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商之乱(1/1)
中丁迁都的动机
中商时代始于中丁迁隞,终于盘庚迁殷之前,相当于考古学上的二里岗上层一期与洹(huán)北花园庄早期之间。隞在今河南郑州荥阳北的敖山。
在郑州商城遗址西北15千米处,有一个小双桥遗址,就是中丁所迁的隞。小双桥遗址东北为古荥泽,北面8千米是邙山和黄河,地理位置与史传文献的记载大致相吻合。
小双桥遗址平面呈纵向长方形,面积约144万平方米。遗址东北为宫殿区和宗庙祭祀区,发现有城墙基槽、高台夯土基址、祭坑、壕沟及青铜冶铸遗迹。
高台夯土基址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台顶高度超过12米,台基顶部有厚达0.8米的红烧土堆积。倒塌的墙体形成烧土中的夯土块和木骨泥墙的墙皮,但未见建筑材料的痕迹。
这是因为夏商早期宫殿的屋顶上覆盖的都是柴草。虽说没有后世的红墙碧瓦,看起来有点寒碜,却也是一个王朝尊严的象征。
小双桥遗址内发现的祭祀坑有两种,分别是人祭坑和牲祭坑。其中一个人祭坑埋有4人,保存较好的两具人骨均为14岁至20岁之间的女性,另有两个丛葬坑,坑中所埋将近60人。牲祭坑出土的主要是牛、狗、鸡、猪、鹤等动物遗骨,以及陶瓷残片、骨器、铜器、孔雀石块等。埋于夯土基址之下的人祭坑,应该是奠基坑,而在夯土基址旁侧的丛葬坑,则是庙祭先祖的人牲。
祭祀坑最重大的发现就是陶缸残片上居然有朱书文字,主要出现在缸类器物的口沿外表、内壁和内腹。年代约为公元前1435年至公元前1412年,相当于二里岗上层二期(白家庄期)。白家庄期就是中丁迁隞时期的文化遗存。朱书文字大致有三类,象形文字或徽记、数目字、其他类,结构与甲骨文或金文相似。属于典型的书写文字,也就是以朱砂做颜料、用毛笔书写在陶器表面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与甲骨文、金文属于同一体系的古代文字,但年代明显早于二者,是早期文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中丁为什么要把都城从郑亳迁到西北的隞去?
传统的说法是因为亳经常闹水患,不得不迁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但是隞与郑亳相距不到20千米,更加靠近黄河,小双桥遗址附近都是和缓的冲积平原,更容易受到水患的侵害。因而从躲避水害的角度来看,似乎过于勉强。
中丁迁都的动机,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躲避小甲和雍己两大家族势力的威胁,不得不另起炉灶。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留下了一句令后人十分惋惜的话:“《中丁》书阙不具。”这是说,司马迁知道有一本专门记载中丁的史书,但早已遗失,再也看不到了。这本《中丁》的缺失,造成了司马迁对祖乙、河亶甲、中丁三者之间关系的认知混乱。司马迁说,祖乙是河亶甲的儿子,但是根据卜辞中的记载,祖乙实际上是中丁的儿子。
中丁征伐蓝夷始末
但是,中丁时期的史事也并非一片空白。《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中丁即位,征于蓝夷。”《古本竹书纪年》在司马迁之后四百多年发现,所以当时他看不到。
征伐蓝夷,是中丁迁都之后最重大的事件。
蓝夷,是东夷族的一个部落,也就是春秋时代的滥夷,在今山东滕州东南。
东夷曾经是成汤的盟友,在伐桀灭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盟友。夏朝灭亡之后,殷商与东夷失去共同的敌人,商夷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为了争夺地盘与利益,商夷联盟反目为仇,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
太甲之后,商王废立无度,或父传子,或兄及弟,纷争不止,导致殷商王朝出现内乱,商王威严扫地,“中原共主”地位摇摇欲坠,于是诸侯起来造反了。蓝夷见有机可乘,开始觊觎中原,此后或服或叛,持续了三个多世纪。
中丁为了巩固自身统治,重拾号召力,所以迁都于隞之后,就出兵征伐叛逆的蓝夷,以儆效尤,震慑其他的东方部落。
中丁征蓝夷,在考古文化上也得到了佐证。郑州小双桥遗址发现了数量较多的方孔石器,总数近40件。这些方孔石器与山东海岱地区的岳石文化或东夷文化极其类似,呈梯形,中间厚,边缘薄,中央偏上有一长方形孔,方孔双面皆对应钻琢而成。
在岳石文化区,方孔石器是典型的石制农具,用来翻田耕作或切割,仅在泰沂山系一带出现。在邻近的周边地区,甚至在豫东鲁西菏泽、杞县等地的岳石文化区,都难觅其踪影。然而,却在相隔千里之遥的郑州小双桥遗址中大量现身,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文化交流现象。我们猜测应该与战争有关,是商王中丁征蓝夷时带回来的战利品。
除了方孔石器,小双桥遗址还发现了一些具备岳石文化内涵的陶器,诸如陶罐、陶盆。在年代更早的郑州商城也发现了一些类似的岳石文化陶器。对这两地的岳石文化器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地所出的陶器虽然在化学成分上基本相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细微差别,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具体来讲,郑州商城的岳石风格器物直接源自其母体岳石文化,而小双城遗址所出的陶器仅仅在形制特征上与岳石文化偏晚的器物相类似。差异的原因应该是这样的:郑州商城的岳石文化器物可能是东夷族迁徙过来时制作的,因为那时候正处在商、夷两族的蜜月期,有不少东夷族迁居中原,与华夏族生活在一起;而小双桥遗址出现岳石文化器物,是商王中丁征讨蓝夷之后,东夷俘虏向当地居民传播制陶技艺的结果。
在郑州商城相当于二里岗上层二期或白家庄期的一条壕沟中,埋藏着百余个头骨,经判断属于青壮年。这些头骨有可能就是中丁时期的东夷俘虏。
中丁东征蓝夷的影响
中丁东征蓝夷,是殷商王朝建立之后的第一次开疆拓土,促使商族势力不断进入东夷族的核心区域——山东海岱地区。在海岱地区发现的最早商文化遗存是济南大辛庄遗址,年代可追溯至二里岗上层一期。在二里岗上层二期,大辛庄遗址达到全盛阶段,开始成为东方地区的商文化中心。而这时候,正是史传文献中所记载的中丁征蓝夷时期。
大辛庄遗址坐落在泰沂山北缘,位于今山东济南市东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原地区通往海岱地区的陆路和水路咽喉要道。中丁颇具战略眼光,只要占据了大辛庄,北上可进取今冀北、燕山一带的戎狄,南下可打击蓝夷,沟通江淮地区的淮夷。
大辛庄遗址最早的遗存中,有一个大型窖穴,直径超过5米,深3米,穴底铺设木板,中间有柱洞,说明上有顶棚,上下有台阶。在废弃物中发现有金箔、原始青瓷、卜骨等遗物,说明这个窖穴极有可能是东征商军的储物之所。
大辛庄遗址甲骨卜辞
自中丁征蓝夷之后,商族持续涌入岳石文化区,对当地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大辛庄遗址陆续挖掘出钺、戈等青铜兵器,说明这里是殷商王朝经营东方地区的军事重镇。
中丁在位九年,他迁都于隞,征伐蓝夷,大大开拓了殷商王朝的版图,所以受到殷商后人的崇敬。在卜辞中,中丁被称作中丁宗。因为殷商先公中有“五丁”,即报丁、大丁、中丁、祖丁、武丁,中丁排第三,所以有时中丁也被尊称为三祖丁。
中丁有配偶妣己、妣癸。妣癸生子滕,又名胜,他就是后来的商王祖乙。但是中丁死后,弟弟外壬、河亶甲先后夺取了王位。祖乙胜这个太子成了“失落的一代”。
外壬,中丁的弟弟,名字叫发。壬是日干名,也就是出生日期的天干是壬。日干名之前冠以外字的商王只有两个,即外丙、外壬,在卜辞中分别写作卜丙、卜壬。这说明在卜辞中,卜与外是通用的。外是会意字,从夕从卜。《说文解字》云:“外,远也。卜尚平旦,今夕卜,于事外矣。”殷商时期,占卜时间通常在早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远方的边疆有事,必须在晚上追加一次额外的占卜。这就是外的本意。
诡异的是,外丙、外壬的日干名也是他们生母的日干名。外丙之生母,是成汤的配偶妣丙;外壬的生母,是太戊的配偶妣壬。这并非巧合。
按照父死子继的继承传统,太甲死后本应由他的儿子太庚继位,中丁死后也本应传位给儿子祖乙,但是没有继统资格的外丙、外壬却夺取了王位,这跟他们的生母相关。因为母子诞生于相同的日干,这种概率很小,被视为上天的恩典,千百年修来的缘分,因而会受到生母特别的宠爱。所以外丙、外壬能够登上王位,应该说他们的生母也有一份功劳。
有可能是太甲、中丁的儿子都年幼,恰好这时候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太甲之时伊氏家族干预了王政,中丁死时东夷入犯,战火纷飞。在殷商王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强势的王妇乾纲独断,选择了自己最满意的王位继承者。由于是例外继统,必须在夜间追加占卜,所以他们即位之后就被称作外丙(卜丙)、外壬(卜壬)。
外壬即位的第一年,邳(pī)人、侁(shēn)人发动叛乱。邳人是成汤左相仲虺的后裔。仲虺的封地在薛,今山东滕州南。蓝夷也是在山东滕州以南一带,所以邳人、侁人发动叛乱有可能跟蓝夷有关。三个部落联起手来,一起入犯,试图推翻殷商王朝。
殷商与蓝夷的战争一直持续到外壬的后继者河亶甲继位,绝非小打小闹的边境冲突。侁人又写作姺人,很可能就是今河南开封陈留一带的有莘氏。侁人的反叛似乎与伊氏家族的失势有关,因为伊尹曾经是有莘氏的媵臣。
侁人距离亳(郑州商城)或隞(小双桥遗址)不过七八十千米,一旦发动武装叛乱,不到十天就可以杀到亳或隞,所以对殷商王朝威胁极大。
外壬在位十年,跟哥哥中丁都居于隞。但他无力弹压邳人、侁人、蓝夷的叛乱,死后就把这个烂摊子留给了弟弟河亶甲。
河亶甲的都城
外壬与外丙一样,他们的王位都是在夜晚追加占卜,经过神明或祖灵特批获取的,是合法的君主。河亶甲的王位有可能是利用非法手段抢夺而来的,所以他即位之后马上把都城从隞迁居到相,以躲避中丁、外壬两大王族的责难,而不仅仅像明代李贽所说的那样归咎于“河决之害”。
河亶甲的名字叫整,《吕氏春秋·音初》中称之为殷整甲,在卜辞中写作戋甲。上古时期,戋、整、亶读音相近,因为迁居的相也叫西河,所以称为河亶甲。
河亶甲迁到西河之后,河患不断,开始后悔了,怀念在隞的日子。于是河亶甲命乐师以隞、亳一带的音调创作了西音(隞、亳在西河之西)。
河亶甲所迁的相或者西河,顾名思义是指黄河以西之地。但是夏商时期黄河多次改道,因而西河的地理位置难以确定,有河南安阳、河南内黄两种说法。
宋朝中后期,在河南安阳洹河一带挖掘出了大量的殷商器物,当时金石学家所编著的考古图籍《宣和博古图》《考古图》中多次出现了“出洹水之滨,亶甲墓旁”之类的标注,如“亶甲觚,河南王氏藏,得于邺亶甲城。足迹罍(léi),庐江李氏藏,得于邺。闻此器在洹水之滨亶甲墓旁得之”。可见宋代学者认为河亶甲的王城就在邺郡洹水之滨。
洹北商城与殷墟示意图
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是一座中商时期气势恢宏的都城遗址,有可能就是河亶甲所居的相或者西河。
洹北商城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的洹河北岸约3千米处,与著名的小屯殷墟遗址东北外缘相接而略有重叠。洹北商城南与小屯殷墟遗址的宫庙区、后冈大墓隔河相望,西与小屯殷墟遗址的王陵区接壤,西南端则紧邻殷墟大、小司空遗址。在地域上,二者相当接近。
洹北商城平面略呈方形,东西宽2150米、南北长2200米,占地面积约4.7平方千米,还不到郑州商城的五分之一。
内城南北中轴线偏南是宫殿区,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宫殿区发现1号、2号两个大型建筑基址,都是“回字形”的四合院式建筑物基址。其中1号基址位于宫殿区南部,东西长173米,南北宽85~91米,面积1.6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最大的殷商建筑基址。1号基址外有围墙,主殿在北面,东西长90米,南北宽14.4米,开有10间正室,一字形排开。每间正室面积基本相等,面阔约8米,进深5米,均南面开门。主殿两侧是“双面廊”的耳庑。南有庭院,南墙上建有高大的门塾,长38.5米,宽11米,开有两个门道。1号基址以北25米处是2号基址,规模也很大,东西长92米,南北宽61~69米,面积5992平方米。两个基址应为宫室或宗庙。
城内西北部、东北部为平民或一般贵族的生活区,发现墓葬、灰坑、道路等遗迹,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陶、石和骨器。
城内中北部则是手工作坊区,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与铸铜、制骨相关的遗物,诸如陶范、陶模、鼓风嘴炼渣和坩埚熔炉残片等。
外城有大型的环城壕沟,沟宽7~11米,深4~5米,沟内可能蓄满水,具备了一定的军事防御功能。
这座中商时期的大城究竟是不是河亶甲的相都遗址呢?如今还在争论之中。测年结果显示,洹北商城在公元前1435年至公元前1250年之间。盘庚迁殷约在公元前1300年,从中丁(或河亶甲)到盘庚,一共五代,每代大致二三十年。洹北商城始建于盘庚迁殷之前一百多年,恰好可以容纳五代。唐代的《通典》、宋人都认为河亶甲居于安阳。这样,年代测定与史传文献,都支持洹北商城就是河亶甲所居的相。
然而,考古学发现上却产生了另一种结果。
要证明洹北商城就是河亶甲的相,必须找到可能属于河亶甲时期的宫室、宗庙遗迹,也就是夯土建筑基址。因为宗庙、宫室是构成一个王朝都城的主导性元素。
在洹北商城遗址中,目前发现了1号、2号两大夯土建筑基址,其中二号基址年代比一号基址略早,它们的最早年代比较靠近二里岗上层一期、二期(二里岗上层二期又称白家庄期)。但是一号、二号基址与白家庄期之间还存在相当一段的时间缺环,所以在考古学年代上,洹北商城与河亶甲所处的中商前期尚不能吻合。也就是说,目前尚未发现可以追溯到河亶甲时期的遗存。
此外,一号、二号两个基址与洹北商城的城墙,在武丁早期(公元前1250年)被毁弃,毁弃之后就再也没有重新兴建起来。所以有人认为,洹北商城应该就是“盘庚之殷”,是盘庚、小辛、小乙三个商王的都城。到了武丁时期,洹北商城遭到毁弃。武丁在洹水南岸的小屯村又筑建了一座新的宫殿——“武丁之殷”,就是著名的小屯殷墟。
洹北商城毁弃的原因是宫殿区曾经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
大火灾的证据是,在相当于公元前13世纪中期(商王小乙末或武丁初)的一号基址地层中,发掘出三层烧土块。其中底层为黑灰土,应为一号基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堆积。中层的烧土块很大,直接叠压在底层上,最厚者达70厘米,大块烧土包括完整的土坯、带束苇痕的烧土、抹有白灰的墙面残块,应为倒塌之后的墙体和房顶。顶层的烧土呈颗粒状,直径3~4厘米,应为地面建筑物倒塌之后烧土块的风化层。在发掘过程还搜集到一些内侧呈弧面的烧土块,这种烧土可能是打夯时裹住内柱,房屋被烧毁后遗留下来的局部残块。
在一号建筑基址南墙走廊上的门塾基址随处可见红烧土块,火灾迹象异常明显,其中二号门的道门、门槛因被烈火焚烧,现仅存埋门槛的沟槽。二号建筑基址内外也同样发现有倒塌的红烧土堆积。这时候洹北商城还没有城墙,突发的毁灭性烈焰吞没了草木结构的宗庙、宫殿,一切瞬间化为灰烬。熊熊燃烧之后,洹北商城的整个宫殿区一片狼藉,变成废墟。宗庙被毁,奉行神权至上的统治阶层以为这是上天或祖灵在惩罚他们,不敢在废墟之上重新建造宫庙。所以一号基址中各类墙体及房顶在倒塌之后再也没有被扰动过,其惨状一直保留到今天。
当然,考古发掘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排除日后会发现属于河亶甲时期的遗迹。洹北商城可分为早晚两期,有个观点认为,早期有可能是“河亶甲之相”,晚期有可能是“盘庚之殷”。不过现在断言为时太早,一切仍是未知与假设之中。
九世之乱的终结
河亶甲在位时间仅九年。在短暂的九年期间,他不得不致力于收拾两位兄长留下的残局。
河亶甲先后发动两次东征,连续讨伐蓝夷和班方。班方,有可能就是夏朝的卞(有卞氏),在今山东泗水县一带,与蓝夷处于同一区域内。
《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河亶甲三年,贵族彭伯攻陷邳。四年,征蓝夷。五年,侁人入侵班方。河亶甲命令彭伯、韦伯讨伐班方,侁人不敌,只好臣服。河亶甲在位期间,不但芟平了蓝夷、邳、侁之乱,而且趁机征服了班方等其他东夷部落,商王朝总算暂时渡过了危机,可见河亶甲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君主。
殷商王朝经过数次的夺位之乱,内耗严重,河亶甲对外战争的胜利并没有扭转江河日下的颓势,反而让国力大损,殷商王朝出现了开国以来的第三度衰微。
河亶甲去世之后,被冷落的中丁“废太子”胜(或滕)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他就是卜辞中的“中宗祖乙”。只要不是心安理得获取王位的人,上台后都得迁都,这似乎已成了中商时期一条铁打的继统规则。祖乙之时,再次迁都。但是迁到了哪里,文献上的记载非常混乱。
《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尚书序》中称,“祖乙圮于耿”。圮就是被河水冲垮。“祖乙圮于耿”,短短五个字,解释起来却很费劲。有两种解读。第一种解读,河亶甲的都城相遭遇洪水,祖乙即位之后只好迁都到耿;第二种解读,祖乙迁都到耿之后,都城被河水冲毁。祖乙号召国人,修补都城。
《今本竹书纪年》对祖乙迁都,有不同的记载。祖乙元年,自相迁耿。二年,又自耿迁庇。
《古本竹书纪年》又是一种说法,祖乙居庇。
可见,耿、邢、庇都是祖乙的都城。
祖乙究竟迁都几次?其实只有一次,也就是从相迁徙到耿去。邢、庇都是耿的不同称呼,耿、邢同音,庇是殷商时期耿或邢的不同地名。有人认为,秦汉时隶书中“邢”字误写作“比”,之后又在古籍中写作“庇”,以讹传讹,流传至今,所以《古本竹书纪年》中的“居庇”就是“居邢”。
耿,在今河北邢台。邢台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缘,处在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带,地理条件比较优越,该地区的葛家庄、曹演庄、东先贤村、贾村、南大郭镇、尹郭村等地,均发现有丰富的中商文化遗存。
祖乙是中商时期的贤君,太戊时期已经将伊氏势力连根拔除,巫咸受到重用,成为一世名臣。巫咸的儿子巫贤则成为祖乙一朝的顶梁柱。巫贤是宗教新势力的代表人物,说明祖乙上台可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君臣和谐,所以殷商王朝再次兴旺起来,祖乙也因而被誉为“中兴之主”——中宗。
祖乙在位期间,国力昌盛,东夷叛乱稍稍平定,殷商王朝对外战略的重点开始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去。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就是这个时期殷商王朝在西部的重要据点,祖乙以此为基地,在渭河流域进行扩张,利用结盟或册命的方式,笼络该地区的周人、羌戎等部落。祖乙十五年,册命邠(bīn)侯高圉。邠,亦作豳,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邠侯高圉就是周人的先祖。
祖乙在位十九年,卜辞中称之为下乙、中宗祖乙或高祖乙,配偶有妣己、妣庚。妣己生儿子旦,旦继承了王位,他就是祖辛。
祖辛依其父之居,定都于庇。祖辛配偶妣甲,生儿子新。祖辛在位十四年,死后继统再次混乱,弟弟踰夺得王位,他就是沃甲。
沃甲,《世本》中作开甲,卜辞中则称为羌甲。配偶妣庚,生儿子更。沃甲在位五年,死后,祖辛的儿子新夺取王位,他就是祖丁。
祖丁在卜辞中又称小丁、四祖丁、后祖丁。有配偶妣庚、妣己,生四个儿子,分别为和、旬、颂、敛。祖丁在位九年,死后可能发生过一次夺位大战,沃甲之子更夺得王位,他就是南庚。
南庚为了躲避祖丁四个儿子的干扰,将都城从邢南迁至奄(今山东曲阜奄里)。南庚在位六年,死后祖丁长子和夺得了王位,他就是阳甲。中商时期的九世之乱到此结束。
所谓的九世,是指九个商王,即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世之乱大约持续了近百年,由于各个利益集团钩心斗角,王位废立无度,纷争不断,政局极其动荡。九个商王的统治时间可能就像《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的那样,或五六年,或十数年,大都不长,如走马灯似的变换。
近百年间有四次迁都,中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耿,南庚迁奄。频繁迁都,让百姓不知所依,殷商王朝在中商时期逐渐呈现出衰落之势。临近各族尤其是西部的周人趁机崛起,开启了上古历史一个崭新的篇章。
周人起源的三种说法
周文化是华夏民族跨入文明时代之后绽放出来的一朵奇葩,周人所拥有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思维、观念与精神意识的主体。
周人的始祖弃,因播种百谷,发展农耕,被帝尧聘为农师。弃极力推行农耕,普惠天下,解决了中原百姓的温饱问题,功不可没,于是帝舜册封弃于邰,称为后稷。
后稷,是上古尧舜禹时期的一个官职,具体掌管农耕业务。弃的子孙世袭后稷之职,兢兢业业,埋首干实事,为百姓所称道,所以司马迁赞颂说“皆有令德”。
司马迁对弃之后周人先公世系的记载,是不靠谱的。《史记·周本纪》中说,后稷死后,儿子不窋(zhú)继位。从不窋到武王姬发,一共十五代。但是这期间经历了夏朝四百七十年、商朝五六百年,合计超过一千年,每一代竟有六七十年,严重违背了平均二三十年繁衍一代的生育常识。所以,周人先公差不多二十代在司马迁笔下“失踪”了。这是因为司马迁之时,许多有关周朝历史的典籍已经散失了。
后稷与不窋之间的周人先公,至少还有台玺、叔均两个。《山海经·海内经》中说:“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路史·后纪》中也记载后稷娶姞(jí)人为妻,生漦(chí)茧。漦茧生叔均。漦茧就是台玺。
周人起源于哪里?文献上记载比较混乱,考古学上也是扑朔迷离。通常把武王伐殷建立西周之前周人的考古学文化,称为先周文化,或者早周文化。先周文化研究的就是周人起源的问题。
现在对周人起源,有三种说法,分别是关中土著说、山西南部说、陕晋北部的戎狄说。
关中土著说,依据是司马迁的记载。《史记·周本纪》中称,周人始祖后稷,名字叫弃。他的生母是有邰氏之女,名字叫姜原。有邰氏,今陕西咸阳市武功县邰城。所以周人发轫于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有人认为,陕西武功郑家坡遗址就是先周文化遗存。他们还将当地更早的客省庄二期文化视为先周文化的祖型,也就是先周文化起源于客省庄二期文化。
山西南部说,最早是近代学者钱穆提出来的,受到邹衡、陈梦家、吕思勉等众多名家的支持。这种说法的依据有四个:第一个,山西南部地区遗留了不少与周人先公相关的地名和传说;第二个,周人自诩是夏人的后裔,而山西西南部又有夏墟之称;第三个,《诗经·大雅·绵》在追述周人先公时说“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土”就是卜辞中的土方,今晋西南石楼一带;第四个,山西中部太原盆地的光社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的先周文化有渊源关系。邹衡进一步认为,先周部落包括三个群体,即姬周族群、姜炎族群和其他族群,而姬周族群生活在山西汾河流域一带,光社文化就是姬周文化的源头。
陕晋北部的戎狄说,如著名学者徐中舒认为,周人的真正祖先应当从不窋开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到了公亶父时“乃贬戎狄之俗”。不窋到公亶父之间,周人长期生活在野草繁茂、野猪时常出没的陕晋黄土高原地区,过着粗耕农业、游猎捕捞的半农半牧生活,他们的生活习性与戎狄部落非常相似。
《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个北狄之国。黄帝的孙子叫始均,始均是北狄的祖先。这里的始均,始是姓氏,均是名字,说明当时北狄尚处在母系氏族时代。根据《魏书·帝王纪一》的记载,始均又名田祖,是黄帝的后裔,在尧帝之时为官,把旱神女魃赶到弱水(今甘肃西北和内蒙古西部的黑河)之北,中原百姓得以生存。帝舜之时,命始均为田祖,也就是农耕的始祖。《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也称,叔均就是田祖。始均、叔均都号称田祖,可见二者应为一人,也就是周人的先公。
周人、北狄都是始均的后裔,活跃于今陕晋北部一带,所以周人起源于戎狄部落。《左传》《国语》等早期文献也记载了周人与戎狄同姓。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中的“白狄及君(晋景公)同州”,《国语·晋语》中的“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狐氏,重耳外家,与晋俱唐叔后,别在犬戎者”等,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认同周人与西北的犬戎、白狄本为一族。
文化遗存与周人起源
近年在陕晋北部地区陆续发现了李家崖文化、石峁文化,前者也称为“鬼方文化”,后者可能是北狄先民的遗存,都与先周文化有一定的渊源。
由此可见,周人起源于陕晋北部一带,与戎狄同族,均为姬姓,同属于黄帝的后裔。
有关周人起源的三种说法中,以关中土著说最为薄弱,存在明显的缺陷。
目前陕西关中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先周文化遗存,是处于古豳之地的长武碾子坡遗址,早期相当于殷墟二期,大致是武丁后期至祖庚、祖甲之时,或者周人先祖公亶父迁岐之前。也有人认为,武功郑家坡遗址是最早的先周文化遗存,早期属于二里岗上层时期,大致在商王中丁时期。但是武功郑家坡遗址早期与中晚期文化层之间存在时间缺环,因而年代尚存疑。
不管怎样,周人部落在关中地区的活跃年代都不会早于中商时期。因而周人应起源于陕晋北部或山西中南部,后来才逐步迁徙至陕西关中地区,其间迁徙的过程可能历时数百年之久。这在文献与考古上都可以找到不少佐证。
周人起源于山西南部说的最有力证据是,山西南部地区存在许多与周人先公有关的地名、传说或者遗迹。如《国语·鲁语上》中云“稷勤百谷而山死”,在山西南部就有不少“稷”的地名,最早见于文献的是《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晋侯治兵于稷”。西晋杜预说:“稷,晋地。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水经注·汾水》中记载,汾水流经稷山北,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隋图经》中也记载:“稷山在绛郡,后稷播百谷于此山。”绛郡,今山西稷山县。
稷山县境内流传着大量有关后稷的传说与习俗,几乎村村都有稷王庙和稷王娘娘庙。县南有稷王山,因传说后稷弃经常跟随其母姜原来此,教百姓播种耕作而得名。闻喜县西北稷山下有姜原的陵墓,墓旁有冰池,相传是姜原遗弃后稷之处。民间流行姜原生下稷王之后,把他抛弃于野外的传说。此外,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还要举行姜娘娘庙会,香火甚旺。但是将地名与传说、习俗,作为周人起源于晋西南的证据,并非十分严谨,可信度不高。
从考古学上来看,周人起源于陕晋北部的黄土高原可能性很大。在这一地区,相当于夏商之际,分布着众多的青铜文化,内涵特征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明显不同,通常被认为属于北方戎狄文化。
具体来讲有三个类型:内蒙古中南部河套地区的朱开沟文化,陕东北及晋西黄河两岸的李家崖文化,以及山西中部太原盆地的光社文化。其中朱开沟文化与李家崖文化年代前后相衔接,承袭关系明显,有时也并称为朱开沟-李家崖文化。
这三种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的先周文化之间存在不少相似和相同之处。比如李家崖文化中的三足瓮,也见于陕西扶风壹家堡、武功岸底等早周文化遗址。李家崖文化的花边鬲,制作技法与关中先周文化的花边鬲极其相似,都是将花边直接按在鬲的口沿上。两者器物的花纹也有相同之处。
李家崖文化的青铜器也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先周文化产生了影响。其中较为明显的有,陕西淳化县黑豆嘴出土的多孔铜刀、绥德县后任家沟出土的乳丁纹銎(qióng)内刀,与山西石楼县南沟村出土的乳丁纹直内刀,风格极其相似;陕西淳化县黑豆嘴出土的四件金耳环,与300千米之外陕西清涧县解家沟出土的六件金耳环完全相同。这些金耳环,跟山西石楼县桃花坞、永和县下金角、太谷县白燕等李家崖文化遗址出土的金耳环,样式几乎相同,可见陕晋之间的李家崖文化对关中地区先周文化影响之深。
山西中部太原盆地的光社文化与陕西关中地区先周文化之间也有渊源关系。先周文化最典型的器物——联裆鬲,母型就在光社文化中。
鬲是史前中国最典型的器物之一,属于原始先民的炊煮器。鬲主要分布于东自太行山,西至六盘山,南起秦岭,北抵阴山的广阔区域之内。山东海岱地区就没有鬲,但是鼎与鬶特别多。鬲与鼎的区别在于鼎的足是实体的,而鬲的足是空荡荡的袋足。鬲的袋足也可以灌满水,受热煮食,适合炊煮谷类食物。
鬲按袋足的特征,可分为分裆鬲和联裆鬲。
分裆鬲
联裆鬲
分裆鬲与联裆鬲的裆部比较
分裆鬲,事先做好三个相同的圜底罐或袋足,然后用泥巴将三个罐口拼粘在一起,最后烧制而成。分裆鬲中有一个特殊的品种,称为高领乳状袋足分裆鬲,简称为高领袋足鬲,特征是拥有三个乳头状、高而肥硕的袋足,领部比常见的陶鬲更高、更直,并饰有网状交错绳纹,分裆较低,无足根。
联裆鬲的三个圜底罐或袋足的裆部相连,呈弧裆形;而分裆鬲、高领袋足鬲的三个裆是分开的,形成一个裆格。
在陕西关中地区,通常认为,联裆鬲是姬周氏族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鬲,高领袋足鬲是姜炎氏族最常见的鬲,分裆鬲则归属于殷商族,但也不能太绝对化。
山西光社文化中期出现的联裆鬲,颜色均呈褐色,细绳纹,鬲足有锥形和平足两种,这些特征恰好与陕西关中先周文化的联裆鬲相同。而且两种联裆鬲的圆肩平底陶罐也有一些相似,它们相距五六百千米,绝非巧合,一定存在某种内在逻辑联系。由于光社文化联裆鬲的年代比关中先周文化第一期还要早,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关中先周文化的联裆鬲是从光社文化传过去的,而不是相反。
高领袋足鬲
鬲按提手形态,也可分为单把鬲(只有一个提手)、鋬手鬲(两侧装有提手)、无把鬲(两侧没有提手)。单把鬲,是陕西关中地区客省庄文化、中条山和崤山之间三里桥文化最具特征的标志性器物,也是山西汾河与牧马河流域、内蒙古岱海地区重要的器物。
山西陶寺遗址中晚期最常见的肥足鬲、双鋬鬲均属于石峁遗址的典型器物。由此可见,陶寺文化自中期以来明显受到北方石峁文化的影响。
有人认为,石峁遗址属于老虎山文化,建立者是黄帝族的后裔北狄,但这不等于陶寺晚期毁灭性的暴力革命就是北狄部落的杰作。因为石峁文化中的肥足鬲、双鋬鬲,来自晋中太原盆地西缘的汾阳杏花村文化。
从上可看出,晋中太原盆地乃至于陕晋北部的广大地区,是周人与戎狄部落最早的活动范围,他们都是黄帝族的后裔。
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庙底沟时期(约公元前3900年至公元前3600年),黄帝族由今陕、晋、豫交界的黄河金三角向北扩张,占领了整个黄土高原,最远进抵今内蒙古河套、河北张家口地区,扫荡了进据该地区的蚩尤族。随着黄帝族的扩张,其后裔散布于陕晋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带,其中就有周人先民及戎狄部落,他们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
大约在陶寺文化早中期之交(约公元前2200年),周人沿着汾水河谷南下,进入临汾盆地。弃担任周人首领之时,告别了半农半牧生活,开始转向农耕生活,因地制宜,种植庄稼,百姓纷纷效仿,所以尧舜任命弃为后稷,掌理农耕之事。弃的后代世袭了后稷的职务,晋南地区广为流传的后稷传说及相关地名,当与此有关。
《魏书·帝王纪一》中载“始均入仕尧世”,《山海经·海内经》又说叔均“是始为国”。可见叔均是尧帝时期的周人首领。叔均“是始为国”,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叔均接受尧帝的册封,其二是叔均率领周人建立了政权。但是在山西南部地区尚未发现先周文化遗址,所以周人在山西南部建立政权的考古学证据不足。
山西南部本是夏人的旧居地,有“夏墟”之名。周人日后常常以“有夏”自诩,这是自我粉饰,意在跟中原百姓所鄙夷的戎狄划清界限。
有意思的是,武王灭商之后,为了掩饰他以下诛上的罪行,蔑称殷商为“戎殷”或“戎商”。但周武王好像不长记性,忘了自己也是从戎狄部落脱胎过来的。
其后,周人继续臣服于夏王朝的权威,他们的首领也得以继续世袭后稷一职。《国语·周语上》有句话:“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世后稷”意思就是周人首领世代承袭后稷之职务,后稷并非专指弃一个人。弃的儿子台玺、孙子始均都是后稷。
到了周人首领不窋的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持续了四五个世纪之后,戴在周人先公头上的那顶“后稷”大冠帽,终于被摘下来了。
三国时期的韦昭说“夏后氏政衰”,这指的是夏初太康失国。《史记·匈奴列传》中载,公刘“其后三百有余岁,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其后百有余岁,周西伯昌伐畎夷氏”。公刘与西伯姬昌相距四百多年,殷商一朝五六百年,可见公刘生活于殷商早期年代。不窋为公刘的祖父,绝对不会生活在夏初。因而“夏后氏政衰”应该指的是夏王孔甲时期,孔甲好方鬼神,荒淫乱政,导致夏后氏德衰,诸侯纷纷起来造反。
孔甲完全凭借自己的好恶,随意赏封或褫夺诸侯的爵位。比如颛顼高阳氏后裔豕韦氏没落了,孔甲取消豕韦氏的官爵,转给颇得孔甲欢心的刘累一族。不久,刘累一族又被册命为御龙氏。
如此看来,不窋的官爵(后稷)也是被喜怒无常的孔甲褫夺的,不窋因而是周人的末代后稷。孔甲为什么取消了不窋的后稷官爵?史书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不窋废职之后,不再负责农耕事务,成了失业游民。加上夏王孔甲失德,朝政大乱,于是不窋带领周人远走高飞,“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日子没法过了,只好跟他的戎狄同胞为伍,一起过着狩猎游牧的生活。
从不窋开始,周人先公世系才被司马迁完整地记录下来。
然而,弃到不窋之间失落的差不多二十代世系,恐怕永远也无法寻找回来了。
不窋迁庆阳
不窋奔戎狄之间,居住地在今甘肃庆阳一带。不窋的儿子鞠(《世本》中又作鞠陶)、孙子公刘都定居于此,所以在庆阳地区流传着不少有关公刘的掌故。
传说庆阳县城东山巅有不窋的陵墓。庆阳县东十里地多花木,世传为“不窋遗园”。庆阳西南三里的西姬峪,相传是公刘子民之居。在庆阳县北三十里有沃田数亩,当地人称之为天子掌,但无人敢去垦殖,因为这是“公刘庄”。庆阳县温泉村尚有公刘庙,当地人俗称其为老公庙。在庆阳地区发现的周文化遗址也很多,有的遗址如宁县早胜镇遇村遗址周文化层比较厚,说明居住时间相当长,因此不窋居于甘肃庆阳一带,当确凿无疑。
不过从考古发掘来看,周人的活跃区域仅限于甘肃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宁县、泾川等数县,在甘肃中西部则找不到周人活动的痕迹。
甘肃庆阳与晋中地区相距四五百千米,其间是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包括晋西北部的吕梁,以及黄河两岸的陕西北部的榆林、延安,北边是荒芜的毛乌素沙地,南与肥沃的关中平原相邻,东接山西的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西毗陇东高原。黄河自鄂尔多斯高原奔腾南流,像一把利刃在黄土高原东侧切割出一大块,也将山西、陕西两省隔离开来。黄土高原东北端则是险峻的晋陕大峡谷,地形复杂,峁梁相间,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
在虞夏时期,晋陕黄土高原生存着使用双鋬耳陶器(包括鬲、甗、斝、盉、瓮、罐等)为主的北方戎狄部落。各地区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性:内蒙古中南、陕北朱开沟文化除了鋬手鬲,还有花边鬲、单把鬲、盆形大袋足鬲,晋北地区的游邀遗址出现了高足尖鬲,晋中地区的光社文化鋬手鬲的双鋬开始蜕化并向高领鬲发展,等等。
夏王孔甲之时,不窋奔戎狄之间,周人也长期浸润、濡染北方戎狄的生活习性,因而先周文化难以避免地带有晋陕高原地区的戎狄文化因素。
三四千年前,不窋带领族人,是怎么横穿五百千米之宽的茫茫荒原,来到庆阳的?
上古时期,晋陕之间有许多高原悬湖,这些悬湖越过吕梁山的分水岭,注入山西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在晋陕峡谷中段地带形成一条条低洼通道,两地居民通过这些地段的黄河渡口相互往来。晋陕峡谷中段的黄河渡口,主要有地处陕西清涧、山西中阳与石楼三县之间的坪上渡口,以及吕梁市柳林县的军渡渡口、孟门渡口。
除了晋陕峡谷中段通道,从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北高原,还有一条大通道,就是吕梁山脉以南的晋陕新月形盆地。
晋陕新月形盆地是一条狭长的凹陷带,西起陕西关中平原,向东联结晋西南的运城盆地,而后拐向东北的汾河谷地,直至晋中太原盆地,形成一道蛾眉弯月似的弧形,绵延了七八百千米。
晋陕新月形盆地附近的黄河渡口主要是山西河津西北的龙门渡口,据说是大禹治水时开辟的,还有一个山西永济西边的蒲津渡口。
晋中一带是周人的发源地,不窋奔戎狄,周人也因而融入了大西北的戎狄部落。所以周人的迁徙路线,可能是取道晋陕峡谷中段的黄河渡口,来到甘肃庆阳的。
《诗经·大雅·绵》在追述周人先公时写道:“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土,就是卜辞中的土方。商王武丁曾经多次征伐土方。在史传文献中,土方之名只在三处出现,都跟大禹治水有关:《诗经·商颂·长发》中的“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楚辞·天问》中的“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方”,《尚书·舜典》中的“帝釐下土方”。
但是卜辞中的“土方”,与史传文献中的“土方”不能混为一谈。前者是指殷商的敌对方国,后者与“下”搭配成固定的短语。“下土方”往往省略为“下土”,有时候也作“下地”,在早期文献中多次出现,如《诗经·邶风·日月》中的“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国语·楚语下》中的“重实上天,黎实下地”。下土或下地,是与上天相对而言的,意思就是降临于人世间。
《诗经·大雅·绵》中的土方为什么指的是地名?
“自土沮漆”,漆即指漆水河,古称姬水、杜水、武亭水、中亭水,渭河的支流。有人认为沮也是河流的名称,是指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的沮水。至于沮水具体位置在哪里,却茫然无考,只能含糊其词并称为沮漆水。
但“自土沮漆”这句话类同于《尚书·商命》中的“自河徂亳”。沮通徂,是去的意思。“自土沮漆”意即从土到漆。这个“土”应该就是卜辞中的土方,在安阳殷墟之西而偏北,大致在今天山西吕梁山西麓的石楼县一带。
西汉初年在石楼置土军侯国,后来改为土军县。山西石楼一带的坪上渡口、军渡渡口、孟门渡口,都是上古时期晋陕之间主要的黄河渡口。晋陕北部一带是戎狄部落的活跃区域,在石楼的黄河对岸西北方向的陕西榆林,有著名的石峁城址,就是北狄部落的城邑。从这可推断,不窋奔戎狄,很可能是在山西石楼附近渡过黄河的,而后进入陕北黄土高原。
高圉战犬戎
不窋迁至甘肃庆阳之后,周人在此定居了四五十年。到了不窋的孙子公刘时,周人再次迁徙,从漆县的漆水南渡泾水,定居于邠,即今陕西彬州市、旬邑一带。
公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周人先祖,他虽然与戎狄部落混杂一起,但是重操祖宗旧业,又从事农业耕种。在甲骨文中,“周”的字形像播谷田中,因而周人的得名,应始自于公刘时代。
在公刘的领导下,周人告别与戎狄部落一样的狩猎-粗耕农业时代,回到了周人始祖弃之时的精耕农业水平,并建造屋舍,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公刘经常率周人南下渭水,砍伐林木,在邠兴建房屋。农业成了周人的立世之本,周人由此逐步迈上文明社会的康庄大道,开始兴旺发达起来。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公刘的年代在周文王姬昌之前四百多年,大概与夏桀、商成汤同时。
到了公刘的儿子庆节时期,周人定都于邠或豳,建立了政权,一方大国初现雏形。
庆节之后,子皇仆继位。皇仆相当于商初太甲、外丙之时,死后儿子差弗继位。
差弗,也作弗差,或者羌弗,相当于商王太庚之时,死后儿子毁隃继位。
毁隃,也作毁榆,或者伪榆,相当于商王小甲、太戊、雍己之时,死后儿子公非继位。
公非,字辟方,可能跟商王中丁、外壬、河亶甲同时,死后儿子高圉继位。
高圉,字侯侔(móu),他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周人先王。
《史记集解》中说:“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之。”夏商时期,出现类似记载的只有两个人,分别是夏朝的帝杼、殷商先公上甲微。杼是夏王少康之子,在芟平寒氏之乱中,武功卓著,即位之后又进行军事改革,征伐东夷,重新确立了夏王朝的中原共主地位。上甲微是王亥之子,王亥死于有易氏,上甲微发愤图强,修德治军,而后发兵一举诛灭有易氏,报了杀父血仇。杼、上甲微都是中兴之主,创造了辉煌的战绩,分别成了夏人、殷商族众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族众对此二人异常尊崇,每逢祭祖时必举行隆礼祭祀。
高圉的英雄事迹在史书上虽未记载,但是从“周人报之”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出他的辉煌一生。
高圉在世之时的历史功绩,主要是领导周人与犬戎的战争。犬戎,又称畎夷、猃狁(xiǎn yǔn)。犬戎,祖先传说是两只白犬。晋郭璞在《山海经图赞》中称:“犬戎之先,出自白狗,厥育有二,自相配偶。”自远古帝喾时期犬戎就是中原百姓的死敌,屡屡进犯,无数人惨遭祸害。
中原王朝进入今陕西境内是从夏朝初年开始的。夏启之时西征有扈氏,有扈氏就在今陕西西安市鄠邑区西南甘峪和甘亭一带,可见当时夏王朝的势力已经深入关中地区。在陕西华县发现有南沙二里头文化遗址,说明自岐山以东的渭水流域已经纳入了夏文化圈。
随着二里头文化的进入,渭水土著姜炎部落的客省庄文化也逐渐消失了,有可能北移至内蒙古河套一带。但是姜炎部落并未全部迁徙到河套地区,一部分仍然在关中地区繁衍下去,也有一部分北迁至渭河上游的陕甘一带,产生了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单把鬲
寺洼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单把鬲,在其邻近地区,比寺洼文化年代更早,而且使用单把鬲的只有客省庄文化与齐家文化,所以寺洼文化有可能是客省庄文化在齐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齐家文化是西羌部落的文化遗存,距今六千年前后,炎帝姜戎集团的一些支族向今甘肃、青海一带迁徙,他们形成了后来的西羌。如此一来,西羌也可以算是姜炎部落的远房亲戚了。
夏商易代之际,中原战争频仍,一片混乱,犬戎也趁乱混进关中邠、岐之间。邠,就是周人的都城。岐,在今陕西宝鸡岐山一带,后来周人先王公亶父迁都于此。殷商王朝建立之后,成汤曾经派兵讨伐犬戎,但是似乎战绩不佳。从那以后,犬戎一直是今陕西关中地区的麻烦制造者。
周人先王高圉为了扫除犬戎的威胁,必定发动了多次战争,将占据邠、岐之间的犬戎一一扫除,这对周人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到了高圉的曾孙公亶父之时,周自邠南迁于岐山。这说明高圉的讨伐行动颇有成效,邠、岐之间畅通无阻,已经看不到犬戎的影子了,所以公亶父能够顺利南迁。周人无比崇敬高圉的武功,因而在史书上留下了“高圉能率稷者也,周人报之”的记载。
在高圉时代,周人已经是一个实力颇为强劲的部落。而这时候的殷商王朝深陷九世之乱的泥潭沼泽,国力一蹶不振,在关中地区根本无力与周人抗衡。为了稳定西疆,拉拢周人,商王只好接受周人崛起的事实,册封周人领袖为邠侯。这就是《今本竹书纪年》中记载的“(祖乙)十五年,命邠侯高圉”“(盘庚)十九年,命邠侯亚圉”。
周人处于偏远的西土,能够获得中原王朝的认可,无疑将大大提升自身的地位。周人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大飞跃、大发展的黄金年代。