是旅顺军港,割让辽东半岛直接威胁了京津地区的安全。台湾是中国沿海第一大岛,包括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大小岛屿70多个,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遥遥相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不仅是掠夺了资源的宝库,而且又是侵略清朝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
第二,《马关条约》的赔款数额更大,2亿两白银,而《南京条约》赔款是2100万银元。巨额赔款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足9000万两。为了偿付赔款,除了加紧搜括人民外,只得大借附有苛刻条件的“洋债”。这笔巨额赔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3倍多,其85%被日本政府充作军费,日本迅速发展成军事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敌人之一。
第三,《南京条约》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都在东南沿海地区,而《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的财富。
第四,《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剥削廉价劳动力和掠夺原材料,严重阻挠了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总之,《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了。
《马关条约》敲响了一个大国政权的丧钟。如果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启建虏之颓势”的话,《马关条约》就是“倾覆满洲专制政府”的一个关键点。
《马关条约》戳破了一个腐败政权的脓包。晚清政府是一个以官员捐纳制和实缺贿赂制为基础的政府。对于一个当时的人来说,他所在的县的知县的官位可能是以1000两银子向政府买来,而实缺是以3000两银子向知府买来;知府的官位虽然是十年寒窗埋首八股得来,但实缺还是要以1万两银子向总督买来;总督每年还是要给李莲英等人无数贿赂才能保住。如果没有外力将其打破,很难想象一个糜烂到底的腐败政府会有自我纠正的能力。
《马关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甲午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民主国家人民拥有权利,不会为了君主的利益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正因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所以很少作出错误的决定;正因为民主国家人民拥有权利,他们为保卫自己权利而战的热情要比为专制国家保卫君主利益作战的热情高得多。经过了“甲午战争”,“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地在中国漫延开来。
京师大学堂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大学,如今这所学校就是驰名内外的——北京大学。而京师大学堂的部分前身是在京师同文馆的基础上承办起来的。
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除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京师同文馆主修外国语言,后增设有关自然科学科目,并延请外国人担任教习,具中等专科学校性质。外籍教师丁韪良于1863年起在校任教,1869年起任总教习,总管教务达30年。同文馆学生最多时达120人。毕业生大多任清政府译员、外交官员和其他洋务机构官员。1873年,同文馆附设印刷所,负责编辑出版事务,采用适当鼓励的方法鼓励译书,曾经翻译并印刷了《万国公法》及数理化和文史等方面书籍。
1898年,光绪帝下诏变法,强调要开办京师大学堂,后由梁启超草拟大学堂章程。7月,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12月正式开学,有学生近百人。京师同文馆于1902年正式并入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初以“广育人材,讲求实务”为宗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破坏,停办。
1907年,京师大学堂复校,张百熙任管学大臣,设预备、速成两科。预备科又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为仕学馆及师范馆。1908年,增设进士馆、译学馆及医学馆,同时办分科大学。1910年,改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医8科46门。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1912年,京师大学堂正式改名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1917年,著名学者、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校长,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整顿和革新,设文、理、法3科14个系,并成立了文、理、法3个研究所。先后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胡适、刘半农等具革新精神和丰富学识的著名学者到校任教,学校的学术空气为之一新。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直隶和京津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大旗,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外国列强。与此同时,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列强公使联合照会清廷,要求“剿除义和团”。当时,以端王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廷内占据上风。各国公使眼看清廷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干涉。
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不多,后来有所增加。
6月6日前后,八国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此时,各国政府增派来的侵略军已达到2000余人。6月10日,外国侵略军2000多人在西摩尔率领下,由天津向北京进攻,沿途遭到义和团民众的抵抗。11日,义和团与侵略军在落垡车站附近展开白刃战。18日,义和团将进犯廊坊车站的侵略军包围起来,发动攻击,打死打伤侵略军数10人。19日,西摩尔败走天津,途中遭到民众堵截,死伤374人。22日,狼狈退到天津西站。6月17日,另一支侵略军在大沽登陆,进犯天津,一路处处挨打,直到23日才窃据老龙头车站,并和在西站的侵略军会合,到达天津租界,向天津城发动进攻。7月6日起,1.8万多名侵略军在大沽口登陆,天津战事十分激烈,张德成领导义和团在紫竹林与侵略军血战三天后,天津失陷。
天津陷落后,清政府加紧了投降活动,而八国联军加快了对北京的侵略,积极部署进犯北京。8月4日,侵略军2万人,分两路沿运河两岸北犯。12日,攻占通州。次日,联军直指北京城下。慈禧得到消息后,认为京城不保,便匆匆逃往西安,使八国联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随后,侵略军在城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宫中的宝器、颐和园的宝物被侵略者洗劫一空。此时,专意于我国东北的沙俄也派兵10万,在我国东北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万余无辜的中国人遭到血腥屠杀,沙俄继而还强占了我国东北全境。
慈禧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随后,慈禧又颁布“剿匪”上谕,正式宣布“痛剿”义和团。至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公开合流。
除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国之外,其他侵略者也乘势而来,并均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利益。1901年9月7日,一纸《辛丑条约》在北京签订,把八国列强和趁虚而入的比利时、荷兰、西班牙都恭送回本国。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亿为终,也把在风雨中飘摇的清朝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8~1912年),另称清逊帝或者末代皇帝。伪“满洲国”在位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1945年)。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华2000多年帝制的最后一个皇帝。从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宣统三年(1911年),2312年间,爱新觉罗·溥仪是最后一个皇帝。
溥仪的祖父为清宣宗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爱新觉罗·奕,外祖父为荣禄,伯父为清德宗光绪,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继承醇亲王爵位,后因辅政为摄政王,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溥仪于清德宗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亲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2岁。
宣统皇帝在清朝12个皇帝当中,有五个特点:一是12个皇帝当中最后的一位皇帝;二是登基时年龄最小的一位皇帝;三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四是没有庙号谥号的皇帝;五是没有皇陵的皇帝。
清德宗光绪三十四年(1906年)10月20日,清德宗光绪皇帝病重,慈禧太后传下懿旨,让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溥仪入继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兼祧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在光绪死的前一天,慈禧决定由3岁的爱新觉罗·溥仪来继承皇位。
末代皇帝溥仪一辈子登基过三次,各个时期的他都只不过是个傀儡,从没有过真正的权利与自由。皇帝的身份从不曾带给溥仪真正的快乐,自小他就是高墙里最寂寞的孩子。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年的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爱新觉罗·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诏书大意为:“一、清帝辞位后尊号不变;二、每年由民国政府拨给银400万两;三、暂居宫城日后移居颐和园;四、宫内的执事人员照常留用,以后不得再招阉人;五、原有之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
退位后的爱新觉罗·溥仪慢慢懂了事,在周围清朝遗老包围下被灌输了满脑子复辟意识。1917年7月,封建军阀张勋率兵入京,拥立爱新觉罗·溥仪复辟。这位11岁的少年第一次尝到了当皇帝的兴奋,却在11天后被赶下台。
1924年,冯玉祥到了北京,把他的军队改成国民军。冯玉祥自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溥仪仓促间被限两个小时搬出了皇宫。之后,溥仪在日本特务的护送下到了天津日租界。
1932年3月9日,日本正式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爱新觉罗·溥仪为“执政”,以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年号“大同”。1934年3月,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
1935年4月7日,爱新觉罗·溥仪迎来了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一天。这天,仅29岁的爱新觉罗·溥仪,以“满洲国”皇帝的身份开始了他的首次访日之行,对于这次访问,日本方面作出精心安排,派出多艘战舰,来迎接护航。爱新觉罗·溥仪登上日本军舰比睿号,检阅了日本海军编队后,向日本出发。首次访日的成功,更让他觉得自己离梦想的实现只有一步之遥。
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书》。20日,“满洲国”宣布解散。随着伪满帝国瓦解,爱新觉罗·溥仪的皇帝梦再度破碎。14年的伪满政权,他所批的每一份奏折,都成了日本侵华的帮凶罪证。
日本战败,爱新觉罗·溥仪走上了抛妻逃亡之路,而在逃亡日本绕道沈阳时被苏军俘获。苏联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在中国的沈阳机场俘虏了“满洲国”的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及其侍从,并随即押赴苏联关押收容。爱新觉罗·溥仪连同二弟爱新觉罗·溥杰、两个妹夫、三个侄子一起被解赴苏联。世界舆论哗然。而这也是爱新觉罗·溥仪最后一次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世人眼中。爱新觉罗·溥仪在押往苏联后,先在赤塔一处疗养院被关押了两个月,而后便与相继被关押的其他伪满战犯一起,被转移到了离中国不远的伯力收容所。在伯力收容所里,爱新觉罗·溥仪度过了五年的拘留生活。
1950年8月,爱新觉罗·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犯一起被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先后在哈尔滨和抚顺两个战犯管理所关押近10年。抚顺曾经是爱新觉罗·溥仪的祖辈建立伟业的地方,爱新觉罗·溥仪最终也在这里完成了他成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的改造。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10年的爱新觉罗·溥仪,经过学习改造后,脱胎换骨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见这10年是爱新觉罗·溥仪一生中最具决定意义的10年。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发布特赦令。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将爱新觉罗·溥仪特赦释放。
1959年12月4日,这一天对于爱新觉罗·溥仪来说,迎来了他生命中的又一个春天。经历了九年零四个月的狱中生活,爱新觉罗·溥仪获得了新生。他曾经感慨地写道:我由一个封建反动的皇帝变成一个平常的劳动者,由鬼变成人,旧的爱新觉罗·溥仪已经死亡,今天是一个新生的爱新觉罗·溥仪。新生的爱新觉罗·溥仪在新中国的天空下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全新的一切。
1960年3月,爱新觉罗·溥仪成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历任全国政协历史资料委员会资料专员、文史馆馆员,直至1964年,任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在此期间,爱新觉罗·溥仪与国际友人的交往只限于正式的外交场合。同时他身上也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意义,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重新做人。因此,有的外国进步人士来访后,报道说:“看到爱新觉罗·溥仪,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什么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纵而观之,可见,在爱新觉罗·溥仪的整个人生中前期受外国人的蛊惑和操控,后期又成为了外国友人眼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成功实例。
1644年,吴三桂降清,清兵入关。
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扬州。
1652年,李定国在桂林击败清军。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1686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订《尼布楚条约》。
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葛尔丹。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764年,曹雪芹去世。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782年,《四库全书》修成。
1796~1805年,白莲教大起义。
1811年,禁止西洋人进入内地。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年1月,陈少白受孙中山之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12年,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