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谁与争锋(1/1)
历史的纷纭变化使之不可捉摸,但是把成吉思汗与拿破仑放在一起比较,我们还是会发现差异,并非毫不相干。假如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仅从战略战术或与之相关的几个方面来说,不会只是平手。到底哪个人会取胜呢?当然是成吉思汗!但他若出现在18世纪,不会变成拿破仑,仍旧是成吉思汗。
把成吉思汗与拿破仑相提并论,从表面上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东方人,一个是法国人,一个是13世纪的草原骑士,一个是19世纪的革命先驱。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严格地说,在已成历史的一切事情中,任何一个人物都是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伟大人物放在一起比较,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超人之处。
尼赫鲁说中亚出了四个大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阿拉伯哈里发、成吉思汗与帖木儿。其中成吉思汗可算是东方的代表。在这几个人中,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不能纳入东方阵营中;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但是其统治范围只到了西亚,与亚洲大陆无缘;帖木儿帝国影响极大,但同样也没有能够染指东亚部分。而成吉思汗的世界帝国才名符其实,在欧洲占据了钦察草原和部分东欧平原,亚洲包括除了南亚、东南亚的整个大陆地区。因此把成吉思汗作为东方征服者的代表再合适不过了。台湾学者马起华说道: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乃至黄种人中最伟大的政治家。绝非过誉之辞。”
而拿破仑则是自从10世纪神圣罗马帝国土崩瓦解之后试图统一整个欧洲大陆的唯一的统帅了。
把拿破仑与成吉思汗放在一起作比较的人有很多,看来人们对于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都十分敏感。格鲁塞在战术上就谈到了这两个天人才物:
“关于蒙古人的战术,人们曾写过许多。他们想起它和菲烈德里二世与拿破仑的战术相比。”
而事实上拿破仑的战术与成吉思汗的确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拿破仑的三项兵法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迂回包抄,攻其后部”“战略决战”。“迂回包抄,攻其后部”被军事学家博塞称为“分进合击”战术,这是成吉思汗的绝招。据统计,拿破仑到1815年为止,使用这一战术达30次之多。这一招也被军事史研究者看成是“波拿巴战略计策中最强有力的一项”。他最喜欢的战术“战略决战”,是以正面进攻牵制敌人,派一支部队从侧面迂回到敌后交通线上,由一支精锐的炮兵、步兵和骑兵混合部队在敌人防线上的弱点实现突破,最终取得胜利。贝文·亚历山大说,这一招与蒙古人的战术原则是一致的。
然而这东西二大征服者的命运差别却如此之大。拿破仑经历了莫斯科之战、莱比锡战役、滑铁卢之战后,声誉、地位一落千丈,他打了无数胜仗,但在这几次战略大决战中,他赌输了,赔进去了全部家当。他成了阶下囚,在圣赫勒拿岛上待了数年后死去。他的死因是一个难解之谜。近年又有新说法,拿破仑是被英国人慢慢毒死的!此说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拿破仑滑铁卢失利后,再也没有翻身机会却是事实。
成吉思汗一生中也打过败仗。且不说他早年连妻子都保护不了,后来也出现了几次波折。与札木合的十三翼之战,与王汗首次反目的哈兰真沙陀之战,他都败了,此后在征服中原与中亚战争中也有失利的情况。但是成吉思汗从来没有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战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的力量仍然那么强大,可称是“草原上的不死鸟”。这里面有个诀窍,那就是成吉思汗不打硬仗,不玩没有把握的赌命游戏。如果发现敌人过于强大,他宁可后退也不鲁莽从事。他几次攻西夏、金国都是这种特点的证明。他不愿意为逞一时之勇,为泄一时之愤而不顾千万将士的生命危险,不顾战略全局的得失。正如《史记·匈奴列传》所言:
“利则进,不利则走,不羞遁走。”似乎这也是草原民族的一个共同特点,只不过成吉思汗把它发挥得更妙罢了。
拿破仑在早期的军事生涯中充分运用“迂回包抄”“战略决战”的战术,因此常常能够以少胜多,转败为胜,使敌人望风披靡。贝文·亚历山大说:
“波拿巴把这些惊人的革新与极强的机动性和胆量相结合,用来在法国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为他自己缔造了一个帝国。然而拿破仑当上皇帝之后,他拥有了庞大的军队和对自己军事能力的坚强信心,以致不再依靠速度和出奇制胜,而是单纯依靠兵力的大量集中或进攻实力来取得胜利。”
利德尔·哈特说:
“他为违反节省兵力的法则而付出了代价;而机动性和出奇制胜是实践这一法则的手段。”
通过这一比较,成吉思汗与拿破仑在战术上的优劣不言自明,倘若二者真的处于同一时代而又成为对手,拿破仑仍然无法改变他的命运,他同样与“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这一桂冠无缘。
马起华著有《成吉思汗与拿破仑》一书,对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本书在这里便借用马先生的研究成果,与读者诸君共享。先说相同之处,马先生从二人生平中归纳出十个相同点,可谓齐备:
二人都不是普通出身。成吉思汗是蒙古乞颜氏贵族后裔,其父也速该曾是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拿破仑的祖先也是贵族,从意大利迁到了科西嘉的阿维克修。拿破仑的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一个有名的律师,同时也是一个好斗分子,先是积极参加反抗热那亚统治的斗争,后来又与法国人打仗。不过当法国人彻底占领了科西嘉,夏尔·波拿巴便加入了法国国籍。拿破仑早年受父亲影响,也是一个激进的科西嘉独立分子,但后来他却成了法国的象征。如果不是贵族出身,他就不能接受高等教育,不可能参加法国军队,更无从谱写他的军事浪漫史。
二人都喜欢骑马。这可能是所有军事家和统帅的共同点之一。至少在近代以前,人、马是战争中最具主动性的因素,马背民族何以能够横行1000多年,主要原因是他们发挥了这两个因素的极致。中国人直到今天还以“人马”为单位表示兵员多少,可见其影响之大。另外骑马对于锻炼矫健的身体和行军作战都有很大帮助。
二人作为军事领袖,带兵打仗,都勇往直前,身先士卒。成吉思汗从未离开过战场,最后也死在战场上,在他的一生中多次遇险,多次负伤,但从来没有退缩。拿破仑是个统帅,还是个战士,他特别愿意亲自领着士兵冲锋。滑铁卢战役时进攻威灵顿,所有部队都派上用场了,他便领着自己的几百近卫军冲锋。不过拿破仑命大,他曾经抱怨说子弹总是不往他的身上打,但他更加自我欣赏的还是他的勇气,他曾说:“我自认大概是曾经有过的在战争中最勇敢的人。”
二人都年幼丧父,由贤能的母亲抚养长大。成吉思汗13岁时父亲被毒死,家道中落,诃额仑将他们兄妹几个拉扯大。札木合后来对成吉思汗抱怨说:他自己失败是因为没有这么好的母亲来教养他。拿破仑的父亲也在他十几岁时去世。他的母亲勤劳坚强,而且生性俭朴。她对拿破仑十分宠爱,拿破仑之所以好斗、固执,与她的娇惯不无关系。
“成于一,败于二三”,二人在军事上都强调统一号令,集权指挥。成吉思汗对于手下的严厉是有名的,所有大将包括他的儿子们对他都既敬又畏。拿破仑则宣称:“统一指挥是作战的第一需要。”其实这一点也是所有统帅的特点,只不过在这两个极权欲最盛的人身上体现得更加突出罢了。
不仅斗力,更重斗智。马起华说:“成吉思汗并不是像毛泽东说的‘只识弯弓射大雕’,而是一个武能征战、文能定国的军人政治家。”几乎没有人否认成吉思汗战术之高妙,妙在何处?妙在“诡计”。拿破仑生下来时脑袋奇大,自幼聪明无比,但他并不是凭武夫之冲动,也不是凭自不量力者的小聪明,而是充分利用大脑,保持冷静。他有句名言:“总司令的第一特质是冷静的头脑。”每次开战前,他都精打细算,直到算无遗策。
二人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对于有功之人都不吝重赏以资激励。在这点上他们比一些中国“正统”帝王看得开。历史上,每当一个王朝建立了,皇帝便想方设法算计帮他打天下的大臣,甚至不惜撕破脸皮,大肆杀戮,结果是以怨报德,都没好下场。成吉思汗第一次分封就封了95个千户,4个万户,对于为他卖命的“铁哥们儿”,用之、信之、赏之。拿破仑1802年设荣团勋章,1804年封18位名将为元帅,19名武将、6名文官为公爵。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手下拼死效力,无不用命,哪里有整日琢磨把主子干掉的负心贼?汉高祖开杀功臣之先河,君臣相猜,互不信任,留下“小脚”政治的传统。
二人都把重要地方分给亲属。成吉思汗分封4个儿子各领一汗国,又封他的弟弟们为东道诸王。拿破仑分别封兄长约瑟夫、三弟路西安、四弟路易、五弟哲罗蒙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大使、荷兰国王、西西里亚国王,他的妹夫为那不勒斯国王。
二人都制定了一套完备的法律。成吉思汗虽然没有任何文化积累,甚至一字不识,但凭着他天才的治国头脑,颁布了被称为“大札撒”的《成吉思汗法典》,《法典》中包括民事、刑事、军事等各方面的法律条文,这是蒙古汗国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拿破仑法典》的影响要大得多,它被看做是现代民法的最早范本,奠定了现代民法的基础,其影响并不限于法国,整个世界都因之而受惠。可以说,拿破仑靠这一部法典就足以留名青史。
二人都留有遗嘱。成吉思汗重病而死,临死前把儿子、亲戚、大臣都叫到身边,留下了三条遗嘱:由窝阔台继承汗位、联宋灭金、彻底消灭西夏。拿破仑临死立的遗嘱更加详细,乃至每件物品留给谁都明明白白写在纸上。这一简单的事实反映了这两位伟人共有的特点,即做事有始有终、思考缜密、头脑清醒。这大概是高明的政治家的特长所在,即使到了临死之时也不糊涂。
上面是成吉思汗与拿破仑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从具体、琐碎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伟大人物在性格或行为方面的共性。至少我们可以说,他们都是理智、坚强、聪明之人。
马起华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他们二人的差异,有些差异无足轻重,有些却是促成他们各自不同生命历程的重要因素,因此颇值玩味:
学识不同。成吉思汗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虽然不能说他一字不识,至多也只能是写自己的名字而已。拿破仑则在法国进了贵族学校,他的文字修养很好,对莎士比亚、拉辛等作家的作品有独到见解,可算是个知识分子。此外,他在军事、政治方面也受到了较好的培养,他的许多战术来源于军事学家的理论贡献。成吉思汗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口耳相传,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体悟与实践经验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创造性要更加鲜明,他的个人天赋在其功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婚姻不同。成吉思汗有500个妻子,拿破仑前后各一个,分别是约瑟芬与路易丝,是一夫一妻制。这其实是文化的背景决定的。但成吉思汗以婚姻方式团结了一大批部落,这一点拿破仑就没有资格了。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继承父业,拿破仑与路易丝生了个儿子,不幸的是,这个家伙是个短命鬼,21岁就死了。他与一个情妇所生的华鲁斯克伯爵做过外交部长,但毕竟只是个私生子。
成吉思汗对于被征服地区每每采取血腥的报复,“屠城”对他来说不过是结束战争的一种方式,而拿破仑虽然野心勃勃,但战场之外,从未殃及平民,这一点应该说是历史进步的一个证明。
成吉思汗地位巩固,几乎没有发生过影响他在帝国的权力和威望的重大事情。而拿破仑则时时面临内颠外覆的威胁。成吉思汗对敌人残酷打击,无不从肉体上消灭,他的帝国是扎扎实实建立起来的。而拿破仑则是大革命中的一个暴发户,他靠军事奇迹建立了帝国,却始终没有消灭反对者。
成吉思汗的征服史是以落后的民族征服先进民族,因而战争结果表现出强烈的破坏性和退步性,这一点使他颇受非议。拿破仑则有推广法国先进的启蒙思想和革命运动的作用,客观上也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文化交流,因此虽然挑起连年战争,欧洲人对他仍没有太多恶感。
成吉思汗与拿破仑的武功都建立在军事胜利之上。他们是征服者,就等于在玩战争赌命游戏,因此战略决战往往关系到他们的生死荣辱。成吉思汗很少打硬仗,也很少失利,即使失利也并不致命,而拿破仑在后来则大败了几次,元气大伤,局势也就无法扭转了。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世界帝国继续壮大,蒙古人左右历史的时间长达五百年之久,而拿破仑还没死,他的法兰西帝国就变样了,拿破仑三世不仅没有使帝国重现光彩,反而把拿破仑留给他的荣誉丢得一干二净。
这几方面可以视为二人差异性的重要表现。不同时期的人物之间因为缺少可比性而表现出独自的特点,无论怎样比较都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拿破仑生在12世纪和13世纪的年代,肯定不会是成吉思汗,反过来成吉思汗也成不了拿破仑。
他们两个人都是伟大的军人、统帅,但结果却如此不同。成吉思汗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帝国,拿破仑在短暂的辉煌后则成了兵败被囚的悲剧人物。
“大悲剧是伟人的学校。”
拿破仑是不是想通过这句话来表明他吸取教训、东山再起的决心?但这座学校没有开过毕业典礼,所以悲剧永远都是悲剧。
“他的天才是不能令人相信的。那是过去1000年来所证明的最惊人的业绩。他无疑是我曾经见过的最非常的人物,并且依我之见他是生存过许多世纪的最非常的人物。”
这是拿破仑的夙敌太列朗的“忏悔录”。
爱德华七世曾在拿破仑墓前下跪,这恐怕也是另一种“忏悔”吧?
成吉思汗用他的武功业绩证明了他是一个伟人,而拿破仑似乎还多了一点儿什么,这也许就是从13世纪到18世纪500年时间所给予人类的赠品,那就是文明。
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他们二人到底哪一个厉害些是不是就显得毫无意义?不,这里面有种耐人寻味的“提示”。
拿破仑之所以失败,成吉思汗之所以成功,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拿破仑令人遗憾之处在于他打了几次败仗。用某些军事史家的话来说,他的拼实力做法使他丧失了主动权,丧失了大量军队。当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有人说他是借了大革命的“东风”才燃起来的,东风一过,他的火也就要熄了。他的野心太大,树敌太多,最后导致所有国家与他为敌,他再厉害能对付得了多少人?他试图使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但都被人识破。成吉思汗在这方面比他运气好,也更善于运用敌人之间的弱点,他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机会,他打了50多年战争,拿破仑只不过才20多年。如果拿破仑不那么操之过急出击,也许他的运气会更好一些。
成吉思汗带着一种强烈的野蛮色彩,他为了改写历史不在乎死人流血,他的战争机器一开动起来就把战场变成屠场。而拿破仑毕竟没有这种野蛮气息,他是大革命中陶冶出来的人物。
在人类历史上的众多征服者中,能够给后人留下永久回忆的人并不多,然而成吉思汗与拿破仑在其中算是十分特别的人物,他们都野心勃勃,却又能给人留下英雄的悬念,他们制造了混乱与战争,人们却把那个时代看成是历史奇观。后人对他们褒贬不一,但对其所创造的奇迹,则无不惊叹。这就是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