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身后之事(1/1)
刘邦元配妻子是吕雉,当时刘邦已经快30岁,可以称得上是晚婚了。史书记载,刘邦与吕雉结婚以前,他曾与一位姓曹的女人同居,生下一子,就是刘肥,后被刘邦封为齐王,即《史记·高祖本纪》所载:
“子肥为齐王,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
这位姓曹的女人情况如何,史书无载。
刘邦的另一位妻子薄姬,生子叫刘恒。薄姬之父是吴人,系其父与魏媪私通而生。魏豹为魏王,魏媪将薄姬献给魏豹。魏豹被韩信消灭之后,刘邦见薄姬楚楚动人,将薄姬收入后宫,但刘邦妻妾成群,美女如云,应接不暇,竟把薄姬给忘了,如此一年有余。
一天,刘邦看到宠姬管夫人与赵子儿相视而笑,默默不语,刘邦怪问其故。
两人禀告说:“我们与薄姬曾经对天发誓,‘苟富贵,无相忘’。”刘邦这才想起这位不幸的女人,立即召见薄姬,再三抚慰。
薄姬告诉刘邦:“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条龙盘在我的胸上,今日喜得大王召见。”
刘邦说:“这是显贵之兆,我今晚成全你!”
薄姬因此得与刘邦一夜同床共枕,生下了刘恒。薄姬与刘邦只是一夜夫妻,不久就难以得到刘邦的亲近。
刘邦平定陈薖,杀死韩王信回来,认为把代地和赵地一并封给刘如意,不便管理,又把代地分为一国,诏令下臣推荐代王。
燕王卢绾和相国萧何等33人上书推荐刘恒,声称刘恒贤智温良。刘邦因此封刘恒为代王。当时刘恒只有8岁。薄姬因此跟着8岁的儿子去了代国。刘恒后来成为皇帝,号汉孝文皇帝,即人们习惯上称的汉文帝。
刘邦的另一位妻妾赵姬,生子叫刘长。刘邦平定英布之时,封刘长为淮南王。
赵姬是刘邦妻妾中最为不幸的人之一。
汉八年(公元前199年),刘邦率师平定韩王信残部,路过赵都邯郸,赵王张敖献赵姬侍寝。贯高等人刺杀刘邦之事暴露,赵姬也一起被捕。赵姬向狱吏哭诉,她身上有刘邦骨肉。狱吏报告之后,刘邦正在气头上,未予理会。赵姬之弟又打通辟阳侯审食其的关节,报告了吕后。吕后天性嫉妒,不肯报告刘邦。赵姬狱中生下一个男孩,气愤不过,自杀而死。狱吏抱着孩子去见刘邦,刘邦顿生悔意,令吕后抚养,取名刘长。
刘邦的妻妾很多,但是有名有姓史书详加记载的只有吕雉一人,其余只知其姓或名的有曹氏、戚姬、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等七人。
刘邦共有8个皇子:
长子刘肥,曹氏所生;被封齐王,即齐悼惠王,为分封同姓王中土地最广和人口最多之人。
太子刘盈,吕雉所生,为汉高祖刘邦继承人,号汉惠帝。
宠子刘如意,戚姬所生,9岁立为代王,10岁立为赵王;后与其母戚姬一起被吕后虐杀。
刘恒,薄姬所生,8岁封代王,后被大臣立为汉文帝。
刘长,其母赵姬,被封为淮南王。
刘友,不知其母,被刘邦封为淮阳王。
刘恢,不知其母,被刘邦封为梁王。
刘建,不知其母,被刘邦封为燕王。
刘如意、刘友、刘恢被吕后害死;刘建病死,其独生子被吕后杀害。
能够与太子刘盈争夺帝位之人,就是宠子刘如意。
刘如意的母亲,是刘邦最为宠幸之人。刘邦娶戚姬,也具有传奇色彩。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兵溃彭城,匹马单身,被雍齿追得狼狈不堪。整整逃了一天一夜,刘邦单身来到一个村庄,已是夜深人静。刘邦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实在难以忍耐,只要能吃上一阵酒饭,马上将他杀头,大概也无所谓。
他不顾一切,敲开了一村民之门,里面走出一位老翁,刘邦忙去询问村中有无兵马。
老翁看到刘邦身披金甲,举止不凡,忙答:“村中没有人马,不知足下何方贵人?”
刘邦也不隐瞒,将自己的情况说了一番,请求借宿一夜,乞食一餐。
老翁听说,急忙请进,忙说:“老夫不知汉王大驾光临,有失迎接!”立即拜跪。
刘邦跟着老翁进到屋里,老翁忙送水沏茶,令人升火煮饭。不一时,刘邦酒足饭饱,精神大振,询问老翁情况。
老翁说:“此村唤做戚家村,数百人家都姓戚,兵荒马乱,难以度日。”
刘邦说:“老丈可有儿子?”
刘邦虽然只吃了一顿粗茶便饭,但是滋味好得很,他准备封这老汉的儿子一官半职。
老汉说:“老汉只有一女,年方二九;虽是荒村民女,倒是知书识理。前些日子有一相士说小女天生贵相,日后定配王侯之人。汉王如果不弃,老夫愿叫小女侍奉大王。”
刘邦推辞说:“多谢老丈招待,唯恐不配令爱!”
老汉唤出戚姬,只见体态轻盈,容貌美丽,楚楚动人。
老汉说:“快来拜见大王!”
戚姬倒身下拜,刘邦忙搀扶,两手相接,如有一股电流,直透刘邦心里!真是一场喜剧即将开始,谁知将来成了一场悲剧!
刘邦忙说:“承蒙老丈不弃,刘邦领情。”
刘邦解下玉带,掏出些金银,递给老翁,作为定亲之礼!
当天晚上,刘邦即与戚姬同床共枕,一夜欢愉。
次日,日上三竿刘邦才起。
刘邦要去找他的部下,与戚姬依依惜别。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四月,刘邦称帝,虽然妻妾成群,但是,难忘戚姬之情,忙差人将戚姬母子接入栎阳。戚姬此来,带着一个孩子,取名刘如意,虽然只有几岁,长得聪明伶俐,很得刘邦喜爱。特别是戚姬年轻美貌,能歌善舞,能说会道,知书识礼,一下子改变了刘邦的口味,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真是形影不离。只要无人,刘邦就把戚姬拥在怀里,亲近无比。
周昌曾经在一次宴会时入宫奏事,看见刘邦正拥抱着戚姬调笑,周昌立即绕道想躲避。
刘邦在后面追赶,抓到周昌,骑在周昌颈上,问周昌说:“我是什么样的皇帝?”
周昌仰面说:“皇上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
刘邦于是大笑。
此后,刘邦不断地加封刘如意为代王、赵王,戚姬受宠也日甚一日。可是戚姬有一块心病,就是太子的大位和吕后的凶残。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当皇帝,大概是每一位母亲的心意;保住自己的荣华,保住自己的生命,这是动物都具有的本能。戚姬得到刘邦的宠幸,为了儿子和自己,企图趁机谋取太子之位。
吕后自知凭女人的容貌,她绝对不是戚姬的对手,她要凭借她的太后地位,她的阴谋,拼死地保住太子的大位。不过吕后此时的策略是以退为进,忍气吞声。
《史记·吕太后本纪》载:
“戚姬幸,常从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
刘邦欲立刘如意为太子,除了宠幸戚姬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汉家天下着想,他经常说这样的话,《史记·吕太后本纪》载:
“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
这就是所谓的“不肖之子”,“肖”就是“像”。像“老子”的“儿子”叫做“肖”,不像的叫“不肖”。所谓“类”,就是“肖”。
刘邦是有眼力的,刘盈的确仁弱。秦二世葬送大秦江山,这是他亲眼所见的事情。历史证明,汉惠帝的确软弱无能,即位不久,大权旁落于吕后手中,在位虽然七年,但是毫无建树,郁闷而死。刘邦要废长立幼,关键在这里。
刘邦封刘如意为赵王后,戚姬有些等不得了,旁敲侧击,影响刘邦,刘邦也觉得此事宜早不宜迟,于是把这件事由后宫推到了朝廷之上。
《通治通鉴》载:
上欲废太子而立赵王!大臣争之,皆莫能得。御史大夫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吕后侧耳东厢听,即罢,见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后世之人,常言周昌忠直。其实他是一个比较缺乏政治眼光的人,事实证明,刘邦废掉刘盈对于汉家天下有利,而让刘盈当皇帝对汉朝很不利。但是正因为周昌的这一直谏,这一场笑话,搅黄了刘邦的第一次废太子之事!
当时,刘如意只有10岁,刘邦害怕自己死后刘如意难逃吕后之手,心中时常不悦。符玺御史赵尧知道这个情况后,建议刘邦给赵王配备一个强相,这个人应该是吕后、太子和群臣都敬畏的人。
刘邦忙问:“谁可担此重任?”
赵尧向刘邦推荐周昌,刘邦乃拜周昌为赵相,提拔赵尧为御史大夫。
刘邦废除太子之事虽因周昌力劝而免,但是吕后害怕刘邦再废太子,越想越怕,但是想不出一条妙计。下人忙向她建议,说:“留侯张良足智多谋,深得刘邦信任,应该向张良求计。”吕后忙派吕释之去求张良。
张良知道吕释之的来意,本想拒而不见,又恐得罪吕后,只得请进。
吕释之仗着吕后的威风,说:“你是皇帝重臣,深受皇帝信任,如今皇上要废太子,你怎么袖手旁观,不出一计?”
张良说:“皇上在危急之中,会用我的计策;如今天下已定,皇上因为爱心和天下之事而欲易太子,本是皇上自己的事,就是有我这样的百余人相劝,也无济于事。”
吕释之说:“我受吕后重托,来求先生,先生为何置之不理?”
张良为了免祸,说:“这种事情不是靠言辞能够解决问题的。要想劝阻皇上废长立幼,天下只有四人。这四个人是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由里先生,世称他们四皓。这四皓年岁已高,因皇上失礼,逃到商山,发誓不为汉臣。皇上很敬重此四人,每每欲得之。你去转告皇后,嘱太子修书,带上重礼,派能言善辩之人,前去相聘。此四人定会前来相助。四人来,太子以他们作为客人,事之以师礼,经常陪伴左右。皇上知道此事,就不会再说废立之事了。”
吕释之忙去报告吕后。吕后依计行事,请来了“四皓”。
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正在生病,不觉想出妙计:令太子刘盈亲征,胜了可以得到磨炼;败了乘机废掉。一箭双雕,刘邦非常得意。四皓探得消息,认为皇上要太子带兵,太子危险了!
四人忙去对吕释之说:“太子率兵,建功不能加封,无功则受祸。夫人戚姬,日夜侍御,‘母爱子贵’(《史记》);赵王刘如意,皇上常说:‘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史记》)。这充分表明,皇上要让如意代太子。你快去叮嘱太后,让她向皇上哭诉:‘英布是天下猛将,极善用兵;朝中众将,全是皇上旧臣,怎听太子调度?太子出师,必败无疑。一仗之败,牵动全局。皇上虽然病体初愈,也只好御驾亲征,众将才肯用力,英布不难平定。’只有这样,才可保住太子,否则,情况实在不妙。”
吕释之急忙告知吕后,吕后缠住刘邦,哭哭泣泣,说来说去。
刘邦心烦,也觉得有理,说:“我知道这不肖之子干不了大事,我亲自领兵还不行吗?”
刘邦只得亲征,全体大臣都去送行,张良平时深居简出,也感形势严峻,前去送行。张良嘱咐刘邦,楚人凶悍,不要与其硬打硬拼,一定要小心谨慎。
刘邦说:“先生安心养病,我定会记住你的言语。”
张良说:“太子留守京师,应命太子为将军,统帅关中人马,方可服众心。”
刘邦又请张良为太子少傅,将上郡、北地、陇西车骑,巴蜀步卒,中尉兵3万人,全部划归太子总领,然后才与张良告别而去。
张良此举,大概也助了吕后一臂之力,当然,对于刘邦安心征讨英布,也有重要作用。
刘邦击败了英布后,到老家省视父老乡亲。这是刘邦当皇帝的第一次还乡,也是最后一次还乡,可算“衣锦还乡”,风光一回。
刘邦从故乡回来,已是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十一月,由于征途劳累,箭伤复发,急回长安住进长乐宫,每日都是戚姬陪伴。她看到刘邦生病,心情格外沉重。刘邦深感戚姬一片衷情,想到自己一旦死去,定难保证戚姬母子性命,暗下决心,决定来日废长立幼。
次日,刘邦召集重臣进宫,再次提出废去太子之事。张良现为太子少傅,不好坐视不管,只得进谏,刘邦微闭双目,似睡非睡,全不理睬。张良自知无可奈何,并且认为刘邦此举对汉朝有利,托病首先退去。众人见张良尚且无法进言,只得闭口,免遭无趣。
刘邦看见众人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欢喜,说:“既然大家没有不同意见,就这样定了吧!”
这时,太子太傅叔孙通跳了出来,发表了一番宏论,《史记·叔孙通列传》载:
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
高祖曰:“公罢矣,吾直戏耳。”
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奈何以天下为戏?”
高祖曰:“吾听公言。”
这一场劝谏,与周昌那一场不同。叔孙通想来一定拔剑在手,准备自刎,所以刘邦才不得不说“公罢矣,吾直戏耳”。刘邦不是怕叔孙通自杀,而是怕强行废长立幼,引起大臣不满,天下混乱。看来刘邦当皇帝,并不是随心所欲。叔孙通此举,为汉家天下带来了吕后专政。
刘邦关于太子废立之事,主要是从国家安定着想,情感最终被理智战胜。历史上很多人把个人的情感放到国家大事之上,事实证明,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如果刘邦决意废立,下了诏令,谁也奈何不了他!可是他之所以没有这样干,为的就是国家的稳定。如果他坚持这样做,结果必然是和吕后反目,影响到和樊哙、张良等功臣的关系,给刘氏天下留下隐患。
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春天,刘邦征讨英布时所受箭伤快要好了,心情也很不错。戚姬日日陪着,过着比较清闲的日子。突然有人传报燕王卢绾私通匈奴,准备谋反,刘邦大怒,箭疮迸裂,疼痛难忍。
虽然病重,刘邦仍要处理国家大事。他与卢绾关系很深,所以立即派人前去查实。刘邦的病一日比一日沉重,满朝大臣也忧心忡忡,吕后更是如此。她以为刘邦之所以久病不愈,就是日日宠幸戚姬,消去了神魂,所以一心想叫刘邦回到她宫里。可是又怕因此引起刘邦怀疑和嫉恨,一时拿不定主意。宠臣审食其见状,忙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叫太子带着文武百官去请刘邦回宫,令刘邦难以推辞。
吕后依计而行。
刘邦正在戚姬宫中与戚姬调情,忽报太子率文武百官朝见。刘邦一猜就知道其中深意,就传太子进来面见。
戚姬问:“太子来这里做什么?”
刘邦说:“一定是吕后的主意,要接朕回到正宫去。”
戚姬无限凄凉,说:“陛下此去,恐怕贱妾再难见面了!”话未说完,泣涕并下……
刘邦说:“你先退下,我自有留下的道理!”
戚姬退下,太子和群臣进来拜见,请刘邦回到正宫养病。
刘邦说:“你们前来见朕,是想朕早日康复,还是加重朕的病情呢?”
众臣异口同声,希望刘邦早日康复!
刘邦说:“既然如此,你们还不退下,让朕静静休息,还在这里干什么?”
审食其说:“皇上回到正宫,同样可以静养,何必一定要留在这里!”
刘邦说:“你们把朕弄来弄去,朕受得了这等折腾?这哪里是爱朕,是想把朕折腾死!”
没有人敢再说什么,只得依旧跪着不起。
正巧这时,樊哙听说太子率群臣去请刘邦回正宫,也赶来劝谏,看见群臣正跪在地上,知道刘邦不愿离开戚姬,忙上前去,重来一场鸿门宴上的表演。
樊哙说:“皇上有病,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无不焦急万分。陛下长居偏宫,有失天下之秩,有悖上天之理;吕后与陛下共过长期患难,到了此时一个人独守深宫,有违人伦之理;太子率百官叩请陛下返回正宫,为天下孝子表率,正是安天下之举。皇上不可违背秩序、天理、人情,独居偏宫!天下是皇上的天下,一世英雄,不可到了此时做出如此之事!”
刘邦沉默一阵,说道:“你们先退下,朕回正宫不就行了吗?”
群臣走后,刘邦叫来戚姬,把刚才的经过说了一遍。其实戚姬在里屋也听得明明白白,刘邦已经尽力,无法控制如此局面。
戚姬双眼流泪,自去准备。
刘邦言不由衷地对戚姬说:“朕一定会详加安排,保证你和赵王平安无事!”
戚姬虽然不敢深信,也只得流泪点头拜谢。
刘邦就这样离开了戚姬,回到了吕后正宫。
刘邦回到正宫,吕后虽然痛恨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废弃太子,但刘邦毕竟是她丈夫,少不得精心料理。偏偏刘邦不买这个账,他的心中气愤得很。
正当刘邦心情很不愉快之时,去调查卢绾谋反的人回来报告,卢绾谋反是真的,希望刘邦出兵征讨。刘邦下诏让樊哙带兵去征讨,立即就要启程。
樊哙走后,刘邦的病情日重一日,吕后也很焦急,忙带着太子进去问候。
刘邦见是吕后,开口骂道:“朕到如此地步,全是你母子所为。朕本来就有病,叫太子率兵征英布,你却死活不肯,以至朕中箭受伤。你们还来探病,明明盼朕早死,还不快给朕滚出去,朕讨厌见到你们……”
太子刘盈叩头流涕而出,吕后怏怏而还。
这一情景正好被一侍臣看到,联想到吕后的骄横,樊哙的凶狠,将来刘邦一死,这帮人必然制造祸端,忙趋步来到刘邦床头,声言有要事上奏。
刘邦说:“待朕伤好了再说。”
侍臣说:“这件事关系赵王生死,情况紧急,皇上虽有病,下臣不敢不奏。”
刘邦听说关系到赵王,就说:“你说吧!”
侍臣向前奏道:“樊哙与吕后已经结党营私,四处都在传说,吕后与他合谋,等到皇上千秋万代之后,领兵进入长安,杀尽戚夫人、赵王等人。皇上不可不提高警惕。”
这一密奏,正好触动了汉高祖刘邦的痛处,他此刻最担心的就是戚姬和赵王刘如意的命运,但是他不想在侍臣面前表现出什么异样来,便挥手叫侍臣退下,然后立即召见陈平,密议其事。
刘邦对陈平说:“樊哙看见朕病重,希望朕快点死。朕决定撤去樊哙军职,但是担心樊哙手握兵权,恐生变故。爱卿替我谋划。”
陈平献计说:“皇上立即撤去樊哙兵权,可保无事。不过樊哙手握重兵,只恐他听说皇上病重,不肯听命!”
刘邦听到樊哙可能拥兵自重,心中更加愤怒,又向陈平问计。
陈平说:“可叫周勃跟我一起去传将令,周勃德高望重,取代樊哙没有什么问题!”
刘邦深信陈平之谋,同时觉得樊哙跟着他一同起事,屡建大功,又是自己连襟,与吕后关系密切,可以说是朋党,如果一旦自己一命归天,樊哙一定会跟随吕后把持朝政。刘邦想到这些,不觉勃然大怒,即召绛侯周勃到床前受诏。刘邦当面密令:陈平为使,去樊哙军中立即解除樊哙军职,就地斩首回报;周勃鼎力协助陈平,将樊哙斩首之后,立即掌握樊哙之军,讨平燕地。
陈平、周勃叩头拜受。
刘邦专令陈平、周勃“驰传”至樊哙军中,可见决心之大,怒气之重。
驾车飞奔叫做“驰”,古人以四马驾车飞传皇家旨意叫做“驰传”。根据汉初律令规定,“驰传”旨意用一尺五寸长的木盒,贴上盖有御使大印的封条,交给使者的时候,又密封3次,并且有具体的时间限制。
陈平、周勃就是接受了这一十分重要的使命。两人在行程之中,反复合计此事,寻找稳妥恰当的办法。
陈平是一个智多星,对周勃说:“樊哙是皇帝故交,功多劳重,出生入死几十年,又是吕后之妹的丈夫,真可以算得上是皇亲贵戚啊!皇上而今因为愤怒便欲斩其首;唯恐怒气消去而后悔,我们怎么交代?并且吕后从旁啜弄,最终岂不归罪我们二人?不如囚禁樊哙,押回长安,任凭皇上自己处置。”
周勃为人老实厚道,忠心耿耿,觉得陈平言之有理,当然依计而行。在专制王朝里,下臣做事,唯君王马首是瞻,陈平可算得其真谛。
陈平车驾到达樊哙大军驻地,令人筑坛,诏令樊哙听旨。樊哙到后立即被抓获,反缚两手,钉入囚车。周勃立即赶到中军大帐,宣读皇上圣旨,代替樊哙为将。
陈平押着囚车,往京师长安行进。刚到中途,惊悉刘邦驾崩消息。陈平料定,朝中必然是吕后主持国政,形势异常险恶;唯一可以庆幸的是,由于自己巧妙周旋,没有按照刘邦旨意立即处死樊哙,可以因此向吕后及其党羽交代。但是,事不宜迟,务必尽快将自己剖白清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平命令大部分随从监押囚车中速行进,而自己仅带两名亲信,策马飞奔长安而去。陈平尚未进入长安城,路遇使者传诏,任命他与灌婴一同屯戍荥阳。陈平受诏之时,心中就拨动了自己的小算盘:樊哙的事情还没有来得急清洗干净,自己如果远离朝廷,难免日后忧谗畏讥!陈平立即飞马返回长安,跌跌撞撞跑进宫中,跪倒高祖灵前,哭诉道:“下臣奉皇上之命去斩樊哙首级,但是下臣未敢开斩功臣,特地押回京师,不想皇上竟然撒手西去……”
吕后得知樊哙未死,立即放下心来,见陈平悲痛欲绝,忠君情义溢于言表,顿生哀怜之意。
吕后劝说:“爱卿节哀,外出休息吧!”
陈平止泣,细奏出使之事,再三请求宿卫京师,守护宫廷。吕后任命陈平为郎中令,并传达旨意令他负责教诲和辅佐刚刚继位的文弱皇帝汉惠帝。
不久,樊哙解至长安,吕后立即赦免,官复原职,威风胜过往日。陈平由于出入汉惠帝左右,消息灵便,时时接近吕后,留心察看政治动向,刻意防范政敌相陷。
这次陈平奉旨斩杀樊哙的差事,是他一生中最为惊险的一次考验。陈平为刘邦出谋智擒樊哙之时,并不知道刘邦要杀死樊哙,翦除吕后党羽。陈平接受旨意之后,考虑到樊哙是皇亲国戚,恐怕将来不便交代,囚而不杀,为自己留下了一条退路。囚禁樊哙之后,途中忽闻重大事变,抢先奔赴长安,也是明智之举。未进长安,被委以外任,的确事出突然。闯宫痛哭,曲折传达樊哙未死之信,巧妙感动吕后,留在朝廷为官,出入帝、后左右……用心良苦,保得一生平安,非智者不能为。
正是由于陈平的这种特殊谋略,使得他在两种势力的斗争中幸存下来,乃至后来一举粉碎了吕氏集团。
再说吕后看到刘邦病重,四处忙着找大夫。
刘邦何以不要良医治病,大概是怨吕后,也或者是自信生死由命,自认为能取得天下全在于天命,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上天的意思。
刘邦讳疾忌医之后,病情日重一日。
刘邦本是豁达大度之人,自知时日不多,诏令萧何、张良、叔孙通、张苍等人进宫安排后事。
刘邦说:“朕已经病入膏肓。众卿随我百战沙场,才有今日江山,大家定要竭力辅助太子,不要叫刘氏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众人见到刘邦形容枯槁,面如死灰,不觉伤情,齐声应诺竭力辅佐太子,安定刘氏天下。
刘邦说:“从今以后,非刘不王;非功不侯。违者,天下共诛讨之!”
众臣退去。
刘邦又下令陈平完成使命,不必复命,速往荥阳,协助灌婴扼守关中要塞!
稍后,刘邦又下诏叫太子进宫,当面嘱咐说:“我已经老了。大汉江山早晚归你。你仁义厚道,完全可以安定天下。赵王母子性命,托付你才能保全。父亲所爱之人,儿子应该敬重,这样才是孝顺,你要切切牢记!”
刘盈叩头领命。
刘邦的病情一日日加重,吕后问刘邦:“皇上百年之后,萧相国要是死了,要让谁来接班?”
刘邦说:“曹参可以。”
吕后说:“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显得憨直,陈平可以协助。陈平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单独担此重任。周勃厚重,文才不足,但是,最终安定刘氏天下的,必是此人,用为太尉!”
吕后还要问下去。
刘邦说:“再以后的事,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便不再答理吕后。
公元前195年夏初,阴历四月甲辰(二十五日),一代开国君王刘邦与世长辞,享年53岁。
刘邦去世,吕后并未发丧。
吕雉害怕文武百官不服新主,欲杀尽这些人,否则天下难以安宁。与她谋划之人叫审食其。此人是吕后家臣,早在最初起义之时,就长期负责照料刘老太公及吕后等人。后来与刘太公和吕后一起被项羽扣为人质,坐了几年牢。回到刘邦手下,专管皇家卫队。所以,他与吕后关系很深。吕后此举如果施行,必然会酿成一场天下大乱!可是这消息走漏了出去,有人告诉了郦商。他是郦食其之弟,很得刘邦和吕后信任。郦商立即去见审食其。
《史记·高祖本纪》载:
郦将军往见审食其,曰:“闻帝已崩,四日不发丧,欲诛诸将。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审食其入言之,乃以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一场惊心动魄的屠杀一下子烟消云散,刘家天下平稳过渡。
太子刘盈即位,为孝惠帝,尊刘邦为高祖皇帝。刘盈即位后,吕后专政。
吕后平生所恨,莫过于戚姬。
吕后下令:将戚姬髡钳为奴,剥去宫装,穿上旧衣,打入永巷内舂米!
刘邦尸骨未寒,戚姬就被拔光头发,项带铁环,成了囚犯,整天舂米。人由贫而富,容易适应;由富而贫,难以适应。戚姬多年锦衣玉食,哪里知道会受如此之罪?
吕后恨戚姬,自然也恨赵王刘如意!
吕后下诏,令赵王入朝。
周昌不许,说:“先帝叫我为赵相,就是要保护赵王。我听说太后深怨戚夫人,召回赵王是为了杀戮。我不敢答应。赵王年少,并且生病,不敢奉旨!”
吕后使者往返多次,周昌只有一个“不”字。
吕后大怒,但想起周昌力保太子之事,不便拿他治罪,想出一条调虎离山之计,下令召赵相周昌入京议事。
周昌不敢抗旨,进京入宫面见吕后。
吕后骂:“你不知我恨戚姬吗?为何不遣赵王?”
周昌说:“我受先帝重托,保护赵王,臣在赵王在;况且,我不忍心看到兄弟残杀,惠帝也是位仁慈之人!我不知太后私怨,只知先帝遗命!”
吕后不便奈何周昌,放他自去。
吕后调走周昌的同时,一道御旨,调赵王刘如意进京。赵国无人敢抗旨,赵王只得奉旨进京。汉惠帝刘盈知道后,立即御驾亲到灞上,与赵王一起进入皇宫,从此同吃同住同行,吕后要杀赵王,可是找不到机会。
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刘盈早晨出去打猎,赵王年幼,不能早起,独在宫中。吕后立即派人将赵王毒死。刘盈打猎半日,心念幼弟,赶回宫中,只见赵王七窍流血而死。刘盈只得痛哭一场,知是吕后所为,不得已将赵王以王礼安葬。
周昌听说此事,痛哭不已,自此郁闷而死。
吕后杀了赵王,更恨戚夫人,命人将戚夫人砍去手脚,挖去双眼,用药薰聋双耳,强服哑药变成哑巴,置于厕所之中,叫人参观,称为“人彘”。
吕后杀了赵王刘如意,吓坏汉惠帝刘盈,她应该收手了吧?不!
她用毒酒毒齐王刘肥,幸好刘盈与刘肥谦让,拿了毒酒,正要喝下,被吕后发现后夺去泼了,刘肥捡回了一条命;刘肥弄明底细后,听从内史的建议,割让城阳郡之地给鲁元公主为汤沐邑,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事以母礼”,刘肥得以脱身回齐。
吕后除铲除刘邦后代之外,还大封吕氏: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通为燕王;同时封了六个吕姓为列侯……
刘邦预测刘濞当上吴王后要反,听之任之!他明知戚夫人难免遭罪,听之任之!他明知吕后要作乱,但他又不加以坚决制止;他声称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他算定吕后要死在陈平之前……这些都实现了!刘邦的神奇,神奇的刘邦;他如此潇洒,是他的大局观在发挥作用。
在刘邦的班底中,负责掌握国家大舵的前后两位宰相萧何和曹参,成功地演出了历史上有名的清静无为,这种做法,不但度过了危机,更为中国历史上最清明的文景之治,最雄伟的汉武帝的武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吕后专政,先后杀掉了很多刘氏大臣。由于萧何个性温和、审慎,加上在关中地区声望甚高,吕后再强悍,于朝廷政事上仍不得不尊重萧何。吕氏一党虽在吕后支持及指使下,全力夺权,但有萧何为相,局面尚能稳定。
可是两年之后,年老的萧何健康状况大不如从前了,忧烦过度使他看来比实际年龄老了很多。
汉惠帝刘盈也深知萧何的重要性,因此在萧何病情恶化后,亲自到相国府请教后事。
刘盈问:“君相百岁以后,有谁可以继任您的职位?”
萧何答:“知臣莫若主啊!”
刘盈问:“曹参如何?”
萧何点头:“陛下得到胜任的人才,臣虽死也无遗憾了!”
其实,曹参接续萧何之职,早在刘邦的遗言中已确定,只要萧何去世时,曹参仍在,便具有合法的继承权,又何必刘盈和萧何再作确定呢?
可见这时候吕后一党的夺权意向已很高,如果不再强化曹参接棒的合法性,也是有可能产生变数的。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现任相国,一起商定的事,吕后也无可奈何。隔月,萧何便去世了,曹参继任。
很多时候,创业君主去世,国家政治将陷入动荡不安。此时,继任的皇帝年少软弱,吕后又残忍专权,汉皇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这段期间最辛苦的便是相国萧何。他一方面要用尽各种方法,阻止吕后过分伤害刘氏政权,避免吕氏势力扩大。一方面又要疏导功臣们对吕后的不满,避免强烈内争,造成皇朝崩溃。
萧何对汉皇朝最大的贡献,应属内政、财政和经济方面,他针对创业时期的财务困难,作了非常有前瞻性的安排。
初入关中时,他抢到秦国文书档案,让他得以正确掌握全国的生产实力及经济状况,在开源和节流的合理规划下,汉王朝初期的财务处理是非常成功的。
萧何本人却不富有,除了英布造反时,为降低自己在关中的声望,曾故意强购民产外,他在理财上是非常保守的。他每购置田产必找穷乡僻壤的劣地,以免伤及农人的生产力;虽然曾经规划兴建豪华宫室,但自己家却窄小简陋,一点也不像相国府。
很多人劝他至少要为子孙准备点像样的家产。
萧何却笑着表示:“我的后世若贤能,必能师法我的俭朴,根本不会在乎家产;后世若不贤,再多的家产也会被人夺走的。”
功劳第一,食邑最多,但萧何终其一生,恭俭勤劳,从未放任享受,轻赋薄税,藏富于民,汉皇朝日后的富强,萧何所培养的廉洁风气贡献最大。
曹参是刘邦班底的一员猛将,沛县起义时,曹参和萧何又同是主角,也是刘邦最早期的班底和亲密伙伴。
曹参和萧何早年感情非常好。
楚汉相争期间,萧何在关中负责人力和粮秣的经营,曹参则在外参与战事。从出陈仓、定关中开始,曹参一直附属于韩信军团,黄河以北的战事,曹参几乎每战必临,并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韩信的军团中,除了直属部队外,还有最主要的两支附属军团——灌婴负责的骑兵部队和曹参负责的步兵部队。
除了因为这两人独立作战能力较强之外,他们还是刘邦用来监督韩信、分散韩信影响力的王牌部队。
骑兵负责冲锋和追击,但真正攻城略地、击溃敌人或占领城池的是曹参的步兵军团。所以在辛苦和危险程度上,曹参更甚于灌婴。
曹参个性勇猛,常在前线指挥,因此据说他全身受创达70余处。在皇朝论功时,曹参功劳仅次于萧何,排名第二。
其实更重要的是,在朝廷大臣和将领眼中,曹参功劳更甚于萧何。在封爵时,曹参不但最早被封,而且食邑万户,高于萧何起初的8000户。张良虽也封为万户,但实际仍在曹参之后。
刘邦判定萧何功劳第一,这件事造成曹参和萧何的心结,从建国后到萧何去世的八年多内,双方似乎没有什么交往,刘邦甚至还刻意将曹参调往东方的齐国为相国。
虽然如此,刘邦晚年的两大军事战役——讨平陈薖和英布的战争中,刘邦还是征召曹参率齐国军队过来驰援。可见刘邦对曹参在军事上的依赖,犹高于身旁的大将周勃、樊哙和灌婴。
据《史记》上记载,曹参的功劳计有攻陷诸侯国两个、郡县多达120余个。俘虏诸侯王两名、宰相3人、将军6人、大莫敖(楚国之上卿)、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治理国家,狱政管理至关重要。
在奉命为齐王刘肥之宰相后(惠帝元年,废诸侯相国法,相国改称宰相)曹参在作风上却有180度大转变。他一反军人的强势作风,改采审慎弱势的黄老之治,一切顺其自然。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改变。
由于刘肥年岁尚轻,曹参便召集齐国之长老和儒生,开会讨论如何让一向复杂又动乱频频的齐国天下安定,让百姓生活能丰衣足食。
各家各派的齐国学者,也提出了各种看法,争辩纷纷,莫衷一是,让曹参深感无法做出适当的决定。
后来他听人推荐,在胶西有位叫盖公的老先生,深懂黄老之术,立刻托人以厚币及重礼前往聘请。
盖公很爽快地应邀见了曹参,他告诉曹参,治道应该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相信人民自己处理的能力,则政治自然会趋于安定。
曹参听了,顿然领悟,于是立刻令人空出正堂给盖公居住,以便能不断向他请教。此后,曹参在齐国的施政,均以黄老治术的原则行之,安定养民、与民休息,不求自己功绩,但求民生安定富足。九年之内,齐国安定繁荣,曹参被公认为管仲及晏子以后的齐国第一贤相。
曹参在这段时期,也学会了透视和洞悉世事的高度智慧。萧何去世的消息传开,曹参立刻要求舍人作西入长安的准备,并着手移交齐国丞相的职务。
众人问其故,曹参沉静地说:“我将入京为皇朝的相国,及早准备,以免仓皇失措。”
果然不久便接到刘盈正式诏令,他即刻赴长安,出任相国。
虽然在晚年,曹参和萧何处得并不好,但临终前,萧何还是认为只有曹参最适合接任相国的位置。有趣的是,曹参接任后,万事无所变更,完全依照萧何时代的规划。不但如此,曹参还非常小心地选择共同执政的官员,野心较大的绝不任用。
他特别从各郡国中,选出有治理地方实际行政经验、拙于文辞且处事待人厚重、个性稳定有耐心的官吏,将其提拔为丞相府官员,以最务实的手法来推动政务。
对于那些追求自我声望、急于表现自己、有雄辩之才和煽动能力的官员,他则常斥责之,并冷冻起来,不给予重用。
曹参日夜饮酒,拒绝处理太多的事情。由于吕后专政,吕氏人马加速夺权,行政和制度变更的要求很多,曹参一律不理,积压的公文件数多得惊人。
很多公卿大夫、将领们见曹参办事效率甚低,便到相国府要求商议公事。曹参便招待他们喝酒,让大家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要有人想说话,曹参便以“再喝,再来干杯”阻止之。直到喝醉了,什么建议也来不及讲,便又回去了。这样的场合,几乎也成了常事。
渐渐地,这种什么事也不办的喝酒之风,大家习以为常,下级官吏逐渐效仿。因此有人密告到相国府,要求尽快整肃这种无效率状态。
于是,曹参便过去看看是否真有此事。到了现场,曹参不但不干涉他们,反而参与喝酒唱歌,一起同乐。
他每天花在处理相国府的公事上时间非常少,并且大多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细小过错,曹参就帮助大家掩饰过去,因此每天几乎都没有什么事情。
刘盈当然也听到曹参荒废政事的报告。
曹参的儿子曹蕸当时为中大夫。
刘盈便召见曹蕸,对他埋怨道:“你的父亲大概欺侮我年少不懂事,所以才会如此的荒唐吧!你回去对他说:‘当今皇上年纪尚小,您为相国,整天喝酒唱歌,无所事事,如此作为怎能成为天下臣民的领导者呢?’但不要说是我讲的,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曹蕸回去后,便找了一个机会,将以上的意思对曹参说了。
想不到曹参当场大怒:“你只要好好侍奉皇上就可以了,怎么如此多嘴?天下事岂是你这种黄口小儿所能懂的!”
曹参还依家法,怒责曹蕸二百下,以示惩戒。这消息自然很快传到刘盈耳中,刘盈大怒,立刻召见曹参。
刘盈当面怒责道:“你为何处罚曹蕸呢?是我要他劝谏你的啊!”曹参当然知道是刘盈指示,他处罚曹蕸,便是做给刘盈看的。
曹参立刻脱下相国冠帽谢罪,道:“我之所以什么事都不做是有原因的!”
“这有什么道理?”
“陛下自认在圣明英武方面,比先皇如何?”
“朕哪敢和先皇相比!”
“那么陛下认为我和萧相国,谁较贤能?”
“老实讲,你不如萧何!”
“是啊,陛下讲得非常对,我们是都不如他们啊!如今高祖皇帝和萧相国为天下所定的法令已经够清楚了,陛下只要垂拱而治,我也只要谨守职位,遵守既定的法令,不就可以了吗?”
刘盈立刻醒悟,便说道:“我知道了,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吧!”
经历了秦朝繁苛严酷的统治后,曹参以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所以能够行得通。史记的年代离当时不远,民间对萧何及曹参的称赞,以之为当代难得的贤相,应属事实。萧何个性保守,一切简约,无何作为,曹参更是成天喝酒,消极无为,行政效率很低,“治大国若烹小鲜”,这的确是萧何规划的最好写照。萧何小心谨慎的规划,让中央和地方间取得均衡,但实际上又由于大诸侯王骨牌效应式造反,使中央不得不直接掌控各郡县。所以当年所谓的“郡国制”,其实只是根据现状需要所建立的一种特别的制度。由于简约,颇适合动乱不安的时代,适应力颇强。不过这套制度实施不久,刘邦及萧何便相继去世,幸好大的异姓诸侯也皆已解决,国家还算安定。
曹参接棒后,最重要的任务是要让这套制度发挥实际效能。既然萧何已有明确规划,并皆已付之执行,曹参只需全力维持这种状态,使制度能让大家习惯即可。
这时候却有另一股力量急速想夺权,以扩充自己的势力,专权的吕后便是这股力量的幕后老板。曹参对此知之甚详,因此,他一律禁绝任何改变,一切依萧何规划,以确保汉皇朝制度不被吕氏一党所破坏。
如果随便依需要而变更萧何的法制,以吕后为主的吕氏一党便有更多的借口更改法律。保持大局稳定,使吕后一党无法兴风作浪,尚不稳定的汉皇朝政权,才能够维持下去。曹参执政三年内,以“喝酒”阻止了吕氏一党的夺权阴谋,在表面和平、内部波涛汹涌的时代,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掌舵者。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陈平、周勃等人尽诛吕氏官员,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恢复了刘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