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其鬼不神(1/1)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②天下,其鬼不神③。非④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⑤,故德交归焉⑥。
小鲜:小鱼。本句喻意为政之要重在安静无扰。②莅:临,治理。③神:显灵。④非:不唯,不仅。⑤两不相伤:神和圣人都不干扰人。⑥德交归焉:自然的禀赋全都得以回归。交,双双、先后、全都之意。
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用大道来领导天下,那些鬼怪就不能显灵了。不仅鬼怪都不显灵,神也不能干扰人了。不仅神不会干扰人,圣人也不会干扰人。神和圣人都不干扰人,因此自然的禀赋就都回到人民身上了。
河上公: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以道德居位,治天下,则鬼不敢见其精神以犯人也。其鬼非无精神也,邪不入正,不能伤自然之人。
王弼:道洽则神不伤人,神不伤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圣人亦不伤人,圣人不伤人则不知圣人之为圣也。夫恃威网以使物者,治之衰也。使不知神圣之为神圣,道之极也。
朱元璋:善治天下者,务不奢侈,以废民财,而劳其力焉。若奢侈者,必宫室台榭诸等徭役并兴擅动,生民农业废,而乏用国危,故设以烹小鲜之喻,为王者驭天下之式。
本章主要讲治国的道理。其中,“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大大有名,传颂甚广。这句话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煎鱼喻治国。“烹小鲜”就是煎小鱼,小鱼很鲜嫩,用刀乱切或在锅里频频搅动,肉就碎了。这提醒执政者,治理国家也要像煎小鱼那样,切莫常常折腾。
此外,这一章还讲到了鬼神,但这并不是说老子是有神论者。其实,老子并不相信鬼神。这里是说,鬼神都不伤害人,治理国家的执政者,就更不能够伤害、烦扰人民了。
这段话流传极广,几千年来都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家们。这段话从治国为政的角度来说,从“无为而治”的道理里面,提出无神论倾向的见解。无为而治的思想,是老子无为的主张在政治上的运用。老子很看重“无为”,提出“为无为”,提出“无为而无不为”,反复说明这个道理,多方运用这个道理,这是它的“道法自然”的见解的发挥。它把这个道理运用在治国为政一方面,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就不需要再用宗教来辅助政治而谋之于鬼,于是鬼神无灵了。鬼神不再有任何作为,是为政的人“无为”的结果,符合于“道法自然”的无为的规律。
确实是这样,这段话还指出了为政的关键所在,即安静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要保证国家的稳定,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认真严肃,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左右国家政治。老子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如果以个人的主观愿望去改变社会,朝令夕改、朝三暮四、忽左忽右,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国家就会动荡不安。相反,如果国家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就会收到富国强兵之效。如此,则一切外在的力量,都不至于导致祸难的发生。
乘坐飞机的“神人”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这是老子在本章阐述的一个重要的唯物主义观点。“道”是万事万物本身固有的内在本质规律,“以道莅天下”用现代的语言来描述,就是按照“科学规律”行事。
那么,在“道”没有“莅天下”的时候呢?也就是说,在大量的自然现象还没有被揭示出来,科学知识还没有武装人们头脑的时候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为了赢得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优势,于1943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上住着一些土著人,他们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外来的现代文明。他们困守在这世界的一隅,只有蓝天、海鸥和无尽的波涛与之为伴,一直生活得比较艰苦。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岛以后,一下子带来了很多发达的科学技术。轰隆隆飞行的飞机降落在新修的简易机场上,运来了大量的物资。尤使土著人感兴趣的是,飞机运来了各种食物。在他们眼里,那些穿着稀奇古怪服装的海军陆战队成员,每天几乎不用干活就能吃上好的食品。他们觉得,所有的奥妙都来自那些飞机,飞机可以自动生产出各种食物,就像神话中的“聚宝盆”,好东西一个劲儿地往外搬,就是搬不完。
不过,没过多久,美军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放弃了这个小岛。土著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那些“神人”坐着飞机,消失在茫茫的碧海蓝天之间。这个小岛很快被现代文明遗忘了,再没有人去注意它的存在。然而,小岛上的土著居民却永远忘不了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冲击。
几十年后,一支考察队终于登上了这个小岛。眼前的情景却使他们大吃一惊,这些岛上的居民竟然凭着记忆力,用草木扎成了一个飞机模型,还在这个飞机模型前修了一条如同飞机跑道一样的路。不仅这样,他们还每年在飞机模型旁举行隆重的宗教祭祀活动,眼巴巴地盼着那些驾着飞机的“神”能再一次光临小岛。
很明显,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成了小岛居民心目中的“神”,飞机则被看成了“神器”。那些年老的土著人,每当祭祀时,就会向年轻的一辈讲述这样一个“神话”:很久以前,有一些神人,骑着飞龙,光临了咱们这个小岛……
人们在不断探索事物的奥秘,科学知识也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接近其本质。之所以能够产生一些鬼神邪说,就是因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得不到科学的解释。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自然现象的面纱不断被揭开,鬼神邪说就越来越站不住脚了。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如此精辟的唯物主义观点,实在不愧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把“道”置于心中
圣人用大道去治理天下,使每一个人都把大道的德性置于自己的心灵之中,那么各种自私、邪恶、不正当、非法的意念就不会再在人们的心灵中产生。道德在人们的心灵中存在,使那些不正当的东西根本没有容身之地,因此它们再也不能败坏人们的心灵并诱使人们堕落了。
一句话,境由心生。一个人的心,决定了其作为。他的心若被道德占据着,自然就会依照道德去行事;反之,他的心中如果充满了自私、邪恶的念头,自然就会干出一些悖德之事。我国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把道德置于自己心灵之中的典范。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开业不久,就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这个人名叫罗尚德,是驻杭州绿营兵的千总,他存入阜康一万两银子,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
原来罗尚德以前非常喜欢赌钱。他与未婚妻定下婚约却一直不提结婚的事,反而因好赌输掉了岳父家一万多两银子,最后岳父家提出只要他同意退婚,宁可不要他还那一万多两银子了。这个提议对于处在山穷水尽境地的罗尚德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可是这也深深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不仅同意退婚,并发誓做牛做马也要还上这笔银子。
罗尚德后来投军,辛辛苦苦十多年熬到六品武官的位置,又省吃俭用,积蓄了这一万两银子。前几天接到命令,要到江苏与太平军打仗,因为没有亲眷相托,因而存入阜康钱庄。他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因为他既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也因自己去打仗生死难料,存折带在身上是个麻烦。
得知这一情况后,胡雪岩当即决定:虽然对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以三年定期的利息照算;虽然对方不要字据,也仍立字据交由钱庄档手(相当于现在的总经理)刘庆生代管。
罗尚德后来在战场上阵亡了。临死之前,他委托两位老乡将自己在阜康的存款提出,转给老家的亲戚。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转移手续,原以为会遇到一些刁难或麻烦,甚至阜康会赖账。他们却没想到,一经证人证实他们确是罗尚德的同乡,没费半点周折,就从阜康钱庄连本带利把钱提了出来。
其实,罗尚德手上没有任何字据,帮他来办理这笔款的人,也同他没有很大关系,倘若否认这笔存款,当然无可厚非,在商场上也并不是没有前例。但胡雪岩却不肯这样做,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出胡雪岩仗义而守信的人品。
两个帮罗尚德办理取兑的同乡回到军营,讲了他们的经历,遂使这件事情流传开来,使阜康和胡雪岩的声誉一下子在军营里传开了。许多官兵把自己的积蓄甘愿长期无息地存在阜康钱庄,从而引来了大批的存进。
胡雪岩将道德置于自己的心灵之中,所以,他能取信于人、生意兴隆。但纵观我们周围,表面上有道德、内心却奸诈无比者甚多,这样的人去做事,哪怕像那“烹小鲜”的小事也不会成功,甚至会有大的损失。
一个人只有将道德置于自己的心中,他的心中才不会有自私、邪恶、不正当的意念。倘若一个人只是表面上装作有道德的模样,即使他装得很逼真,也终有露馅的那一天,终会被他心中的无德所害。
治大国就像煎小鱼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见微知著,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另一方面,就是要像煎小鱼那样,不要用筷子去翻动,一翻就烂了,吃起来就不好吃了。
治国不是小事,执政者肩负着天下的重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举一动都要非常小心谨慎,切勿盲动。一项措施的制定,一项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再三,看它是否符合国情,会不会扰民,能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而治理一个大的国家,更要谨慎。
事实上,最早提出“治国如做菜”的人并非老子,而是中国古代的大政治家伊尹。伊尹辅佐商汤取得天下以后,又辅弼商朝四代帝王,成为五朝贤相。他出身厨师,因其深通先“烹菜”后“烹国”的治道,被人们称为“烹调之圣”。
据说,伊尹本是个孤儿,后被一位烧菜师傅收养。他从小苦学烹饪技术,技艺卓尔不凡。他认为,一个厨师只有精通烹饪之“道”,才能烹制出好的菜肴来,才能做到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头、酸而不强烈、咸而不苦涩、辣而不刺激、清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后来,商朝执政者汤召他进宫,要他列举天下的美味佳肴,并想跟他学习烹饪之道。伊尹从烹饪技术、用火之法、五味调和说起,并从“肉之美者”、“鱼之美者”、“菜之美者”、“饭之美者”、“水之美者”、“果之美者”娓娓道来,列举了天下美味。最后,伊尹说:“天子不可强为,必先知道。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故审近所以至远也,成己所以成人也。圣人之道要矣,岂越越多业哉!”
伊尹由烹饪术引申而言“君人南面之术”,颇有“治大国若烹小鲜”之意。商汤后来以伊尹为相,开创一代盛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
“治大国若烹小鲜”曾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过。里根对它的理解是,治理国家就像煎一条小鱼一样,一定要谨慎小心,切忌大肆炒作,政纲也不要频繁更迭。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在煎鱼的时候,如果翻得太勤,鱼就容易碎;而一动也不动,则难免把鱼煎糊。因此,只有将调料、火候掌握得适度,不急切,不躁动,这样煎出的鱼,才会色香味美;如果火候不对、调味不对,加之心烦气燥,下锅后急于翻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煎出的鱼“一团糟”,色、香、味什么都没有了,肉也碎了。
同理,要保证一个社会平安、繁荣,治理者必须小心谨慎、清净无为、不扰害百姓,否则灾祸就要降临。所以,有“道”的君国,总是清虚自守、无为而治,更不会好大喜功。
如果执政者秉持主观意愿,随心所欲地治理国家,朝令夕改,忽东忽西,百姓就会无所适从,接着就会人心大乱、社会大乱。相反,如果执政者制定的政策法令能够一如既往得到坚定不移、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就能国富民强,外敌也会忌惮三分,就能无不为、无不治。
所以,执政者治理国家,企业家管理企业,道理跟煎小鱼一样,切不可常常翻弄。因为,一个国家几亿人,一个企业几十人至上万人,如果制度反复无常,被管理者就会无所适从,最终将使人思想混乱、步调不一。如果制度稳定,大家就会心境平和,专心工作,出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