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1/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②。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③,不为④而成。
牖(yǒu):窗户。②天道: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③明:明白,明察秋毫。④不为:不妄为,不刻意去做。
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懂得自然的规律。出门走得越远,领悟的道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业。
河上公:圣人不出户以知天下者,以己身知人身,以己家知人家,所以见天下也。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净,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吉凶利害,皆由于己。
王弼: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见,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
朱元璋:不为而成者,谓道虑备,恩及万物,即至不见其物,能知其名,所以哲。所以能成者,恩既施而物自化也。《书》不云乎: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圣人之心,其为道也,异乎?
这一章主要讲认识论。老子认为,单纯凭借经验认识事物,是难以深入事物的内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全体的,而且还会扰乱人的心灵。想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炼。这样才能领悟“天道”,知晓天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老子看来,世上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掌握了这种规律,便可洞察事物的真情实况。人的心灵的深处是通透的,好像一面镜子,这种本明的智慧,上面蒙着一层如灰尘般的欲念。人们需要反求诸己,积极提高自身修养功夫,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之智、虚静之心观照外物,了解外物及其运行规律。
老子是极富智慧的人,是天才的哲学家。在这里,他只是想强调理性认识、间接知识的重要;只是想说明并不是非要亲身实践才能认识事物。那种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带有神秘色彩,认为人是生来就有知识、通天道的观念,实属望文生义,是极为肤浅、片面的。
茫茫人海,到处都是上下求索的人,可是有很多人忙碌了一辈子,一无所获。而有些人,足不出户,收获却多。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那些瞎忙的人不懂“道”,抓不住问题的根本。
对于懂“道”之人来说,他们的最可贵之处在于能顺其自然,触类旁通,以近知远,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其实“道”不远人,人远“道”,“道”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粥一饭无不是“道”的存在,无不是“道”的载体,可是平常人往往日用而不知,故总是觉得“道”遥不可及、高不可攀。
其实,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体悟,就能发现你正与“道”同在。身居斗室之中,不用打开天窗,就能感知天“道”所在,就能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人们常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并非是凭空瞎说,是有根据的,因为他们悟了“道”,把握了规律,善于举一反三。
一个不懂“道”的人好比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到处碰壁,瞎忙了半辈子,最终却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关键的原因在于他们远离了“道”,所以“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那些高明的圣人之所以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是因为他们从来不逆“道”而行,他们与“道”同在,与“道”翱翔,一直在用“道”的法眼关注一切,所以这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他们那双慧眼。
你自己就是灵山塔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意思是,一个人往外走得越远,知道的道理就越少。佛家有句话与之类似:“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这两句话异曲同工,都是说:真正的智慧应该反求诸己,即向内求,而不应苦苦向外索求。
对于身处职场的人士来说,“向内求”即是多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在迈入职场前,杨莹就读于某大学的广告系。那时候,为了拿到奖学金,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而且她从小性格内向,话语不多,从来没想过锻炼自己当众讲话的胆量……
大学毕业后,杨莹进入北京一家广告公司上班。在公司里,她凭借自己与众不同的创意和优美的文笔,渐渐地获得了上司的赏识和器重。不过,上司也曾多次指出她性格中的缺陷——太内向,不敢当众说话。为此,杨莹专门报了一个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培训班,钱花了不少,但是收效甚微。好在她主要是写文案,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倒也不是那么重要。
不过,有一次,为了给她一个在客户和公司高层面前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上司安排她在一个即将举行的提案会上陈述提案,向客户们讲述广告策划的主要构思和执行方案。
这一下,真让杨莹着了慌。不过,她知道这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于是,她早早就把陈述稿写好,并练习了很多遍。陈述这天,她又早早起来把稿子背了N遍,然后才信心百倍地出门。但是,一到会场,见到台下坐着那么多人,大多是客户公司的高层领导,而且还有外国人,她就双腿发软。不过,她也清楚,事到如今,临阵脱逃是不行了,只得豁出去,颤栗着双腿用紧张的声音进行陈述。短短的10分钟对杨莹来说简直比一天还要漫长。陈述终于结束了,她已经紧张得汗流浃背。
不过,由于她准备充分,陈述还是比较成功的,客户对广告案感到非常满意,并追付了一部分订金。杨莹觉得,这次陈述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却已经迈出了战胜性格弱点的实质性的一步……
现在,社会上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可真正有实际价值的又有几个?老子告诉我们:自胜者强。要克服自身的职业弱点,有效地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含金量”,最关键的不是你花了多少钱,参加了多少个培训班,而是你能不能在实践中迎难而上,战胜它们。向外求,往往是既丢了芝麻,又捡不到西瓜。
大部分初入职场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士,都做着层次较低的工作。努力充实自己来弥补非科班的不足,是这类职场人士的上上之策。
张强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伙子,他为了减轻家人的生活负担,主动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只身到城市打工。凭借着俊朗的外表,他在一个大型连锁超市谋到一个收银员的职位。他头脑聪明,工作认真,不久便熟悉了超市的基本业务流程。
有一天,张强忽然想到,既然自己已经对超市的业务十分了解,何不学点市场营销知识呢,说不定以后自己也能开一家超市呢!
这个想法令他十分兴奋,很快便为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用半年的时间学习市场营销学。于是,张强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买来了几本市场营销的书,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进行学习。但是,对文化水平有限的张强来说,要看懂这些书是相当吃力的。不过,半年下来,他还是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完成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超市的经理知道这件事后,有意提拔张强,便把他调入了公司的市场部。进入市场部后,张强发现,市场部的其他人都是科班出身,而且都有着丰富的营销经验。他再一次感到了压力,于是,他主动要求将公司过去的成功案例档案找出来学习,并且跟着其他同事做调查、做表格,很快就熟悉了市场部的工作。
与此同时,张强还一边学习广告知识,一边从工作中汲取经验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锻炼,他几乎完全掌握了超市在广告和营销方面的业务。恰好这时超市成立了广告创意部,他便被任命为部门经理。后来,连一些广告学毕业的科班生都成了他的下属。
张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我学习,完全可以弥补非科班出身的不足。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在职场上同样适用,尤其是对非科班出身的职场人士而言,读书更是一种帮助他们掌握专业的知识、走出职业困境的好方法。
靠天道致富的范蠡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意思是说,圣人不必亲身经历就能推知事理,不必亲眼看见就能明察秋毫。听起来很玄乎,能不能实现呢?我们说,是可以实现的!靠什么实现呢?靠的是“天道”,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将这个原理用在商业经营上,即为:经商要认识市场规律,洞察市场走势,按规律经营。历史上被誉为“商圣”的范蠡就是一个明见“天道”,善用“天道”致富的人。
范蠡,字少伯,楚国人。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后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成为一代名臣。他在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均有建树,更是中国商人的鼻祖。
范蠡深谙商品贵贱之道,提出“论其有余和不足,则知贵贱”。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商品价格是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的。另外,他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提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即商品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
这些都是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对此,范蠡提出要“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即在物价便宜时,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像抛弃粪土那样尽量抛售。另外,他还能见端知末,未雨绸缪,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船”,即在水灾时,要准备车辆待旱;在旱灾时,要准备舟船待涝。
那么范蠡是如何判断商品价格是涨是落的呢?他靠的是知“天时”,也就是气候规律,以及四季交替运行的规律。
范蠡生活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上最大宗的商品,也是他经营的最主要商品。当时的农业生产落后,受气候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靠天吃饭的。气候、季节不同,粮食产量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
根据四时更替的规律,范蠡“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即据季节变化的需要,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提早加以储备。
根据当时“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年一大饥”的气候规律,范蠡采取了丰年收进粮食、灾年售出粮食的策略。由于丰年和灾年大致是轮换交错的,粮食不会年年丰收,丰年收进的粮食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粮食也不会年年欠收,灾年粮价上涨时,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如此一来,他不但自己致富,也平抑了物价,避免丰年谷贱伤农,灾年民不聊生,为后来历朝历代解决饥荒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
老子说“不为而成”,即不必刻意去做就能成就功业。这在范蠡身上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在山东一带,范蠡经商的传说很多,最著名就是范蠡贩马的故事。
范蠡在吴越地区生活了数十年,知道那里好马很少,而北方的好马却多得很。于是,他就想从北方贩马到吴越地区,这的确是一个能赚大钱的好生意。但是,从北方到吴越地区,何止千里,运送马匹极为不易,不仅运输成本很高,路上还有相当多的盗匪,可谓风险极大。
不过,范蠡并未就此放弃。经多方打听,他得知齐国有个名叫姜子盾的大商人,势力很大,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地区,与沿途的盗匪颇有来往,其货队通行无阻。于是,范蠡就写了一张告示,张贴在姜子盾所在的城邑的正门上。告示上说:本人刚组建起一只马队,开业酬宾,可免费帮人往吴越地区运送货物。很快,姜子盾就主动找到范蠡,请他帮忙运麻布。范蠡很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以高价卖出,范蠡大赚了一笔。
范蠡不愧为一代商业奇才,他想往吴越运马,却只贴了一张似乎与此无关的告示,就把本来很难办的事办成了,可以说是“不为而成”,也可以说是“曲则全”!
据史书记载,在范蠡从商的二十余年中,他曾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也是一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可谓既富且仁。
范蠡的经商理念,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把握市场规律,把目光放长远,积极研究市场行情,及时捕捉市场机遇,必然会财源滚滚。
巧妙利用间接经验
老子说,圣人不行而知。难道“圣人”真的天生就无所不知?不是的!老子的意思是,“圣人”不必每件事都去亲自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言外之意,“圣人”可以触类旁通,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或成果。
将这个观点用在企业管理上,就是说,企业要善于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间接经验来发展自己。模仿就是其中很有效的一种,它可以大大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进程。先通过模仿积累足够的经验,再进行自主创新,能大大提高成功率。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制造技术向来都被各国视为核心机密。不管是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还是后起之秀的韩国,汽车产业刚起步的时候都是一穷二白。它们是如何飞速赶超传统汽车强国的呢?通过反求工程!即买回竞争对手的产品,加以拆解、分析、重构,从而实现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过程。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日本汽车厂始终在广泛地借鉴着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元素,并进行“日本化”的改进。反求工程,使日本人和韩国人消化吸收并掌握了比较核心的汽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日韩汽车的王国,催生出丰田、现代等世界名牌。同样,虽然中国自主品牌发展时间不长,但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进步。
早年,中国也曾开发出“东风”、“井冈山”,也生产过“红旗”、“上海”,但和国际汽车工业相比,简直是相差千里。为了尽快赶上国际水平,中国的汽车工业采取了引进合资,把别人的高水平产品直接拿过来生产的办法。但由于工业基础差,连照猫画虎也难做到,仅桑塔纳的“国产化”就整整搞了10年。为了保证合资生产的桑塔纳达到德国水平,配套零部件企业“没有一条生产线不需要改造,没有一项技术不需要引进”。无独有偶,上海大众达到10万辆能力也花了近10年时间。虽然困难重重,进展缓慢,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借鉴外国的经验,确实提高了中国的汽车生产水平。
不过,纯粹的模仿很难超越原版。例如,1988年款雷克萨斯模仿奔驰,但真正让它确立起豪华车地位的,却是它摆脱奔驰影响后的独特设计。又如,吉利豪情的前脸再像奔驰,人们也不会就把它当奔驰来看。再如,来宝SRV和本田CRV,虽然外形很像,但在细节、做工,甚至视觉协调性上,都差别很大。
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一步敞开了国门,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挑战,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中国汽车正由造车工厂转变为设计中心,从单纯模仿转变为自主创新。目前全球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中国建立了700多个研发机构,而中国在汽车领域的研发和技术中心已经突破100家。烙有中国印记、带有中国元素的汽车正越来越多地驶入人们的生活。
在真正的“奇瑞制造”身上,再也找不出其他名车的影子;而双环从来宝SRV的“超级变变变”到“汲众家之所长”的CEO,进步十分明显;比亚迪在酷似花冠的F3之后,F6更加成熟。这就是巧妙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走好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企业发展之路的奥妙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