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1/1)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②出,有大伪。六亲③不和,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道:指究其真实与运作规律而言。②智慧:这里指智巧、聪明,为了争奇斗艳而虚伪不实。③六亲:指父、子、兄(姐)、弟(妹)、夫、妻,泛指家人。④孝慈:孝敬和慈爱。一本作孝子。
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了所谓的仁义。智巧聪明出现之后,才产生了严重的诈伪。家人之间失和,才有了所谓的孝慈。国家政治陷入昏乱,才有了所谓的忠臣。
河上公: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洁己,不知贞。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时,众星失光。
王弼:若六亲自和,国家自治,则孝慈忠臣不知其所在矣。鱼相忘于江湖之道,则相濡之德生也。
朱元璋:大道行焉,六亲和,民无不孝,君天下者,为民而让位,臣忠安用贤臣在位?王者朴实,奇巧何施?所以有无仁义而显仁义,有愚昧者显智慧,有不孝者显孝子。
在本章中,老子将辩证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指出:大道与仁义,智慧与大伪,六亲不和与孝慈,国家昏乱与忠臣,前后两者之间相反相成,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老子认为,执政者失道、失德,才导致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的出现。若大道普行,则家家有孝子,户户有忠信,根本不必强调“仁义”!若民众淳厚朴实,不尚聪明智巧,必不会有伪诈出现!若家庭成员之间本就和睦,自不必宣扬父慈子孝!若国家政治清明,官吏个个清廉,何来忠奸之别!
正因为大道不行于世,人们各行其是,乃至胡作非为,才会出现对于仁义的提倡。智慧计谋发达了,心眼儿越来越多了,虚伪与欺骗才会越来越多。礼崩乐坏,六亲不和,才痛感子孝父慈的可贵,才会人为地去灌输孝慈思想。执政者治国无方,国家乱套了,才需要忠臣出来挽救危亡。老子的这些说法很警醒世人。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段话,颇可作为本章注解。他说:“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须眉浊物只听见‘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节,便只管胡闹起来。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谏之臣,只顾他邀名,猛拼一死,将来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战,他只顾图汗马之功,猛拚一死,将来弃国于何地?”宝玉的意思是,文死于谏了,说明君昏;武死于战了,说明国之不保,君之无助。
其实,民间也有“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的说法。在常人看来,仁义道德、智慧谋略、孝子慈父、忠勇良臣,是国家的宝贝,是社会的栋梁,是价值的核心。老子则认为,人们压根就应理所当然地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享美好生活。
王莽谦恭未篡时
智慧出,有大伪。意思是,智慧出现后,就产生了诈伪。老子认为“智慧”、“孝慈”、“忠臣”的产生,都是消极的,是远离大道的。他以此告诫我们:越是讲得好、调门高,越要警惕假冒、伪劣、争夺、虚夸、言行不一。所以,不要上当,不要被各种假象蒙骗。
白居易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两句诗,向来被认为是“春秋之笔”。其中,“王莽谦恭未篡时”一句,说的是王莽其人,外示恭俭,以博得朝野的好感;内怀贪毒,时时觊觎皇帝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撕下伪装,篡权窃国。
王莽沽名钓誉,大奸似忠,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野心家、阴谋家。早年,他屈身下人,节俭度日。后拜沛郡陈参为师,学习《周礼》,刻苦自励,博闻强记。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提升为光禄大夫。
王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而且地位越高,待人处事越是谦恭有礼。他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分给手下的宾客,家中所剩无几。他还特别注意招揽四方名士,广交将相公卿,朋友如云。这些人四处传播他的美德。后来,他的美名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王莽的哥哥早亡,他便将侄儿王光送到五经博士门下读书。王莽尊师重教,常梳洗沐浴、穿戴整齐后,带上美食、美酒,到学堂慰劳王光的老师。王莽此举,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王莽视侄儿如同己出,在同一天给王光和自己的儿子娶妻完婚,真是不偏不向!那一天,宾客满堂,热闹无比。婚宴刚开始,家人便来报告:太夫人身上疼痛。王莽便离席服侍母亲吃药。整个宴会期间,他起身数次,不厌其烦。大家都觉得,王莽既是慈父又是大孝子。王莽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一个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治国、平天下的高大完美的形象。
后来,王莽当上了大司马,开始辅政。他仍然竭力克制自己的欲望,自己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犒劳下属却出手很大方。他母亲病了,公卿列侯打发夫人来问候,王莽的妻子出来迎接,衣服仅蔽膝。起初大家还以为她是丫环,知道她是王莽的夫人后,都是大吃一惊。
王莽辅政一年多后,汉成帝死,哀帝即位。哀帝的祖母傅氏和母亲丁氏两家的外戚得势。王莽见形势不利,便主动辞职回到封邑。但他仍然不忘捞取政治资本。他的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王莽先是痛责一顿,然后命他自杀抵命。
公元2年,发生日食。周护、来崇等人便借此机会,在皇帝面前歌颂王莽的种种功德。皇上迫于舆论压力,只好下令征召王莽回京。
王莽回京一年多后,太后拜他为大司马,迎立中山王刘纡为帝,是为平帝。平帝当时只有9岁,太后临朝称制,一切皆委政于王莽。王莽大权在握,指斥赵氏加害皇子,傅氏骄侈僭越,于是废掉赵、傅二皇后,逼她们自杀,以清君侧。
他施用铁的手腕,扶植亲信,排除异己,丁、傅两家及董贤的亲属也都被王莽免去官爵,流放蛮荒之地。朝廷中弥漫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恐怖气氛。在排除异己的同时,他还在朝廷中安插了一大批亲信。
王莽貌似正人君子,善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如增加官僚俸禄,优待元老故臣,照顾宗室贵戚。扩充太学,招揽天下通经之士。郡国受灾,献田出钱,救济灾民,自己则节衣缩食,不动荤腥,减轻刑罚,保护妇女。这使得天下人没有不说王莽好的,纷纷为他歌功颂德。
为了得到皇帝的宝座,王莽先是把女儿引进宫,立为皇后。平帝渐长,已懂人事,对王莽专权多有不满。王莽便在酒中下毒,毒死平帝,立两岁的子婴为帝。
公元8年,王莽废掉子婴,自称皇帝,改号为新。之后,他推行改制,搜刮民脂民膏,使阶级矛盾激化,最终被起义军推翻,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智慧谋略,有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智慧,其结果必然是违反自然大道。用尽心机为自身打算,终会发展到损人利己,虚伪狡诈,诡计多端,尔虞我诈。大骗子玩弄小骗子,小骗子糊弄大骗子。骗来骗去,终究是害人又害己。
与同事和睦相处
六亲不和,有孝慈。意思是,家人之间失和,才有了所谓的孝慈。其实,家人之间相亲相爱,本来是天性。若把孝与慈变成了道德规范,就不自然、不真实了,便要作状,便要显示,便要竞赛,便要勉强,便要口是心非,便有万般假冒。
亲人间如此,同事间也是一样。所不同的是,同事之间最容易形成利益关系,如果对一些小事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形成沟壑。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三点:一不可过度表现,二不可争强好胜,三不可生嫉妒之心。否则,将对自己有害无益!
首先,要与同事和睦相处,切不可过度表现。
毕业于名校、能力出众的杨波刚到单位工作时,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还处处帮助同事。一开始,同事们很喜欢他,可后来却个个都疏远他,他百思难解。
直到有一天,他听到同事小冯在背后议论他:“杨波太爱表现了,总想方设法压倒别人。那次,我的电脑出问题,我叫孙姐帮忙看看。杨波却跑过来抢着修起了电脑,还说‘这都搞不好,你太笨了’。虽然电脑修好了,但我心里一点也不舒服,谁叫他来帮忙了!”
听了这话,杨波心里一凉。没想到自己在同事眼里,竟然成了“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看似帮助同事,实则在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功”的人了!
帮助同事要适可而止,而且要掌握好方式。否则,反而容易被人误解成是为了自我表现。结果,好心反而被当成驴肝肺!而对于真正好表现的人来说,更是需要收敛锋芒。要知道,总在招摇过市,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
其次,要与同事和睦相处,切不可争强好胜。
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看法不一致。如果跟同事大争特争,即使最后自己胜了,也已经伤了大家之前的和气。其实,面对问题,应努力寻找共同点,争取求大同存小异。实在不能一致时,不妨冷处理,表明“我不能接受你们的观点,我保留我的意见”,让争论淡化,又不失自己的立场。
再次,要与同事和睦相处,切不可犯嫉妒的毛病。
陈婷在公司中学历最高,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她在工作中很自傲。可有一次部门主管给她分配了一个不算很难的任务,她却没能完成,后来求助于同事李飞才勉强交差。为此,主管表扬李飞说:“虽然李飞学历不高,但操作能力强,大家都应该向她学习……”
这一句表扬,让陈婷心里很不爽。在以后的工作中,她总想挑李飞的刺。可李飞总是很坦诚地对她,从不生气。时间久了,陈婷便给同事们留下了嫉妒心强的坏印象,以致在后来的主管选拔中败给了李飞。
许多人平时一团和气,然而一遇利益之争,就或在背后互相诋毁,或嫉妒心发作,说风凉话。这样既不光明正大,又于己于人都不利,因此对待功利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同事不是冤家!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忍让,多从自身找原因,换位为他人多想想,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要放下面子,主动打破僵局,以诚心感动对方。
总之,伤害是把双刃剑。伤害同事越多,自己所受到的伤害就越大。最终只能使自己与同事越走越远,自然也不利于开展工作!所以,何不微笑地面对生活,友善地对待同事呢?
治病于未病之时
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国家混乱了,才有忠臣出来匡世救国。这对一个管理者的启示就是,不要等到事情出了,才想方设法去挽救,而应防患于未然。
古书上记载,扁鹊三兄弟都精于医术,扁鹊认为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自己最差。他是这样说的:“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名气只及于乡里;而自己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群众以为自己的医术最高明,名气因此响誉天下。”
古人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扁鹊三兄弟行医的故事告诉管理者,“治病”要于“未病”之先,要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
管理者要做“良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预见性,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当发现管理上存在问题时,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与人为善,早打招呼,改了就好;而对已经出了的问题,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以快速解决。
俗话说,争先忧者不忧,患预防者不患。管理者要想“治病”于“未病”之先,就要先转变管理观念。如果管理者只喜欢和重视“治病”的英雄,而不重视“防病”者的功劳和作用,那么“病”就有可能越来越多,会有许多“治病”的英雄出现,于是企业也就陷入天天“治病”的状态。
管理者要想避免“治病”的急乱状态,就不应忽视那些默默无闻的“防病”者,而应给他们记头功。不要总鼓励和奖励那些善于“治病”的人,更应对那些善于“防病”的人予以鼓励和重奖。
不过,“治病”者的成绩容易考量,“防病”者的功劳却往往是隐性的。如何考量“防病”者的工作成绩,就成了一个难题。
如何考核这些不易量化的幕后的“防病”者的工作呢?不仅要听他们讲,而且还要看他们怎么做,更要“看”他们的工作实效。听要兼听,多方位听;看要能够洞穿假象。
如果管理者安排了一项工作,员工能极其出色地完成。而且在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打扰管理者,没有兴师动众,花费很少却完成得很快,也没有产生任何负面或不利长期发展的影响。最可贵的是,他能经常性地这样完成工作。这样的员工,就是一个善于“防病”的人。
不要担心“防病”者见“病”不报。虽然有些员工会隐瞒真相,把“病情”掩盖起来粉饰太平。不过,纸是包不住火的,他隐瞒了一件事情,很快就会有一些与此不协调的信息反馈回来。无论他隐瞒得多么巧妙,都掩盖不了信息的传递。所以,管理者不必担心员工隐瞒“病情”,因为他根本无法隐瞒。
事实上,“扁鹊们”所做的工作是事后控制工作,是显性的工作,容易出成绩,考核起来也较为简单。而“扁鹊的大哥们”所做的工作是事前的控制工作,是幕后工作,是难以量化、不宜表现出来的,考核起来也更麻烦。
不过,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首先应重视“扁鹊的大哥们”所做的工作;其次应掌握如何考核他们所做的工作,明白他们所做工作的好坏标准;再次,应重奖那些做好“防病”工作的“大哥”。因为,正是他们默默无闻地在“防病”,才保证了管理上少“发病”,少手忙脚乱地“治病”。这些“防病于未病”者是真正的幕后英雄,给他们记头功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